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席绪明  何秋鸿  冯盛 《西南军医》2011,13(2):271-272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尿激酶在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60例发病 2 4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尿激酶 (U K) 50000U/d,对照组用1 500 000 U/d,静脉滴注,连用3d.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并发脑出血发生1例,对照组为4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应用UK 50000U/d× 3d进行急性脑梗死溶栓效果优于1 500 000 U/d× 3d.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研究观察血塞通联合拜阿司匹林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治疗组给予血塞通与拜阿司匹林的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单一的拜阿司匹林治疗.四周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情况,并对此进行分析与讨论.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62.00%).结论 血塞通联合拜阿司匹林在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中,能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提高患者自理能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动脉溶栓方法治疗超早期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探讨哪种方法更有益于开通血管.方法 收集2009年10月- 2011年5月55例脑梗死急性期并行超早期介入治疗患者,其中25例(联合治疗组)采用机械碎栓联合尿激酶进行动脉内溶栓治疗,30例(尿激酶组)采用尿激酶进行单纯动脉内溶栓治疗.术后观察患者闭塞血管再通和神经功能障碍恢复情况,并比较分析两种动脉溶栓方法的疗效.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者血管再通23例,成功再通率为92%(23/25),尿激酶组患者则为18例,再通成功率仅为60%(18/30).术后平均NIHSS(脑卒中量表)及ADL(日常活动量表)评分联合治疗组(1 h 分别为8.6 ± 2.5和20.0 ± 4.6;24 h分别为9.0 ± 1.8和17.0 ± 2.5)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尿激酶组(1 h分别为7.5 ± 2.0和28.0 ± 3.5;24 h分别为8.1 ± 2.0和24.0 ± 2.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尿激酶用量及溶栓时间联合治疗组分别为(36.8 ± 8.4)万u和(35.3 ± 11.6)min,尿激酶组分别为(50.4 ± 15.3)万u和(55.7 ± 13.3)min,前者低于后者,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超早期应用动脉内机械碎栓联合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优于单纯动脉溶栓.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瑞替普酶(rPA)与尿激酶(UK)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ADVT)溶栓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自2008年12月-2012年5月对40例ADVT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20例.2组均采用导管溶栓术(CDT),A组给予rPA每日20 Mu,B组给予UK每日50万~60万u溶栓,同时加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观察疗效的临床指标、过敏反应及出血并发症等.结果 rPA组溶栓总有效率为100%,UK组总有效率为9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PA溶栓起效迅速,较UK具有良好的时效性.两组的过敏反应及出血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PA和UK都是治疗ADVT疗效肯定、安全的溶栓药物,rPA溶栓起效迅速,较UK具有良好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应用扩散加权成像(DWI)、灌注成像(PWI)以及其他磁共振(MPI)技术界定超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可行性,并判断在超早期(发病6h内)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进行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3年7月至2007年3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发病时间在2~6h的超急性脑梗死患者30例行MRI检查(包括DWI、PWI及其他磁共振技术).采用rt-PA进行溶栓,剂量0.9mg/kg,静脉滴注.另设30例普通常规治疗患者(未做溶栓治疗)作为对照.利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比较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凝血功能指标.结果 溶栓组治疗后1h NIHSS(21.0±2.65)较溶栓前(25.18±2.98)明显降低(P<0.05);溶栓后30d NIHSS(12.66±4.25)明显低于对照组(19.12±2.89,P<0.05).治疗后1~60d,各时间段溶栓组患者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0d溶栓组的治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32.3%、64.2%、87.4%,显著高于对照组15.4%、27.5%、42.8%(P<0.05).溶栓组治疗60d后NIHSS评分(10.25±3.15)显著低于治疗前(25.18±2.98,P<0.05).溶栓组发生脑出血 2例,预后仍然良好.两组患者均无死亡病例.结论 综合应用DWI、PWI和MRI可发现超早期脑梗死,并预测缺血半暗带.在严格掌握溶栓治疗适应证的基础上应用rt-PA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何华  邱克平  姜蕊 《西南军医》2017,(4):315-317
