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明确台州地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肠杆菌科细菌的表型和基因型的流行特征以及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对87株肠杆菌科细菌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规定的标准进行ESBLs表型筛选和确定,并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序列分析确定ESBLs的基因型。结果肠杆菌科细菌产ESBLs菌株头胞噻肟的耐药率明显高于头胞他啶;经序列分析后ESBLs基因型别确定为CTX-M-9、CTX-M-1,而CTX-M-2测序结果不理想。结论产ESBLs的肠杆菌科细菌在台州地区较普遍,以CTX-M-9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2.
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性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长春地区部分医院临床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对抗生索的耐药性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出情况。方法采用肠杆菌科细菌生化鉴定管和编码手册鉴定细菌;通过二倍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利用三代头孢菌素和棒酸纸片扩散法对其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测。结果从临床标本中鉴定出4种肠杆菌科细菌,其中大肠埃希菌占53.4%;肺炎克雷伯菌占25.2%;粘质沙雷菌占12.9%;阴沟杆菌占8.5%。四种肠杆菌科细菌对青霉素钠,氨苄西林钠和头孢拉定的耐药率分别为51.2%-67.1%,72.4%-80.5%和48.8%-57.5%,对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和头孢噻肟的耐药率分别是26.8%-48.1%、47.6%-59.8%和40.2%-58.8%。超广谱β-内酰胺酶在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的检出率较高,分别为29.7%和20.4%。结论在所鉴定的四种肠杆菌科细菌中对临床常用的抗生紊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3.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临床肠杆菌科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发生率及耐药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推荐的初筛试验和表型确证试验检测ESBLs阳性菌株。结果196株肠杆菌科细菌检出产ESBLs菌89株(45.4%);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茵和变形杆菌在ESBLs阳性菌株中的构成比依次为46.1%、50.6%和1.1%,产酶率则分别为43.6%、51.1%和16.7%。89株产ESBLs菌的来源构成比为痰48.3%、尿29.2%、分泌物12.3%、血液7.9%。结论ESBLs的产生是肠杆菌科细菌对p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的重要机制,临床实验室应加强检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临床分离菌株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产生情况及不同方法、不同指示剂的敏感性,我们对收集的肠杆菌科细菌195株进行研究.用双纸片协同试验检测耐氨苄西林的肠杆菌科细菌195株,产ESBL 55株,阳性率为28.2%.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肠杆菌属细菌是主要的产酶菌.选其中40株用三相试验检测,仅检出33株,三相试验对ESBL的检出率低于双纸片协同试验.在头孢曲松、氨曲南、头孢他啶和头孢噻肟四种抗生素中,头孢曲松筛选ESBL的检出率最高,头孢他啶的检出率最低.常规药物敏感试验的耐药标准和NCCLS关于ESBL的筛选标准(1999)在判断ESBL上存在很大差别,提示临床微生物工作者,为避免可疑ESBL的漏检,应使用NCCLS的新标准对ESBL进行初筛.在常用抗生素20种中,亚胺培南对产ESBL细菌的抗菌效果最好(敏感率为100%),其次为头孢西丁.β-内酰胺抗生素+酶抑制剂(复方氨苄西林、复方阿莫西林和复方替卡西林)的作用效果不好. 相似文献
5.
肠杆菌科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出率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抗生素在临床的广泛使用,特别是三代头孢菌素等超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临床的广泛应用,细菌的耐药性已成为目前全球共同的难题,给临床抗感染治疗造成极大困难,导致病程延长和死亡率的升高。为了解临床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和发展趋势,使药敏结果能正确的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制定各种感染的治疗方案,本文对我院肠杆菌科产超广 相似文献
6.
肠杆菌科产超广谱内酰胺酶细菌分布及耐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近几年由于临床上产超广普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日渐增多,导致对头孢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因此,掌握ESBLS菌株的特点与规律,建立适合本地的检测方法,对合理使用抗生素,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控制ESBLS菌株的播散和流行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 用AP120E进行肠杆菌科的鉴定,用双纸片扩散法和NCCLS推荐的纸片扩散法进行ESBLS的检测,K—B法测产ESBLS菌的对2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 在1140株肠杆菌科细菌中检出产ESBLS菌共230株,检出率为20.2%。埃希菌属(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枸橼酸杆菌属、变形杆菌属的检出率分别为19.3%、21.8%、17.1%、31.3%、16.7%。产ESBLS菌株的耐药率明显高于不产ESBLS菌株的耐药率,且为多重耐药,检出产ESBLS埃希菌属对亚安培南的耐药率为1.0%,产ESBLS克雷伯菌的细菌对亚安培南的耐药率为0.0%。结论 产ESBLS的肠杆菌科细菌种类较多,主要涉及肠杆菌科的四个属,对抗菌药物呈现多重耐药。临床实验室要重视产ESBLS菌的检测,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合理的用药。 相似文献
7.
