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用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p57和p53蛋白在完全性葡萄胎、部分性葡萄胎及水肿流产胎中的诊断作用和临床意义.运用免疫组化方法 对12例正常绒毛组织、18例水肿流产胎、20例部分性葡萄胎、25例完全性葡萄胎中的p57和p53蛋白进行检测.结果 p57在正常绒毛组织、水肿流产胎、部分性葡萄胎的滋养细胞的阳性比例分别为12/12、18/18、20/20,各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完全性葡萄胎中p57未见表达,与水肿流产胎及部分性葡萄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蛋白在正常绒毛组织中未见表达,在完全性葡萄胎表达比例为23/25、部分性葡萄胎中的表达比例为18/20、水肿流产胎中为1/18,而且水肿流产胎与完全性葡萄胎和部分性葡萄胎组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p57免疫组化表达结果 与葡萄胎的组织表型关系密切,对完全性葡萄胎和部分性葡萄胎及水肿流产胎有有重要的鉴别意义;p53蛋白对水肿流产胎和葡萄胎的鉴别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57Kip2和Ki-67蛋白在妊娠早期鉴别诊断水肿性流产和完全性葡萄胎、部分性葡萄胎的应用价值。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早期妊娠的12例水肿性流产、22例完全性葡萄胎和16例部分性葡萄胎石蜡组织切片中p57Kip2蛋白和Ki-67蛋白的表达。结果水肿性流产、完全性葡萄胎和部分性葡萄胎组织中,p57Kip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10/12)、0(0/22)、81.3%(13/16),完全性葡萄胎组阳性表达率与部分性葡萄胎组和水肿性流产组比较,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部分性葡萄胎组与水肿性流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i-6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1/12)、72.7%(16/22)、43.8%(7/16),完全性葡萄胎组阳性表达率与部分性葡萄胎组和水肿性流产组比较,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部分性葡萄胎组与水肿性流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p57Kip2和Ki-67蛋白对鉴别诊断早期妊娠中水肿性流产、完全性葡萄胎、部分性葡萄胎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P53蛋白鉴别水肿性流产和葡萄胎的应用。方法:分别收集正常胎盘绒毛、水肿性流产和部分性葡萄胎、完全性葡萄胎标本各20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53蛋白在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水平。结果:P53蛋白在正常绒毛中无表达(0/20),水肿性流产中有2例阳性(2/20),每例阳性细胞数<5%,而部分性葡萄胎中20例均为阳性表达(20/20),每例阳性细胞数在50%以上,完全性葡萄胎中20例也均为阳性表达(20/20),每例阳性细胞在80%以上。结论:P53蛋白的检测在鉴别水肿性流产和葡萄胎中起一定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4.
马海芬  王敏  肖维华 《浙江实用医学》2012,17(6):393-395,470
目的 探讨P57、P53和Ki-67蛋白在水泡状胎块的分型及与流产水肿绒毛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检测了26例完全性水泡状胎块、18例部分性水泡状胎块和12例流产水肿绒毛石蜡标本中P57、P53、Ki-67蛋白的分布及表达水平.结果 在完全性、部分性水泡状胎块、流产水肿绒毛中,P57阳性率分别为11.5%、88.9%、100%,P53阳性率分别为53.8%、33.3%、0,Ki-67增殖指数(%)分别为(56.5± 19.0)、(20.2±11.8)、(7.5±2.6).