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49岁,因“发现主动脉瘤半年,左胸部疼痛2个月”于2014-04-08入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既往史: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10余年,基础血压为180/100 mm Hg(1mm Hg=0.133 kpa),未规律服降压药;慢性肾衰竭病史2年,饮酒30年,100 g/d,吸烟30年,20支/d.体格检查:体温36.0℃,血压174/95 mm Hg,脉搏76次/min,呼吸20次/min,神清,心肺未发现异常.腹软,无压痛,肠鸣音正常,四肢动脉搏动对称.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57岁.因1周内发作2次晕厥入院.患者有室性期前收缩病史30年.无心肌病或猝死家族史.体检:体温36.5℃,脉率不齐(约79次 / min),呼吸19次 / min,血压90 / 70 mmHg.心脏听诊S1强弱不等,未闻杂音.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血小板正常,血红蛋白139g / L;血肌酐、电解质、心肌标志物均正常.甲状腺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66岁,因突发头昏、头痛伴左侧肢体乏力、视物模糊入院.入院体检:BP 180/100mmHg,R 20次/min,心率68次/min,神清,吐词不清,心肺无殊.神经系统体检:双侧瞳孔不等大,左侧约2mm,右侧约5mm,对光反射迟钝,双眼球运动差,Bell征(-).伸舌左偏,左侧肢体感觉迟钝,左侧肢体肌力3级,右侧正常.  相似文献   

4.
国卫民 《心电学杂志》2011,30(6):458-459
患者女性,36岁.因突发心悸2h来院就诊.体检:血压110 / 80mmHg.心界不大,心率约160次 / min,心律不齐,未闻及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无啰音.心电图(图1)示:未见窦性P波,QRS形态、时间均正常,但在肢体导联呈明显的QRS波群电交替,平均心率165次 / min,R-R间期呈短-长交替,彼此各自固定相等,短R-R间期0.29s,长R-R间期0.40s,二者互差110ms.于QRS波群后均见逆行P波(P-波),尤以V1明显,R-P-间期160ms.  相似文献   

5.
患儿胎龄34+1周,孕母29岁,因在北京协和医院产检发现胎心250次/min,疑诊断胎儿宫内窘迫,急诊剖宫产娩出.患儿出生时脐带绕颈1周,羊水清,无胎膜早破,Apgar评分1、3、5、10 min均为10分,出生体重2800 g.查体:心率250次/min,呼吸52次/min,血压50/30 mmHg(1 mmHg=0.133 kPa),血氧饱和度81%;精神反应正常,皮肤光滑,前囟张力不高,有鼻翼扇动,口唇尚红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控制慢性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心率对炎症反应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130例慢性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按静息心率水平分为:高心率房颤组(心率≥90次/min,70例)和低心率房颤组(心率<90次/min,60例),另入选窦性心律对照组20例.高心率房颤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美托洛尔(50mg/d),治疗前及治疗后1月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N端脑钠素前体(NT-proBNP)浓度.结果:治疗前高心率房颤组hsCRP水平显著高于低心率房颤组[(9.23±4.39) mg/L比(5.97±2.85) mg/L,P<0.01].所有患者均完成随访.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月后高心率房颤组患者心率显著下降[(110±19)次/min比(83±25)次/min,P<0.01],且与低心率房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临床症状明显改善(P<0.01).高心率房颤组治疗后心率≥90次/min患者的hsCRP水平明显高于心率<90次/min的患者(P<0.01).结论:慢性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静息心率有关,控制心率可减轻炎症反应,而对反映心功能的N端脑钠素前体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1 病例简介 患者,男,24岁,农民.因被用木棒、铁棒、铁锨、拳脚欧打约1h,次日凌晨2∶20送医院.急诊病历记载:全身多处疼痛,左小腿畸形、疼痛、出血.查体:T 37.0℃,Bp 13/9kPa(1kPa=7.5mmHg),P 80次/min,R 20次/min,神清,左小腿畸形,清创包扎后输液、抗感染止血等处理并对双下肢X线摄片,测血中纤维蛋白原1.48g/L(正常值2.0~4.0g/L)、凝血酶时间10.3s(正常值12.0~15.5s).3∶00时骨科会诊:神清,痛苦貌,右小腿胫前一1cm伤口伴出血,左小腿下段粉碎性骨折,腰部外伤,多处软组织挫伤.4∶30时呕吐1次,为胃内容物.5∶10时Bp 14/8kPa,P 80次/min,R 20次/min.5∶40时吸呼、心跳骤停,抢救无效死亡.死后4h进行尸检.尸长174cm,发育正常,营养中等.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22岁,因“发热、头痛22 d,再发3d”为主诉入院.查体:T:37.3℃P:78次/min R:19次/min,BP:120/70 mmHg.神志清楚,言语流利,高级智能正常,眼底检查静脉充盈明显,视乳头边界不清,颅神经检查阴性,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双侧肢体腱反射对称存在(++),共济运动正常,双侧肢体病理征阴性.颈部抵抗,颏胸四横指,双侧克尼格征阳性,双侧布鲁津斯基征阴性.颅脑MRI+增强:T1相右侧颞枕叶可见边界清晰的两个类圆形低信号病灶,T2相呈高信号,增强后可见病灶呈均匀环形强化,病灶周围呈指状水肿,右侧侧脑室受压,中线结构稍向左侧偏移,提示右侧颞枕叶脑脓肿(图1),腰脊液压力升高(400 mmH20),蛋白升高(104 mg/dL),白细胞计数升高(400×10^6/L).  相似文献   

