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年周围动脉疾病综合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综合介入治疗老年周围动脉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经皮穿刺周围动脉血管球囊扩张术 (PTA)、支架置入、持续动脉内溶栓加PTA、血管内膜剥离术加支架置入术等综合介入方法治疗老年周围动脉阻塞性病变 6 2例次 ,其中上肢锁骨下动脉阻塞性病变 2 1例次 ,下肢动脉病变 4 1例次。单纯PTA 6例次 ,球囊预扩张加支架置入术 5 2例次 ,溶栓加PTA 3例次 ,股动脉内膜剥离术加髂动脉支架置入术 1例。结果 手术成功率95 % ,手术并发症 1.4 % (支架脱落 1例 )。术后即刻血管造影影像学和临床表现明显改善。随访 3个月~ 2年 ,无复发性肢体缺血症状生存 6 7% ,间歇性跛行较术前减轻并维持 13% ,临床再狭窄率 2 0 %。结论 老年周围动脉阻塞性病变综合介入治疗近、远期疗效满意 ,手术安全可靠 ,肢体复发性缺血症状发生率相对较低 ,是目前治疗老年周围动脉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采用两种介入方法治疗 2 0例锁骨下动脉狭窄患者的随访结果。方法  2 0例有症状男性锁骨下动脉狭窄患者平均年龄 6 3 4岁 ,定量血管造影分析显示锁骨下动脉平均狭窄87% ,双上肢动脉收缩压差平均为 116mmHg。经右股动脉完成球囊血管成形术 8例、支架置入术 11例 ,经右桡动脉完成支架置入术 1例。结果 介入操作全部成功 ,术后即刻桡动脉搏动恢复正常 ,双上肢平均动脉收缩压差降低至 2 4mmHg。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2 0例平均随访 18 5个月 ,除 1例行球囊血管成形术患者复发外 ,其余 19例均良好。结论 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的效果可靠、操作相对简单和安全 ,可以作为锁骨下动脉狭窄的一线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血管内溶栓和支架置入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急诊行血管内治疗的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资料,其中17例单纯采用局部超选择性动脉内溶栓,4例同时采用支架置入术.结果:溶栓后大脑中动脉心肌梗死溶栓疗法分级(TIMI)3级13例(包括4例同时行支架置入术的重度狭窄患者),TIMI2级7例,TIMI 1级1例.住院期间因心肌梗死死亡1例,其余患者3个月随访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分8例,1分6例,2分3例,3、4和5分各1例.结论:血管内治疗是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支架置入术结合超选择性局部动脉内溶栓可有效减少开通血管的再次闭塞.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下肢动脉严重狭窄患者经皮球囊成形术或选择性支架置入术的近中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连续136例下肢严重间歇性跛行或慢性缺血的患者,病因均为动脉粥样硬化,其中髂动脉阻塞81例,股浅动脉阻塞43例,胭动脉阻塞12例,所有病变首先均进行经皮球囊成形术,如果有夹层或残余狭窄〉30%,则置入支架。随访1年,在6个月和12个月时评估再狭窄和临床疗效。结果共进行36例经皮球囊成形术和99例选择性支架置入术。术前病变狭窄程度70%~100%(88.6%±7.5%),狭窄长度1.5~18.0cm[(6.2±2.9)cm],治疗节段2.0~19.0cm[(7.3±3.2)cm],术后残余狭窄0%~30.0%(8.7%±5.1%)。手术相关的并发症2例。6个月随访发现,再狭窄率在髂动脉、股胭动脉和所有病变分别为7.3%、19.4%和12.3%,球囊成形术组和支架置入术组再狭窄率分别为17.8%比10.2%(P〉0.05);12个月随访发现,再狭窄率在髂动脉、股胭动脉和所有病变分别为12.5%、29.9%和19.6%,球囊成形术组和支架置入术组再狭窄率分别为28.9%比16.1%(P〉0.05)。但6min最大步行距离和踝肱收缩压比球囊成形术组均显著小于支架置入术组(P〈0.001)。12个月随访期间发生急性心肌梗死3例和小卒中2例,无死亡病例。结论经皮介入治疗下肢动脉阻塞安全有效。中期疗效显示,选择性支架置入术组的再狭窄率与球囊成形术组相当,但6min最大步行距离和踝肱收缩压比优于球囊成形组。  相似文献   

5.
