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2.
陈静文  裴菱花  王审 《江苏医药》2021,47(10):981-983
目的 探讨动脉粥样硬化小鼠主动脉组织中CXC型趋化因子配体16(CXCL16)和MMP-1的表达.方法 选取8周龄的SPF级ApoE基因敲除(ApoE-/-)雄性小鼠10只,给予高脂饲料喂养构建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实验组),另选取8周龄的SPF级雄性小鼠10只给予普通饲料喂养作为对照组.两组小鼠均在喂养8周后处死,将心脏-主动脉整条分离.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两组小鼠主动脉组织中CXCL16和M M P-1蛋白表达.采用RT-PCR法检测主动脉组织中CXCL16和MMP-1 mRNA表达.结果 实验组小鼠主动脉组织CXCL16和MMP-1蛋白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小鼠主动脉组织CXCL16和MMP-1 mRNA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动脉粥样硬化小鼠主动脉组织中高表达炎症因子CXCL16和MMP-1.  相似文献   

3.
嵇继宇  司慧丽  王宏△ 《天津医药》2016,44(11):1377-1380
目的 探讨血清巨噬细胞趋化因子配体 16 (CXCL16) 及 CD36 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并发大动脉粥样硬化(LAA)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选取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合并 LAA 性脑梗死的患者(脑梗组) 50 例、 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者(斑块组) 50 例; 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 50 例。各组均接受颈动脉彩超检查。计算各组体质指数 (BMI), 同时检测各组三酰甘油 (TG)、 总胆固醇 (T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空腹血糖 (FBG),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测定各组血清 CXCL16 及 CD36 水平。Logistic 回归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发生 LAA 性脑梗死的影响因素。结果 斑块组和脑梗组 BMI、 TG、 TC、 LDL-C、 FBG 水平高于对照组, HDL-C 水平低于对照组; 脑梗组 TG、 TC、 LDL-C、 FBG 水平高于斑块组, BMI、 HDL-C 水平低于斑块组(P<0.05)。对照组、 斑块组及脑梗组的 CXCL16 和 CD36 水平均呈依次升高趋势(P<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 高 TG、 LDL-C、 FBG、 CXCL16 及 CD36 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合并 LAA 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论 血清 CXCL16、 CD36 水平可作为颈动脉易损斑块的生物标志物; 联合检测血清 CXCL16、 CD36 水平有助于预测 LAA 性脑梗死。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胍丁胺鞘内注射对骨癌痛大鼠痛行为及脊髓趋化因子CXC配体13(CXCL13)表达的影响。方法 成年雌性SD大鼠60只,体质量200~22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假手术组(A组)、骨癌痛组(B组)、骨癌痛+胍丁胺组(C组),各20只。B、C组采用大鼠胫骨上端骨髓腔内注入Walker 256癌细胞的方法建立骨癌痛模型,A组胫骨髓腔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B、C两组鞘内置管。造模成功后,C组鞘内注射胍丁胺160 mg/kg,连续6天;B组鞘内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连续6天;A组不作处理。于造模后第12天用von Frey丝测定3组大鼠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痛阈测定结束后,麻醉处死大鼠,取脊髓组织,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CXCL13在神经元中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分析CXCL13蛋白表达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CXCLl3 mRNA的表达。结果 建模后12天,与A组比较,B、C组大鼠MWT明显低于A组,与B组比较,C组MWT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建模后12天,与A组比较,B、C组大鼠CXCL13在脊髓背角神经元中表达增加,CXCL13蛋白及其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B组比较,C组大鼠CXCL13在脊髓背角神经元中表达降低,CXCL13蛋白及其mRNA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 鞘内注射胍丁胺可有效改善大鼠骨癌痛痛觉过敏行为,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大鼠脊髓CXCL13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急性脑出血(ACH)患者血清CXC趋化因子配体12(CXCL12)、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及D-二聚体(D-D)的动态变化及与疾病进展、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84例ACH作为研究组,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CS)评分分为轻度亚组、中度亚组、重度亚组;又...  相似文献   

6.
7.
