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盐酸小檗碱对恶性黑素瘤细胞A375增殖、凋亡和迁移的影响.方法 根据盐酸小檗碱浓度将人恶性黑素瘤A375细胞株分为四组:空白对照组(0μmol/L)、低剂量组(40μmol/L)、中剂量组(80μmol/L)和高剂量组(120μmol/L).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A375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及氧化应激水平对脓毒症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凋亡、周期等生物学效应的影响,探索氧化应激水平和线粒体?Caspase途径能否作为脓毒症肾小管上皮损伤的治疗靶点。方法:用终浓度为10 μg/mL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处理人肾小管上皮HK?2 细胞 12 h建立脓毒症细胞模型,将细胞模型随机分为H2O2组(H2O2,300 μmol/L)、Caspase 抑制剂组(Ac?DEVD?CHO,15 μmol/L)、Caspase抑制剂+H2O2组(H2O2,300 μmol/L+Ac?DEVD?CHO,15 μmol/L)和阴性对照组(不处理);另以正常培养的HK?2细胞为空白对照组。Western blot检测Cleaved?Caspase 3和Cleaved?多聚ADP核糖多聚酶(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PARP)蛋白表达,MTT 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 ROS水平、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结果:阴性对照组细胞ROS水平、凋亡率、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Caspase 3和Cleaved?PARP水平以及G1期细胞比例均较空白对照组升高(P均 < 0.05),增殖率较空白对照组降低(P < 0.05)。H2O2组细胞ROS水平、凋亡率、Cleaved?Caspase 3和Cleaved?PARP水平以及G1期细胞比例均较阴性对照组升高(P均 < 0.05),而增殖率较阴性对照组降低(P < 0.05)。Caspase抑制剂+H2O2组细胞ROS 水平、凋亡率、Cleaved?Caspase 3和 Cleaved?PARP水平以及G1期细胞比例均较 H2O2组降低(P均 < 0.05),但均高于阴性对照组(P均 < 0.05));增殖率较H2O2组升高(P <0.05),但仍低于阴性对照组(P < 0.05)。结论:脓毒症细胞模型中存在异常升高的氧化应激反应。ROS能通过线粒体?Caspase凋亡途径抑制脓毒症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和引起细胞周期G1期阻滞。抑制Caspase对ROS引起的脓毒症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对黑素瘤B16细胞增殖及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ROS)水平的影响。方法:30μmol/LAs2O3与500μmol/L 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分别单独或联合作用于B16细胞,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ROS水平。结果:As2O3能明显抑制B16细胞的增殖,NAC可部分拮抗As2O3对黑素瘤细胞的杀伤效应及诱导凋亡效应。As2O3作用1 h后的B16细胞内ROS水平比对照组升高(P〈0.01),4 h达到高峰,24 h有所下降,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ROS升高的趋势可被抗氧化物NAC部分阻断(P〈0.05-P〈0.01)。结论:As2O3诱导B16细胞凋亡与ROS水平改变有关,As2O3可通过提高细胞内ROS水平诱导细胞凋亡而发挥抗肿瘤作用,这也可能是As2O3抗黑素瘤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粉防己碱对人结直肠癌HCT116细胞株生物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CCK-8检测粉防己碱对HCT116细胞活力的影响及其半数抑制浓度;用不同浓度粉防己碱(0、2.5、5和10 μmol/L)处理细胞,细胞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线粒体膜电位检测技术和Hoechst 33342细胞核染色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细胞迁移实验和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蛋白印迹技术检测细胞上皮间质转化标志蛋白表达水平及PI3K/AKT/NF-κB信号通路中关键分子活化程度。结果: HCT116细胞活力随粉防己碱处理浓度增加而降低,粉防己碱半数抑制浓度为9.441 μmol/L;与0 μmol/L组相比,2.5、5和10 μmol/L粉防己碱组细胞形成集落数明显减少(P均<0.05);5、10 μmol/L粉防己碱组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下降,凋亡细胞比例增加(P均<0.05);2.5、5、10 μmol/L粉防己碱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细胞核荧光增强,迁移能力降低(P均<0.05);与0 μmol/L组相比,10 μmol/L粉防己碱组细胞多呈圆形,有更多上皮细胞形态;2.5、5和10 μmol/L粉防己碱组细胞上皮标志蛋白E-钙黏蛋白表达增加,而间充质标志物N-钙黏蛋白和波形蛋白表达减少,且PI3K/AKT/NF-κB信号通路中关键分子AKT和NF κB 的磷酸化水平降低(P均<0.05)。