自1964年Dotter等首先报道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以来,球囊扩张导管及内支架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用于治疗主动脉弓以上区域血管(锁骨下动脉、椎动脉、颈动脉)因可能发生脑栓塞而有很大争议。我院成功的进行了锁骨下动脉成形术及支架置入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8例,男6例,女2例;年龄30~76岁,平均53岁。左侧狭窄5例,右侧狭窄3例。临床上均以无脉症  相似文献   

6.
张晶  何菊  杨森  赵子源  李楠 《心肺血管病杂志》2010,29(6):471-473,479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多节段复杂病变的治疗手段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杂交手术治疗ASO多节段复杂病变,患者21例,切开股总动脉行髂动脉Fogarty导管取栓术+髂动脉血管腔内成形术(PTA)+支架(STENT)2例,髂动脉PTA+STENT+股总动脉内膜切除术(TEA)4例,髂动脉PTA+STENT+股总动脉TEA+股动脉Fogarty导管取栓术1例,髂动脉PTA+STENT+股总动脉TEA+股腘动脉人造血管旁路移植术1例,髂动脉PTA+STENT+股总动脉TEA+股浅动脉PTA+STENT2例,髂动脉PTA+STENT+股总动脉TEA+膝下动脉PTA2例,髂动脉PTA+STENT+股总动脉TEA+股深动脉扩大成形术2例,股总股浅动脉TEA+股浅动脉PTA+STENT3例,股浅动脉TEA+腘动脉PTA+膝下动脉PTA3例,先行膝下动脉远端流出道的PTA治疗,而后同期进行股腘动脉人造血管移植术1例。结果:手术成功率为100%,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踝肱指数(ABI)复查由0.31升至0.66(正常值0.53~0.91)。分别于术后3,6,9个月及12个月进行Ⅰ期临床评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1例11个月死于急性心肌梗死,2例再狭窄,1年通畅率90%(18/20)。结论:杂交手术治疗多节段复杂病变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安全、创伤小及通畅率高。  相似文献   

7.
主-髂动脉闭塞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评价腹主动脉-髂动脉闭塞介入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9例腹主动脉及髂动脉闭塞患者,男6例,女3例,年龄36~68岁,平均47.5岁。均为腹主动脉及双侧髂动脉受累,I型病变3例,Ⅱ型6例,其中2例共三支肾动脉受累。腹主动脉及髂股动脉造影后,经股动脉或肱动脉路径采用导丝开通、溶栓、PTA和内支架置入等多种介入方法综合治疗。8例采用尿激酶60~165万单位(平均110万单位)溶栓,7例行PTA治疗,5例(9支动脉)行内支架治疗。结果 除1例主、髂动脉和另2例各一条髂动脉未获开通外,共计8条腹主动脉,14条髂股动脉和1条肾动脉均得以开通。3例症状及体征部分好转,5例明显改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1.3d。8例随访4~46个月(平均15.5个月)症状无加重或再发。结论 多种介入方法综合应用是解决腹主-髂动脉病变的一项有效治疗手段,可使大部分血管闭塞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 ,随着球囊预装支架通过狭窄病变性能的改进及支架置入技术的成熟 ,对冠状动脉病变有选择性的直接支架置入术已开始在临床应用〔1 ,2〕。本文旨在探讨直接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可行性及其效果。1 对象与方法  自 1 997年 5月~ 2 0 0 1年 3月对 1 7例冠心病患者采取了直接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 ,男 1 2例 ,女5例 ,年龄 42~ 62 ( 5 6.3± 5 .2 )岁 ,其中稳定型心绞痛 4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 8例 ,近期急性心肌梗死 3例 ,陈旧性心肌梗死 2例 ;伴糖尿病者 2例 ,伴高血压者 5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定病变血管为A型或B1 型者首选直接冠状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8例(24条肢体)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经导管动脉内溶栓、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及选择性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后(PCI)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病例经综合介入治疗后均开通,临床症状消失或好转,踝/肱指数由0.12~0.68上升为0.51~0.07。随访6个月~3年,6个月、1年、2年累计初次开通率分别为95.0%、85.0%、75.0%。结论:经导管动脉溶栓、PTA及选择性支架置入为主的综合介入治疗是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有效的治疗方法,但需严格掌握其适应证。  相似文献   

10.