完全性水泡状胎块中P57表达比例显著低于部分性水泡状胎块及流产水肿绒毛(P<0.01),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Ki-67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P53的表达差异仅在完全性水泡状胎块与流产水肿绒毛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Pearson相关分析提示P53与Ki-67蛋白之间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 P57蛋白可作为水泡状胎块分型诊断的一个有用的生物学指标;联合检测P53、Ki-67蛋白的表达水平,对完全性、部分性水泡状胎块与流产水肿绒毛的鉴别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观察Ki-67增殖活性更具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部分性葡萄胎的超声诊断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超声在部分性葡萄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超声诊断的部分性葡萄胎,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42例超声诊断部分性葡萄胎患者有34例与病理结果相符合,诊断符合率为80.95%,8例误诊,其中5例为过期流产,2例为不全流产,1例为完全性葡萄胎与胎儿共存,胎儿足月分娩。本组患者有5例可见单侧卵巢囊肿。结论:超声检查可诊断大多数的部分性葡萄胎,不典型者需要结合病理及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葡萄胎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0例早孕正常绒毛、20例流产绒毛水肿、28例部分性葡萄胎、35例完全性葡萄胎、9例侵袭性葡萄胎组织中ER、PR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正常绒毛、流产绒毛水肿、部分性葡萄胎、完全性葡萄胎、侵袭性葡萄胎组织中ER的阳性率为90.0%、95.0%、67.9%、65.7%、22.2%。随着滋养细胞恶性程度的增加,ER染色阳性细胞数及染色强度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在正常绒毛、流产水肿绒毛、部分性葡萄胎、完全性葡萄胎、侵袭性葡萄胎组织的阳性率为5.0%、10.0%、3.6%、2.9%、0%。PR在正常绒毛、流产水肿绒毛、葡萄胎组织中表达很少,在侵袭性葡萄胎组织中无表达。PR染色阳性细胞数及染色强度与滋养细胞恶性程度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可作为正常绒毛、流产水肿绒毛、葡萄胎及侵袭性葡萄胎的辅助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水泡状胎块及相关异常妊娠早期妊娠阶段的胎盘组织学、免疫标记特点,结合荧光原位杂交法分析核型,以提高对该组疾病诊断与分类的认识。方法: 收集水泡状胎块、可疑水泡状胎块及水肿性流产共32例(早期妊娠24例,中期妊娠8例),结合免疫组织化学p57KIP2和CD31染色,其中2例分析核型,进行重新评估。32例重新评估后分为4组:完全性水泡状胎块17例,部分性水泡状胎块6例,绒毛形态异常4例和水肿性流产5例。结果:(1)17例完全性水泡胎块中12例为早期妊娠阶段,其中25%(3/12)的病例绒毛水肿和空化改变局限;100%存在滋养叶细胞增生,但75%(9/12)增生的滋养叶细胞异型性不显著。(2)p57KIP2 阴性与妊娠早期完全性水泡状胎块组织形态改变(包括绒毛血管发育不良及间质细胞凋亡核碎)有显著相关性(Pearson相关系数: 0.001,0.003, P<0.05)。(3)重新评估后诊断结果与原诊断对照发现部分性水泡状胎块和绒毛形态异常组漏诊和误诊率高于完全性水泡状胎块和水肿性流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部分性水泡状胎块30%,50%;绒毛形态异常75%,75%;完全性水泡状胎块15.4%,35.3%;水肿性流产20%,20%,P>0.05)。(4)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可辅助于核型分析。结论:绒毛血管发育不良和间质细胞丰富的凋亡核碎是早期妊娠阶段完全性水泡状胎块的突出特点,p57KIP2 阴性是妊娠早期完全性水泡状胎块诊断中的重要依据,部分性水泡状胎块和绒毛形态异常的形态改变常常重叠,在早期妊娠阶段难以区分,需要辅助诊断手段提高确诊率。  相似文献   

8.
