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分析区级基层医院对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筛查2002(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NRS 2002)评分与全球领导人发起的营养不良诊断共识(global leadership initiative on malnutrition,GLIM)标准诊断的营养不良等级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3年11月至2024年2月在绍兴第二医院医共体总院住院的361例营养风险筛查阳性(NRS 2002评分≥3分)患者,按GLIM标准诊断患者是否存在营养不良,并对诊断为营养不良的患者进一步评定其营养不良等级(中度营养不良或重度营养不良),分析NRS 2002评分与营养不良等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361例患者中最终诊断为无营养不良179例,中度营养不良140例,重度营养不良42例,Kendall’s tau-b系数值分析NRS 2002评分和营养不良等级之间具有较强正相关性(Kendall’s tau-b>0.6,P<0.0001)。不同年龄段组别(<70岁与≥70岁)营养不良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组别营养不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层医院患者的NRS 2002评分越高,GLIM评定法诊断为营养不良的等级越高,两者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营养不良发生率与性别无关,但相较于年龄<70岁的人群,年龄≥70岁的人群营养不良发生率更高。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资料显示。营养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着直接的关系,营养评价是临床医生对病人进行营养治疗的首要步骤,适应的临床营养评价能使医生迅速发现病人存在的营养缺乏问题并提出营养治疗的指导方针。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患者因其特殊性患者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问题,因此对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患者在放射治疗过程中进行动态的临床营养评价,及时针对病人的实际情况,给予合理的营养支持,饮食指导是很重要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曹伟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27(5)
恶性肿瘤患者存在营养不良的风险,其程度取决于肿瘤的类型、部位、大小、分期等.相对于非消化道和早期肿瘤,消化道和中晚期肿瘤对人体营养状况的影响更大.营养不良又与患者对肿瘤治疗的应答性、不良反应和生活质量相关;营养不良者的预后明显差于营养良好者.导致营养不良的因素除恶性肿瘤的局部作用、肿瘤产生的各类细胞因子导致的代谢异常和伴随抗肿瘤治疗的负性作用外,还包括患者对肿瘤的恐惧、焦虑、无望、疼痛和睡眠障碍等.不同恶性肿瘤对人体营养状况影响的共性主要表现为厌食、体质量下降和恶病质.目前,已将抗肿瘤治疗对患者生活质量和营养状况产生的正性影响视为与生存率同等重要;对伴有营养不良的肿瘤患者,在循证基础上提供营养干预已成为不可缺少的综合治疗措施之一,目的是改善功能和生活质量.营养干预主要包括处理厌食和供给营养素,尚无足够证据证实癌症患者需要特殊营养配方. 相似文献
4.
曹伟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27(5):499-502
恶性肿瘤患者存在营养不良的风险,其程度取决于肿瘤的类型、部位、大小、分期等。相对于非消化道和早期肿瘤,消化道和中晚期肿瘤对人体营养状况的影响更大。营养不良又与患者对肿瘤治疗的应答性、不良反应和生活质量相关;营养不良者的预后明显差于营养良好者。导致营养不良的因素除恶性肿瘤的局部作用、肿瘤产生的各类细胞因子导致的代谢异常和伴随抗肿瘤治疗的负性作用外,还包括患者对肿瘤的恐惧、焦虑、无望、疼痛和睡眠障碍等。不同恶性肿瘤对人体营养状况影响的共性主要表现为厌食、体质量下降和恶病质。目前,已将抗肿瘤治疗对患者生活质量和营养状况产生的正性影响视为与生存率同等重要;对伴有营养不良的肿瘤患者,在循证基础上提供营养干预已成为不可缺少的综合治疗措施之一,目的是改善功能和生活质量。营养干预主要包括处理厌食和供给营养素,尚无足够证据证实癌症患者需要特殊营养配方。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个体化营养干预对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患者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按照护理干预方式不同,将82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患者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1).对照组给予常规放疗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营养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营养指标[体重(BW)、体质量指数(BMI)、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活质量(QLQ-C30)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HAMA、HAMD评分较干预前降低,观察组BW、BMI、Hb、ALB及QLQ-C30评分较治疗前升高,对照组BW、BMI、Hb、ALB较治疗前降低,QLQ-C30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BW、BMI、Hb、ALB及QLQ-C30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口腔感染、皮肤损伤及口腔粘膜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营养干预能够改善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营养指标,降低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头颈部恶性肿瘤是指颅底到锁骨上、颈椎前这一解剖范围内的所有恶性肿瘤,一般不包括颅内、颈椎及眼内的恶性疾病,计有头面部软组织、耳鼻咽喉、口腔、涎腺、颈部软组织、甲状腺等部位的恶性肿瘤.
