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症4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抗甲状腺药物(ATD)引起粒细胞缺乏症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治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6例因服用ATD致粒细胞缺乏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粒细胞缺乏症多数发生在服药后2~8周。他巴唑(MMI)组的发病时间及粒细胞值较丙基硫氧嘧啶(PTU)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数病例有咽痛、发热等临床症状。所有患者停用ATD,选择性使用升白细胞药、糖皮质激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症状均好转。结论:对服用ATD者均应常规监测外周血白细胞,尤其在开始治疗的前2个月,以便尽早发现,及时治疗。重症病例应加用G-CSF。  相似文献   

2.
我院 1 990~ 2 0 0 0年收治了甲亢伴弥漫性甲状腺肿大应用ATD治疗发生粒细胞缺乏症 (简称粒缺 ) 1 3例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 3例 ,男 2例 ,女 1 1例 ,年龄 9~ 60岁 .甲亢病程 4月~ 1 0年。服用他巴唑 1 2例 ,其中1 1例 30mg/d ,1例 1 5mg/d。服用丙基硫氧嘧啶1例。从服药到发生粒缺症状时间为 2~ 8周 ,8例首次服药于 4 94± 1 57周时 ,5例为再次服药于 3 0 0± 1 2 2周时。1 3例均有乏力、发热。 9例体温 >39℃。 1 1例有咽痛 ,5例有肌肉疼痛 ,3例伴黄疸 ,2例肺部感染 ,3例败血症。血培养 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 …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抗甲状腺药物 (ATD)引起粒细胞缺乏症的临床特点 ,治疗及转归。方法 对 17例因服用ATD致粒细胞缺乏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单独应用糖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 (HCSS)和联合应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均有效 ,有效率达 10 0 % ,但HCSS与G CSF联合应用效果更明显 ,粒细胞恢复正常时间更短。 17例患者中 ,82 9%的粒细胞缺乏症发生在ATD治疗后的 2个月以内。结论 对服用ATD者均应常规监测外周血白细胞 ,尤其在开始治疗的前 2个月 ,以尽早发现 ,及时治疗。HCSS和G CSF治疗ATD所致粒细胞缺乏症疗效肯定 ,但对重症病例 ,应用HCSS与G CSF联合治疗优于单独应用HCSS治疗 ,若合并感染 ,应加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4.
急性粒细胞缺乏症(简称粒缺)是内科急重症之一,本院1990年7月至1998年7月诊治药物性粒缺15列,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5例均为非抗肿瘤药物所致,其中男性7例,女性8例,年龄22~58岁。引起急性粒缺的药物有:甲基硫氧嘧啶3例,甲巯咪唑2例,氯丙嗪3例、氨基比林3例;丙基硫氧嘧啶、双氢克尿塞、磺胺药、苯巴比妥各1例。1.2 诊断标准 按照《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1]中之粒细胞缺乏症的国内诊断标准及国内疗效标准。1.3 临床表现 首诊全部发热;咽痛10例,(66.6%),化脓性扁桃体炎8例(53.3%);颈或颌下淋巴结肿大有压痛9例(60%)。…  相似文献   

5.
中性粒细胞缺乏症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性粒细胞缺乏症(粒缺)是指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是血液系统疾病中的急症。既往因治疗方法有限,早期病死率很高。目前由于新一代抗生素、细胞因子、层流洁净病房及成分输血的使用,病死率大大降低。但医源性粒缺临床常见发生。我院收治1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中性粒细胞缺乏症患者12例,均符合粒缺诊断标准[1]。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34~79岁。粒缺原因:①解热镇痛药使用后6例;②肿瘤化疗后4例;③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服用丙基硫氧嘧啶2例。1.2临床表现①发热:本组患者均明显发热,T38.7~41.3…  相似文献   

6.
抗甲状腺药物(antithyroid drug,ATD)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下称甲亢),尤其是Graves(又名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亢)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一般情况下,抗甲状腺药物丙基硫氧嘧啶(PTU)和甲巯咪唑(MMI)是安全的,但其少见、严重的副作用可能存在潜在的致命危险[1].有资料表明[2],3%~12%的甲亢患者在使用ATD后可产生不良反应.ATD是治疗甲亢的常用药,护理人员必须了解该类药物的副作用及护理.本文对ATD的副作用及相关护理作综述.  相似文献   