肺纤维化(pulmonary fibrosis,PF)是一种常见的、持续发展的、无法逆转的、致命的慢性肺部疾病,诊断后的中位生存期为2~4年,其特征是肺部细胞外基质沉积过多和瘢痕,导致功能衰竭、严重呼吸问题甚至死亡。大量研究表明,CXC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肺纤维化和其他纤维增生紊乱的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多项研究显示,CXC趋化因子可能成为许多疾病治疗的新靶点。本文主要对关键CXC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肺纤维化中的作用作一综述,以期为肺纤维化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朱小山  周汉云  杨峰  张红申  马可忠 《安徽医药》2023,27(11):2233-2236
目的 探究血清CC家族趋化因子配体21(CCL21)、CXC趋化因子受体7(CXCR7)水平与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1月襄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2例接受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房颤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射频消融术后3个月病人是否出现复发分为早期复发组(19例)和未早期复发组(103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病人血清中CCL21、CXCR7水平,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CCL21、CXCR7预测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价值,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未早期复发组相比,早期复发组病人左心房直径(LAD)、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CCL21水平较高(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清CXCR7水平较低(P<0.05);ROC结果显示,血清CCL21、CXCR7水平预测术后早期复发的AUC分别为0.88、0.87,CCL21为138.36 ng/L时,CXCR7为2 113.83μg/L,具...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清CXC趋化因子配体9(CXCL9)和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SFRP1)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肺栓塞(PE)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56例AECOPD合并PE患者为病例组,并收集同期的80例单纯AECOPD患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血清CXCL9、SFRP1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ECOPD发生PE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CXCL9、SFRP1对AECOPD患者PE的预测价值,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血清CXCL9、SFRP1对不良预后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AECOPD病程较长,血清CXCL9、SFRP1水平升高(P<0.05)。较长AECOPD病程(OR=1.420,95%CI:1.246~1.620)和较高CXCL9(OR=1.835,95%CI:1.502~2.241)、SFRP1(OR=1.608,95%CI:1.351~1.914)水平是AECOPD患者发生PE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CXCL9、SFRP1均可预测AECOPD患者PE发生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不同剂量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在宫颈癌根治术中的镇痛效果及对血清趋化因子CXC配体13(CXCL13)、白介素-6(IL-6)、肺保护效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8月威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36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4组,各34例。对 照组年龄(44.08±5.02)岁,观察1组年龄(45.26±4.95)岁,观察2组年龄(44.89±5.33)岁,观察3组年龄 (43.25±5.12)岁。均行腹腔镜根治术治疗,对照组术前30 min给予生理盐水,观察1组术前30min给予0.5 mg/kg 氟比洛芬酯,观察2 组术前30min给予1.0 mg/kg 氟比洛芬酯,观察3组术前30 min 给予1.5 mg/kg氟比洛芬酯。比较4组入室时(T1 )、插管即刻(T2 )、拔管即刻(T3 )、拔管后5min(T4 )各时点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肺保护效应指标[肺动态顺应性(Cdyn)、气道峰压 (Ppk)],手术前后血清 CXCL13、IL-6 水平,术后 2 h、4 h、8 h、12 h、48 h 镇痛效果[视觉模拟评分 (VAS)、舒适度评分(BCS)],术后追加镇痛药物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组间比较采用 LSD-q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 检验。结果 观察3组、观察2组 T3~T4时点 HR、MAP 波动幅度小于观察1组、对照组(均 P<0.05)。观察3组、观察2组 T2、T3、 T4时点Cdyn均高于观察1组、对照组,Ppk均低于观察1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观察3组、观察2组术后2h、12h、48h血清CXCL13、IL-6水平均低于观察1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2h、4h、8h、12h、48h观察3组、观察2组、观察1组、对照组VAS评分依次降低,BCS评分依次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3组术后追加镇痛药物发生率 11.76%(4/34),低于观察2组32.35%(11/34)、观察1组47.06%(16/34)、对照组52.94%(18/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观察1组、对照组术后追加镇痛药物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1.0 mg/kg或1.5 mg/kg氟比洛芬酯可降低宫颈癌根治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具有良好肺保护效应,能减轻机体炎性反应,且1.5 mg/kg氟比洛芬酯应用时可提供较好的术后镇痛效果,减少术后镇痛药物追加,确保患者舒适度,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检测血浆中CXC趋化因子配体16 TC TG HDL-C LDL-C的含量,探讨与ACS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定量检测血浆CXCL16含量,同时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TC TG HDL-C LDL-C在血浆中的含量。结果:血清水平LDL-C在冠心病各组及胸痛对照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组血浆CXC16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我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中等以上城市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病的发生越来越多,ACS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UAP),非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NSTEMI)和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稳定性心绞痛(SAP),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重大疾病之一。