目的 观察蕲蛇酶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n=60)和对照组(n=60).除常规治疗外,两组患者均采用尿激酶溶栓,在溶栓24h后,治疗组患者加用蕲蛇酶,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7d.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NIHSS和OHS评分的变化,治疗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并观察2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NIHSS和OH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第21 d,治疗组NIHSS及OH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蕲蛇酶联合尿激酶可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且效果优于单用尿激酶.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方法 及疗效展开探究.方法 选取收治的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拜阿司匹林片治疗,观察组则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与评价.结果 观察组溶栓后1 h、24 h、14 d的NIHSS评分以及治疗后Barthel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展开r-tPA静脉溶栓治疗,可显著改善其神经功能缺损及预后质量,且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用药安全性,寻找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的方法。方法将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其中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同时仅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与对照组同样治疗的同时静脉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用药4天后试验组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无差异(P〉0.05),经对症处理后两组均恢复正常。结论中西医结合对治疗急性脑梗死.较单一的西医溶栓疗效更佳,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奥扎格雷钠与血栓通联合应用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神经内科进行治疗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奥扎格雷钠与血栓通联合应用方案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7.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奥扎格雷钠与血栓通联合应用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10.
杨晏青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12):2225-2225
目的:探讨尿激酶溶栓治疗发病6 h内的急性脑梗死(ACI)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5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28例),治疗组用UK50万单位静脉推注,续以UK100万单位+生理盐水100 mL静滴,30 min内滴完.对照组用低分子肝素钠5 000 U皮下注射,2次/d,连续7 d.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痊愈率为3.3%,对照组痊愈率为21.0%,相比较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6 h内)效果好,比对照组起效快,作用强,安全简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经动脉溶栓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尿激酶(UK)对19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病人行动脉溶栓治疗,并行临床疗效判定及DSA再通判定。结果 19例患者中临床总有效率为89.5%,DSA再通率为89.5%,有些病人即使闭塞血管未完全再通但临床症状和体征也有好转。1例溶栓中引发脑出血,在短时间内吸收。结论 动脉溶栓是安全、有效的方法,但需注意治疗的个体化和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26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阿替普酶(rt-PA)组和尿激酶(UK)组,两组均在予阿斯匹林、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阿托伐他汀及其他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阿替普酶及尿激酶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总的冠脉开通率、胸痛缓解率、出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rt-PA组的冠脉再通率为79.4%,明显高于UK组的54.0%(P〈0.05);rt-PA组的胸痛缓解率明显高于UK组(P〈0.05),而出血不良反应明显低于UK组(P〈0.05)。结论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比尿激酶具有更高的冠脉开通率,临床疗效更佳,出血不良反应更少,安全性好,更适合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弥散加权MRI评价经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用弥散加权(diffusion-weightedDW)MRI技术评价经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效果。材料和方法新西兰白兔2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只,颈内动脉注入血凝块栓子制成急性脑梗塞动物模型。实验组在栓塞后4h经动脉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分别在栓塞后1,3,6,12,24h行DW-MRI系列扫描。测量并以1h为基准计算缺血面积在各时间点的扩大程度(百分比)。结果栓塞后1hDW-MRI均可显示梗塞灶;与1h点相比,非治疗组缺血面积在栓塞后3,6,12,24h分别扩大了23.1%,25.6%,39.5%,43.4%,而治疗组分别扩大了19.5%,25.7%,20.6%,19.7%,两组间在12h后差异显著(P<0.01)。结论早期经动脉溶栓治疗在减轻急性脑梗塞损伤范围和程度上效果显著;DW-MRI是诊断和监测急性脑梗塞治疗效果的很好影像学手段。  相似文献   

14.
