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议"效不更方"、"效必更方"与"不效亦不更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效不更方”为中医处方法则之一,古今很多医家之医案中,常可见此种说法,然验之临床,并不皆然。笔者认为在临证处方用药时,并非只有“效不更方”这一法则,对“效必更方”、“不效亦不更方”之应用也不乏其例,现浅述如下。1效不更方非不更病机不变方不更更方与否的关键乃看其病机是否发生变化。“治病必求其本”,病机的变化是疾病发生变化的根本,故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既然前方已经获效,通过四诊,审其病机并未发生根本变化,就须仍用原方原法,不必更换方药,这就称作“效不更方”。此法多用于部分内伤杂病之治疗。这类疾病虽为…  相似文献   

2.
韭菜炒核桃材料:韭菜100g,核桃肉50g,鲜鸡蛋3个.制法:将核桃肉放在油锅中微炒酥炸.韭菜洗净后切成段蛋液.食盐搅匀,放油锅炒熟,再加入酥炸核桃即可.分一至二次食用.功效:补肾壮阳,利水减肥.适用于肾阳虚之痴肥.虚肥.黄肿肥.  相似文献   

3.
4.
“经方能起大症”,这是岳美中老中医精辟之语,然而“经方难用”又是不少青年中医的共同体会。千方易得,一效难求,经方亦不例外。反思其故,或日方不对证,或日加减欠妥,除此之外,还可能与我们在学经方时,只背诵了条文脉证和药物名称,而忽略了每味药的原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5.
相传,宋太祖赵匡胤登基不久,患了"缠腰蛇丹"症,他的哮喘病也一起复发了.太医院的医官们绞尽脑汁,仍没有回春之术.太祖一怒之下,把所有进宫治病的医生都监禁起来.后来一位河南府医官想起洛阳有位擅长治皮肤病的药铺掌柜,外号"活洞宾"的,就上章推荐他来治病.  相似文献   

6.
《伤寒论》为中医经典著作之一。书中的理法方药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因其丰富的方剂内容被尊称为“方书之祖”。《伤寒论》中有丰富的治疗方法, 从治疗大法到具体治法直至方药应用,层次井然。多种多样的治法既有原则性, 又有灵活性,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张仲景著书运用了依证立法、依法立方、依方立药的法则,因而对症候的诊察、判断和立方用药都十分谨慎,非常运合临床应用。《伤寒论》共收载方剂113方,应用药物82种。笔者在其汤药的众多服法规定中发现,“粥”的应用较为独特。  相似文献   

7.
龚子夫擅长治疗内、妇、儿、男、肿瘤各科常见病及疑难杂症,尤对治疗妊娠诸症运用十三太保方有独到之处,认为该方不得随意加减,且对方中每味药的用量亦有讲究.现撷取其医案2则,以管窥龚子夫学术经验之一斑.  相似文献   

8.
近日,几位中医眼科同道先后向我询问,在多部眼科著作及中医眼科教材中反复出现的"眼珠灌脓方"是已故名老中医韦文贵的经验方,还是无名氏经验方?为此,我专门请教了韦氏眼科第四代传人韦企平教授,一同查阅了自五十年代至今的眼科杂志,并翻阅了已出版的韦氏眼科专著和韦文贵治疗眼病方集,经考证,"眼珠灌脓方"是韦文贵数十年治疗前房积脓性角膜溃疡的行之有效的经验方.理由可从以下方面推证.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理论体系。两者如何才能有机地结合起来 ,方法显得特别重要。“一方多用”在中医临床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笔者受此启发 ,对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思路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1 中西医结合的回顾和评价从鸦片战争算起 ,中西医结合研究已经走过了百余年的历程。然而 ,中医理论仍未取得重大突破 ,仍然处于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的阶段 ,原因归纳于下列两方面。1 .1 研究方向不正确目前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方向 ,集中到一点就是“以西解中”。 2 0世纪末的中西医结合研究基本上是沿用了这一模式。中医一直处于被解释、剖析的位…  相似文献   

10.
心理专家认为,食物对大脑有直接作用以致影响到人的精神状态.食物对心理疾病如性格病,同样有"食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靳长旭 《中医杂志》2007,48(11):1050-1051
在《伤寒杂病论》中有一系列治疗水湿痰饮病的方剂,诸如小半夏汤、小青龙汤、五苓散、真武汤等等。这些方剂同为治疗水湿痰饮,但其理、法、方、药各不相同。关于人体水液的代谢过程,早在《素问.经脉别论》中就有一段经典的论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水液代谢过程中任何一个脏腑功能发生紊乱,任何一个环节发生异常,都会影响水液在体内的运行,导致水停成饮,饮聚酿痰,弥散三焦而为湿。病因或是外感六淫,或是内伤七情、饮食不节、起居失调…  相似文献   

