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普罗布考联合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同型半胱氨酸(Hcy)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确诊为ACS患者226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113例,普罗布考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和瑞舒伐他汀组(113例);治疗时间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hsCRP、IL-6、Hcy和ox-LDL水平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hsCRP、IL-6、ox-LDL和Hcy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或0.01),且与瑞舒伐他汀组比较,联合治疗组治疗后TC[(4.81±0.62)mmol/L比(4.02±0.53)mmol/L]、LDL-C[(2.35±0.52)mmol/L比(1.82±0.48)mmol/L]、hsCRP[(4.15±1.56)mg/L比(3.27±1.74)mg/L]、IL-6[(82.15±8.02)ng/L比(75.18±7.98)ng/L]、ox-LDL[(481.21±59.21)μg/L比(402.43±45.32)μg/L]和Hcy[(13.85±4.27)μmol/L比(10.29±3.87)μmol/L]水平下降更显著(P均0.05)。结论:普罗布考联合瑞舒伐他汀较单纯瑞舒伐他汀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抗炎、抗氧化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2.
穆伟  薛梅  胡和生 《山东医药》2008,48(34):69-70
为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作用机制,分别应用常规方法(对照组)及阿托伐他汀 常规方法(观察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并于治疗前后用生化法测定胆固醇水平[包括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免疫浊度法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治疗后观察组TC、LDL-C及hs-CRP下降,HDL-C升高(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LDL-C、hs-CRP降低,HDL-C升高(P均<0.05).提示阿托伐他汀可通过调脂及抑制炎症反应而对不稳定型心绞痛起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小檗碱对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0例S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00)和观察组(n=100),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q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小檗碱300mg(tid),随访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肌酐(Scr)、谷氨酰氨基转移酶(ALT)、肌酸激酶(CK)的差异。结果治疗1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TC[(3.38±1.05)mmol/Lvs.(4.24±1.07)mmol/L];TG[(1.20±0.62)mmol/Lvs.(1.42±0.73)mmol/L];LDL-C[(2.10±0.71)mmol/Lvs.(2.58±0.61)mmol/L];ALT[(22.32±11.66)U/Lvs.(34.46±12.87)U/L]水平下降更显著(P〈0.05);HDL-C水平升高无差异,Scr和CK未见差异。结论小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小檗碱具有更强的调脂效应,对肝功能的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血脂水平及血浆趋化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8月我院接受治疗的ACS病人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表达水平、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表达水平,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趋化素表达水平和血脂达标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TC、TG及LDL-C表达水平有所降低,HDL-C升高,且观察组TC、TG、LDL-C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hs-CRP、Hcy表达水平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趋化素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血脂达标率均有所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ACS,可有效改善病人血脂表达水平,降低趋化素表达水平,提高血脂达标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瑞舒伐他汀与氟伐他汀对冠心病的调脂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7月在我院采用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的冠心病患者333例作为瑞舒伐他汀组,选取2012年在我院采用氟伐他汀进行治疗的冠心病患者320例作为氟伐他汀组.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 治疗2周后瑞舒伐他汀组患者TC、TG、LDL-C及hs-CRP水平均低于氟伐他汀组,HDL-C水平高于氟伐他汀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瑞舒伐他汀与氟伐他汀相比,调脂效果更为显著,且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清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45例,依据冠心病临床类型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n=22例)和心绞痛组(包括稳定型心绞痛和不稳定型心绞痛,n=23)。患者在入院后采集病史,测定心肌酶、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清ADMA。同时用Syntax积分来评估冠脉狭窄程度,比较组间ADMA水平,分析ADMA水平与TG、TC、LDL-C、HDL-C、hs-CRP以及Syntax积分的相关性。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ADMA水平(60±24) μg/L显著高于心绞痛组(31±21) μg/L,P<0.05。患者血清ADMA水平与LDL-C、hs-CRP呈正相关。患者血清ADMA水平与冠脉狭窄程度的Syntax积分呈正相关。结论 血清ADMA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钙与单纯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血脂和血浆chemerin水平的影响。