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穿透角膜移植术后青光眼盲34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穿透角膜移植术后青光眼盲34例分析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林跃生,陈家祺,黄立平穿透角膜移植术后青光眼是导致角膜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严重性仅次于角膜移植术后移植片排斥反应[1]在显微手术技术不断进步与穿透角膜移植适应症逐步放宽的今天,正确认识与...  相似文献   

2.
姜秀  洪晶 《国际眼科杂志》2011,11(9):1588-1590
目的:观察圆锥角膜患者行深板层角膜移植和穿透角膜移植术后视力、角膜曲率及角膜内皮细胞的变化。方法:将2003-01/2009-07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42例47眼圆锥角膜患者分为两组,一组接受深板层角膜移植(27眼),另一组接受穿透角膜移植(20眼)。观察两组患者术后3,6,12,18mo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角膜地形图改变和角膜内皮细胞状态。结果:深板层角膜移植组术后裸眼视力平均提高4行,最佳矫正视力平均提高7行,无排斥反应发生。穿透角膜移植术后裸眼视力平均提高5行,最佳矫正视力平均提高8行,有5例发生排斥反应。两种术式相比,术后散光程度无明显差异,深板层角膜移植组角膜内皮细胞丢失速率低于穿透角膜移植组。结论:对于非急性期圆锥角膜患者深板层角膜移植术优于穿透角膜移植术。  相似文献   

3.
继发性青光眼是穿透角膜移植术(PKP)后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常导致植片混浊,患者视力不可逆下降.PKP术后继发青光眼的预防及处理极为重要,包括PKP的术前准备、术后眼压监测以及对术后高眼压的及时处理.针对大植片PKP术后青光眼的高发生率,一些改良术式正在应用,如大植片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板层角巩膜联合部分穿透角膜移植术、桥式穿透角膜移植术、改良的角巩膜移植术等.对上述改良术式、继发性青光眼的药物和手术方式的选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板层角膜移植术由于材料来源充足、无内皮排斥反应、无眼内手术并发症等特点,在角膜病的治疗方面发挥过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为解决传统角膜板层移植术后增视效果不佳,准分子介入的板层角膜移植术、应用微型角膜刀的角膜板层移植术、我颖线角板层移植术、房水-空气置换深板层角膜移植术和可置换角膜后弹力膜、内皮的后部角膜移植术等改良的新手术方式,这些手术方式为提高板层角膜移植的光学效果从而替代穿透怀角膜移植开辟了新的途径,为古老的板层角膜移植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尤其值得在角膜材料严重缺乏的国家推广应用。本就以上这些术式在临床中的应用情况以及板层角膜移植术的前景作此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前,开展角膜移植手术的最大障碍是角膜的来源问题。角膜疾病又是我国当今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病人需要行角膜移植手术进行治疗。穿透角膜移植一般需要新鲜尸体角膜或保存有活性的角膜。但是,临床上往往遇到一些情况,如角膜溃疡引起的后弹力层膨出、穿孔等病例,急需新鲜角膜时,常因得不到移植材料而丧失手术时机。几年来,我们在用干燥、脱水法保存的角膜行板层角膜移植的同时,为了挽救眼球,在无新鲜角膜的紧急情况下,用这种保存角膜也进行了穿透角膜移植术的尝试,收到了预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穿透角膜移植术是有效的复明手术之一。随着供体材料保存方法的改进及手术技巧的提高,移植失败率显著下降,而植片的免疫排斥反应越来越突出地成为移植失败的原因。本文对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率、危险因素、临床表现,以及发生机制和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深板层角膜移植-一种新的光学性角膜移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玉峰 《眼科》2006,15(3):M0156-M0158
深板层角膜移植适合于角膜基质异常及/或混浊但内皮健康者,其恢复角膜透明性的效果与穿透性角膜移植相当。这一手术的最大优点是能避免术后排斥反应、无须内皮健康的供体。经过多年的改进,手术技术已有明显进步,但仍存在操作难度较大、费时、受体基质去除不彻底、术中后弹力膜微穿孔的缺点。随着手术技术的进一步完善,临床上相当部分的穿透性角膜移植可被深板层角膜移植取代。(眼科,2006,15:156-158)  相似文献   

