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二尖瓣狭窄时左房血栓形成因素的超声心动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左房内径、二尖瓣口面积、二头瓣返流对左房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用超声心动图观察82例无左房血栓者与12例伴左房血栓者之间左房内径、二尖瓣口面积、二尖瓣返流的差异。结果与无左房血栓者比较,伴左房血栓时,左房内径增大,二尖瓣口变小,中度以上二尖瓣返流的发生率低。结论二尖瓣口面积缩小是左房血栓形成的促进因素,中度以上二尖瓣返流则是其抑制因素。  相似文献   

2.
二尖瓣返流病人收缩期左房内前向性血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了31例收缩期左房内前向性血流。将脉冲多普勒取样容积置于二尖瓣口左房侧,在与负向性返流相并行的一侧出现收缩期正向性血流频谱时,定为前向性血流,彩色多普勒血流显示为红色血流。全部病人均经心血管造影及/或手术证实。结果表明,收缩期左房内前向性血流是由于大量、高速、偏心的血流在左房内折返形成漩涡而产生,此血流常发生于连枷样二尖瓣病人,阳性率为93.5%,也可以发生于非FMV严重的二尖瓣返流病人。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完全型房室间隔缺损(CAVSD)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11例CAVSD患者,年龄3个月~28岁,Rastelli分型中A型6例,B型2例,C型1例,过渡型2例,房室瓣轻度返流2例,中度返流7例,重度返流2例,肺动脉高压重度2例,中度6例,轻度3例,双片法修补7例,单片法修补2例,室间隔缺损直接缝合2例.结果:1例3个月患儿早期死亡,死于低心排综合征,早期病死率9.1%,10例患者术后二尖瓣关闭不全(MI)轻度5例,中度2例,三尖瓣关闭不全(33)中度6例.随访1~6年,1例术后MI轻度患者渐发展为MI中度,心功能Ⅱ级,1例术后TI中度患者发展为TI重度.需口服药物维持,心功能Ⅲ级,其余8例患者瓣膜功能保持稳定,心功能Ⅰ级6例,Ⅱ级2例.结论:CAVSD应尽量采用双片法矫治,利于患者术后MI的改善.术后MI和TI都是影响手术远期疗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88~1991年行TEE检查164例病人,男97例,女67例,年龄12~67岁,平均40.4岁。采用77020A型超声仪及食管探头21362A,频率5MHz。对AR及MR的TEE定量诊断标准,根据Helmcker的标准大致将MR分为返流束面积与左房面积之比<25%为轻度;25~50%为中度;>50%为重度。AR的定量标准与TTE相同。结果:1.心房血栓:37例风心病观察心房血栓,TEE诊断左心耳血栓4例;左房及耳部血栓3例,右房小血栓1例。8例血栓均经手术证实。29例未发现血栓者手术14例,13例无血栓,1例巨大左房有血栓,15例未行手术,其中11例已行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无栓塞发生。2.人工瓣膜:38例  相似文献   

5.
彩色多普勒血流汇聚法定量评估二尖瓣返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与频谱法血流汇聚法在二尖瓣返流定量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9例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的二尖瓣返流量分别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汇聚法(FCR)和频谱多普勒法(SDE)进行了自身对比分析。结果:本组29例FCR和SDE定量每搏二尖瓣返流量平均分别为36.67毫升和38.58毫升。经配对计量资料t检验,t=0.667,P>0.10。SDE和FCR定量二尖瓣返流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FCR比SDE定量评估二尖瓣返流量更简便、迅速、实用。  相似文献   

6.
正患者男性,50岁。半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头晕、乏力,有间断胸闷。查体:心尖区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性质粗糙,向左腋中线传导。超声心动图示左房内见一5.3cm×2.6cm×2.2cm的不规则团块样回声,随心脏收舒来回摆动,边缘不光滑,内部回声不均匀;左房及左室增大,左室舒张功能减低,二尖瓣中度返流,三尖瓣轻度返流。临床诊断:左房黏液瘤伴二尖瓣闭锁不全及三尖瓣闭锁不全。患者行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左房肿物切除术,术中见左心房肿物蒂部位于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利用组织多普勒技术(TDI)评价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变化.方法 二尖瓣关闭不全(MR)患者60例.按照反流束面积与左房面积比值将其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3组,每组患者各20例;对照组30例.利用TDI分别测量二尖瓣环后间隔、左室侧壁、左室前壁和下壁4个位点处二尖瓣环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Vs)作为左室收缩功能指标.结果 轻度MR组二尖瓣环4个位点Vs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中度MR组以上2个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重度组Vs较对照组显著减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LVEF则较对照组无差异.MR患者的Vs与左室收缩末期室壁应力/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比值(ESS/ESVI)呈显著正相关(r=0.785,P<0.01).结论 中度MR组左室纵轴收缩功能代偿增强;重度MR组的左室纵轴功能失代偿下降.Vs在评价MR患者的左心功能方面较LVEF敏感.  相似文献   