方法 2013年6月—2014年2月在邢台市第三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92例,随机分为单纯阿托伐他汀治疗组(A组)和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普罗布考治疗组(B组),每组46例,记录所有病人一般资料及既往病史,常规检测血脂等生化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浆chemerin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低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血浆chemerin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月后与B组TC水平低于A组(P0.05);治疗6个月后,与A组比较,B组TC、LDL-C、血浆chemerin水平明显降低,血脂达标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可明显降低TC、LDL-C水平及血浆chemerin水平,血脂达标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联合中成药丹红注射液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我院心内科收治的经颈动脉彩超检测确诊为内膜中层厚度(IMT)增厚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46例,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3例。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钙、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血脂指标,包括TG、TC、LDL-C、HDL-C、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IMT。结果治疗后治疗组TG、TC、LDL-C、ox-LDL、hs-CRP及IMT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联合中成药丹红注射液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临床疗效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普罗布考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铁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普罗布考片,每次500 mg,每日2次,疗程16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bg)、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对照组Hb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IL-6、hs-CRP、Fbg、TC、TG、LDL-C明显下降(P<0.01),Alb、Hb明显升高(P<0.01),IL-6、hs-CRP、Fbg与Alb、Hb呈负相关.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与营养不良密切相关.普罗布考能明显降低IL-6、hs-CRP、Fbg水平,升高Alb、Hb水平,改善患者微炎症状态及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参芍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氨基末端-前体钠尿肽(NT-proBNP)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88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按抽签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病人给予阿托伐他汀等常规西医治疗和对症治疗;基于此基础上、试验组给予参芍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疗效,血脂及血液流变学,血清Hcy、hs-CRP、NT-proBNP水平。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有效率(95.45%)高于对照组(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显著下降,试验组下降更为明显[(3.81±0.32)mmol/L与(4.89±0.53)mmol/L(1.82±0.59)mmol/L与(2.11±0.72)mmol/L、(1.53±0.13)mmol/L与(1.72±0.61)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变化不明显,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液流变学(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后试验组较对照组改善显著[(5.42±0.14)mPa·s与(6.01±0.45)mPa·s、(1.56±0.05)mPa·s与(1.74±0.07)mP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Hcy、hs-CRP、NT-proBNP均显著下降,试验组下降更为明显[(14.89±3.01)μmol/L与(18.38±7.01)μmol/L、(3.57±1.22)mg/L与(4.43±1.52)mg/L、(140.01±79.02)pg/mL与(210.02±61.22)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芍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用于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能降低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血清TC、TG、Hcy、hs-CRP、NT-proBNP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普罗布考、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联合应用(PAS疗法)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症的疗效。方法入选73例经B超证实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随机分为PAS组和AS组,随访6个月。其中PAS组37例,给予普罗布考0.375g×2次/d、阿托伐他汀10mg/d、阿司匹林100mg/d;AS组36例,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d、阿司匹林100mg/d。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血脂水平、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超声检测治疗前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厚度。结果治疗前PAS组及AS组血脂、OX-LDLCRP、IMT及斑块厚度基线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后PAS组及AS组以上指标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TG和HDL-C外,PAS组较AS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和阿司匹林治疗在降低血脂的同时,可降低患者的ox-LDL及CRP水平,疗效较单纯阿托伐他汀和阿司匹林治疗明显,同时也可改善患者的IMT及斑块总积分;稳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需长期干预治疗及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参七脉心通胶囊对颈动脉硬化并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血清一氧化氮(NO)、血浆内皮素(ET)水平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参七脉心通胶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方法将70例高脂血症并颈动脉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参七脉心通胶囊中药组(中药组)及阿托伐他汀西药组(西药组),每组35例,分别给予参七脉心通胶囊及阿托伐他汀口服治疗12周。