结论: 粉防己碱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NF-κB 信号途径逆转HCT116细胞上皮间质转化,进而降低细胞增殖迁移能力,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Aβ25-35诱导体外去血清培养的PC12细胞周期变化及对P53和Cyclin D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PC12细胞同步于G0期,采用终浓度为0-45μmol/L或浓度为25μmol/L Aβ25-35处理PC12细胞,用MTT比色法分析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细胞周期的改变;RT-PCR和Western blot从mRNA及蛋白水平检测P53和Cyclin D1基因的变化。结果:随着Aβ25-35剂量的增加,PC12细胞存活率降低(P<0.01);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去血清培养24 h可使约90%PC12细胞停滞于G0/G1期,25μmol/L Aβ25-35诱导组8,16,24 h与对照组比较,S期百分率明显增加(P<0.01),16 h后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可见明显的亚二倍体峰(Ap峰);P53 mR-NA表达和P53蛋白表达降低、Cyclin D1 mRNA表达和Cyclin D1蛋白表达增高。结论:Aβ25-35降低去血清培养的PC12细胞存活率,诱导同步化于G0/G1的PC12细胞重新进入细胞周期,并阻滞于S期,同时出现凋亡,可能与下调P53的表达,上调Cyclin D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杜霄  许超  涂彧  周菊英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29):3716-3723
背景 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放疗所致的正常器官的辐射损伤难以避免,精胺是具有极高生物活性的一种多胺类物质,研究证明外源性精胺具有一定的活性氧清除剂作用,而心脏作为常见的辐射损伤器官,外源性精胺对辐射损伤的心肌细胞的影响研究较少。目的 探讨精胺对辐射所致氧化损伤H9c2心肌细胞的影响。方法 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取对数生长期的H9c2心肌细胞加入精胺,分为100 μmol/L组、200 μmol/L组、400 μmol/L组,空白对照组为加等量不含药物的培养液,采用CCK8溶液计算各组细胞培养12、24、48 h的存活率。根据前期筛选结果将体外培养的H9c2心肌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DMEM培养基)、单纯辐射组(单纯X线照射)、辐射+100 μmol/L精胺组及辐射+200 μmol/L精胺组;各组用医用直线加速器进行照射,X线照射后继续培养0、12、24、48 h,计算细胞凋亡率。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荧光显微镜拍摄各组细胞照射后状态,丙二醛(MDA)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MDA水平,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的SOD活性。结果 100 μmol/L组、200 μmol/L组、400 μmol/L组24 h细胞存活率高于12、48 h(P<0.05)。处理时间12 h:空白对照组细胞存活率高于100 μmol/L组、200 μmol/L组及400 μmol/L组(P<0.05);100 μmol/L组、200 μmol/L组细胞存活率高于400 μmol/L组(P<0.05)。处理时间24 h:空白对照组细胞存活率高于100 μmol/L组、400 μmol/L组(P<0.05);100 μmol/L组细胞存活率低于200 μmol/L组,高于400 μmol/L组(P<0.05);200 μmol/L细胞存活率高于400 μmol/L组(P<0.05)。处理时间48 h:空白对照组细胞存活率高于100 μmol/L组、200 μmol/L组及400 μmol/L组(P<0.05);100 μmol/L组细胞存活率低于200 μmol/L组,高于400 μmol/L组(P<0.05);200 μmol/L组细胞存活率高于400 μmol/L组(P<0.05)。处理时间0 h:辐射+200 μmol/L精胺组、辐射+100 μmol/L精胺组细胞凋亡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辐射+200 μmol/L精胺组、辐射+100 μmol/L精胺组细胞凋亡率高于单纯辐射组(P<0.05);辐射+200 μmol/L精胺组细胞凋亡率低于辐射+100 μmol/L精胺组(P<0.05)。处理时间为12、24、48 h细胞凋亡情况同处理时间为0 h。空白对照组0 h细胞凋亡率低于12、48 h(P<0.05),12 h细胞凋亡率低于24 h(P<0.05),24 h细胞凋亡率低于48 h(P<0.05)。辐射+200 μmol/L精胺组24 h细胞凋亡率低于0 h、12 h和48 h(P<0.05),12 h细胞凋亡率低于0、48 h(P<0.05),24 h细胞凋亡率低于48 h(P<0.05)。辐射+100 μmol/L精胺组24 h细胞凋亡率低于0、48 h(P<0.05),12 h细胞凋亡率低于0、48 h(P<0.05)。单纯辐射组0 h细胞凋亡率低于12、24、48 h(P<0.05);12 h细胞凋亡率低于24、48 h(P<0.05);24 h细胞凋亡率比48 h低(P<0.05)。处理时间为12 h时:空白对照组与辐射+200 μmol/L精胺组、辐射+100 μmol/L精胺组、单纯辐射组SOD活性、MD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辐射组比辐射+100 μmol/L精胺组细胞及辐射+200 μmol/L精胺组细胞SOD活性高,比辐射+100 μmol/L精胺组细胞MDA水平低(P<0.05);辐射+100 μmol/L精胺组比辐射+200 μmol/L精胺组细胞SOD活性低、MDA水平高(P<0.05)。