急性期缺血性脑梗塞的动脉内溶栓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报道和评价动脉内溶栓对急性期缺血性脑梗塞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从1998年5月以来临床诊断的急性期缺血性脑梗塞患者9例(男8例,女1例),行动脉内溶栓治疗,年龄在47~80岁之间,溶栓方法为将80IU位尿激酶溶于80ml5生理盐水内,在1h以内经导管缓慢注入,病人病情在入院时、灌注后24h、1周、3月内由神经科医生以欧洲中风评分法(ESS)综合评价。结果:溶栓治疗后3例血管得以再通,所有病人  相似文献   

15.
Urokinase versus streptokinase in local thrombolysi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van Breda  A; Katzen  BT; Deutsch  AS 《Radiology》1987,165(1):109-111
In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the efficacy of lysis, the degree of systemic thrombolytic effect, and the rate of complications during local thrombolytic therapy with either streptokinase (SK) or urokinase (UK) were compared in 47 patients. There were 24 infusions of each agent; one patient in the UK group received two infusions. The overall efficacy of lysis was better in the UK-treated group (80% vs. 63%). The UK group had a lower frequency of systemic thrombolytic effect and of bleeding complications. SK antibody titers were measured in all patients who received infusions. Patients with high titers who were treated with SK responded poorly (20% lysis); patients with low titers responded at a rate equal to that of UK-treated patients. Three patients with high titers of SK antibodies did not respond to SK, but subsequent successful lysis did occur with UK. In conclusion, UK is believed to be preferable to SK for local thrombolytic therapy due to increased efficacy of lysis and decreased rate of systemic fibrinolytic effect and bleeding com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6.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急诊静脉溶栓救治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急诊溶栓组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治疗。结果:急诊溶栓组疗效明显,总再通率70.0%;对照组总再通率20.8%。结论:急诊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以显著提高的救治疗效。  相似文献   

17.
颅内动脉溶栓联合机械碎栓治疗急性脑梗死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动脉溶栓联合机械碎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通过对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动脉内尿激酶溶栓联合机械性碎栓介入治疗(其中大脑前动脉A1段栓塞1例、大脑中动脉M1段栓塞6例、颈内动脉C1段狭窄1例、颈内动脉主干栓塞1例;起病距介入治疗时间3 h内2例,3~6 h 5例,>24 h 2例。结果7例6 h以内急性脑梗死患者主要栓塞血管得到100%开通,2例大于24 h患者症状得到改善(颈内动脉C1段狭窄1例、颈内动脉主干栓塞1例)。结论超选择局域性动脉内尿激酶溶栓联合机械碎栓治疗6 h以内急性脑梗死,能使闭塞的血管尽快开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治疗术式。  相似文献   

18.
超早期脑梗死的动脉内接触性溶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的动脉内超早期溶栓治疗。方法 对1996年8月~2000年2月用尿激酶进行超早期(发病至溶栓时间〈6h)动脉内抵触性溶栓治疗17例急性梗死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7例病人血栓或栓子位置分别为:大脑中动脉M1段10例,大脑前动脉A段1例,大脑后动脉P段1例,椎-基底动脉5例。溶栓后血管再通15例,但11例有残余狭窄。临床症状完全恢复者12例,部分恢复者3例,死亡2例,结论 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扩散峰度成像(DKI)对于早期高压氧及溶栓联合治疗后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研究纳入了本院41名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控制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溶栓治疗,控制组在常规溶拴治疗基础上加上高压氧治疗。两组在治疗前、治疗后2周分别给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同时给予MRI检査,主要为DKI序列;比较以上各组NIHSS评分及DKI相关参数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MDK值、KAX与KRAD数值均没有明显差异。治疗后2周,控制组NIHS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周,两组的MDK值、KAX与KBAD数值比较治疗前数值均下降,且以上两组数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高压氧与溶栓联合治疗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DKI相关参数可以为高压氧及溶栓联合治疗的疗效提供相对客观的影像学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