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梗死TOAST分型与影像学分型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别进行TOAST分型与影像学分型诊断,比较两种分型的相关性。结果 62例大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57例(91.94%)为腔梗,5例(8.06%)为大梗塞,较多发生于顶叶、颞叶与额叶,患者发病时伴有意识障碍。38例心源性栓塞患者中36例(94.74%)为大梗塞,2例(5.26%)为腔梗。57例小动脉病患者中,51例(89.47%)为小梗塞,4例(7.02%)为阴性,2例(3.51%)为大梗塞。43例病因不明、其他病因或混合病因患者中,36例(83.72%)为腔梗,3例(6.98%)为大梗塞,3例(6.98%)为小梗塞,1例(2.33%)为阴性。结论脑梗死患者TOAST分型与影像学分型准确性高,对应性良好,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深圳市健康学龄前儿童口咽部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Hi)携带情况及菌型特点。方法选择深圳市具有代表性的3所日托幼儿园健康儿童181名,进行口咽部Hi携带率监测,Hi分离株进一步作生物学分型、血清分型及PFGE分子分型。结果从181份样品中共分离到Hi45株,阳性率为24.9%。生物学分型分别为Ⅰ型2株(4.4%)、Ⅱ型13株(28.9%)、Ⅲ型18株(40.0%)、Ⅳ型2株(4.4%)、Ⅴ型2株(4.4%)、Ⅵ型2株(4.4%)、Ⅶ型0、Ⅷ型6株(13.3%)。血清分型为不可分型44株,占97.8%(44/45),b型为1株,占2.2%(1/45)。PFGE分型:39株血清不可分型}H分为38个基因型。结论深圳市学龄前健康儿童口咽部Hi携带率为24.9%,与国内南方各大城市无差异,生物学分型以Ⅱ型、Ⅲ型为主,PFGE结果显示,深圳市学龄前儿童携带的Hi菌株基因高度多态性,无优势菌株。  相似文献   

