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Liu ZM  Liu ZP  Guo T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6,34(11):1009-1012
目的探讨置入式Holter(ILR)在诊断不明原因晕厥和指导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入选2002年10月至2005年5月求治的不明原因晕厥患者10例,男性4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41±22)岁。有2次以上晕厥或近似晕厥史平均为(4.5±1.4)次/例,经常规检查未能明确晕厥原因。均选用Medtronic公司RevealPlus(9526型ILR。结果10例患者平均随访(17.8±6.6)个月,ILR有效监测时间平均(15.3±3.6)个月,监测期内6例患者再发晕厥或近似晕厥24次。7例患者手动触发19段心电图,ILR自动触发记录460段心电图,共记录211段心电图为心律失常事件。根据症状-心律相关性,7例患者明确为心律失常性晕厥,1例患者明确为非心律失常性晕厥;2例仍不能明确晕厥原因。提示ILR诊断晕厥的效率为80%。10例依据ILR监测结果得到相应治疗,晕厥发作减少或消失。结论ILR用于诊断不明原因晕厥和先兆晕厥安全、高效、长程,可证实或排除患者的部分晕厥或近似晕厥系心律失常所致;具有微创、简单、监测期长、信息量大等优点,可作为现有晕厥诊断方法的重要补充。加强患者的依从性和动态优化工作参数,将进一步提高ILR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利用植入式心电记录器(Implantable loop recorder,ILR)可在长达数年的时间内连续记录心电信号.对于反复发作而原因不明的晕厥患者,安装ILR相对于常规检查手段可获得更高的确诊率.本文介绍了ILR原理及其临床应用的优越性,对ILR在晕厥诊断、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记录方面的应用进展做了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3.
为不明原因晕厥患者安装植入型心电记录器(insertable loop recorder,ILR)在国内已有少量报道,但能明确记录到与晕厥相关的心律失常发生,继而确定病因者仍为数不多。本文报道1例植入ILR后18个月记录到窦性停搏的病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植入型心电事件记录仪(ILR)在不明原因晕厥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并筛选可能的心律失常源性晕厥预测因素。方法连续入选2013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断为不明原因晕厥,且植入ILR的患者37例,年龄(59±19)岁,男24例。植入后进行常规随访,每3~6个月进行1次随访,主要随访内容:症状、程控事件、是否发生晕厥。如患者发生晕厥,通知回院就诊,接受程控和心电学检查,分析晕厥病因及心律失常类型和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共22例(59.46%,22/37)患者记录到晕厥事件,其中9例为窦性心动过缓或窦性停搏,6例为三度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为室性心动过速,2例为室上性心动过速,4例为心房颤动(房颤)伴RR长间歇(>2 s),在植入后(187.73±177.12)d发生晕厥事件。1例患者记录到房颤伴RR长间歇,但未发生晕厥。16例患者植入永久起搏器,1例患者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2例患者行导管消融治疗。对性别、年龄、合并基础疾病、植入前晕厥次数、心电信息等进行分析发现,动态心电图中存在RR长间歇(>2 s)是预测晕厥发作的影响因素。结论植入ILR可使不明原因晕厥患者获得明确诊断并接受相应治疗,ILR是明确晕厥病因的有效手段之一。动态心电图中存在RR长间歇(>2 s)是心律失常原因晕厥的重要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长程心电数据对于分析不明原因晕厥的价值及要素。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连续选择2017年3月21日至2021年3月20日在四川省人民医院接受植入型心电监测仪(ICM)植入的患者, 分析植入后晕厥等事件发生与心律失常及相关临床情况间的关系, 分析和总结晕厥病因检出率、病因分类以及需要临床干预程度。结果入选的96例患者, 年龄64(52, 73)岁, 年龄范围13~86岁, 其中男55例。随访中, 49例再发晕厥, 其中确定晕厥与心律失常相关28例, 排除心律失常所致晕厥21例(15例患者最终明确了晕厥原因);暂未发生晕厥的患者47例, 其中有9例发现有需临床干预的心律失常, 但未能肯定这些心律失常与晕厥的关系。结论不明原因晕厥患者是否有心电监测状态下的晕厥再发, 是确诊的关键;晕厥再发过程中记录到的心电资料, 为不明原因晕厥患者提供了预期和预期以外的有诊断价值的数据。  相似文献   

6.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心律失常方面的研究情况,HCM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很高,与猝死、晕厥和心功能的下降有关,它的发生有其病理学和电生理基础,对HCM患者抗心律失常治疗最有效的药物是胺碘酮。  相似文献   