青年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性分析27例青年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4例行全脑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22例症状完全缓解,5例进展为脑梗死。TIA发作〉2次/24h,持续时间〉30min,有合并疾病是短期内进展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DSA示71.4%有阳性发现,7例为颅内外动脉多发性狭窄或闭塞,2例为单纯颅外血管狭窄或闭塞,1例为单纯颅内血管狭窄;1例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80%者行自膨式支架置入术,术后随访2a,无TIA再发作。提示青年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多已存在颅内外血管的狭窄或闭塞,应尽早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头臂型大动脉炎支架置入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支架置入术治疗的重型头臂型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为女性,年龄为18~37岁,平均27.8岁。发病时间0.7~5.0年,平均3.4年。结果对19例患者的24支目标血管进行介入治疗,22支目标血管开通成功后,进行了支架置入术治疗,技术成功率为91.7%(22/24);其中双侧颈总动脉支架置人术2例,单侧颈总动脉或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6例,单侧颈总动脉合并单侧锁骨下动脉一椎动脉支架置人术1例,单侧锁骨下动脉一椎动脉支架置入术10例。术后18例(2支完全闭塞的颈动脉未开通成功,但随后成功开通了闭塞的锁骨下动脉一椎动脉)缺血症状均明显缓解,头晕、头痛等症状明显缓解,视力明显恢复。有效率为94.7%(18/19)。17例患者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8~36个月,平均19.4个月,其中1例患者术后22个月突发枕叶梗死。8例患者偶有头痛、头晕发生。结论血管内介入手术是治疗重型头臂型多发I生大动脉炎的一种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微导管交换血管内支架成形术( PTA)治疗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微导管交换PTA治疗的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63例,观察其治疗效果及围手术期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63例患者共置入63枚支架,2例置入支架2枚,2例支架未能成功置入,手术成功率为96.8%。其中,血管狭窄率减少≥80%52例、减少≥70%9例。出现脑血管并发症4例,未出现动脉夹层,无死亡病例。结论微导管交换PTA治疗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手术成功率较高,脑血管并发症较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无预扩张直接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参照国外直接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标准 ,对 2 7例冠心病患者进行无预扩张直接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结果  2 7例患者共 2 8处病变 ,置入 2 8个支架 ,其中 A型病变 14例 ,B1 型病变 10例 ,B2 型病变 4例。置入支架前管腔狭窄程度为 78.2 %± 5 .6% ,支架置入后血管残存狭窄程度为 0 .9%± 1.4% ,支架置入成功率为 10 0 % ,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 1年 ,2例患者出现心绞痛 ,冠状动脉造影证实 1例患者出现支架内再狭窄。结论 正确选择适应证的情况下 ,无预扩张直接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可获得较好的近、远期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使用瑞士产Straub旋切仪对28例下肢动脉闭塞症(31支闭塞动脉)行血管腔内旋切术,术后对残留血管狭窄行支架置入术,共放置16枚血管内支架。结果完全开通者27支(87.1%),部分开通3支(9.7%),未开通1支;12枚支架因原有狭窄或旋切后残留狭窄放置,4枚因旋切后内膜损伤放置。1例胭动脉闭塞开通成功后造影发现闭塞段血管穿孔,经压迫止血后恢复。随访3~23个月,1例术后5h因心肌梗死死亡,4例症状复发。认为血管腔内旋切术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是一种简便可行、安全、有效的介入治疗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大动脉炎的血管造影诊断与介入治疗价值。方法 :大动脉炎 38例 ,男性 11例 ,女性 2 7例 ,年龄 8~ 5 4岁 ,平均 (30 5± 18)岁 ,均行血管造影检查。由 2名有经验的介入放射学医师按双盲法对其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然后共同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见。结果 :38例中 ,经血管造影按Lupi Herrera的综合分型法属Ⅰ型者 11例 ,Ⅱ型 15例 ,Ⅲ型 7例 ,Ⅳ型 5例。主要受累的动脉包括锁骨下动脉 2 0例 (5 2 6 % ) ,腹主动脉 15例 (39 5 % ) ,肾动脉 4例 (36 8% ) ,胸主动脉 10例(2 6 3% ) ,颈动脉 9例 (2 3 7% ) ,髂动脉 9例 (2 3 7% ) ,腋动脉 7例 (18 4 % ) ,肠系膜上动脉 4例 (10 5 % ) ,冠状动脉 3例 (7 9% ) ,肺动脉 3例 (7 9% )等。 