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研究埋藏式永久起搏器植入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关因素以及防治方法。方法对接受永久性心脏起搏治疗的130例患者术后进行临床随访6个月~20年,随访内容包括临床资料、并发症、起搏器囊袋的状态、起搏器电极位置和各参数测量。结果原有的晕厥、头晕、乏力、心悸等与心动过缓有关的症状完全消失或减低82例;更换起搏器脉冲器术后切口处反复皮肤破溃1例;囊袋血肿3例;出现起搏器膈肌刺激症状1例;起搏电极移位3例;单纯电池耗竭更换脉冲发生器20例次;死亡2例,1例随访2年后发生脑出血死亡,另1例随访6年后因突发心力衰竭死亡,此2例患者死前检测起搏器功能正常;所有病例术后随访期间未出现其他起搏治疗相关并发症。结论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作为症状性心动过缓的惟一标准的治疗方法,其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同时坚持定期的随访,及时发现和处理与起搏器相关的并发症及排除起搏故障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249例永久起搏器置入体会和随访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随访和总结 2 49例在我院置入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 ,随访时间为 6~ 44月。结果 :发生起搏器囊袋出血 13例 ,起搏电极移位 1例 ,心包填塞 1例 ,单腔起搏器发生起搏器综合征 3例。结论 :加强术前准备、术中仔细操作 ,注意止血彻底和术后加强卫生宣教 ,以期进一步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单腔起搏器有增加心房颤动可能 ,易出现起搏器综合征 ,双腔起搏器不易发生起搏器综合征 ,并对心房颤动和心功能不全患者可能有益。  相似文献   

3.
249例永久起搏器置人体会和随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访和总结249例在我院置入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随访时间为6~44月。结果:发生起搏器囊袋出血13例,起搏电极移位1例,心包填塞1例,单腔起搏器发生起搏器综合征3例。结论:加强术前准备、术中仔细操作,注意止血彻底和术后加强卫生宣教,以期进一步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单腔起搏器有增加心房颤动可能,易出现起搏器综合征,双腔起搏器不易发生起搏器综合征,并对心房颤动和心功能不全患者可能有益。  相似文献   

4.
目的随访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出院患者的临床症状、起搏器的起搏和感知功能、近远期并发症,以便及时调整抗心律失常药物、程控起搏器参数和处理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射频消融阻断房室传导同时植入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对老年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生活质量及心室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2005年1月至2007年2月,7例老年房颤患者在长征医院接受射频消融阻断房室传导同时植入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术前及术后随访平均(7.7±4.9)月时进行生活质量问卷调查及心脏超声检查。结果:患者术后心悸、气短、头晕、胸痛评分较术前显著增加,分别提高120%、104%、94%和25%(P均0.01);总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改善(P0.01)。与术前相比,7例患者术后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d)[(11.6±2.3)mm∶(9.1±1.4)mm]、室间隔收缩末期厚度(IVSTs)[(17.1±5.1)mm∶(11.8±1.2)mm]、左心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d)[(11.0±2.1)mm∶(9.1±1.4)mm]、左心室后壁收缩末期厚度(LVPWTs)[(16.3±1.9)mm∶(12.2±0.8)mm]显著减小(P均0.05)。3例植入房室全能型起搏器(DDD)的患者,术前后左室射血分无明显变化。心室按需型起搏器。6名患者术后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较术前显著增大[(30.0±6.4)mm∶(34.0±6.4)mm,P=0.01]。无起搏失灵、起搏电极脱位、囊袋感染及起搏综合征等并发症。结论:对于症状严重、药物疗效差或不能耐受药物治疗的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阻断房室传导同时植入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能显著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人工心脏起搏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及随访程控的内容和意义。方法对置入人工心脏起搏器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共204例进行分析,总结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对其中178例(87%)进行定期随访程控,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全部手术成功,术前黑矇晕厥等症状消失。主要并发症为电极脱位3例:心室电极脱位1例(0.5%),心房电极脱位2例(1.0%),囊袋血肿、胸膜反应、起搏器突然失灵各1例(0.5%)。结论人工心脏起搏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的方法。