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持续低效缓慢血液透析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及溶质的清除效果.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30例,按二阶段设计,比较持续低效缓慢血液透析与普通血液透析两种治疗中低血压的发生率和溶质的清除情况.结果:持续低效缓慢血液透析与普通血液透析两种治疗中低血压的发生率分别为6.7%和1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两种治疗均能有效清除K、BUN、PO4及β2-MG,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持续低效缓慢血液透析较普通血液透析较好地清除BUN、PO4及β2-M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0,P=0.001,P=0.010),但两种治疗对白蛋白的影响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持续低效缓慢血液透析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具有较为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和较好的中小分子毒素的清除率,可以改善患者的透析依从性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中低血压与高血压的发生情况,探讨血压异常的影响因素。方法 入组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观察血液透析治疗中不同性别、年龄、透析年限、血流量、透析器通量及超滤率对血压的影响。结果 透析年限是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治疗中血压异常的主要影响因素,以透析年限≤1年、1-3年、3-5年和≥5年分组,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分别为13.8%、22.5%、26.7%和37.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年vs1-3年=23.129,P〈0.001;χ^21-3年vs≥5年=22.889,P〈0.001;χ^23-5年vs≥5年=9.072,P=0.003)。透析中高血压的发生率分别为22.3%、14.2%、12.2%和8.1%,透析年限≤1年组与其余各组比较,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年vs1-3年=20.399,P〈0.001;χ^2≤1年vs 3-5年=22.774,P〈0.001;χ^2≤1年vs≥5年=24.811,P〈0.001)。超滤率与透析中低血压相关(P=0.006),但与透析中高血压无关(P=0.585);余性别、年龄、透析器通量及血流量对透析中低血压(P性别=0.568;P年龄=0.059;P透析器通量=0.572;P血流量=0.447)或高血压(P性别=0.346;P年龄=0.337;P透析器通量=0.121;P血流量=0.479)影响不大。结论 随着透析年限的增加,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明显增加,高血压的发生率却明显减少;而超滤率与透析中低血压相关。应注意不同透析年限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血压异常的特点,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提高血液透析治疗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透析中低血压(intradialytic hypotension,IDH)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北京3家血液透析中心的糖尿病患者140例,根据IDH的发生频率是否超过30%分为IDH组和非IDH组,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2组患者IDH的影响因素。结果IDH组101人,非IDH组39人。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超滤率、透析前收缩压是IDH的独立影响因素,OR值和95%CI:分别为:1.229(1.017~1.487),P=0.033;1.048(1.013~1.083),P=0.007。ROC曲线预测IDH,透析前收缩压的阈值为159mmHg(1mmHg=0.133kPa)(AUC=0.702,95%CI:0.604~0.801,P<0.001);超滤率的阈值为9.5ml/(h·kg)(AUC=0.657,95%CI:0.551~0.762,P=0.004)。结论超滤率、透析前收缩压是糖尿病患者发生IDH的危险因素,建议透析前收缩压质量控制的上限阈值为159mmHg,超滤率的质量控制上限阈值为9.5ml/(h·kg)。  相似文献   

4.
王琳  梁少媚 《护理学报》2009,16(8):31-32
目的 探讨序贯超滤曲线预防糖尿病肾病病人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发生的效果.方法 32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病人采用单盲法自身对照.分别应用序贯超滤曲线和直线超滤治疗2周,对比两种方法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结果 序贯超滤曲线组低血压发生率明显低于直线超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病人采用序贯超滤曲线比直线超滤更能有效预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发生,同时应在超滤期密切观察血压变化,能及时发现低血压,及时处理,更加科学有效地为病人实施个性化透析.  相似文献   

5.