9.
李医师(研究生) 今天教学查房的患者,男性,62岁,因"活动后乏力、气短1个月,加重伴黑矇10d"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1年.体检:T 36.8℃,P 38次 / min,R 18次 / min,BP 220 / 85mmHg;心率缓慢(38次 / min),节律匀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相似文献   

10.
1 病例简介,患者,女,27岁,已婚,广东省高要市人,家庭主妇.发现心脏杂音10年,劳累性气促5年,于1997年12月11日入院.无妊娠、分娩史及服用避孕药或食欲抑制药史.入院时查体:T 36.2℃,P 72次/min,R 20次/min,Bp 14/11kPa(1kPa=7.5mmHg).坐位或卧位无呼吸急促,口唇黏膜略紫绀,半卧位颈外静脉充盈明显.双侧肺野无罗音,心尖搏动于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上,心前区未及震颤及摩擦感,心界略向左扩大,心率72次/min,律齐,第二心音固定性分裂(窄分裂),肺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心尖部第一心音正常,心前区布满舒张期杂音(3/6级),以胸骨左缘第3、4肋间为著,胸骨左缘第4、5肋间收缩期吹风样杂音(2/6级)。  相似文献   

11.
吸烟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也是患者唯一能够自我控制的致病因素。许多心血管医生已经认识到吸烟的危害和戒烟干预的重要性,但尚缺乏相应的戒烟知识和戒烟技巧。本共识通过全面总结吸烟的危害和戒烟的益处,  相似文献   

12.
房颤的发生源于心脏电生理改变和心房结构重塑的共同作用。心房纤维化是一个有害的过程,会引起细胞外基质沉积与降解失衡及成纤维细胞的过度增值等。早期研究显示,心室纤维化会引起心室壁进行性硬化,进而引起心室功能不全和充血性心力衰竭。但随后的研究突出显示了心房纤维化与房颤的关系,与瓣膜病、高血压和老龄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内环境是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又称之为细胞外液。内环境稳态是通过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作用下,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是细胞正常生理功能和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保障。一旦内环境稳态被打破,各种疾病就会相继发生。因此,在临床实践中维持内环境的稳态至关重要。肝脏是体内代谢最活跃的器官,肝衰竭患者失去肝脏的正常调节时,极易出现电解质紊乱、水潴留、酸碱失衡、营养代谢及糖代谢障碍等内环境紊乱的现象。早发现、早诊断并及时给予临床处理,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动态平衡,是改善肝衰竭患者预后和提高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病例:患者女,86岁,因"间断腹痛、呕吐5 d"于2010年12月23日就诊于我院消化内科。患者入院前5 d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上腹部疼痛,呈间断性发作,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1~2次/d,约50 ml/次。患者发病期间无排便、排气,无发热、呕血,小便正常。门诊行腹部立位平片示,肠梗阻(见图1)。患者既往有胆囊结石病史20余年,曾于2010年9月28日行上腹部CT检查示,胆囊结石,胆囊壁增厚(见图2)。遂以肠梗阻、慢性胆囊炎收治入院。  相似文献   

15.
肝性脑病是由急、慢性肝功能失代偿所导致的脑功能障碍的总称,轻者表现为性格或行为异常,重者出现意识障碍、甚至昏迷。根据患者有无意识障碍及意识障碍程度,肝性脑病通常分为4期。肝性脑病是反映肝衰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而在严重的肝性脑病基础上出现的脑水肿又是导致肝衰竭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积极预防与治疗肝性脑病是阻止重症肝病患者疾病进展、改善其预后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社会上呼唤人文医学或人文医生的声音很响,似乎而今的医疗服务使社会大众难于接受。对此,我们复习研究了许多相关文献,从远古时代的神灵主义医学模式发展到今天的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各时段的医疗服务。这一文献复习始于朱宗涵教授于2001年在北京地区会议上讲话时提出的“人文医学”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17.
心血管疾病是当今威胁女性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是导致中国女性死亡的首位原因。1999年,美国心脏病协会(AHA)第一次发表的女性心血管病预防建议,提高了美国民众对女性心血管疾病的公众意识,并促进了预防和治疗的进步。2007年,心血管疾病每分钟仍会导致一名美国女性死亡。2011年,AHA对女性心血管病预防指南进行了更新,并将“循证为基础”转化为“效果为基础”的指南,更加关注预防治疗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明,高血压并发左心室肥厚(LVH)是增加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猝死等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证实,有效的抗高血压治疗是预防心血管事件的主要措施。对单一抗高血压药治疗未能达到目标降压的高血压患者主张联合用药或用复方制剂。  相似文献   

19.
<正>美国肝病学会(AASLD)与美国移植学会近期发布了关于儿科肝移植(liver transplantation,LT)患者的长期医学管理指南,同时北美儿科胃肠病学会也批准了这项指南。在此对指南的推荐意见进行翻译,以供临床参考。建议分级参考表1。  相似文献   

20.
心肌梗死是高致死率和高致残率疾病之一。急性心肌梗死(AMI)诊疗指南从诊断、治疗及二级预防等方面均作出了详细的指导。AMI的治疗原则即挽救存活心肌,改善患者预后。欧洲和我国指南部推荐积极采取直接冠脉支架置入术或溶栓的再灌注,以期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国外研究证实,指南中推荐的常规用药在AMI治疗过程中的使用率与住院病死率与长期预后密切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高年龄、高血压、糖尿病与住院死亡有独立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