葡萄胎Y染色体的出现率及其遗传学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Y染色体在葡萄胎中的出现率及其遗传学意义。方法;采用3对引物对大体病理完全性和部分性葡萄胎共41例标本扩增Y染色体长臂,短臂有和着丝粒区特异DNA序列,结果:28例完全性葡萄胎中Y阳性6例,13例部分性葡萄胎中Y染色体阳性4例,统计学检验两类葡萄胎间Y染色体出现率差异无显性。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肝细胞癌癌组织中p33ING1b与p53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Zhu Z  Zhu M  Ni C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9):1332-1336
目的研究p33ING1b与p53蛋白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表达的相关性及ING1b基因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突变率.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了57例原发性肝细胞癌癌组织、51例癌旁肝组织及12例正常肝组织中p33ING1b和p53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了原发性肝细胞癌癌组织中乙肝病毒(HBV)的感染率;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联合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方法检测了28例配对癌及癌旁肝组织中ING1b基因两个外显子的突变情况,对有异常泳动条带的DNA片段分别克隆测序.结果在57例原发性肝细胞癌癌组织中,p33ING1b、p53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42.1%和57.9%,p33ING1b、p53表达均呈阳性者有19例(33.3%),且两者在癌组织中阳性分布区域相同;p33ING1b蛋白表达与p53蛋白表达在癌组织中呈显著正相关(r=0.783, P<0.01);配对癌旁肝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p53蛋白表达均为阴性,p33ING1b蛋白在13例癌旁肝组织及2例正常肝组织中呈弱阳性表达;在57例原发性肝癌组织中有35例(61.4%)HBV X蛋白呈阳性,其病理类型均为肝细胞肝癌,在51例癌旁肝组织中检出HBV X蛋白阳性者39例(76.47%),癌组织中HBV感染与p33ING1b、p53蛋白表达均有关(P<0.01);PCR-SSCP结果表明,ING1b基因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突变率较低为7.1%(2/28).结论 p33ING1b、p53蛋白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33ING1b的存在可能还有其他不依赖p53蛋白的途径;HBV感染与p33ING1b、p53蛋白表达均有关;基因突变不是p33ING1b丧失抑癌功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癌基因p21(p21)、抑癌基因p53(p53)的表达与细胞癌(HCC)临床病理特性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3例HCC标本,p21和p53的表达,结果:p21阳性表达与p21阴性的HCC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p53阳性表达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p53阴性者(P<0.001);p21宾阳性表达与肿瘤大小,病理类型,分类程度,血清HBsAg及AFP水平之间的关系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p53阳性表达多见于肿块较大,分化较差的HCC。结论:p53可作为判断HCC预后的指标,p21不能单独作为判断HCC预后的指标,但其与p53同时检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16、p21和p27的多态性与上皮性卵巢癌易感性的关联.方法选取2007年3月-2011年4月间120例卵巢癌患者作为考察对象,同时选取120例健康女性人群作为对照组.分别采集外周静脉血5ml,提取基因组DNA,分析每个样本的基因型,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的p16基因C540G的C/C、C/G和G/G基因型频率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p16基因C580T的C/C、C/G和G/G基因型频率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p21基因的T/T、T/C和C/C基因型频率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p27基因的V/V、V/G和G/G基因型频率分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16基因和p21基因型的多态性上皮性卵巢癌的易感性有关;p27基因的V/V纯合型可能会增加卵巢癌的发病风险,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12.
闫海龙 《医学综述》2011,17(5):682-685
细胞衰老的机制主要包括外在的氧化应激理论和内在的基因调控理论。近年来,活性氧簇引发细胞衰老的途径以及p16、p53/p21等衰老相关基因的表达调节的研究取得了突出进展,进一步阐述了细胞衰老的机制。随着对细胞衰老认识的加深,细胞衰老与个体衰老、肿瘤发生的关系及细胞衰老更深刻的意义等课题,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的注意。  相似文献   

13.