定期随访程控使起搏器发挥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希氏束起搏(HBP)与右室心尖起搏(RVAP)在保持左室结构和收缩功能方面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1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和郑州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因房室传导阻滞住院行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共39例患者,其中HBP组成功植入患者15例,RVAP组成功起搏器植入18例,随访观察24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变化。结果 HBP组NYHA心功能分级术前、术后无明显变化(P0.05),RVAP组NYHA心功能分级由术前平均1.4下降至2.5(1.4±0.7 vs.2.5±0.9,P0.001);HBP组永久性起搏器植入前后LVEF、LVEDD变化无明显变化(P0.05),RVAP组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LVEF显著降低[(58.3±6.3)%vs.(50.8±7.5)%,P=0.002],LVEDD显著增加[(43.1±4.6)mm vs.(53.3±7.9)mm,P0.001]。结论与传统右室心尖起搏相比,希氏束起搏对于收缩功能和左室舒张末内径有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VVI型起搏器治疗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VVI型起搏器,对36例心功能NYHA分级Ⅱ~Ⅳ级的Ⅲ度AVB患者行右室心尖部或右室间隔起搏治疗,术前及术后12个月用心脏彩超检测其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CO)、心脏指数(CI),并行6 min步行试验(6-MWD).结果 患者均顺利完成置入手术,随访12~24个月,术后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无严重置入起搏器相关并发症发生.与术前比较,患者心功能改善,CO、CI增加(P均<0.05);EF、FS、SV下降,6-MWD改善,但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Ⅲ度AVB患者行VVI型起搏器治疗后CO、CI增加,活动耐量及生活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的右室心尖起搏比例对远期预后的影响. 方法:对置入永久起搏器的患者进行随访分析,根据右室起搏累积百分比分为低起搏比例组和高起搏比例组.随访置入起搏器后新发房颤、心衰住院、死亡等. 结果:入选的294例患者中,死亡18例.低起搏比例组新发房颤发生率低于高起搏比例组(4.2%对9.9%),低起搏比例组因心衰住...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及埋藏式心内自动除颤器(ICD)纠治重症缓慢性及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心律失常类型与起搏模式的关系,对我院植入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及ICD的10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3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植入DDD或VVI,48例房室传导阻滞植入DDD、VDDR或VVI,1例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反复心脏停搏患者植入ICD后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或消失.提示植入合适的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及ICD,对重症缓慢性心律失常及致死性快速性心律失常能起到良好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永久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安装永久起搏器的292例患者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发生起搏器并发症31例(10.3%),其中急性期并发症20例,6个月以后并发症11例.结论 提高起搏器并发症识别能力,术前认真准备,术中规范操作,术后严格管理,重视患者术后定期随访,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可降低发生率,避免严重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糖尿病对植入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患者起搏参数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2008年6月~2011年6月80例植入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的病窦综合征患者,按是否有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40例)和非糖尿病对照组(40例)。比较两组起搏器起搏参数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基线时两组患者起搏器心房、心室起搏阈值,感知,阻抗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术后12月两组起搏器各参数均有不同程度增高;与非糖尿病组相比,糖尿病组心房、心室起搏阈值[心房:(0.59±0.23)V比(0.67±0.25)V,心室:(0.47±0.28)V比(0.54±0.35) V]、感知[心房:(2.33±1.16)mV比(2.92±1.36)mV,心室:(12.21±4.82)mV比(12.77±5.36)mV]、阻抗[心房:(537.12±115.32)Ω比(662.48±235.26)Ω,心室:(602.48±222.46)Ω比(762.41±235.38)Ω]增高更为明显(P<0.05或<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糖尿病组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12.5%比5%)。