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体质辩证在辩证论治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褚芹 《国医论坛》2002,17(4):19-20
  相似文献   

3.
左瑞  祝泊远  王晓燕 《新中医》2014,46(9):208-209
<正>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是我国古人根据太阳一昼夜出没的自然规律及日常生产、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记时方法,最早见于《汉书·翼奉传》,并沿用至今。每个时辰都精确的对应着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在每个昼夜中"阳气由升到降、阴气由消到长"的变化过程。十二个时辰与人体十二条经脉相对应,即气血起于寅时由肺经流注,卯时流注于大肠,随后依次进入胃、脾、心、小肠、膀胱、肾、胃、心包、三焦、子时入胆,最后  相似文献   

4.
辩证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铁涛 《新中医》1999,31(2):8-9
近年来,"辨证论治"成为讨论的一个亮点.有人认为无证可辨,如何辨证论治?有一位老中医居然怀疑辨证论治之价值!有人认为辨证论治应改为辨病论治.本人对此问题有如骨梗在喉,不吐不快.  相似文献   

5.
6.
谈辩证论治     
本文主要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谈辨证论治的意义,指出辨证就是辨清病变的性质和部位;论治就是根据病变的性质和部位治疗。第二部分谈辨证论治的发展过程,指出辨证论治的发展过程就是中医由经验医学上升到理论医学的过程。第三部分谈辨证论治的临床应用,首先指出了八纲辨证的不足,并重新拟定了较详的辨证纲要;其次分别按热病和杂病较系统地指出其辩证指征。  相似文献   

7.
辩证论治中的证方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作顺 《新中医》1997,29(9):5-5
认为正确处理辩证论治中的证方关系是取得临床疗效的关键,并将证方关系概括为同步异性原则,即证与方之定位、定势及定量同步,二者之定性则相异。  相似文献   

8.
9.
咳嗽是中医内科病证中最为常见的病证之一,而且发病率高,是很多疾病的一种症状.治疗咳嗽,应根据发病因素、身体素质、临床表现等综合分析,做到辨证准确.治疗得当才能收效.  相似文献   

10.
白塞氏病又叫白塞氏综合征,是以眼部、口腔、生殖器的炎症及溃疡为主要临床表现,并伴有皮肤、血管、中枢神经、消化道及关节等全身性多系统损害的一种慢性疾病。目前现代医学对此病的病因尚不清楚,认为可能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此病经久难愈,与中医狐或虫病相似。其发病年龄主要为16~40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近年来中医关于本病的病因病机屡见报道,对该病的治疗研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文从男科部分临床治疗有效的医案中经过整理分析,从中探讨中医治疗男性病的一些基本原则及规律,强调因人,因时,因地,临床辩证论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14.
中医药疗法是我国肺癌治疗的特色,近几年来应用辨证论治、专方拿药及新药新剂型等方法治疗肺癌均有一定的进展,在稳定病灶、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和优势。中医将肺癌看作是全身性疾病的一个局部表现,治疗上强调全面调整人体机能,通过辨证以治癌。  相似文献   

15.
于小霞  宫东红 《陕西中医》2000,21(12):558-559
以温、清、通、补四法则,论证和总结女性功能性不孕的中医治疗范畴,提示治疗 该病是谨守病机,法随证变,在整体观的指导下,进行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6.
17.
18.
辩证论治消化性溃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消化性溃疡的形成是多因素所致,但其直接机理是粘膜局部损伤与保护之间的失衡,即阴阳失调,主要为饮食与情志所伤,中医学属于“胃脘痛”、“嘈杂”、“吞酸”、“痞满”等范畴。一般病程较长,易复发,治疗中以“通”为用,以“和”为贵,且当分清寒、热、虚、实。  相似文献   

19.
性机能紊乱的男人是很苦恼的。从中医角度看,男子性功能衰减多与肾虚相关。调整性机能,当从补肾做起。男子性生活所需的精力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的。所谓的物质基础,就是与性机能有密切关系的天然食物、药物。 中医认为,许多食物的种籽、种仁,如小麦胚芽、胡桃仁、腰果、松子仁、花生仁、葵花子、南瓜子、黑芝麻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  相似文献   

20.
张耀 《四川中医》2000,18(8):7-8
低血压是指血压经常在 12 0 /8 0Kpa以下或脉压差小于 4 0Kpa。临床较为常见 ,但又易被忽视或误诊。现代医学认为 ,维持血压的机制取决于心脏的收缩力及周围血管的阻力。如果心肌有病变或内分泌体液因素致血容量增加 ,或血粘度增高导致血管阻力增加 ,或夏季血管扩张等因素 ,均可导致心脏负荷加重 ,搏血量减少 ,使脑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而致缺血缺氧 ,出现头晕 ,头痛 ,胸闷憋气 ,太息 ,吭咯 ,面色无华 ,虚弱无力 ,心慌气短 ,短暂思维、记忆、视力障碍 ,甚至出现晕厥 (片刻苏醒 )等临床表现。属于中医“眩晕”、“头痛”、“胸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