2 2例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和 12例行狭窄段支架置入术均获成功。结论 :血管造影有利于大动脉炎的临床诊断与指导治疗 ,血管内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的疗效可靠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支架置入术治疗老年患者复杂性冠状动脉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 4 5例冠心病患者施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 ,病变血管共 5 8支 ,B型病变 4 9处 ,C型病变 1 3处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4处 ,共置入支架 64只。置入左前降支 2 7只 ,左回旋支 1 3只 ,右冠状动脉 2 4只。De Novo支架置入 4 4只 ,Suboptimal支架置入 1 5只 ,Bail-out支架置入 3只 ,再狭窄病变支架置入 2只。结果 术后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疗效满意 ,支架置入成功率为 98.4 %。术前病变平均直径狭窄 (86.5± 7.8) % ,术后残余直径狭窄 (5 .1± 1 0 .3 ) %。住院期间无亚急性支架血栓形成。 1例出现假性动脉瘤 ,1例在术中及术后出现三次心室颤动 ,4例患者术后心绞痛复发 ,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发现了 3个支架节段血管有再狭窄。结论 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复杂冠状动脉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性治疗技术 ,其成功率高 ,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支架置入术治疗有症状大脑中动脉狭窄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05年8月-2006年12月,对12例大脑中动脉狭窄的患者行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其中男性9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69±5.3)岁,范围56~81岁.平均狭窄程度(84.2±3.7)%,范围50%~99%.所有患者都用球囊扩张支架成功地进行了治疗,且无任何严重的并发症.结果:术后血管残余狭窄率≤20%,随访6~18个月期间无患者再发脑缺血症状.结论: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是治疗有症状大脑中动脉狭窄的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方法,近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症状性前循环颅内动脉狭窄的血管内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前循环颅内动脉狭窄患者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及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支架置入术(PTAS)治疗的效果。方法39例(男31例,女8例)经药物治疗无效、反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有明显脑缺血症状的前循环颅内动脉狭窄患者,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诊断后,行PTA或PTAS治疗。术后常规给予抗血小板治疗,DSA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进行影像学随访。结果39例前循环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行PTA或PTAS均获成功,术后残余狭窄程度均<20%,临床脑缺血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1例患者术中见对比剂外泄但无明显临床症状,且恢复良好,余患者无并发症发生。临床随访无TIA或脑梗死再发,其中2例行DSA复查、19例行TCD复查,均无再狭窄发生。结论PTA或PTAS治疗前循环颅内动脉狭窄是可行、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脑动脉狭窄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对33例症状性脑动脉狭窄患者进行了37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其中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14处,颈内动脉颅内段狭窄3处,大脑中动脉狭窄3处,椎动脉颅外段狭窄13处,椎动脉颅内段2处,锁骨下动脉2处.结果 本组33例患者行37处支架置入术,其中成功置入35枚支架,手术成功率94.59%;1例手术中并发脑血管痉挛,1例手术中并发造影剂过敏,1例手术后并发高灌注综合征.结论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脑动脉狭窄是安全有效的,其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20.
颅底骨性结构复杂等解剖因素导致颅内动脉局部迂曲和成角,使得颅内血管成形术比颅外段的治疗更为复杂,并发症也显著增多。1996年,首次报道了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颅内动脉狭窄。随着血管内治疗技术的发展、支架材料及输送系统等的改进,经皮血管成形术(PTA)治疗颅内动脉狭窄,因其独特的优势及疗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就颅内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的疗效、相关并发症以及常用支架的类型和特性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