8.
超声诊断单支右上肺静脉狭窄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57岁.偶有心悸、胸闷要求体检就诊.查体:BP 13.4/10.6kPa,P86次/分,心浊音界无扩大,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ECG:大致正常.心脏X线检查:主动脉结略突出.胸部CT:未见异常.UCG:各房室腔大小正常.二尖瓣前向性血流:Ep 45cm/s;Ap 67cm/s,IVRT 87ms.FS 34%,EF 58%.CDFI:心尖四腔切面见右上肺静脉(RUPV)入左房口处血流呈五彩加速(图1).频谱多普勒示:RUPV入左房稍上方处血流为正负三相层流(图2)(Sp:59.9cm/s;Dp 37.2cm/s;ARp22.5cm/s),而入左房处变为较高速湍流(图3)(Sp:155~180cm/s;Dp 105~110cm/s;ARp 26~30cm/s).另外,右图1 右上肺静脉入左房口处五彩增速血流图2 右上肺静脉入左房口处稍上方正负三相层流频谱图3 右上肺静脉入左房口处高速湍流频谱房内探及收缩期局限分布的三尖瓣返流束,估测肺动脉收缩压25mmHg.诊断:单支右上肺静脉狭窄(考虑先天性),三尖瓣返流(轻度),左室充盈异常.后经血管造影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9.
陈果  刘斌 《华西医学》2009,(6):1596-1597
患者,女,54岁,于2005年6月25日入院,入院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重度),主动脉瓣返流(轻度),三尖瓣返流(中度);心房纤颤,心功Ⅲ级”。术前心脏彩超检查示左房内未探及明显血栓声像。术前未作脑CT检查。ASA:Ⅲ级。拟行“二尖瓣置换术”。  相似文献   

10.
二维实时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简称CDFI)对心肌梗塞(MI)后二尖瓣返流(MR)的检出率很高,本文利用CDFI对43例MI患者进行检测,研究MR对MI患者血液动力学影响,并进行左心功能各参数分析,本文CDFI及脉冲多普勒对MR诊断结果表明两者有较好的相关性,脉冲多普勒敏感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由于受左房内人工瓣声影的影响,TTE观察人工瓣返流及鉴别返流与瓣周漏方面受一定限制,TEE技术为评价人工瓣功能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利用TTE及TEE技术观察了51例人工瓣置换术后的瓣膜功能及返流程度,并比较了两种技术在评价人工瓣膜中的优缺点。51例中单瓣置换45例,双瓣置换者6例,包括二尖瓣位生物瓣8例,机械瓣41例及主动脉瓣位生物瓣1例,机械瓣7例。结果表明:(1)TEE在发现生物瓣变性,观察左房及左心耳血栓,判定人工MR程度及鉴别返流与瓣漏周方面均优于TTE 技术;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70岁,因"发现左肾占位4年,左腰胀痛4个月"拟行左肾占位切除术.腹部CT示左肾巨大占位(约10cm×8 cm).心脏彩超示风心病联合瓣膜损害:二尖瓣重度狭窄;三尖瓣中度返流;主动脉瓣轻度返流.Holter示心房纤颤.术前评估心功Ⅲ级.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二维超声和多普勒超声对51例急性肾炎(AGN)的二尖瓣功能进行探查。其中16例发现存在暂时性的轻至中度的二尖瓣返流(MI),经二周后逐渐消失。原先存在的心前区收缩期杂音亦随之消失。脉冲多普勒所示的MI与X线胸片显示的特征(两肺充血,心影增大)相关很好。16例MI患儿的左房内径(LAD)/全动脉根部内径(AOD)的比率最大(平均1.32),而7例仅有左房增大但不伴MI者的LAD/AOD比率较小(平均1.25)。所有51例的左心功能均正常。故AGN心力衰竭的机理是由于体内液体容量超荷,当肾功能改善后,体内液体容量恢复正常,则MI亦随之消失。  相似文献   

14.
三尖瓣关闭不全对上腔静脉血流速度频谱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三尖瓣关闭不全对上腔静脉血流速度频谱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三尖瓣关闭不全病例60例及健康对照20例,在胸骨旁四腔或心尖四腔切面测量三尖瓣返流面积与右心房面积之比确定返流程度。经右侧锁骨上窝探查上腔静脉血流速度频谱,记录3个呼吸周期的频谱曲线,观察其形态,计算各参数的呼吸变化率。结果三尖瓣轻度及中度关闭不全时,上腔静脉血流频谱参数的呼吸变化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且上腔静脉频谱形态无明显变化(P〉0.05);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时,上腔静脉频谱参数S、D波的呼吸变化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而VR、AR波增高(P〈0.05),部分患者频谱形态发生变化。结论上腔静脉频谱参数的呼吸变化率随三尖瓣返流程度加重而改变,重度三尖瓣返流会引起上腔静脉频谱形态变化。  相似文献   