8.
将保存于 M-K 溶液不同时间的人眼角膜,用扫描及透射电子显微镜作超微结构研究,结合锥蓝活体着色法和角膜穿透移植术后临床效果进行讨论。结果是,应用全眼球前房充气于 M-K 液保存的7只眼球中,保存时间最长者达138小时,角膜内皮表面和内皮细胞细胞器的超微结构均保持完整性,其中6个标本作穿透角膜移植术后,植片均为透明,提示全眼球前房充气保存法达到了中期保存材料的要求和有用时限,其优点是可以避免停滞的房水对内皮细胞的有害作用,保存前又不致于严重损害内皮细胞。保存于 M-K 液的11只游离角膜,其保存时间最长者达118小时,检查结果表明,超微结构在一周内可保持完整,与全眼球保存者无显著差别,其中9只游离保存角膜用于穿透角膜移植术,术后除2例是由于手术合并症等原因致植片混浊外,其余植片均透明。本文结果表明,全眼球前房充气和游离角膜均可以在 M-K 液中保存118~138小时,超微结构可保持相当的完整性,可用于穿透角膜移植手术。  相似文献   

9.
术后合并症是穿透角膜移植失败的重要原因。七十年代以来,国外普遍采用显微手术和加强局部皮质激素的应用,减轻非特异性刺激和组织反应,使手术成功率明显提高。我们于1983年6~12月利用亲水软性角膜接触镜(以下简称软镜)的透明、可塑、柔软、亲水和透过的特点,作为穿透角膜移植术后的机械防护和给药系统,取得了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穿透角膜移植术治疗角膜营养不良的疗效。方法 对穿透角膜移植术治疗角膜营养不良3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临床特点及手术效果。结果 术后视力比术前明显提高,未发现术后排斥反应,3例患者发生了原发角膜病变复发。结论 穿透角膜移植术是治疗角膜营养不良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角膜内皮移植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洪晶 《眼科研究》2008,26(1):1-4
既往各种原因引起的角膜内皮细胞失代偿,如Fuch角膜内皮营养不良、外伤和手术等原因引起的角膜内皮细胞损伤及无晶状体眼和人工晶状体眼并发的大疱性角膜病变等,穿透角膜移植(penetrating keratoplasty,PKP)手术是其唯一的选择.虽然随着显微手术技术的提高,手术器械的改进,PKP的手术成功率已有很大的提高,同时有着较高的植片透明率.但PKP还是存在诸多的缺点:手术中由于眼部完全开放,存在着眼内容物脱出和驱逐性脉络膜出血的风险;术后由于创口和缝合等导致角膜曲率的变化和不规则散光限制了视力的恢复;角膜伤口的迟缓愈合,使创口容易因外力而裂开;缝线的刺激可引起角膜植片的感染或诱发排斥反应;而角膜移植后的排斥反应更是导致手术失败最常见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高伟峰 《眼科新进展》1997,17(3):151-152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的顽固性青光眼是导致角膜移植手术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药物或常规小梁切除手术治疗多难奏效,因而睛状体冷冻术被多数学者推荐为首选疗法[1],但其严重并发症如玻璃体出血.眼球萎缩等常使角膜移植手术复明的目标归于失败,故并非此类患者理想的降眼压措施.近期我们采用Krupin眼间治疗2例此类患者,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手术方法:球后麻醉后,在鼻上或颞上象限作90~110°范围的穹窿为基底的结膜瓣.钝性分高至赤道后,游离上,外/内直肌后作牵引缝线.作5×5mm2四边形浅层巩股清.将krupin眼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玻璃体手术联合穿透角膜移植的时机。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1996年4月~2002年9月玻璃体手术联合穿透角膜移植的病例资料。结果 共28眼因复杂性视网膜病变接受玻璃体手术联合穿透角膜移植,20眼一期角膜移植,术后仅4眼(20%)透明,二期角膜移植8眼术后角膜均透明(100%)。硅油填充17眼,2眼(11.8%)角膜植片透明,气体填充8眼,7眼(87.5%)角膜植片透明。结论 玻璃体手术后二期角膜移植可能优于一期角膜移植。角膜移植联合玻璃体手术时如需眼内填充应尽可能使用气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复杂性角膜外伤后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角膜植片内皮细胞的变化。方法用角膜内皮显微镜对穿透性角膜移植联合手术12例(12眼)的术后移植片行内皮细胞摄像分析,并用超声角膜测厚仪测量术前供体角膜及术后移植片厚度。结果穿透角膜移植术后远期角膜内皮丧失率为34.98%,平均细胞面积明显增大,变异系数也明显增大,六角形细胞比例下降,但植片的厚度在正常范围内。其中11例移植片保持透明,表明多数未发生内皮细胞功能失代偿。结论穿透性角膜移植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是一种安全的方法,虽然移植片内皮细胞各种指标变化较大,但其厚度正常,透明成功率较高,所以穿透角膜移植联合手术仍不失为治疗复杂性角膜穿孔伤的良好办法。  相似文献   