处理时间为24 h时:空白对照组与辐射+200 μmol/L精胺组、辐射+100 μmol/L精胺组、单纯辐射组SOD活性、MD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辐射组比辐射+100 μmol/L精胺组及辐射+200 μmol/L精胺组细胞SOD活性低,比辐射+200 μmol/L精胺组细胞MDA水平高(P<0.05);辐射+100 μmol/L精胺组比辐射+200 μmol/L精胺组细胞SOD活性低、MDA水平高(P<0.05)。处理时间为48 h时:空白对照组与辐射+200 μmol/L精胺组、辐射+100 μmol/L精胺组、单纯辐射组SOD活性、MD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辐射组比辐射+200 μmol/L精胺组细胞SOD活性低、MDA水平高(P<0.05);辐射+100 μmol/L精胺组比辐射+200 μmol/L精胺组细胞SOD活性低、MDA水平高(P<0.05)。给予X线照射24 h后,空白对照组H9c2心肌细胞形态呈长梭形,细胞核形态完整,染色均匀;辐射+200 μmol/L精胺组、辐射+100 μmol/L精胺组、单纯辐射组的H9c2心肌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如细胞形态变圆、细胞核碎裂、染色不均匀等,其中200 μmol/L精胺组的细胞形态最接近空白对照组细胞,变化程度较轻。结论 精胺对辐射导致的心肌细胞的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且其保护作用与浓度及时间有关,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高浓度精胺的保护能力更强,各浓度精胺处理24 h时的细胞保护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Torin2对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生长和迁移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Torin2加药组,CCK-8检测Torin2对各组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及周期;Transwell检测细胞的迁移;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Torin2对A549细胞的增殖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且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IC50为214.96 nmol/L;流式细胞仪检测对照组、加药组200 nmol/L和400 nmol/L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51±1.32)%、(9.56±2.34)%、(16.40 ±3.57)%;各加药组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加药组与对照组比较:G1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多(P<0.05),S期显著减少(P<0.05).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加药组(200 nmol/L和400 nmol/L)的A549细胞迁移能力较对照组显著下降.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549细胞经Torin2加药处理后,p-Akt473、p-4EBP1、Cyclin D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Caspase 9蛋白酶切片段表达显著增加.结论 Torin2可以抑制A549细胞增殖,引起细胞周期G1/S期阻滞,抑制细胞迁移,促进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Torin2抑制了PI3K/Akt/mTOR信号通路以及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D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过表达CD99基因对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细胞株L428增殖能力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培养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细胞株L428,分为转染空质粒pcDNA3.1的EVC组以及转染pcDNA3.1(+)-CD99质粒的CD99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法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blot方法检测Bcl-6、Cyclin E的蛋白含量。结果:CD99组的MTT值、G0/G1比例、S期比例低于EVC组,G2/M期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99组的Bcl-6和Cyclin E含量低于EV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TT值、G0/G1比例、S期比例与Bcl-6、Cyclin E蛋白含量呈正相关关系,G2/M期与Bcl-6、Cyclin E蛋白含量呈负相关关系。结论:过表达CD99能够抑制L428细胞增殖、诱导L428细胞凋亡,且这一作用是通过抑制Bcl-6、Cyclin E的表达来发挥的。