12.
“外伤止血方”乃湖北中医学院已故名老中医——张梦依先生的遗著《临证会要》中的外伤止血方。也是作者多年临床习用的中药散剂,由寒水石1.8g,飞黄丹1.8g,龙胆草0.6g,煅龙骨0.6g,明雄黄0.3g,密陀僧,滴乳没各0.45g组成。具有收敛止血,敛疮生肌,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临床用于外伤出血及烧烫伤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止血、定痛、生肌作用,而且对烫火伤,也有特效。为了发扬和验证名老中医的宝贵遗产,我们对此方药进行了药效学试验。本试验研究了“外伤止血方”对小鼠创伤,镇痛及对Ⅲ度烧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凡痛证,虽有寒热虚实之分,然求其本,不过气血不通而已.而络穴联络表里两经,对调节气血运行有着重要作用.基于此理,周德安教授根据列缺行气、蠡沟活血、丰隆气血并治之功用,选此3穴组成"络血止痛方",广泛应用于多种实性痛证的治疗之中,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清化固肾方"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清化固肾方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肾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用清化固肾方(由柴胡、白花蛇舌草、金钱草、炮山甲、白芥子、石韦、茯苓、黄芪、山药、山萸肉、金樱子组成)加减治疗,对照组用六味地黄丸治疗,每天1剂,3个月为1疗程,1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2组经1疗程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统计学差异非常显着,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清化固肾方融清热、化瘀、化痰、利湿、益气固肾为一体.可调整免疽功能、减少炎症介质分泌.治疗慢性肾炎可获得满意的疗兹。  相似文献   

15.
李传岐  李宛亮 《四川中医》2006,24(12):101-102
“滋阴清火方”是由家父李世珍(全国500名名老中医之一)通过临床总结出来的、用于整体辨治阴虚火旺的一首针灸处方。该方由针泻神门、补复溜组成,具有滋阴清火,交通心肾的功效。用于治疗肾阴不足,心火亢盛的诸多病证。临证时凡属阴虚火旺,心肾不交的病证,均可选用该方。本文就该方的方治渊源、腧穴组成、操作方法、功效主治、方证简解以及临床应用等作了一一介绍。  相似文献   

16.
"桂枝汤"及其加减方的古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枝汤为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所创,并收录在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现整理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以其原方及其加减方的形式反复出现多达几十次,其临床应用之广可见一斑。鉴于桂枝汤及其加减方之疗效确切,所以被历代医家广为推崇,并被誉为古今第一大方。桂枝汤对中医学的贡献不仅局限于临床,且对后世医家组方用药以及中医基础理论和辨证思维的发展等方面贡献也颇多。本文仅就现今临床比较常用的桂枝汤及其加减方,从源和流两个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7.
过氧化损害在糖尿病的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通过中草药的抗氧化作用来治疗糖尿病在医药界越来越受到重视。 2 0 0 0年 ,美国芝加哥中医学院与依利诺大学药学院合作 ,用 1 ,1 联苯 2苦基偕腙肼 (DPPH)自由基活性清除测定法检测了熊曼琪教授的经验方“消渴方”,企求从抗氧化层面揭示其作用机理 ,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1 .1 药品 原药材由广州中医药大学提供 ,中药方组成如下 :( 1 )消渴方Ⅰ :石膏 3 0g ,知母 1 0 g ,生地1 0 g ,人参 5 g。 ( 2 )消渴方Ⅱ :黄芪 1 0 g ,玄参 1 0g ,熟地 1 0 g,生地 1 0 g,知母 1 0…  相似文献   

18.
笔者自 1995年 10月至 2 0 0 2年 1月自拟结肠炎方治疗慢性结肠炎 18例 ,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18例中 ,男 10例 ,女 8例 ;年龄最小 2 0岁 ,最大 6 2岁 ;病程最长 5年 ,最短半年。主要症状为腹泻 ,左下腹或下腹部隐痛 ,里急后重 ,大便每日数次或夹有红白粘冻。肠镜检查见结肠粘膜充血水肿 ,触之易出血 ,或有散在糜烂及溃疡 ,表面附有黄色粘液。大便常规检查可正常 ,或外观有粘液 ,镜下有脓细胞及红细胞。2 治疗方法自拟结肠炎方 ,方药组成 :白芍 2 0g ,赤芍 10g ,黄芩 10g ,黄连 3g ,大黄 10g ,当归 10g ,槟榔 10g ,木香 10g…  相似文献   

19.
《千金要方》"伤寒"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千金要方》系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所撰 ,千百年来 ,多数医家据该书卷九“江南诸师 ,秘仲景要方不传”一段文字 ,误认为孙氏撰著《千金要方》之际 ,尚未见到过《伤寒杂病论》,或仅看到了《伤寒杂病论》的片言只语等 ,这种认识陈陈相因 ,一直沿至今日。针对这一问题 ,笔者参照晋·王叔和《脉经》、《金匮玉函经》,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唐·王焘《外台秘要方》,孙思邈晚年所著《千金翼方》,宋·王怀隐等《太平圣惠方》,林亿等《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日本国康平本《伤寒论》,白云阁《伤寒杂病论》等不同时代的有关《伤寒杂病论》…  相似文献   

20.
符虹 《江苏中医药》2004,25(10):26-26
近年来,笔者采用自拟“清热方”治疗小儿口腔溃疡7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