头颈部解剖复杂,各类器官密集,组织来源众多,因此头颈部癌是一大类疾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卡文注射液治疗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临床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32例评定为营养不良的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治疗的同时,给予卡文注射液营养支持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体重指数、血清白蛋白、主观全面评定(SGA)及化疗相关感染情况等状况。结果 经过给予卡文注射液营养支持治疗,患者的营养状况有所改善,相关指标改善。结论 卡文注射液治疗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营养不良效果较好,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化疗治疗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强化精氨酸的肠内营养应用于口腔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的改善效果,以指导临床中口腔头颈部恶性肿瘤的营养支持治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5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口腔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84例,依据随机原则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实验组患者在手术结束24 h内予以管饲强化精氨酸的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并给予人性化护理方案;对照组患者予以等量氮质、等热量的常规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1 d和手术后第10天的血清总蛋白(TP),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及体重情况(Wt)等营养学相关标志物数据,评估两组患者手术后切口愈合情况及住院时间的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手术后第7天的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指标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在体重、血清TP、ALB及PA等营养学相关指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切口愈合结果为甲级的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Ig A、Ig G、CD4+和CD8+水平均超过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精氨酸的肠内营养应用于口腔头颈部恶性肿瘤术后的患者能够有效改善营养状况,提高机体免疫力,配合人性化护理方案有助于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该院消化内科住院患者营养风险、营养不足发生率及营养支持应用情况。方法采用定点连续抽样,对消化内科218例老年住院病人应用欧洲营养风险筛查(NRS 2002)方法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统计营养不良、营养风险发生率和营养治疗率。结果消化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入院时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23.9%,营养风险的总发生率为46.3%,入院后患者营养支持率为29.4%。结论 NRS2002能有效筛查消化疾病住院患者营养状况,消化内科老年住院病人的营养不良发生率和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目前的营养治疗方式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性,应重视肠内营养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研究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营养风险及营养受损状况的变化,分析化疗后营养风险变化与年龄和肿瘤发生部位的关系。方法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调查100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和化疗后的营养风险,并将研究对象按年龄(是否〉60岁)、发生部位(是否为消化道)进行分组,比较各组在化疗前后营养风险和营养受损情况的变化。结果研究对象总体及各组化疗后的营养风险评分均明显高于化疗前(均P〈0.05),其中老年组和非消化道组的营养风险率化疗后较化疗前提高较大;患者化疗前后,在营养受损状况的变化中,除中青年组和消化道组近期体质量下降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营养风险较之化疗前明显增加;化疗期间营养受损情况恶化显著;老年患者和消化道患者存在较高的营养风险,但化疗后以老年和非消化道患者营养风险率上升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13.
14.
15.
目的:筛查食管癌(EC)住院患者术前营养风险(NR),并探讨NR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对80例EC住院患者进行术前NR筛查,并与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80例EC住院患者中,NR发生率为80.0%。存在NR的64例EC患者中,≥60岁占65.6%,60岁占34.4%,早中晚期分别占1.6%、78.1%和2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NR与性别、病变部位、病理类型、组织学分化程度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C患者术前NR发生率较高,与年龄、病理分期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1):25-28+32
目的分析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常见致病菌和药敏结果,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期间我院头颈部恶性肿瘤合并医院感染患者220例,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感染部位、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耐药情况。结果 220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中培养阳性者113例,共培养出病原菌15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24株占78.5%,革兰阳性菌25株占15.8%,真菌9株占5.7%。G-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占比最高(24.7%),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最高,为17.9%。G+菌以金葡菌为主(8.9%),对青霉素G耐药率最高,为85.7%。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61.8%),其次为手术切口感染(33.2%)。结论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时以G-菌为主,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规范使用抗生素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7.
18.
循证护理学(EBN)是循证医学的分支,意为“遵循证据的护理学,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护理观念”。其定义为:慎得准确和明智地将当前所获得的最好的研究证据,结合护理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考虑病人的价值和愿望,将诸完美地结合,制定出适合病人实际情况的护理计划,并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的过程。其核心是以经验为基础的传统护理向以科学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在老年病科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利用欧洲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微型营养评定工具(MNA)及主观全面营养评价法(SGA)对本院老年病科345例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及住院时间进行评估。结果:NRS2002的灵敏度为84.7%,ROC曲线下的面积(AUC.ROC)为0.899;NRS2002评估有营养不良风险的患者住院时间大于10d的可能性高于无营养不良风险组患者(OR=6.43,95%CI=2.45—12.67)。结论:NRS2002对于老年病科住院患者住院时间有较好的预测性,但其在老年病科住院患者中的适用性还有待于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老年住院患者比例日趋增加。老年住院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非老年患者,其主要原因是营养不良所致各种危险因素增加。营养不良是指因能量、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素缺乏或过度导致机体功能减退乃至临床结局发生不良影响,包括营养不足和肥胖(超重),其中营养不足通常指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rotein-energy malnutrition ,PEM),即能量或蛋白质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患者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18.5 Kg /m2。营养风险是指因现存的或潜在的营养因素导致患者出现不良临床结局的风险,如感染相关性并发症和住院日等发生负面影响的风险,并非发生营养不足的风险[1-2]。2012年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老年营养支持学组组织的全国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调查(MAN-SF)结果显示发生营养不良的患者比例达14.67%,具有营养不良风险的比例的老年患者达49.7%;我院作为二级综合性医院,患者基本是上海本地居民,其中老年住院患者所占比例高,其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问题更应得到重视。本研究拟采用简易营养评价精法(MNA-SF)对2013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的70例患者进行营养状况分析,以期明确引起营养不良的主要疾病,对患有这些疾病的患者严密监测,即使发现并纠正,改善老年病人的疾病预后、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