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宝林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83,(3)
化脓性中耳炎,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尤其多见于儿童;也是致聋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对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及时而有效的治疗,在防聋治聋工作中具有较大的意义。笔者以往用冰片和麝香(取名“冰麝散”)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病例,感到满意。查冰片与麝香在祖国医药学中属芳香开窍药,具有清热解毒、活血之功,用于治疗中耳炎的外用药是安全而有较好效果。现将方法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2.
对住院病人和环境中分离的绿脓杆菌进行血清学分型,前者以2型和6型为主,占86.8%,后者也以2、6型为主,占37.1%,两者均以2、6型占绝对优势,联系极为密切,且病区环境中的绿脓杆菌主要集中在吸收瓶、水池、地面、麻醉机和呼吸机等处,最易引起院内感染的地方,认为医院感染与环境和插入性器械的使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绿脓杆菌是一种毒力较小致病力较低的细菌,在自然环境中分布很广,在空气中,水中,人体的皮肤,上呼吸道及肠道,均可找到。由于此菌致病力很低,因而由此菌单独引起的病变甚少。文献报告,绿脓杆菌可引起败血症、中耳炎、肠炎、肾盂肾炎、关节炎、脑膜炎、肝脓肿、眼眶内脓疡、角膜溃疡等。对于呼吸系引起之病变,袁承文等曾报告绿脓杆菌肺炎十例,均系儿童。各例肺炎系由透视检查,未经拍片,有否肺脓肿,未见记载。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和细菌学分布。方法:采用病例登记研究方法,对住院急性脑卒中1217例患者病原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217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中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136例(11.18%)。统计分析显示年龄、慢性呼吸道疾病、糖尿病、意识障碍(GCS)、神经功能损伤(NIHSS)、吞咽障碍、吸痰、留置胃管、气管插管、住院时间与医院获得性肺炎显著相关。通过痰培养分离出致病菌97株,其中最常见的致病菌是不动杆菌(18.56%),大肠埃希菌(14.43%),克雷伯杆菌(11.34%)和铜绿假单胞菌(9.28%)。结论:急性脑卒中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与多种因素相关,其中高龄、伴随基础疾病、脑卒中严重、侵入性操作等是其危险因素,致病菌主要为革兰氏阴性杆菌。 相似文献
5.
绿脓杆菌致颈椎化脓性骨髓炎一例报告李苗,赵易患者,男,54岁。因发热伴颈后部疼痛3个月于1994年10月7日入我院治疗。3个月前患者无原因发热38~39℃,颈后部持续性酸痛,拍颈椎X线片未见异常,于当地医院抗炎对症治疗效果一般,反复发热,半月前颈痛加... 相似文献
6.
绿脓杆菌菌苗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绿脓杆菌菌苗 (MSHA菌毛株 )治疗慢支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 5 6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2 8例。观察组只给绿脓杆菌菌苗皮下注射 ,每 3天注射 1次 ,10次为一疗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 ,祛痰、止咳、平喘治疗 ,3 0d为一疗程。同时对观察组中条件许可的 11例患者于用药前后 1周内进行血清和痰液中有关抗体的检测。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 93 % ,临床控制率 64 % ,不良反应发生率 4% ;对照组总有效率89 % ,临床控制率 2 5 % ,两组的临床控制率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观察组中 11例血清绿脓杆菌MSHA菌毛株凝集抗体摘度于用药前后大幅度增加 ;痰液中绿脓杆菌菌毛株特异性sIgA荧光抗体于用药后检出阳性人数比用药前有明显增多。结论 绿脓杆菌菌苗治疗慢支有较好的临床控制效果 ,能显著提高机体免疫状态 ,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 Gillies 与 Govan 等的13个指示菌株(1~8,A~E)和 Fyfe 等(1984)的点滴法对太原市 X 医院与 T 医院几个病房的病人标本和环境标本中分出的绿脓杆菌做了绿脓菌素型别的调查和血清学分型实验。发现病人与病人之间、环境与病人之间存在交叉感染现象,并证明了不同地区绿脓杆菌的菌素型别分布不一,即使是同一地区,绿脓杆菌的菌素型别分布也不一致。 相似文献
8.
9.
急性纤维蛋白性喉气管支气管炎亦称急性膜性喉气管支气管炎,是耳鼻咽喉科的危急重症之一。其发病率不高,但病死率很高。1991年~1998年本科收治5例该病患者,现将作者的诊治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5例患者中男2例、女3例,年龄8~28岁,平均15岁,其中工人1例、农民1例、学生3例。5例中4例以"咽痛、高热3~7 d、突发呼吸困难2 h~2 d"为主诉入院;另1例以"发热、咳嗽、间断呼吸困难2月"为主诉入院。既往身体健康。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声嘶、混合性呼吸困难、高热、咽粘膜充血肿胀、溃烂有假膜;双肺呼吸音低,可闻及不同程度的干湿性啰音;血白细胞总数>10×109L-1;入院时均拟诊为"急性膜性喉气管支气管炎"。最后诊断为"急性纤维蛋白性喉气管支气管炎(经病理证实)。发病季节均在冬春两季。1.2 治疗方法及结果入院时有2例在外院因呼吸困难已行气管切开,另3例入院后急行气管切开,给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间断吸氧、气管内滴生理盐水加糜蛋白酶及庆大霉素稀释痰液,雾化吸入。治疗期间因反复出现呼吸困难而多次行气管镜检查,均自气管内取出管状脱落伪膜,最长可达10 cm。取出物病理确诊为炎性渗出物和坏死组织,其中有较多纤维素,纤维网眼中有中性白细胞。气管分泌物细菌培养:1例为葡萄球菌,1例为溶血性链球菌,另3例无细菌生长。 相似文献
10.
11.
13.
14.
15.
16.
近年来院内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中,革兰氏阴性(G^-)杆菌已取代了原来的革兰氏阳性(G^ )球菌,是主要感染菌株。而G^-菌中主要为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和克雷伯氏菌等。可见绿脓杆菌在院内感染中占重要地位,绿脓杆菌感染多见于呼吸道、创伤(特别是皮肤烧伤后感染)。呼吸道感染主要是器械、各种插管、通道污染。对免疫功能低下的老年人、肿瘤患、慢性疾病患、长期大量使用免疫抑制剂威胁大。 相似文献
17.
18.
张德华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9,12(1):47-48
急性脑卒中是一类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医院获得性肺炎是急性脑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明显增加患者致残率及病死率,随着临床广谱抗生素广泛应用,耐药菌株不断增加,了解脑卒中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学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积极防治感染,提高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急性脑血管病合并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感染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其发生提供方法.方法 对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人住我院神经内科病房的652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186例合并医院获得性肺炎;结合痰培养及药敏试验,对其中可能的多项致病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主要危险因素有意识状态、住院日、气管切开、鼻饲胃管及肺部基础疾病.共培养出病原菌165株,革兰阴性杆菌与革兰阳性球菌分别占50.91%和44.24%.革兰阴性杆菌中以克雷伯菌属、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对亚胺培南/西司他汀、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含有内酰胺酶抑治剂的头孢哌酮舒巴坦较敏感;革兰阳性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对万古霉素均敏感.结论 在急性脑血管病的诊治过程中,加强对这些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处理.可能是减少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赖丰赟 《中国医学文摘:老年医学》2014,(8):730-732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统计72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结果 72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41例,发生率为5.65%。患者年龄、基础疾病数、侵入性操作、NIHSS评分、住院时间以及抗菌药物使用是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侵入性操作(OR=6.763)的危险性最高。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复杂,根据不同危险因素,实施针对性的措施可减少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