7.
动态心电图在不明原因晕厥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Holter)在不明原因晕厥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46例不明原因的晕厥患者进行24小时Holter检查。全部患者经病史、体检、常规心电图和体位性低血压试验等均未发现晕厥的直接原因。结果146例患者经Holter检查,55例(37.67%)出现心律失常,25例(17.12%)出现晕厥发作,22例(15.06%)晕厥发作与心律失常有关。尤其与心电图RR间期有一定的相关性。25例晕厥患者中,RR间期≥3.0秒者共57次,其中31次发生晕厥;而RR间期<3.0秒者256次,无1例发生晕厥(P<0.01)。结论一些不明原因晕厥的发作与心律失常有关。Holter检查对不明原因晕厥的病因诊断仍然是一种有价值的工具。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Holter)对不明原因晕厥的诊断意义.方法 对320例不明原因的晕厥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 320例患者经动态心电图检查,116例(36.25%)出现严重心律失常,60例(18.75%)出现晕厥发作,46例(14.37%)晕厥发作与心律失常有关,尤其与R-R间期的长短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电话传输心电监测(TTM)对晕厥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8例不明原因的晕厥患者进行TTM检查。结果168例中94例(56%)出现心律失常,72例(43%)出现晕厥发作,48例(28.6%)晕厥发作与心律失常有关,尤其缓慢性心律失常在晕厥的发生中更常见。晕厥检出率与监测时间有关,延长监测时间大大提高晕厥的检出率。结论电话传输心电监测对晕厥病因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心源性晕厥患者的心律失常发生情况与高危心电图的具体表现.方法 对29例疑为心源性晕厥的患者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 29例患者均发生了较严重的心律失常,晕厥15例,R-R间期小于3.0s者无晕厥表现,R-R间期大于3.0s者出现晕厥表现.结论 心律失常尤其是慢性心律失常是造成心源性晕厥的主要原因,一般具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可以获得可靠的病因,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回顾性病例分析研究总结交感应激性遗传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方法 54例交感应激后诱发心律失常的遗传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询问病史,全面体格检查以及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平板运动试验等严格检出和控制入选研究对象,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对象平均发病年龄为18.4±14.5岁,有晕厥或猝死家族史者46.3%;以晕厥为首发症状者占94.4%,其次为心悸42.6%和头晕33.3%;诱发因素中运动和劳累占50.0%,精神因素占50.0%,病理因素占11.1%。结论交感应激时CPVT和ARVC患者相对于LQTs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事件发生率高并且呈多样化。  相似文献   

12.
直立倾斜试验阳性反应患者心律失常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直立倾斜试验(HUTT)阳性反应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的特点。方法对2000年9月至2005年7月在中南大学湘雅第二医院晕厥专科门诊就诊或住院的不明原因晕厥或接近晕厥患者进行HUTT检查(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分析HUTT过程中心律失常发生情况。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27例HUTT阳性反应患者中122例(96.06%)患者出现心律失常。107例(84.25%)发生快速性心律失常,并在儿童及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倾斜试验(SNHUT)中发生率高(P<0.01),无性别差异(P>0.05)。快速性心律失常以窦性心动过速(98.13%,105/107)多见,其中99例(94.29%)患者在心率达最快后5min内,平均(1.73±1.72)min发生阳性反应。58例(45.67%)患者发生缓慢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缓多见(91.38%,53/58),常合并交界性逸搏心律、交界性逸搏和窦性停搏。10例窦性停搏患者平均停搏时间为(12.68±17.94)s。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基础心率偏慢,且在成人及基础直立倾斜试验(BHUT)过程中发生率高(P<0.05或P<0.01),而男女性别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1)HUTT过程中心率突然明显增快时应警惕阳性反应的发生。(2)缓慢性心律失常在成人及BHUT中发生率较高,常见类型有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交界性逸搏心律、交界性逸搏等,发生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基础心率偏慢。  相似文献   

13.
动态心电图对诊断心源性晕厥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心源性晕厥或猝死发作相关的心电图特征.方法 对120例疑为心源性晕厥者行24h12导联动态心电图(DCG)检查.结果 120例中55例(45.8%)出现严重心律失常,检出晕厥发作或猝死共27例;其中21例(17.5%)晕厥发作和3例(2.5%)猝死与严重心律失常有关.尤其与心室停搏(R-R间距)>3.0s及快速室性心律失常有一定的相关性.另外3例晕厥时未记录到任何心律失常.结论 12导联DCG检查可为心源性晕厥或猝死者获得可靠的病因诊断.  相似文献   

14.
发生在训练场或竞技场的运动员晕厥与猝死,以及校园或军营内年轻人的晕厥和猝死,绝大多数属于运动性心律失常。因患者年轻而平素健康,又发生在运动中,因此,这种晕厥、猝死的威慑力强、伤害性广、社会影响大。当今,运动性心律失常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其诊断、治疗及预防已成为医学面临的一个挑战,引起了多方面的高度关注与重视。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性,61岁,既往有陈旧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近期有晕厥发生,虽然心电图未记录到快速室性心律失常,但为了预防心源性猝死仍然置入了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后来患者再次发生晕厥,ICD记录到快速室性心律失常并除颤转复了窦性心律。  相似文献   