结论:合并糖尿病的病窦综合征心电重构较严重,植入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前瞻性观察不同起搏模式对心功能长期的影响并探讨可能机制。方法 185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患者均采用常规方法经锁骨下静脉途径成功置入永久双腔心脏起搏器,术后即刻程控起搏器,根据SAS软件的PROC程序产生一组随机序列分为AAI(92例)及DDD(93例)起搏组。采用心脏超声观察术前,术后1、2、5年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比较两种起搏模式对左心功能的影响;术后1、2及5年进行随访结合起搏器程控记录房颤发生并记录DDD起搏组右室起搏百分比(VP%),探讨VP%与心功能变化及房颤发生的关系。结果 AAI起搏组术前,术后1、2、5年随访LVEDV,LVESV及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DD起搏组术前、术后1、2、5年LVED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年LVESV(60.33±13.28)ml较术后1、2年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388,P〈0.05),术后5年LVEF(41.75±8.74)%较术前、术后1、2年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4393,P〈0.05);AAI组与DDD组房颤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年DDD组中〈50%VP%,组中出现房颤患者为3例,≥50%VP%组中出现房颤患者为15例,两组之间房颤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DDD起搏模式下,高的VP%可对患者的左心功能造成损害并增加房颤的发生。对于不合并房室传导阻滞的SSS患者,AAI起搏较DDD起搏能使患者更受益。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儿童患者接受永久心脏起搏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并评价其长期预后.方法 收集1977年4月1日至2011年4月1日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接受永久心脏起搏治疗的所有患儿(≤14周岁)的临床资料.了解儿童起搏患者的基础心脏疾病、起搏器植入适应证、并发症情况以及长期预后.结果 85例患儿(男52例,女33例)接受永久心脏起搏治疗,年龄2个月~14岁,平均(8.1±4.2)岁;最常见的基础心脏疾病为先天性心脏病50例(58.8%),其次为病毒性心肌炎8例(9.4%),4例(4.7%)患儿合并其他基础心脏疾病(长QT综合征,室性心动过速和肥厚型心肌病),23例(27.1%)患者无伴发疾病.起搏治疗适应证分别为房室阻滞(67例,78.8%)、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6例,18.8%)、长QT综合征(2例,2.4%),房室阻滞的患儿绝大多数(43例,64.2%)为外科修补术后.患儿随访1~291(73±62)个月,18例患儿失随访,随访率为78.8%.随访期间,20例(29.9%)患儿因电池耗竭更换起搏器.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1.9%(13例次/109次手术),包括导线移位(5例,4.6%)、囊袋内感染(5例,4.6%)、血肿(2例)和导线断裂(1例).3例患儿死亡,基础心脏病均为结构性心脏病.结论 儿童患者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应根据患者的年龄、基础心脏病等情况选择合适的导线植入途径和起搏方式.儿童患者接受起搏治疗的长期预后主要与基础心脏疾病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并发症情况,寻找其原因,并探讨其防治策略.方法 对382例植入或更换起搏器出现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并发症情况:囊袋血肿15例,电极脱位8例,电极断裂2例,囊袋破溃并(或)感染4例,感知不良6例,起搏器综合征5例,弄摆综合征1例,静脉血栓形成1例.结论 应加强对植入起搏器常见并发症的认识,严格术中规范操作,加强术后随访,尽可能将并发症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脏起搏器起搏比例与左室功能和结构改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2月至2009年2月收治的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40例,回顾分析相关临床资料。结果:起搏器植入后远期(3~4年)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下降趋势,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呈增大趋势,各参数在置入前与远期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将起搏心搏数/总心搏数界值定为60%,按起搏心搏数比例高组(≥60%)及低组(<60%)两个组划分,起搏心搏数比例高组较低组LVEF[(49.2±14.1)%比(63.1±7.3)%]有明显降低,LVEDV[(120.7±69.8)ml比(65.4±10.9)ml]明显增大(P<0.05)。结论:心脏起搏器植入3~4年,左室出现功能和结构重塑,起搏心搏数比例越大,左室射血分数越低,左室越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囊袋相关并发症的主要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收集2008年10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69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术后囊袋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原因及预防措施。