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观察低浓度三氧化二砷(As2O3)在不同氧环境下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周期阻滞、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分别在常氧(21% O2)、低氧(5% O2)、厌氧(0% O2)环境利用0 μmol/L As2O3(空白对照组)、1 μmol/L As2O3、1 μmol/L VP-16体外诱导培养肺癌A549细胞24 h,通过甲基噻唑基四唑(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 MTT)法测细胞增殖抑制率,通过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 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通过Annexin Ⅴ/PI双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1 μmol/L As2O3组A549细胞增殖抑制率及G0/G1期细胞比例随缺氧加重而增加;厌氧环境下该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及G0/G1期细胞比例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但其细胞凋亡率较空白对照组降低(P<0.05);与3种相应氧环境下VP-16组相比较,As2O3组A549细胞增殖抑制率、G0/G1期细胞比例、G2/M期细胞比例、细胞凋亡率均减少(P<0.05)。结论1 μmol/L As2O3对A549细胞无明显诱导凋亡作用,厌氧环境下该剂量As2O3可以通过G1期阻滞抑制A549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蜂毒肽通过线粒体凋亡途径促进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株对5-氟尿嘧啶(5-FU)敏感性机制。方法筛选蜂毒肽作用于A431细胞株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并用于后续干预浓度。将A431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不干预)、蜂毒肽组(0.5 μmol/L蜂毒肽)、5-FU组(0.25 μmol/L 5-FU)和联合组(0.5 μmol/L蜂毒肽+0.25 μmol/L 5-FU)。检测各组A431细胞在24、48、72 h细胞活性、72 h细胞周期占比,以及细胞凋亡率及细胞线粒体凋亡蛋白(Smac)、活化半胱氨酸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细胞色素C(Cyt C)、促凋亡蛋白(Bax)的蛋白表达量。采用裸鼠荷瘤实验观察各组细胞的肿瘤生长抑制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时间点下蜂毒肽组、5-FU组、联合组的细胞存活率降低(P<0.05);与蜂毒肽组和5-FU组相比,不同时间点下联合组的细胞存活率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蜂毒肽组、5-FU组、联合组的细胞凋亡率、G0/G1期细胞比例、Smac、cleaved Caspase-3、Cyt C、Bax蛋白表达增加(P<0.05);与蜂毒肽组和5-FU组相比,联合组的细胞凋亡率、G0/G1期细胞比例、Smac、cleaved Caspase-3、Cyt C、Bax蛋白表达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蜂毒肽组、5-FU组、联合组的S期与G2/M期细胞比例降低(P<0.05);与蜂毒肽组和5-FU组比较,联合组的S期与G2/M期细胞比例降低(P<0.05)。与蜂毒肽组和5-FU组比较,联合组肿瘤生长第30天的肿瘤生长抑制率升高(P<0.05)。结论蜂毒肽可增强人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对5-FU的敏感性,蜂毒肽和5-FU联合使用可将A431细胞周期有效阻滞在G0/G1期,促进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激活线粒体凋亡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探讨下调单羧酸转运蛋白1(monocarboxylate transporter 1,MCT1)表达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ela细胞分为未转染组、阴性对照组和MCT1-siRNA组,Western blot检测Hela细胞中MCT1、Bcl-2和Bax蛋白表达水平,MTT法检测Hela细胞增殖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Hela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率。 结果与未转染组比较,阴性对照组Hela细胞中MCT1、Bcl-2、Bax蛋白表达水平和细胞增殖、周期分布以及细胞凋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CT1-siRNA组细胞中MCT1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细胞增殖活力和细胞在S期所占百分比均明显降低,Bax蛋白表达水平、细胞在G0/G1期所占百分比和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升高(P<0.05)。 结论下调MCT1表达可通过诱导细胞周期阻滞抑制Hela细胞增殖,并通过上调Bax和下调Bcl-2蛋白表达促进Hela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2.