7.
甲亢合并妊娠42例诊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甲状腺机能亢进 (甲亢 )合并妊娠 ,因抗甲状腺药物(ATD)的副作用 ,在治疗中医生及患者都存在着不同的顾虑。作者收集了1995~2002年资料较为完整的甲亢合并妊娠者42例 ,分析其对孕妇及患儿的影响。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2例患者均符合甲亢合并妊娠的诊断 ,22~25岁24人 ,26~30岁12人 ,31~36岁6人 ,平均26岁。妊娠前甲亢24例 ,妊娠1~2个月后发现甲亢18例。42例中 ,9例未服用ATD ,33例予ATD治疗 ,其中3例从妊娠至分娩一直服用丙基硫氧嘧啶 (PTU)200~300mg/d ,30例多数用维持量。33例中 ,12例服用1~3个月 ,21例孕期坚持服药。分娩时1…  相似文献   

8.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合并粒细胞缺乏症(粒缺)是甲亢患者应用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中最严重的毒副作用,也是甲亢危急重症之一,如处理不当,易危及生命。本文就近4年来我院收治的24例ATD导致的粒缺进行报告。  相似文献   

9.
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症并非罕见 ,常以发热、感染为首先表现 ,极易误诊 ,且病情发展变化快 ,死亡率高 ,1 999~2 0 0 1年我科共诊治 1 1例 ,在外院首次就诊时均误诊 ,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4例 ,女 7例 ,年龄 1 6~ 48岁 ,甲亢病程 1个月~3a。发病前 1~ 3个月服用他巴唑 (2 0~ 30 mg/ d)者 9例 ,既往曾间断服用他巴唑 (1 0~ 30 mg/ d) >1 a者 1例 ,发病前 9d服用丙基硫氧嘧啶 (30 0 mg/ d)者 1例。出现发热至就诊时间为 3~ 1 2 d。临床表现 :畏寒、发热 1 1例 ,咽痛 9例 ,咳嗽、咯痰 3例 ,腹泻 3例 ,部分病例有上述多种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131I与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的疗效。方法将180例初诊甲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131I治疗组和ATD治疗组,各组90例。31I治疗组采用131I治疗,ATD治疗组采用丙基硫氧嘧啶或甲硫咪唑治疗。2组均治疗、观察2年以上。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甲减、突眼及甲亢复发的情况、甲亢并发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131I治疗组的治愈率高于ATD治疗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ATD治疗组(均P〈0.05),但131I治疗组甲减发生率高于ATD治疗组,甲亢性心脏病的疗效明显优于ATD治疗组(均P〈0.05)。结论131I治疗甲亢是相对安全、有效的,其综合疗效优于ATD。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抗甲状腺药物(ATD)引起肝损害的发生率、相关因素、治疗及转归。【方法】对184例在本院门诊确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并开始使用甲巯咪唑(MMI)(n=86)或丙基硫氧嘧啶(PTU )(n=80)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治疗前和治疗后每个月查肝功能及甲状腺功能。【结果】166例患者完成了为期1年的随访,38例(22.9%)患者发生肝损害,MMI 组(6.9%)(6/86)显著低于 PTU 组(40%)(32/80)。其中以亚临床肝损害为主,占65.8%。无论 MMI组还是 PTU组,肝损害组治疗前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均明显高于无肝损害组。肝损害患者通过改变治疗方案,预后良好,肝损害恢复平均时间为3.6个月。【结论】ATD发生肝损害较为普遍,尤其在 FT3水平较高的患者。鉴于 PTU的肝损害发生率较高,建议优先选用 MMI治疗甲亢。尤其在治疗初始阶段,应检测肝功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是内分泌系统常见病,使用抗甲状腺药物(ATD)是常用治疗甲亢方法之一。这些药物主要副作用有粒细胞减少、皮疹,也可引起转氨酶升高等肝损害[1]。本文就1997年1月至2006年12月近10年来本院甲亢患者治疗中发生的38例ATD所致肝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8例,男性8例,女性30例,年龄13~70岁,平均(40±6)岁,均为Graves病。4周内发病32例5~8周发病4例,8周以上2例。根据病情轻重结合肝酶或和胆红素升高达正常高值3倍为界,病情较重且伴肝酶或和胆红素≥正常高值3倍为重度ATD致…  相似文献   

13.
本文总结了6例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致严重肝功能损害的特点,探讨其发生、预防及治疗。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1例,女5例,年龄26~42岁,均为初发的甲亢患者。本组治疗前血、尿常规、肝功能等检查均未见异常,4例患者服甲硫眯唑30mg/d,2例丙基硫氧嘧啶300mg/d,在服药后2~3周出现皮肤巩膜黄染,乏力加重,尿色加深,体检除皮肤巩膜黄染外未发现其他阳性体征。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丙基硫氧嘧啶(PTU)致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小血管炎的机制。方法:1例因长期服用丙基硫氧嘧啶(PTU)所致ANCA相关小血管炎,复习近年相关文献并讨论。结果:患者出现血尿、蛋白尿,伴肾功能受损,并有肺部累及,ANCA阳性。结合发病前服用PTU长达36个月,故诊为PTU导致之ANCA相关小血管炎。经停用PTU,给予泼尼松治疗患者症状明显好转,肾功能得到改善。结论:PTU可引起ANCA相关小血管炎,及时停用PTU以及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丙基硫氧嘧啶致肝脏损害2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元碧 《华西医学》1998,13(2):181-182
丙基硫氧嘧啶致肝脏损害2例报告梁元碧四川省广元市410医院内科(628000)抗甲状腺药物所致肝脏损害较少见,本文报告2例甲亢患者用丙基硫氧嘧啶后发生严重肝脏损害及白细胞减少。在加用保肝药物及升白细胞药物治疗的同时,改用他巴唑口服,经治疗后肝功及白细...  相似文献   