高脂血症特别是高TC高LDL-C在动脉粥样硬形成中起重要作用。人CXC趋化因子配体16是属于CXC趋化因子亚家族的重要成员,它以可化溶性或跨膜表达2种形式存在,具有趋化因子、清道夫受体及黏附分子等3种分子的功能,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因此对它们的研究及探讨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在宫颈癌根治术中的镇痛效果及对血清趋化因子CXC配体13(CXCL13)、白介素-6(IL-6)、肺保护效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8月威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36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4组, 各34例。对照组年龄(44.08±5.02)岁, 观察1组年龄(45.26±4.95)岁, 观察2组年龄(44.89±5.33)岁, 观察3组年龄(43.25±5.12)岁。均行腹腔镜根治术治疗, 对照组术前30 min给予生理盐水, 观察1组术前30 min给予0.5 mg/kg氟比洛芬酯, 观察2组术前30 min给予1.0 mg/kg氟比洛芬酯, 观察3组术前30 min给予1.5 mg/kg氟比洛芬酯。比较4组入室时(T1)、插管即刻(T2)、拔管即刻(T3)、拔管后5 min(T4)各时点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肺保护效应指标[肺动态顺应性(Cdyn)、气道峰压(Ppk)], 手术前后血清CXCL13、IL-6水平, 术后2 h、4 h、8 h、12 h、48 h镇痛效果[视觉模拟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利拉鲁肽(liraglutide)抗CXC趋化因子配体16(CXCL16)诱导的人足细胞脂质沉积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1)葡萄糖40 mmol·L-1刺激人足细胞24 h,棕榈酸250μmol·L-1刺激人足细胞6 h,Western印迹法检测足细胞CXCL16蛋白表达水平。(2)重组CXCL16 100μg·L-1刺激足细胞0,6,12和24 h,Western印迹法检测足细胞裂隙素蛋白表达水平。(3)足细胞分为细胞对照组、CXCL16 100μg·L-1组、CXCL16+利拉鲁肽10,50和100 nmol·L-1组及CXCL16+辛伐他汀100 nmol·L-1组,加药2 h后加重组CXCL16 100μg·L-1继续培养24 h,油红O染色检测足细胞脂滴面积。(4)足细胞分为细胞对照组、CXCL16100μg·L-1组、CXCL16+利拉鲁肽100 nmol·L-1组和CX...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 CXCL10-135G/A 和 CXCL12-801G/A 的基因多态性与肺结核病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 102 例结核病患者(病例组)和 115 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的 CXCL10-135G/A 和 CXCL12-801G/A 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分析这两个位点多态性与结核病发生是否相关。结果 病例组和对照组 CXCL10-135G/A 与 CXCL12-801G/A 基因型分布符合 Hardy-Weinberg 平衡定律。CXCL10-135G/A 多态性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在病例组及对照组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病例组 G 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高于对照组,A 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低于对照组。CXCL12-801G/A 多态性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在病例组及对照组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 趋化因子 CXCL10-135G/A 基因多态性与肺结核易感性有关,而 CXCL12-801G/A 基因多态性与肺结核感染可能无关。  相似文献   

18.
阻断免疫检查点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 (PD-1)或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 (PD-L1)可以增强效应T细胞的抗肿瘤活性。然而,许多患者对PD-1/PD-L1疗法缺乏反应。通过改善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TME)以增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疗效已成为一种有前景的癌症治疗策略。本研究构建了具有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响应能力的C-X-C趋化因子配体12 (CXCL12) siRNA与抗PD-L1肽的共给药脂质体(PD-L1/siCXCL12-Lp),联合siCXCL12的TME调控与抗PD-L1肽的免疫调节作用,以协同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动物实验方案经由北京大学生物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作者发现PD-L1/siCXCL12-Lp在体外(33.8%)和体内(15.5%)直接下调了CXCL12的表达,并有效提高了CD8~+/Treg的比例(20.0%),这有利于抗PD-L1肽更好地发挥其免疫作用。联合治疗显著抑制了肿瘤生长(52.08%),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为癌症免疫治疗探索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CXCL12/CXCR7对胃癌生长、粘附、侵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运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CXCL12/CXCR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选取与粘附、侵袭有关的几个细胞因子进行相关性研究,揭示CXCR7与胃癌生长、粘附及侵袭的关系。方法:收集160例胃腺癌病人的癌组织和30例正常胃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XCL12/CXCR7、Survivin、CD44v6、MMP-3在胃癌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并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相关性。结果:CXCL12/CXCR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正常胃组织(P=0.000),并且其在胃癌中的表达与胃癌的大小、浸润深度、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在胃癌组织中CXCR7表达与Survivin、CD44v6及MMP-3呈正相关。结论:CXCR7通过抗凋亡(Survivin)参与胃癌的生长,在胃癌的粘附及侵袭过程中通过CD44V6及MMP-3发挥作用,并可能参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20.
花永强  刘胜  谭松 《江苏医药》2007,33(7):726-727
"归巢"理论认为乳腺癌的转移是一个主动、有序、有器官选择性的过程,其中特异性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和趋化因子配体12(CXCL12)所构成的生物学轴在乳腺癌器官特异性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该轴与乳腺癌转移的临床试验和动物实验研究及其发挥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