3.
目的初步比较CISS分型与TOAST分型,探讨CISS分型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实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入住我院神经内科的15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别由两位经分型培训的神经科医生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特点及相关辅助检查盲法行TOAST分型及CISS分型。比较两种分型法各亚型的构成比及差异。结果①TOAST分型中各亚型分布为:小动脉闭塞型54例(36.00%),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型39例(26.00%),不明病因型35例(23.33%),心源性栓塞型19例(12.67%),其他明确病因型3例(2.00%)。CISS分型中各亚型分布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78例(52.00%),穿支动脉疾病33例(22.00%),心源性脑卒中19例(12.67%),不明病因17例(11.33%),其他病因3例(2.00%)。②150例患者分别按TOAST分型和CISS分型方法分别进行分型,其中50例(33.33%)患者的分型发生变化。⑧2位经过培训的神经科医生使用TOAST分型时130例(86.67%)相同,Kappa值为0.82:采用C1SS分型时132例(88.00%)相同,Kappa值为0.81。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CISS分型能更全面、准确地反映其病因及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的发病机制,减少原因不明的缺血性脑卒中的比例,为其诊治提供更为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王静 《河北医药》2011,33(10):1507-1508
目的研究已经明确诊断的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学,免疫学,遗传学的特征。方法对3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形态学、细胞免疫学、细胞遗传学(MIC)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以形态学为基础的FAB分型确诊率70%,以单克隆抗体免疫标记技术检测白血病细胞分化抗原显示与形态学符合率为70%,应用24 h培养G显带染色体组型分析,核型异常检出率66.7%。结论骨髓细胞形态学分析仍然是急性白血病确诊的基础,细胞免疫学,细胞遗传学的联合应用可提高急性白血病的确诊率,减少误诊率,对微小残留病灶监测及临床治疗提供翔实的实验诊断资料。同时,建议完善分子生物学检测,分析白血病患者的融合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5.
两种常用脑梗塞分型方法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两种常用的分型方法,即病因分型与临床分型是否有关。方法调查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226例,分别进行临床分型(0CSP分型)和病因分型(M—TOAST分型),探讨早期的临床分型和病因的相关性。结果早期的临床分型与病因分型有关(P〈0.05),其中,完全前循环梗塞(TACI)中有44.12%的病人具有颅内大动脉异常,而腔隙性梗塞(LACI)中病因为小动脉闭塞的占48.72%,但未发现部分前循环梗塞(PACI)与病因有明确关系。结论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临床分型能部分预示病因,可用于指导临床诊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儿童白血病骨髓细胞形态学及免疫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本院2016年新收治的105例儿童白血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流行病学特点及白细胞抗原的表达情况.结果 (1)ALL、AML患儿男女比例分别为2.13∶1,1.44∶1;中位发病年龄分别为3岁,2岁.(2) 105例儿童白血病FAB合型: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 2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72例,未分类急性白血病2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4例,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JMML)2例,神经母细胞瘤(NB)骨髓浸润2例,淋巴瘤骨髓转移1例;72例急慢性白血病免疫分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16例,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 47例,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4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2例,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JMML)1例,淋巴瘤骨髓转移1例,未见明显异常1例.(3)免疫分型与形态学分型完全符合率为91.67%(66/72),部分符合率为2.78%(2/72),完全不符合率为5.55%(4/72).(4)CD19、CD34、CD10、HLA-DR在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中表达高,分别为100.00%(47/47)、80.85%(38/47)、89.36%(42/47)、100.00%(47/47);CD20在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中表达均为12.77%(6/47);而CD13和CD33在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率均为21.28%(10/47).结论 免疫分型对儿童白血病的诊断有重要作用,但并不能完全取代形态学分析,同时弥补了骨髓常规检查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OCSP分型和磁共振成像分型对应关系。方法分析10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临床资料,分别通过OCSP分型和磁共振成像分型。结果 OCSP分型和磁共振成像分型符合率较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临床表现快速的区分为明确特征的OCSP 4个亚型,这种方法简便、快速,可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由于其与预后和病变部位密切相关,从而为临床研究和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研究脑梗死急性期OCSP分型和磁共振成像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对患者进行CT扫描和磁共振成像同时进行OCSP分型。对比分析OCSP分型和磁共振成像分型之间的关系。结果:分型结果显示OCSP分型和磁共振成像分型的平均准确率达到74.9%,OCSP分型和磁共振成像分型二者的差异并不显著,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CSP分型和磁共振成像分型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对于临床分型和治疗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药物代谢分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了促进药物代谢分型研究在临床上的深放。方法:综述近几年具遗传多态性代谢酶的探针药物、代谢分型方法以及影响因素。介绍“Cooktail”分型法。比较代谢分型与基因分型两种分型方法。结果:疾病、并用药物、探药剂量、样本处理方法、服药依从性是代谢分型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药物代谢分型能指导临床安全合理有效地用药。基因分型与代谢分型各有优点,应灵活应用。“Cooktail”分型方法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和发展前景,应大力开展在特殊群体中的代谢分型研究。  相似文献   

10.
田秀英 《家庭医药》2007,(11):27-27
在电视剧《我爱我家》中出演老爷子而被观众熟悉的著名演员文兴宇,7月30日凌晨因肺癌病逝。我们在惋惜失去一个优秀艺术家的同时,也别忘了警惕夺去文兴宇生命的疾病——肺癌。[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杨玉 《江苏医药》1989,15(4):212-213
呼吸衰竭(简称呼衰)是临床上经常遇到的急重症之一。合理的救治方案首先来自于对其型别、基础疾病及并发症的正确判断,特别是呼衰患者并发酸碱与电解质紊乱,常需血气分析予以监护。但国内多数基层医疗机构尚未配置血气分析仪器,怎么办?我在这方面谈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对肾结合病症的超声诊断与病理分型方法,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和技术发展前景,为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做出针对性指导。方法划定区域,划分人群,病历完整的患者65例,对比分析各自超声声像图特点。结果随机选取某时间段内(本文中选取2012年3~8月时间段)肾结核就诊患者,实际确诊人数与超声声像图结果比较,符合率可达到85.5%左右。结论超声检查具有传统方式所不具备的简便无创、价廉有效等优势,作为肾结核病症首选方式之一,对于依照声像图诊断肾结核和病理分型都具有临床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促进药物代谢分型研究在临床上的深入。方法:综述近几年具遗传多态性代谢酶的探针药物、代谢分型方法以及影响因素。介绍“Cocktail”分型法。比较代谢分型与基因分型两种分型方法。结果:疾病、并用药物、探药剂量、样本处理方法、服药依从性是代谢分型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药物代谢分型能指导临床安全合理有效地用药。基因分型与代谢分型各有优缺点,应灵活应用。“Cocktail”分型方法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和发展前景。应大力开展在特殊群体中的代谢分型研究  相似文献   