16.
1老年患者心律失常的流行病学老年人房性和室性心律失常十分常见,Pomerance统计资料显示,心律失常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老年人群中心律失常发病率为16%~36%,甚至高达75%,其中2/3是室性心律失常,1/3是室上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60岁患者室上性与室性心律失常发病率分别为5%和10%,>65岁患者分别为10%和6%~11%,>70岁老年人群中约有3/4的患者可见单个室性期前收缩(PVC)。心房颤动(AF)在>80岁的老年人群中发病率可超过8%,老年人传导系统常发生退行性变和纤维化,由此导致的缓慢性心律失常较多见,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传导…  相似文献   

17.
LI W  WANG C  WU LJ  HU CY  XU Y  LI MX  LIN P  LUO HY  XIE ZW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8(9):805-808
目的 探讨直立倾斜试验(HUTT)阳性反应出现后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的特征.方法 分析2001年3月至2009年8月在基础直立倾斜试验(BHUT)或舌下含化硝酸甘油倾斜试验(SNHUT)阳性反应出现后发生心律失常的169例患者资料,男性57例,女性112例,年龄6~65(23.1±14.8)岁,儿童(<18岁)86例,成人(≥18岁)83例.结果 心律失常发生在BHUT和SNHUT阳性反应后的患者分别为75例(44.38%)、94例(55.62%).常见类型为窦性心动过缓(143例,84.62%)、交界性逸搏心律(55例,32.54%)、窦性停搏(26例,15.38%),其中窦性心动过缓在成人更多见(P<0.01),窦性停搏和交界性逸搏心律的发生无年龄、性别和试验方式差别;心律失常与晕厥或接近晕厥的临床表现几乎同时出现者为77例(45.56%)、滞后出现者92例(54.44%),并且前者多发生在BHUT中,后者多发生在SNHUT中(P<0.05);心律失常与血压下降几乎同时出现者为84例(53.50%),滞后出现者73例(46.50%),且前者多发生在BHUT中,后者多发生在SNHUT中(P<0.01).结论 (1)HUTT阳性反应发生后常见心律失常为窦性心动过缓、交界性逸搏心律和窦性停搏,窦性停搏的发生无年龄、性别和试验方式的差别,试验操作中需提高警惕;(2)BHUT中,心律失常多与晕厥或接近晕厥的表现、血压的下降同时发生;SNHUT中,心律失常多发生于晕厥或接近晕厥的表现和血压下降之后,可能与硝酸甘油药理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8.
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后长间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后长间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1350例射频消融术患者中,有12例表现为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后长间歇及反复黑矇/晕厥,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其临床症状、动态心电图及心脏彩超结果进行随访。结果:12例患者电生理检查提示窦房结功能正常,均成功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其中房室旁道5例,左、右房性心动过速各1例,房室结双径路1例,I型心房扑动1例,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3例。射频消融术后随访,阵发性房颤组有1例(1/3,占33.3%)仍见短阵房颤或房性早搏后长间歇,另1例患者安装永久起搏器治疗,其他未见缓慢性心律失常及晕厥发作。结论: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后长间歇,可能是独立于病窦综合征之外的一种临床疾病。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后,一般可改善缓慢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9.
晕厥是临床常见的症状,是指由于脑血流灌注不足引起短暂的意识丧失和姿势紧张丧失,不需药物或电复律,能自行恢复意识〔1,2〕。引起晕厥的原因较多,其中由于心律失常而导致的晕厥在临床上较为多见。临床上心律失常的发作常呈短阵或间歇性发作,致使许多患者虽经数家医院频繁就诊,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心电疾病患者的低血钾与室性心律失常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分析原发性心电疾病患者低血钾的原因,探讨其低血钾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2003年8月~2005年6月共确定原发性心电疾病患者12例,8例在晕厥后或晕厥发作间歇期存在低钾血症,其中特发性心室颤动(简称室颤)1例,长QT综合征(LQTS)3例,B rugada综合征(BS)3例,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1例。结果8例共检测到低血钾23次,血钾浓度为2.92±0.42(1.8~3.34)mmol/L。4例低血钾可能是室速/室颤的诱因,4例低血钾与室速/室颤的关系不太明确。补钾治疗对3例LQTS与1例多形性室速患者有效,使1例BS患者晕厥发作减少。结论低血钾是原发性心电疾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危险因素,应常规监测血钾浓度并维持其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