低温透析减少透析中低血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利用低温透析预防血液透析中出现的低血压。方法;选择18例透析中经常发生低血压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观察在常规透析和低温透析时的血压及超滤量变化。结果:采用低温透析低血压的发生率低,发生低血压时的超滤量相对较多。结论:低温透析是降低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合理运动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预防效应。方法选择2017年1—10月于我院首次接受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88例,将其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血液透析护理,试验组加用合理运动疗法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结果试验组患者干预后低血压发生率和透析适应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透析顺利完成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合理运动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干预,可显著降低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发生率,提高其透析适应度与透析顺利完成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透析前体液分布情况与透析相关性低血压(intradialytic-hypotension,IDH)发生的关系,为透析超滤方案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生物电阻抗测量42例符合研究条件患者620次血液透析过程体液分布情况以及记录血压变化、低血压发生情况,根据是否出现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分为低血压组和非低血压组,比较2组透析前体液分布、血压变化等情况,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体液分布指标与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发生的相关性. 结果 620次血液透析过程共出现143次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发生率为23.0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透析前细胞外液、透析前收缩压、总体水/体质量、千克体质量总体液超滤速度与透析相关低血压发生相关(P<0.05).进一步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发现,千克体质量总体液超滤速度判断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80 (95% CI:0.632-0.727,P=0,000),以界值0.198ml/kg.min预测透析相关性低血压敏感度为89.5%,特异度为60.5%. 结论 高超滤速度、透析前高收缩压、低细胞外液、低总体水/体质量比值是透析相关性低血压体液相关的危险因素,千克体质量总体液超滤速度可作为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中进食减少糖尿病肾病患者由于低血糖导致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的效果。方法37例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与40例非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均使用无糖透析液,在每次透析2h时进餐.进食量200~250g。含碳水化合物约35.8g,每例患者观察1个月,记录每次进餐前和进餐30min后的血压,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进餐30min后的血压都比进餐前的血压有所下降,糖尿病‘肾病组患者进餐前后收缩压和平均动脉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进餐前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餐后糖尿病肾病组患者平均动脉压低于非糖尿病肾病组患者(P〈0.05);两组透析中低血压和症状性低血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在透析2h时进餐,会引起血压下降,但下降幅度不大,仍可有效避免低血糖导致的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阶梯式超滤联合低温可调钠透析模式在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发生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32例在血液净化室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有低血压倾向且透析间期体重增加≥3kg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观察组患者行阶梯式超滤联合低温可调钠透析,对照组患者行标准透析.比较2组患者发生低血压的例次、透析中的血压和透析结束时的脱水量.结果 观察组低血压的发生例次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透析结束前血压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透析结束时实际脱水量多于对照组(p<0.01).结论 阶梯式超滤联合低温可调钠透析模式可减少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提高血液透析质量,减少护理工作量,节约医疗成本,是一种简单、有效、经济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下腔静脉直径/体表面积(VCD)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85例为研究组,匹配8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透析前后VCD水平变化并分析。结果研究组透析前VC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透析后出现显著下降低于透析前,并与对照组VCD水平无统计学差异。超滤量≥2.5 kg的患者透析后VCD水平显著低于透析前,而超滤量2.5 kg的患者透析前后VCD无统计学差异。超滤量≥2.5 kg的患者超滤量与VCD呈明显的负相关(r=-0.561,P0.001)。研究组中透析后出现血压增高或仍有水肿的患者透析后VCD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低血压患者透析后VC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结论 VCD能初步判定血液透析患者体液处于平衡状态时的干体质量,可成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液透析量调节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MHD)患者透析中低血压(intradialytic hypotension, IDH)的发生情况和原因,为预防、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2月~2014年5月MHD治疗患者87例,连续30次血液透析过程中血压下降情况,分为低血压组和无低血压组,回顾分析各个指标与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的相关性。