于清晨空腹抽取服药前、服药后及停药2周后的静脉血,检测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NO、ET水平。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TC、TG、LDL及ET明显降低,血清NO及HDL水平明显升高,与治疗前相比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西药组优于治疗组(P〈0.05);停药2周后西药组所有患者TC、TG和LDL水平较治疗后升高,NO水平明显降低,与服药前无明显差异(P>0.05);而ET水平则明显回升,甚至高于服药前水平(P〈0.05)。在中药组却未出现这种趋势。结论参七脉心通胶囊对高脂血症并颈动脉硬化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有明显保护作用,从而防治动脉硬化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调脂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100例确诊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按1∶1随机分为两组:(1)他汀组(50例,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每晚1次);(2)联合治疗组(50例,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 每晚1次,非诺贝特200mg 每日1次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周和12周后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观察治疗前后上述血脂水平的变化、达标率,并记录不良反应及临床事件。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血清 TC、TG、LDL-C 水平均明显低于用药前,治疗12周后降低更为明显(P <0.05~<0.01),且12周后与他汀组比较,联合治疗组 TC [(4.35±0.71)mmol/L 比(4.09±0.56)mmol/L],TG [(2.35±0.62)mmol/L 比(1.65±0.49)mmol/L]和 LDL-C 水平[(2.01±0.39)mmol/L 比(1.85±0.22)mmol/L]降低更显著(P<0.05或<0.01);两组治疗后 HDL-C 水平均升高,12周后升高更明显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治疗12周后,联合治疗组 LDL-C、TG、HDL-C 各项指标达标率、3项血脂指标均达标和非 HDL-C 的达标率(分别为70%、68%、80%、58%、70%)均明显高于他汀组(分别为50%、46%、48%、10%、48%)(P <0.05或<0.01)。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较单用阿托伐他汀更有效,能更全面地改善各项血脂水平,有助于血脂的全面达标,且具有更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脂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ACS患者107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50例)和观察组(57例),疗程为4周。治疗前、后查血脂及hsCRP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hsCR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HDL-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hsCRP[(7.85±4.91)mg/L比(5.99±3.23)mg/L]、TC[(4.86±0.95)mmol/L比(4.39±0.81)mmol/L],LDL—C[(2.47±0.77)mmol/L比(2.12±0.68)mmol/L]水平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改良他汀序贯治疗对调脂及降低超敏C反应蛋白的作用较常规治疗更显著。  相似文献   

15.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脂必泰胶囊治疗冠心病高脂血症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疗效及机制。方法:136例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联合脂必泰胶囊治疗组(联合治疗组,69例)及单纯阿托伐他汀对照组(阿托伐他汀组,67例),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变化、血脂达标率及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患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sCRP均明显降低(P〈0.05~〈0.01);与阿托伐他汀组比较,联合用药组TC(64.2%比78.3%)、LDL-C(62.7%比75.4%)、TG(50.7%比60.9%)达标率显著升高(P〈0.05),hsCRP[(5.11±0.94)mg/L比(4.15±0.87)mg/L]水平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13.4%比2.9%)明显降低(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脂必泰胶囊对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有更好的降脂作用,能提高降脂达标率,降低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普罗布考与阿托伐他汀单独及联合应用对冠心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脂及心绞痛发作的影响。方法将119例冠心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随机分成普罗布考组、阿托伐他汀组及普罗布考与阿托伐他汀联合应用组,普罗布考剂量为0.5g,bid;阿托伐他汀剂量为10mg,qd。比较用药前和12周后三组患者平板运动心电图试验、血脂、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等指标变化。结果三组血清总胆固醇水平(P<0.001)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P<0.01)均明显降低;阿托伐他汀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P<0.01),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变化不明显;普罗布考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和丙二醛显著降低(P<0.001),超氧化物歧化酶升高(P<0.001),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P<0.01);联合用药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和丙二醛显著降低(P<0.001),超氧化物歧化酶升高(P<0.