[摘要] 〖HTH〗目的〖HTSS〗〖KG*2〗探讨PLK1表达下调对肺腺癌H1792细胞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并分析相关机制。 〖HTH〗方法〖HTSS〗〖KG*2〗将PLK1 siRNA和control siRNA转染肺腺癌H1792细胞48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法检测肺腺癌H1792细胞PLK1 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H1792细胞中PLK1、E-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再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肺腺癌H1792细胞检测周期分布的变化情况;Transwell实验检测H1792细胞侵袭能力的改变。 〖HTH〗结果〖HTSS〗〖KG*2〗PLK1 siRNA组PLK1 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control siRNA组(P<0.05)。PLK1 siRNA组PLK1蛋白和 Vimentin蛋白表达显著低于control siRNA组,E-cadherin蛋白表达显著高于control siRNA组(P<0.05)。PLK1 siRNA组G2/M期细胞比例显著高于control siRNA组,S期细胞比例显著低于control siRNA组(P<0.05)。siRNA组穿膜细胞数显著少于control siRNA组(P<0.05)。 〖HTH〗结论〖HTSS〗〖KG*2〗PLK1在肺腺癌的生长和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观察抑制PLK1基因表达后对胃癌AZ521细胞生长增殖和侵袭转移的影响,探讨PLK1基因作为胃癌基因治疗靶点的可行性及相关机制。 方法应用siRNA干扰技术抑制PLK1基因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胃癌AZ521细胞PLK1 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AZ521细胞中PLK1、MMP-9、E-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AZ521细胞周期分布的变化;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AZ521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 结果siRNA组PLK1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control组(P<0.05)。siRNA组PLK1、Vimentin、MMP-9蛋白表达明显低于control组,E-cadherin蛋白表达明显高于control组(P<0.05)。siRNA组G2/M期细胞细胞表达量明显高于control组,S期细胞表达量明显低于control组(P<0.05);2组G0/G1期细胞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iRNA组AZ521细胞穿膜细胞数明显少于control组(P<0.05)。 结论PLK1 siRNA可以阻断PLK1的表达和功能,PLK1在胃癌的生长和侵袭转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摘要] 〖HTH〗目的〖HTSS〗〖KG*2〗探讨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患者中的意义及其对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凋亡的影响。 〖HTH〗方法〖HTSS〗〖KG*2〗选择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助孕的EMs不孕患者(EMs组)40例,单纯输卵管因素不孕患者(对照组)40例,比较2组实验室指标及妊娠结局;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2组取卵当日血清、卵泡液GH水平,密度梯度法提取颗粒细胞体外培养贴壁后,免疫细胞化学检测2组患者Bcl-2、Bax蛋白表达水平;将贴壁后EMs患者颗粒细胞按干预方式分为空白组和GH组,免疫细胞化学检测Bcl-2、Bax蛋白的表达水平。 〖HTH〗结果〖HTSS〗〖KG*2〗EMs组血清、卵泡液GH水平和颗粒细胞Bcl-2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EMs组Bax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H组较空白组Bcl-2表达水平升高,Bax表达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HTH〗结论〖HTSS〗〖KG*2〗EMs患者的低GH水平可能引起颗粒细胞凋亡增加,从而影响卵母细胞质量及胚胎的发育潜能。一定浓度的GH可能改善EMs患者颗粒细胞凋亡状态。  相似文献   

15.
16.