肠杆菌科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彩贞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18):1383-1384
目的探讨惠州地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肠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和控制医院内感染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依据。方法对201株大肠埃希菌,139株肺炎克雷伯菌,53株变形杆菌进行19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检测,同时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ESBLs确证试验,统计分析。结果201株大肠埃希菌ESBLs检出率为47.8%,139株肺炎克雷伯菌ESBLs检出率为51.8%,53株变形杆菌ESBLs检出率为15.1%。ESBLs阳性菌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ESBLs阴性菌。结论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性及ESBLs的产生和播散严重,应持续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8.
肠杆菌科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测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为了解临床分离菌株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产生情况及不同的方法、不同指示剂的敏感性,我们对收集的肠杆菌科细菌195株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165株肠杆菌科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和AmpC酶状况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江都地区肠杆菌科细菌产β-内酰胺酶的类型及耐药状况,并比较不同产酶茵对常规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方法利用琼脂纸片扩散(K—B)法按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CLSI)规定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用头孢西丁敏感试验筛查AmpC酶并做三维确证试验。结果在165株肠杆菌科细菌中,41株产ESBLs(24.9%),22株产AmpC酶(13.3%),8株同时产ESBLs和AmpC酶(4.9%)。不同产酶菌对13种抗菌药物耐药率明显不同,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次之。结论治疗产ESBLs和(或)AmpC酶的肠杆菌科细菌感染,亚胺培南等碳青霉烯类药物为首选,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及阿米卡星为备选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荟萃分析,评价肠杆菌科细菌血流感染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对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检索PubMed、万方数据库、CNKI数据库,英文检索关键词为“ESBL”、“extended spectrum beta-lactamase”与“bacteremia”、“bloodstream”两组关键词一一组合,中文检索词为“超广谱β内酰胺酶”与“血流感染”、“菌血症”或“败血症”,获得比较ESBL及非ESBL肠杆菌科细菌血流感染预后的研究结果,对其进行筛选、异质性检验,纳入文献的研究设计均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采用Revman5.1软件对提取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共有19篇文章符合标准,获得3 218例样本,其中病例组994例,对照组2 224例.荟萃分析结果显示,产ESBL肠杆菌科细菌血流感染病死率较非产ESBL的明显增高(RR 1.86,95% CI 1.50~2.30,P<0.001).结论 在肠杆菌科细菌血流感染中,产ESBL肠杆菌科细菌明显增加了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了解我院2004年110月临床分离的83株阴沟肠杆菌中产ESBLs的情况,并对1株多重耐药菌株进行耐药机制研究。方法采用改良双纸片法(MDDT)进行ESBLs的初筛。以8对ESBLs引物(CTX—M,CTX-M-1,CTX-M-2,CTX-M-9,SHV,TEM,VEB,PER型)进行PCR扩增,对其中1株菌株(37号菌株)的扩增产物进行序列分析。结果MDDT初筛结果证明有43株菌产ESBLs,41株菌多种ESBLs引物均有扩增产物,序列分析表明37号阴沟肠杆菌携带的ESBLs为CTX-M-9,CTX-M-1样,SHV型。结论产多种ESBLs是引起该株阴沟肠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临床分离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流行率及耐药性变化趋势。[方法]对湖北省21所医院2005年—2009年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资料进行分析,统计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分离率及耐药性变化,使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纸片扩散表型确证法进行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结果]临床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22 069株中共分离出产ESBLs菌株10036株,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分离率从2005年的30.06%增加到2009年的57.17%,检出率上升明显;产ESBLs肠杆菌科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产ESBLs肠杆菌科56.27%和27.67%;菌株检出来源主要为尿液和痰标本;除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外,产ESBLs菌对其他类抗菌药物均不同程度耐药且耐药性上升趋势明显。[结论]产ESBLs细菌检出率及耐药率近年大幅上升,应高度重视ESBLs检测,控制其传播和流行。 相似文献
14.