刘海明 《中外医疗》2010,30(17):28-29
目的探讨p21和p16基因在食管癌发生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21和p16基因在19例食管早期癌、20例异型增生以及10例正常食管黏膜标本中的表达。结果 p21和p16基因在早期癌中的表达均低于正常食管黏膜(P〈0.05)。结论 p21和p16基因与食管癌的发生有关,他们的变化是食管癌发生中的早期事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53家族新成员p63及p73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在不同病理分级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66例不同病理分级胶质瘤p63及p73蛋白的表达情况,与置换-抗的蛋白对照组比较,并同时进行组间对照.结果p63及p73在66例脑胶质瘤病人中明显表达,p63表达阳性率为42.42%,p73表达阳性率为31.82%.组间对照p63组Ⅱ~Ⅳ级与Ⅰ~Ⅱ级比较P<0.01;p73组Ⅲ~Ⅳ级与Ⅰ~Ⅱ级比较P<0.05,Ⅱ~Ⅲ级与Ⅰ~Ⅱ级比较x2=2.268,P>0.05.结论p63及p73作为p53家族的新成员可能是候选的抑癌基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p21、p16基因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选择骨肉瘤标本37例,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标本中p21、p16基因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37例骨肉瘤中p21、p16基因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9%、40.5%,两者的阳性表达率和阳性程度在骨肉瘤中均较高;骨肉瘤中p21、p16基因表达呈正相关(r=0.4924,P(O.05)。结论骨肉瘤组织中p21、p16基因异常表达,两者同时缺失可能是影响瘤细胞恶性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53及p16基因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i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57例PTC和30例甲状腺瘤组织中p53及p16基因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TC中p53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良性肿瘤(P<0.005),并随着PTC病理分级增高而显著增加(P<0.01),而且颈部淋巴结有转移者高于无转移者(P<0.05);而PTC中p16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良性肿瘤(P<0.005),且阳性表达率随着PTC病理分级增高而显著降低(P<0.01),p16在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乳头状癌中阳性表达率与未发生转移的乳头状癌中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53基因的突变及p16基因的失表达都可能促进PTC的发生、发展及其转移,且p16基因可能在PTC的中晚期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判断PTC恶性程度的参考指标,具有重要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胃癌组织中p15、p16、nm23蛋白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p15、p16和nm23蛋白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52例患者手术切除胃癌组织中p15、p16和nm2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p15、p16和nm23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2.3%、44.2%、40.4%;p16蛋白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和患者生存期在统计学上均差异显著(P<0.05),而与胃癌的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nm23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和患者生存期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胃癌的组织学类型和胃癌的分化程度无关(P>0.05);p15蛋白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无相关性(P>0.05);p15、p16和nm23蛋白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两者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联合检测P15、P16和nm23蛋白的表达可为临床判断胃癌生物学行为及评估预后提供客观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 P53、P63和 P73在鼻咽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确诊的鼻咽癌患者89例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鼻咽黏膜慢性炎症患者5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组织中 P53、P63和 P73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不同临床病例特征的意义。结果:观察组 P53、P63和 P73阳性率为67.4%(60/89)、87.6%(78/89)以及53.0%(48/89),均高于对照组的28.0%(14/50)、36.0%(18/50)、20.0%(10/5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中 p53、p63和 p73表达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具有颈淋巴转移的鼻咽癌患者中 p53、p63表达阳性率更高、在 TNM 分期为Ⅲ~Ⅳ期的鼻咽癌患者中 p63、p73表达阳性率更高以及病理类型为非角化癌鼻咽癌患者中 p63表达阳性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癌患者组织中 P53、P63和 P73基因高表达,并且对临床分期、淋巴转移以及病理分型有显著的相关性。通过对 P53、P63和 P73在两种基因的监测,对鼻咽癌临床治疗和预后都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p14ARF、p53蛋白与脑胶质瘤发生发展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中p14ARF、p53蛋白表达与不同病理级别脑胶质瘤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39例不同病理分级脑胶质瘤中p14ARF、p53蛋白表达,另8例正常脑组织作为正常对照。结果p14ARF、p53蛋白表达阳性率在低级别(Ⅰ级、Ⅱ级)分别为84.6%、61.5%,在高级别(Ⅲ级、Ⅳ级)脑胶质瘤中分别为38.5%、88.5%。p14ARF蛋白表达水平与脑胶质瘤病理分级之间呈显著负相关性(r=-0.512,P<0.01),p53蛋白表达水平与病理分级关系呈正相关性(r=0.447,P<0.01),p53与p14ARF的表达存在负相关性(P<0.05)。结论p14ARF、p53蛋白表达异常可导致细胞周期调控失常和细胞异常增殖,加速脑胶质瘤恶化,联合检测两者的协同表达可作为脑胶质瘤辅助诊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原发胃癌原发灶及癌旁正常组织中p15、p16基因蛋白表达情况,探讨p15、p16基因失活与胃癌发生发展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2例进展期胃癌石蜡标本中p15、p16的表达,并探讨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p16、p15在原发灶与癌旁正常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15、p16基因表达在有无淋巴结转移和,下同TNM分期的病例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15、p16蛋白袁达可能与胃癌癌变过程相关.并可以作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