结果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发生共30例(34.5%),低血压组患者的年龄、透析龄、超滤量、血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无低血压组(P<0.05)。而低血压组患者的血浆白蛋白水平显著低于无低血压组(P<0.05)。低血压组糖尿病肾病比例显著高于无低血压组(P<0.05)。结论高龄、高超滤量、低血浆白蛋白、血NT-proBNP升高,均为引起透析中低血压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含糖透析液对糖尿病透析患者透析低血糖和低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含糖透析液对糖尿病透析患者发生透析低血糖和低血压的影响,及其代谢指标的变化。方法对17例维持透析的糖尿病患者进行自身对照试验,前2月使用无糖透析液,后2月换成含糖5.5mmol/L的透析液,比较前后患者透析低血糖和低血压的发生率,以及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使用无糖透析液时,患者发生透析低血糖和低血压分别为7.6%和18.3%;使用含糖透析液后,患者发生透析低血糖和低血压明显下降,分别为1%和10.7%,P0.01和P0.05。而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等代谢指标则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在糖尿病肾病的透析患者使用含糖透析液,有利于防止透析低血糖和低血压,而对患者代谢相关指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6种不同透析方案下透析中低血压(intradialytic hypotension,IDH)的发生情况,探讨有效预防IDH的透析方案。方法 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于研究前1个月筛选期将干体质量、透析参数等调整稳定。选取线性钠模式(Na-1)及梯度钠模式(Na-2)联合线性超滤模式(UF-1)、间歇性超滤模式(UF-2)及梯度超滤模式(UF-3)组成6种透析方案,各患者依次进行标准透析模式(对照组)及6种透析方案各2周,比较分析各方案下透析中血压变化、IDH发生率及干体质量未达标率的情况。结果①6种透析方案患者透析3h、4h的平均动脉压(MAP)显著高于对照组(q=4.15~7.20,P<0.05),其中方案2(Na-2+UF-1)和方案4(Na-2+UF-2)明显高于其余方案(q=3.90~5.87,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6种透析方案IDH发生率均降低(χ2=5.26~12.90,P<0.05),且方案2和方案4明显低于其余方案(χ2=4.07~6.36,P<0.05);③透析方案3(Na-1+UF-2)、方案4(Na-2+UF-2)患者干体质量未达标率较其余各方案显著降低(χ2=7.95~19.80,P<0.05)。结论梯度钠模式(Na-2)与间歇性超滤模式(UF-2)相结合的透析方案在显著降低IDH发生率的基础上干体质量达标率较高,可作为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IDH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卧式脚踏车运动对降低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9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49例及观察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维持性血液透析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透析中卧式脚踏车运动.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3个月及干预3个月期间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干预3个月后好转率.结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影响终末期糖尿病肾病(DN)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和长期存活的各种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38例终末期DN血液透析患者和同期38例相同各年龄段非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分别观察血生化改变、存活率、内瘘使用情况及并发症。结果DN组1年和2年存活率分别为76.3%和60.5%;主要并发症是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感染、透析时低血压,与非DN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终末期DN患者较非糖尿病患者应更早进行血透;加强护理,减少并发症发生是提高生活质量和长期存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血浆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symmetric dimethylarginine,ADMA)与透析中血压变化的关系。方法经生物电阻抗检测干体质量达标且符合入选标准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31名进入研究,根据血液透析过程中血压波动情况分为年龄相匹配的3组:透析中高血压组(n=11)、低血压组(n=12)和血压平稳组(n=8)。用酶联免疫吸附(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患者透析前、后血浆ADMA水平,探讨ADMA与透析中血压变化的关系,并进行组间矿物质骨代谢指标、电解质、营养指标、炎性标记物、血脂水平、脉压差和降压治疗等的比较。结果 31例MHD患者透析前血ADMA均值为3.37±1.48μmol/L,透析后降至1.71±0.80μmol/L(P0.001),均显著高于国外正常参考值。透析中低血压组透析前、后血ADMA值(4.38±1.56μmol/L,2.25±0.83μmol/L)均高于透析中高血压组和血压平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0±1.18μmol/L,1.32±0.60μmol/L和2.78±0.88μmol/L,1.43±0.56μmol/L;P=0.006和0.006)。透析中高血压组患者透析中的平均脉压差高于透析中低血压组和血压平稳组(62.41±11.57mmHg,48.80±12.88 mmHg和44.56±8.30 mmHg,P=0.004)。高血压组碱性磷酸酶(ALP)、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均高于血压平稳组(P值分别为0.036、0.039、0.046、0.046),低血压组同样指标也高于血压平稳组(P值分别为0.046、0.035、0.040、0.004),上述指标在高血压组和低血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干体质量达标的MHD患者中,血ADM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透析过程中的血压波动与内皮功能不良、血管僵硬、微炎症状态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不同透析方法预防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反应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预防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反应的方法。方法对血透中经常出现低血压反应的规律血液透析患者10例,采用单盲法,自身对照设计。常规透析治疗2周后,再分别接受钠制式血液透析、序贯血液透析、低温血液透析3种治疗方案,每种方案为期2周。结果钠制式血液透析、低温血液透析与常规透析相比,低血压发生率以及护理干预次数明显降低,序贯血液透析组降低则不明显。结论对血液透析过程中有低血压倾向的患者,可选用低温血液透析或钠制式血液透析,序贯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