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变化不明显。三组治疗后平板运动心电图试验阳性率和研究结束前2周内心绞痛发作次数均减少,普罗布考组较阿托伐他汀组更明显(P<0.05),联合用药组更为显著(P<0.01)。结论普罗布考为一安全有效的降血脂及减少心绞痛发作的药物,与阿托伐他汀联合应用安全,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降压药物奥美沙坦酯及抗氧化药物普罗布考分别对高血压、冠心病患者血清瘦素(LEP)及脂联素(APN)的影响。方法:选取139例患者,分3组:正常组32例,奥美沙坦酯组55例,普罗布考组52例。规律服药12周,观察用药前后血脂、血压、体重指数、血清LEP、血清APN的变化。结果:①普罗布考组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奥美沙坦酯组治疗前后血清TC、LDL-C、HDL-C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②奥美沙坦酯组治疗后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普罗布考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奥美沙坦酯组与普罗布考组治疗前后血清LEP、APN水平变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正常组比较也具有统计学差别(均P0.01)。结论:奥美沙坦酯与普罗布考均可以通过降低血清LEP、升高血清APN水平来发挥心血管保护作用。健康者比高血压及冠心病患者血清APN水平高、血清LEP水平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普罗布考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脂、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及对氧磷酶1活性的影响.方法 38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0,阿托伐他汀10mg/d)和治疗组(n=18,阿托伐他汀10 mg/d+普罗布考1 000 mg/d),随访4周.两组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及对氧磷酶1活性.结果 治疗4周后,对照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15.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上升13.7%(P<0.05),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略有下降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分别下降28.1%、28.5%、14.2%(P<0.01)和23.3%(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更为明显(P<0.01).治疗后,两组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对氧磷酶1活性均明显升高(P<0.01);而治疗组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和对氧磷酶1活性的变化比对照组更为明显(P<0.01).治疗前的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对氧磷酶活性及两者治疗后的变化值与血脂各指标之间均无相关关系(P>0.05),而对氧磷酶活性与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669,P<0.01).结论 阿托伐他汀与普罗布考合用具有协同降胆固醇作用和抗氧化作用,但普罗布考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作用不能被阿托伐他汀抵消.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ATO)联合曲美他嗪(TRZ)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3月到2013年3月在我院被确诊为UAP的患者100例。以数字法随机分为 ATO组(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入 ATO,50例),ATO+ TRZ组(在ATO组基础上另加用TRZ,50例)。对比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情况。结果:ATO+TRZ组,总有效率为96.00%(48/50),显著高于 ATO组的76.00%(38/50)(P<0.05)。治疗后两组血脂水平均有显著改善,与 ATO 组比较,ATO+TRZ 组总胆固醇[TC,(4.78±0.65)mmol/L 比(4.12±0.60)mmol/L]、甘油三酯[TG,(1.54±0.51)mmol/L比(1.02±0.53)mmol/L]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02±0.46)mmol/L比(2.32±0.45)mmol/L]水平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57±0.58)mmol/L比(2.12±0.55)mmol/L]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结论: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疗效更显著,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20.
目的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Ⅱ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观察药物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在广西百色市人民医院内科门诊及住院的Ⅱ型糖尿病合并NAFLD的患者118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1例,对照组57例,2组均给予保肝、控制血糖等治疗,但治疗组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d。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的临床症状、体重指数(BMI)、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ALT、AST及肝脏B超改变。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临床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7,P=0.0000),治疗前后的血TC水平分别为(6.80±1.20)和(5.24±0.67)mmol/L(t=8.87,P=0.000)、LDL-C为(4.38±0.75)和(3.45±0.68)mmol/L(t=7.17,P=0.0000)、TG为(2.14±0.56)和(1.69±0.34)mmol/L(t=5.36,P=0.0000)、ALT为(61±11)和(46±9)U/L(t=8.24,P=0.0000)、AST为(53±14)和(41±12)U/L(t=5.08,P=0.0000),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HDL-C有所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5;P〉0.05);BMI无明显变化(t=1.84;P=0.0683)。对照组上述指标改变不明显(P〉0.05)。B超观察两组患者的肝脏密度均有不同程度改变,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Ⅱ型糖尿病合并NAFLD经阿托伐他汀治疗后能明显改善症状,降低血TC、LDL-C、TG、ALT、AST水平,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