阴沟肠杆菌6株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基因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研究阴沟肠杆菌6株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基因型。方法:分别使用对TEM型、SHV型和CTX-M型基因特异的引物,PCR扩增6株阴沟肠杆菌接合子Esbl基因,对PCR产物直接测序分析其基因型。结果:3株阴沟肠杆菌的接合子均含有CTX—M-3型酶,同时含有TEM型酶。另3株阴沟肠杆菌接合子均含有一种等电点为8.3未知的β内酰胺酶,同时含有一种pI为5.4或5.5未知的β内酰胺酶。结论: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可产CTX-M-3型酶,对头孢菌素类产生耐药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肠杆菌科细菌中除肺炎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以外的其它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以了解其检出情况和耐药性.方法采用VITEK ESBLs检测系统和双纸片协同试验同时进行ESBLs的实验.结果280株细菌中,用VITEK506卡检出ESBLs菌96株,其中大肠埃希菌34.5%,肺炎克雷伯菌43.1%,阴沟肠杆菌35.4%,产气肠杆菌25%,费劳地枸橼酸杆菌37.5%.用双纸片协同实验检出91株,检出率略低.在沙雷菌、变形杆菌、摩根菌中未检出ESBLs菌.对头孢西丁药敏试验中,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高度敏感,而其余细菌表现耐药.结论对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可以用VITEK系统和双纸片协同试验作常规ESBLs的试验,而对肠杆菌科中其余的细菌是否可参照应用尚需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肠杆菌血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33例血培养结果示肠杆菌科类细菌生长的患者病历资料,详细记录基线资料,分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血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年龄(OR:0.935,95%CI:0.887~0.985)、APACHEⅡ评分(OR:1.408,95%CI:1.269~1.563)、感染大肠埃希菌(OR:4.274,95%CI:1.225~14.916)、侵袭性的医疗操作(OR:0.377,95%CI:0.150~0.947)以及三代头孢菌素的暴露(OR:0.254,95%CI:0.071~0.906)是产ESBLs肠杆菌血行感染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感染状态、初始经验性抗菌治疗方案以及医疗侵袭性操作,都会使产ESBLs肠杆菌血行感染的风险增加,因此,有必要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做出合理的临床决策,并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的发生率及耐药特点,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采用天地人微生物鉴定系统鉴定菌株,纸片协同试验初筛,用表型确证试验检测ESBLs,并对ESBLs阳性菌株用K-B法做药敏试验.结果ESBLs总阳性率为24.2%,其中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最高(25.6%),其次是肺炎克雷伯菌和弗氏柠檬酸杆菌,产ESBLs的菌株对亚胺培南都敏感.结论检测ESBLs能指导临床用药,提高疗效,防止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指导本地区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该院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临床分离的853株肺炎克雷伯菌(459株)和大肠埃希菌(394株),采用梅里埃VIKET2自动鉴定仪检测确定ESBLs菌株,进行抗菌药耐药分析。结果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共360株,总阳性率为42.2%。其中大肠埃希菌242株,阳性率为61.4%;肺炎克雷伯菌118株,阳性率为25.7%。各类标本中,产 ESBLs率以尿标本分离株(58.7%)最高,其次为呼吸道标本痰和咽拭子(55.7%)和脓液(53.4%)、血液标本(38.3%);各科室中,产ESBLs率以泌尿科(72.9%)最高,重症监护室(ICU )分离株(52.2%),其次为肛肠科(50.8%)和普外科(50.1%)。除亚胺培南和阿米卡星外,产ESBLs菌对其他14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产ESBLs菌株不仅对青霉素、头孢菌素、氨曲南等抗菌药广泛耐药,同时对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磺胺类等多种抗菌药物耐药,仅对亚胺培南、头孢替坦、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0.00%、1.7~11.2%、0.8~12.0%)。结论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率较高。治疗ESBLs菌导致的感染应选用碳青霉烯类、头霉素类等药物。同时临床医生应根据病原菌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肠杆菌科产CTX-M酶细菌耐药性与β内酰胺酶基因型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我院肠杆菌科产CTX-M酶细菌耐药性与β内酰胺酶基因型的关系。方法采用琼脂2倍稀释法测定8种B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用针对SHV、TEM、CTX-M基因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确定p内酰胺酶基因型;对扩增的CTX-M基因进行DNA序列分析。结果16株产CTX—M酶菌中有15株产2种或2种以上β内酰胺酶。产CTX—M酶菌对头孢噻肟、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和头孢哌酮一舒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81.3%、75.0%、31.3%和31.3%。结论 产CTX-M酶菌株绝大多数产多种β内酰胺酶,其对头孢噻肟、头孢吡肟的耐药水平高于不产CTX—M型ESBI—S株,耐药表型呈多样性,临床中不推荐使用头孢他啶治疗产CTX-M酶菌株感染。 相似文献
20.
西安地区肠杆菌科细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流行状况及其耐药性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近年来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多重耐药细菌的感染已成为临床治疗的难点,其中由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引起的耐药性在临床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由质粒介导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β-lactamases,ESBLs)是导致革兰氏阴性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性的最重要机制。超广谱β-内酰胺酶是一类能水解青霉素类、头孢菌素及其单环类抗生素且能被β-内酰胺抑制剂(如克拉维酸、舒巴坦)抑制活性的β-内酰胺酶,它是由质粒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