14.
张宏伟  苏东 《河北医药》2005,27(4):243-245
目的 对烧伤感染阴沟肠杆菌进行种以下的鉴定,了解其在烧伤感染中的变化特点。方法 利用生物学分型、药敏谱分型及质粒分型对住院烧伤患者烧伤创面分泌物、血液、静脉导管尖端、尿液、粪便、空气、痂下组织中分离的阴沟肠杆菌进行分析。结果 生物编码为30317703620和34307723620两种生物型分离率为最高。分出44种药敏谱型。分离出11种质粒谱型,质粒谱分型较为集中。结论 烧伤感染阴沟肠杆菌可能仅是由少数型别菌种播散而来,生物分型、药敏谱模式分型不同是由于表型异质性而造成或存在流行质粒在烧伤感染阴沟肠杆菌不同型别间传播。阴沟肠杆菌的粪便.伤口传播可能是除了肠源性感染以外的一个很重要的传染途径。  相似文献   

15.
闫永  徐耀增  耿德春  李荣群  邹俊  杨惠林 《江苏医药》2013,39(12):1404-1406
目的比较Schatzker分型和三柱分型在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Schatzker分型及三柱理论分型方式分别对111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分型。通过比较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其Lysholm评分和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HSS)评分情况,综合分析两种不同分型在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意义。结果 111例患者获随访9-33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2-18周,Lysholm和HSS评分分别为80.0-94.0分和79.0-95.0分。三柱骨折分型与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呈显著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86和0.93(P<0.01);Schatzker骨折分型与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呈低相关性,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30和0.45(P<0.01)。结论综合运用三柱分型不仅降低漏诊可能性,还能有效评估术中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形态学与免疫学分型的关系,以提高白血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针对24例ALL患者行骨髓细胞形态学、骨髓细胞化学染色及免疫分型检测,比较2者在ALL分型上的异同.结果 24例ALL患者中,FAB分型L1 15例、L2 7例、L3 2例;WHO免疫分型T-ALL 7例、B-ALL 17例.结论 免疫学分型是诊断ALL的重要手段,是对形态学分型的补充和修正,它对ALL患者的诊断、治疗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IgA肾病牛津病理分型与Hass分型方法的临床适用性。方法①收集经临床及肾活检病理证实的139例原发性IgA肾病患者尿蛋白定量(24 h)、计算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和平均动脉压(MAP)。②按照IgA肾病牛津分型与Haas分型标准对139例患者的肾活检组织进行光镜下病理分型,比较牛津病理分类方法与Haas分型方法的临床适用性。结果①牛津病理分型单变量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系膜细胞增生评分组间(M0/1)尿蛋白定量(2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不同肾小球节段硬化/球囊粘连积分组间(S0/1)eGF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不同程度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组间(T0/1/2)尿蛋白定量(24 h)、eGFR和MA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P<0.01,P<0.01)。②与Ⅰ型和Ⅱ型比较,Ⅳ型和Ⅴ型尿蛋白定量(24 h)和MAP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Ⅲ型比较,Ⅳ型、Ⅴ型患者eGFR明显减低,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IgA肾病牛津病理分型的4个病理指标与IgA肾病临床指标独立相关,能较客观地反映肾活检肾脏病变的动态变化。②Hass病理分型级数越高,临床肾功能指标越差,故临床适用性较强。  相似文献   

18.
19.
本报告了蚌埠地区鼠伤寒沙门氏菌的生化和噬菌体分型结果,有九个生化型别,以9型(L)较多,占73.21%。噬菌体分型以Ⅰ型和Ⅱ型为主,占74%,其次是Ⅲ型和Ⅳ型,各占11.30%和7.54%,另外尚有三株噬菌体型,在我国出现较少,但亦有分布。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临床肺炎克雷伯菌分离株的耐药性与分子流行特征,为临床抗感染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4-12月我院住院病人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按统一方案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耐药基因;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技术对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和分型。结果共分离到肺炎克雷伯菌211株,对第3代头孢(头孢噻肟)和第四代头孢(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分别为54.5%和44.1%,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32.7%和34.1%;其中107株(107/211,50.6%)菌株分离自ICU病房,56株(56/107,52.3%)为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MLST分型显示以ST11为主,PFGE分型结果主要为A型和F型两大聚类。结论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高,特别是分离自ICU病房的菌株耐药情况尤为严重,且携带KPC-2基因的ST11克隆株在ICU病房流行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