[摘要] 目的检测腮腺多形性腺瘤及恶性多形性腺瘤中COX-2与Survivin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COX-2、Survivin与腮腺多形性腺瘤发生、发展及恶变的相关性。 方法按照Seifert分型标准将多形性腺瘤标本分为4组。A组,基质丰富型20例;B组,其他型24例;C组,细胞丰富型22例;D组,恶性多形性腺瘤18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COX-2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COX-2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在腮腺良恶性多形性腺瘤生成及转归中的相关性。 结果COX-2蛋白于肿瘤细胞的细胞浆中阳性表达,偶尔于细胞膜和细胞核中阳性表达。C组和D组COX-2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A组(P<0.05)。Survivin蛋白在腺管样导管上皮细胞及黏液样组织中阳性表达,于细胞浆和(或)细胞核中可见棕褐色颗粒状阳性表达。D组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A组(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COX-2与Survivin表达呈正相关(rs=0.560,P<0.01),Survivin表达水平越高的组织细胞中,COX-2表达水平增高。 结论COX-2、Survivin在腮腺良恶性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存在相关性,为多形性腺瘤临床病理诊断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并可能成为新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基因靶点。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研究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cell length factor,rhEGF)联合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对面颈部瘢痕整形患者TLR4水平及Ⅰ/Ⅲ型胶原比值的影响。 方法选择面颈部瘢痕整形患者10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观察组采用rhEGF和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比较2组即时回缩率、皮肤扩张率、扩张时间、Ⅰ/Ⅲ型胶原比值、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OHP)含量、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4, TLR4)表达水平、临床疗效、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即时回缩率、扩张完成时间、Ⅰ/Ⅲ型胶原比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皮肤扩张率、OH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修复效果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第2期手术时,2组TLR4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TLR4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结论rhEGF联合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治疗面颈部瘢痕整形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8.
[摘要] 〖HTH〗目的〖HTSS〗探讨改良Kawase入路手术切除治疗岩斜区脑膜瘤(petroclival meningiomas,PCMs)的临床价值。 〖HTH〗方法〖HTSS〗回顾性分析102例PCM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颞下经小脑幕入路组(A组)50例和改良Kawase入路组(B组)52例,患者均给予PCMs常规基础治疗,A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颞下经小脑幕入路手术切除治疗,B组在常规基础治疗上采用改良Kawase入路手术切除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肿瘤切除程度、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HTH〗结果〖HTSS〗2组肿瘤切除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5);2组术后生活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B组(P<0.05)。 〖HTH〗结论〖HTSS〗改良Kawase入路手术切除治疗PCMs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预后效果,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可作为临床治疗PCMs患者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评价标准化操作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经导管接触溶栓治疗过程中,对预防问题发生、降低并发症及改善临床治疗效果的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27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经导管溶栓治疗治疗的临床资料。将实施标准化操作前治疗的患者归为A组(124例),将实施标准化操作后治疗的患者归为B组(152例),比较2组出现问题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A组问题发生率32.26%(40/124)显著高于B组问题发生率5.26%(8/152)(P<0.05)。经导管接触溶栓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表现为溶栓导管移位,A组有21例(16.94%),B组有3例(3.29%)。最严重错误操作的问题表现为A组1例溶栓导管、抗凝微泵、血管鞘三通、尿激酶微泵错误连接,直接导致血栓沿导管生长,延长溶栓时间。B组未发生明显的出血并发症(0/152),显著低于A组并发症发生率8.06%(10/124),其中最严重的并发症问题表现为A组1例未及时发现头痛头晕等脑出血早期征象。 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经导管接触溶栓治疗时,标准化操作可以降低问题的发生并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初步探讨miR-655-3p在头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可能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通过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的方法,检测头颈鳞状细胞癌组织及其配对癌旁正常组织中miR-655-3p的相对表达水平,并分析其相对表达水平与头颈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 结果 miR-655-3p在头颈鳞状细胞癌组织样本中相对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配对癌旁正常组织样本中(P<0.05);miR-655-3p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在临床分期(P=0.038)、组织分化程度(P=0.036)及是否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P=0.042)各临床特征中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患者性别、年龄、吸烟、饮酒等临床特征组的构成比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头颈鳞状细胞癌中miR-655-3p表达降低,其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分期、癌组织分化程度及是否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特征相关,提示其可能作为抑癌基因,在头颈鳞状细胞癌中表达失活,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头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