15.
von Hippel 于1888年设计了角膜移植器械,为近一世纪以来角膜移植的发展开辟了道路。Zirm 1906年第一次成功地作成了穿透角膜移植。以后,Elschnig 做了大量角膜移植手术,在1930年以前该氏共作179例穿透移植术,其中39例透明愈合,在抗菌素与激素尚未问世的时代,其成绩是卓著的。接着,美国的 Castroviejo(1932.1934)和英国的 Thomas(1933.1934)、法国的 Paufique(1946)又进一步发展了角膜移植术,后者并特别强调板层移植术的价值。1954年,Leigh 提出简化操作技术为板层和穿透移植术成功的要点。  相似文献   

16.
角膜盲人在我国约有200~300万,已经成为第二大致盲原因,角膜移植是这部分患者复明的唯一手段。角膜移植术是目前器官和组织移植成功率最高的手术,但术后的免疫排斥反应仍是手术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我国目前每年开展约5000例角膜移植手术。大样本量、前瞻性的研究显示,角膜移植后10年排斥反应发生1次的累积发生率为20%,而严重感染、化学伤等高危角膜移植患者,术后的免疫排斥反应发生率高达60%~90%,因此减少因免疫排斥反应导致的再次致盲是摆在我国广大从事角膜移植的眼科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深刻地理解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机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一旦发生免疫排斥反应则给予规范的免疫排斥治疗并加强随诊,对我国的防盲治盲工作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小儿的角膜混浊是导致不可逆弱视的主要原因之一,小儿角膜移植对恢复这部分儿童的视功能极为重要,小儿眼球的解剖特性和角膜移植术后处理的特点使小儿角膜移植的难度大于成人的角膜移植。本文从小儿角膜移植的手术适应证、禁忌证、术前准备、手术技术、术后处理、手术并发症和预后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小儿角膜移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王晶  王旭  韩芳菊 《眼科研究》2007,25(3):185-185
外伤、感染引起的角膜穿孔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缝合和(或)穿透角膜移植术,但这些方法可能引起植片排斥及继发青光眼等并发症,而且对偏中心的穿孔会造成视力的明显下降。本文对9例角膜穿孔患者行生物羊膜填塞术,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前,影响穿透角膜移植成功率的主要因素是移植免疫反应和移植手术操作。手术操作又与手术方式密切相连。由于手术显微镜的改进,手术方式多为显微镜下直接缝合角膜移植片,并已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对于需要用较小(如5mm直径)的移植片进行移植的患者,直接缝合就很不适宜。既往曾有使用间接缝线及各种盖片(如塑料盘、生物膜)等多种间接固定角膜移植片的手术方法,但是均有固定不牢、合并症多等缺点。因而寻找既不损伤移植片、又能固定牢固,以及方法简单  相似文献   

20.
角膜的正常结构及内皮细胞功能的稳定对于角膜的透明极为重要,术前供体角膜材料的处理和保存方法直接影响穿透角膜移植术后的成功与失败。良好的中长期角膜保存为适时进行穿透角膜移植手术提供了便利的条件。综述了短期、中期和长期保存的供体角膜材料在保存过程中以及使用该材料行穿透角膜移植术后角膜的厚度、内皮细胞密度及角膜缘的HLA—DR阳性朗格罕斯细胞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