15.
彩色多普勒检测主动脉瓣病变患者颈动脉血流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主动脉瓣病变对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对正常组42例,观察组47例:其中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3例,主动脉瓣狭窄伴关闭不全33例,主动脉瓣狭窄1例,进行了彩色多普勒血流检测。正常颈总动脉频谱形态呈三峰形,收缩期两峰Vs1>Vs2;舒张早期可有反向频谱,△T/T比值<1/10。主动脉瓣狭窄伴关闭不全时,颈总动脉收缩期可出现“M”形频谱,出现率为72.2%;1例主动脉瓣狭窄,颈动脉频谱形态呈“圆顶状”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颈总动脉出现“舒张期返流”频谱,即△T/T≥1/10。“舒张期返流”频谱的出现与瓣膜返流程度有关:轻度返流,△T/T比值正常或<1/4,中度返流,在1/4~1/2之间,△T/T≥1/2,均为重度返流。6例瓣膜置换术后,4全颈动脉频谱形态恢复正常,2例仍有“舒张期返流”频谱,其主动脉瓣中度关闭不全。结果表明:主动脉瓣狭窄伴关闭不全时,颈总动脉收缩期可出现特征性“M”形;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舒张期可见“舒张期返流”频谱。“舒张期返流”频谱是区分轻与中重度瓣膜关闭不全的简便方法,也可大致区分中与重度关闭不全。比较换瓣前后,颈动脉异常频谱形态变化,可作为间接评价主动脉人工瓣功能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彩超对二尖瓣狭窄时左房血栓形成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料与方法 选择92年以来门诊及住院风心二尖瓣狭窄病人1728人,其中二尖瓣狭窄合并左房血栓者87例。男:25例,女:62例。年龄最大67岁,最小32岁。仪器采用HPSONOS—1000型彩超仪。采用左室长轴切面测量左房大小、四腔心切面测量二尖瓣口返流束长度,左室短轴测量二尖瓣口面积。 结果 87例二狭合并左房血栓患者,二尖瓣口面积均小于1.6cm~2,其中31例合并二尖瓣少量返流,左房内径均增大,平均为4.1cm。66例有房颤,73例合并三尖瓣返流。  相似文献   

17.
本文应用脉冲多普勒方法测量左房收缩时间间期,结合M、二维超声心动图定量评价24例陈旧性心肌梗塞病人的左房功能。结果显示:陈旧性心梗组左房收缩时间间期各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左房每搏量、左房射血分数、左房每搏量与左室每搏量之比比对照组明显增加。这些结果提示:心肌梗塞后,左房收缩功能增强,对维持左室充盈量起重要作用,其代偿机理符合Frank·Starling定律。  相似文献   

18.
多普勒超声检测主动脉瓣返流患者颈动脉血流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旨在观测主动脉瓣返流患者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观察组42例,其中主动脉瓣返流30例,主动脉瓣返流伴二尖瓣病变12例;正常组42例。正常顿总动脉频谱形态呈三峰形,舒张早期可有反向频谱,Vr10.8±3.6cm/s,△T/T比值<1/10。主动脉瓣返流患者颈动脉收缩期V1、AC、DC均显著增大;舒张期可出现“返流频谱”,即△T/T比值≥1/10。根据△T/T比值可大致分级主动脉瓣返流程度,轻度返流:△T/T比值<1/4或正常;中度;△T/T比值1/4~1/2;重度:△T/T比值>1/2;可作为分级主动脉瓣返流程度的一种简便辅助方法。对于临床听不到杂音的主动脉瓣返流患者,颈动脉“返流频谱”可作为有用线索,提示病变存在。本文还探讨了收缩期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  相似文献   

19.
超声心动图研究房颤与左房关系有临床意义。80例有房颤风心病的左房内径与109例无房颤风心病的左房内径比较,统计学上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风心病房颤发生率与左房大小成正比例关系,左房内径<40mm时,房颤发生率只有5.45%,左房内径40~49mm时,房颤发生率为46.67%,左房内径50~59mm时,房颤发生率为率为62.79%,左房内径60~69mm时,房颤发生率为91.67%,当左房内径达70mm时,房颤发生率高达100%。123例有房颤冠心病左房内径与125例无房颤冠心病左房内径比较,42例有房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不同病因的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111例的血流频谱特点,探测二尖瓣关闭不全返流喷射方向,发现不同病因返流方向不同,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关闭不全者返流喷射方向在左室长轴多向左房后部,心尖四腔则多向左房外侧,冠心病和心肌病多向左房后部及外侧。尤其对二尖瓣脱垂可根据异常多普勒信号喷射方向作为确定哪个瓣叶脱垂的一项参考指标。参照Seller分级法和Veyrat返流指数法,估测二尖瓣关闭不全返流严重程度,左室长轴与心尖四腔之间有差异。测量左室长轴及心尖四腔左房面积,计算左房面积与返流指数的相关系数呈不相关。在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中,多普勒发现异常返流频谱者在左室长轴为84%,在心尖四腔为100%。而其中仅31%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发现有二尖瓣口裂隙,提示对探测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多普勒优于二维超声心动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