结果 69例患者中,8例(11.5%)发生并发症,其中1例(1.4%)起搏器囊袋感染合并脉冲器外露、2例(2.9%)囊袋感染、5例(7.2%)囊袋积血。结论对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加强术前评估、提高术中操作水平及术后病情观察,有利于预防并减少相关并发症,促进病情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合并窦性心动过缓的遗传性长QT综合征(以下简称遗传性LQTS)患者植入永久起搏器和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以下简称ICD)的治疗效果,对比分析这两种治疗在预防患者猝死中的差异。方法对我院从2003年6月到2013年6月出院诊断为遗传性LQTS合并窦性心动过缓、植入了永久起搏器或ICD的全部21例患者,结合门诊、电话和程控随访了解患者的生存状况、手术并发症以及晕厥、室性恶性心律失常的发作情况。结果起搏器组男性2例,女性9例,年龄39.3±14.3岁,随访时间50.6±26.3个月,1例患者猝死,2例患者再发晕厥前兆,其中1例最终更换为ICD。ICD组男性2例,女性8例,年龄34.5±11.9岁,随访时间61.4±43.5个月,3例患者接受了ICD的适当治疗,另2例患者接受了ICD的不适当治疗,1例患者术后出现囊袋感染,1例患者更换为永久起搏器。治疗有效率在起搏器组及ICD组分别为72.7%(8/11)和100.0%(10/10),未达到统计学差异(p=0.21)。不良事件发生率在起搏器组及ICD组分别为27.3%(3/11)和30.0%(3/10),也未达到统计学差异(p=0.63)。结论对于不能植入ICD的合并窦性心动过缓的遗传性LQTS患者,植入永久起搏器可能是一个较好的替代方法,但对于QTc≥539ms的患者,只有植入ICD才能预防猝死。植入ICD后长期无心脏事件发生的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可考虑更换为永久起搏器。  相似文献   

19.
PURPOSE:To determine the indication for and incidence and evolution of temporary and permanent pacemaker implantation in cardiac transplant recipients.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review of 114 patients who underwent orthotopic heart transplantation InCor (Heart Institute USP BR) between March 1985 and May 1993. We studied the incidence of and indication for temporary pac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cing and rejection, the need for pemanent pacing and the clinical follow-up. RESULTS: Fourteen of 114 (12%)heart transplant recipients required temporary pacing and 4 of 114 (3.5%) patients required permanent pacing. The indication for temporary pacing was sinus node dysfunction in 11 patients (78.5%) and atrioventricular (AV) block in 3 patients (21.4%). The indication for permanent pacemaker implantation was sinus node dysfunction in 3 patients (75%) and atrioventricular (AV) block in 1 patient (25%). We observed rejection in 3 patients (21.4%) who required temporary pacing and in 2 patients (50%) who required permanent pacing. The previous use of amiodarone was observed in 10 patients (71.4%) with temporary pacing. Seven of the 14 patients (50%) died during follow-up. CONCLUSION: Sinus node dysfunction was the principal indication for temporary and permanent pacemaker implantation in cardiac transplant recipients. The need for pacing was related to worse prognosis after cardiac transplantation.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心脏再同步化(CRT)和心脏再同步化除颤器(CRT—D)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择药物治疗无效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5例,男性10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57.2±9.4)岁。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6例置入CRT,9例置入CRT—D,观察起搏器伤口及临床症状、体征,随访心电图、胸部X片、超声心动图,评估疗效。结果置入CRT患者中1例8个月后猝死;1例术后1个月出现膈肌跳动,再次手术1个月后仍有膈肌跳动,关闭左室电极,之后失访。置入CRT—D患者中2例发生持续性室速,自动除颤成功;1例术后15个月死于肺部感染;1例术后14个月出现囊袋皮肤发黑,清创后在同侧胸大肌下方置入原起搏器;1例术后19个月出现囊袋破溃,取出起搏器后5d死于室颤。剔除失访1例,术后6个月10例患者临床指标、超声测定指标好转,心功能改善,有效率71.4%。结论CRT能改善大部分慢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CRT—D对预防猝死有效。再同步化治疗的囊袋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