16.
提高对他巴唑致粒细胞缺乏症的认识。方法:对14例因服用抗甲状腺药物(ATD)致粒细胞缺乏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抗甲状腺药物引起粒细胞缺乏症,不论服药剂量大小、时间长短及是否初治或复治均可发生。选用G—CSF效果明显。结论:对服用ATD患者必须常规监测白细胞,发现粒缺早期应用G—CSF,积极控制感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伴发轻度肝功能损害患者口服抗甲状腺药(ATD)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方法对34例初诊为甲亢合并轻度肝功能损害的患者,分析比较ATD治疗前后其肝功能的变化.结果34例甲亢合并轻度肝功能损害的患者ATD治疗后1个月,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和游离甲状腺素(FT4)正常者有20例,肝功能正常者18例.治疗后3个月,FT3、FT4及肝功能全部恢复正常.结论甲亢合并轻度肝功能损害时,ATD治疗仍然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05年11月至2010年11月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患者62例,分析患者临床表现、心电图和心脏彩超检查结果,分析患者误诊情况.本组患者确诊为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脏病后,均给予他巴唑或者丙基硫氧嘧啶治疗,根据患者合并的心脏病,可给予盐酸普奈洛尔、利尿剂、血管扩张药、强心药物等治疗.结果 经过1~6个月治疗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得到有效控制,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和血清游离甲状腺素逐渐降到正常水平;4例心绞痛患者在治疗1周后心绞痛症状消失;27例心力衰竭患者在治疗1个月内心衰症状均得到纠正;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患者在治疗3个月内均转为窦性心律,早搏和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心电图均转为正常;18例心脏扩大患者复查心脏彩超,15例患者均恢复正常,其余3例患者有不同程度较治疗前缩小.结论 掌握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临床特点,避免误诊,及早确诊及早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抗甲状腺药物(ATD)致不同程度粒细胞缺乏症的疗效。方法40例明确诊断为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Graves病)的患者,服用ATD前血常规中性粒细胞数量正常,服用ATD后3~16周,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0.09~0.499)×109/L(2次细胞计数);依据中性粒细胞缺乏的轻、中、重程度将患者分为A、B、C 3组;A组16例,B组14例,C组10例;3组患者立即停用ATD,给予盐酸小檗胺和利血生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150~300μg每日1次皮下注射,第1次应用G-CSF 4~24小时复查血常规,以后每天复查血象,直至血中性粒细胞≥2.0×109/L考虑停药;有症状患者同时加用广谱抗生素抗感染治疗。结果中性粒细胞轻度缺乏[中性粒细胞计数(0.3~0.499)×109/L]、中度缺乏[中性粒细胞计数(0.1~0.299)×109/L]患者其粒细胞计数可逐渐上升至正常范围;重度粒细胞缺乏(中性粒细胞计数0.09×109/L)患者中性粒细胞恢复时间较轻、中度缺乏的患者明显延长;中性粒细胞重度缺乏患者经过以上治疗,应用G-CSF 4~24小时中性粒细胞不升,以后中性粒细胞上升较慢,其中7例患者粒细胞达正常水平,另3例患者因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严重感染死亡,死亡前1天中性粒细胞仍然不升高。结论G-CSF对轻、中度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效果明确,且对前者的疗效优于后者;G-CSF对重度粒细胞缺乏恢复时间延迟,疗效不满意;第一次注射G-CSF 4~24小时中性粒细胞计数是评价G-CSF是否有效的指征。  相似文献   

20.
选取46例已确诊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丙基硫氧嘧啶治疗,对照组给予碳酸锂等药物进行常规治疗,治疗1个月后,分别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中总和游离甲状腺素(T4)、三碘甲腺原氨酸(T3)含量,比较两组甲状腺功能亢进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血清中总甲状腺素(TT4)、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T3)、游离甲状腺素(FT4)及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水平明显降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逐渐好转。丙基硫氧嘧啶能够维持甲状腺功能,有效缓解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