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三维电场导航系统(EnSite-NavX)非X线透视引导下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可行性。方法对42例PSVT患者,在NavX系统非X线透视引导下行RFCA。结果 42例PSVT,其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22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20例(右侧旁道4例,左侧旁道15例,左、右侧双旁道1例),全部消融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前8例为验证消融靶点位置行数秒X线透视,1例患者左锁骨下-奇静脉迂曲畸形,行静脉造影,1例左前隐匿性旁道非X线透视引导下消融未成功,改在透视下消融,更换合适消融导管消融成功,X线曝光时间6 m in,其余患者手术全程在非X线透视下完成。结论 NavX非透视引导下行RFCA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应用磁导航系统遥控射频导管消融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37例腔内电生理证实为AVNRT的患者(女性29例),平均年龄(44±15)岁,应用NiobeⅡ磁导航系统控制HeliosⅡ磁性温控导管,实施慢径改良术,对于反复放电不出现交界性心律或出现"有效消融"仍能诱发出AVNRT者施行Koch三角基底部线性消融术.结果 37例患者均实现即刻消融成功,其中14例实现慢径消融,余23例达到慢径改良,除1例患者出现一过性一度房室阻滞以外,余未出现相关并发症.平均消融次数(2.9±1.6)次,放电时间为(130±33)s,总消融时间为(120±32)min,总X线曝光时间为(5.3±2.7)min,术者X线曝光时间为(2.9±1.1)min.消融前后房室结前传文氏点、AH间期及HV间期等电生理参数无明显改变.后入组的19例患者总消融术时间、总X线曝光时间及磁导航遥控导管X线曝光时间较先入组的18例患者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术者X线曝光时间无明显改变,反映出应用磁导航系统进行AVNRT消融治疗仅需较短的学习曲线.结论 应用磁导航系统可安全、有效地实施遥控射频导管消融治疗AVNRT,且学习曲线短,并明显减少术者的X线曝光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在低频率X线曝光下应用EnSite NavX三维标测系统引导射频消融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选择2011年4月至2015年2月在本院住院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经食管调搏筛选出103例AVNRT。将入选患者分为研究组61例和常规组42例。研究组低频率X线曝光下应用NavX指导消融,常规组X线透视消融。观察两组的手术成功率、手术操作时间、放电次数、放电时间、X线曝光时间和并发症。结果研究组中2例经术中心内电生理检查诊断分别更正为房性心动过速和间隔旁道致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而剔除出组,其余研究组及常规组均成功完成手术。与常规组比较,研究组手术时间减少[(46.5±11.7)min vs(63.4±14.5)min,P0.01],X线曝光时间明显缩短[(192±103)s vs(413±112)s,P0.01],放电次数显著减少[(3±1)次vs(7±2)次,P0.01],放电时间显著缩短[(184±69)s vs(378±77)s,P0.01]。术中常规组发生1例房室传导阻滞。结论低频率X线曝光下在EnSite NavX三维标测系统引导射频消融治疗AVNRT安全,在缩短X线曝光时间的同时提高了手术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验性慢径导管消融治疗临床疑似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本院1998年10月~2015年10月368例接受房室结慢径消融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电生理检查与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结果及随访结果,比较323例电生理检查证实存在房室结双径传导且能诱发AVNRT和45例存在房室结双径传导但不能诱发AVNRT患者的消融结果及平均7.8年随访期内心动过速复发率,另对21例疑似AVNRT但电生理检查无房室结双径传导,无可诱发心动过速,且未接受慢径消融治疗的患者进行了平均1.4年随访。结果经导管射频消融术中不能诱发AVNRT患者与术中能诱发心动过速患者首次慢径消融的成功率均为100%,且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中不能诱发心动过速患者随访期心动过速复发率(4.4%)高于术中能诱发AVNRT患者(1.5%)(p0.05%)。术中能诱发AVNRT患者消融后复发病例均为首次消融时未达到主要消融终点(A-H间期跳跃现象消失)者,术中未诱发心动过速患者消融后复发病例再次电生理检查时均未发现存在房室结双径传导现象,亦未再诱发心动过速。在平均1.4年随访期内38%的疑似AVNRT但未接受经验性慢径消融治疗的患者再次发生心动过速。结论对于电生理检查证实存在房室结双径传导但不能诱发心动过速的疑似AVNRT患者,经验性慢径导管消融治疗安全有效,但应尽量以A-H间期跳跃现象消失作为消融终点。对于电生理检查未证实存在房室结双径传导,且不能诱发心动过速的疑似AVNRT患者,应酌情选择经验性慢径导管消融治疗。  相似文献   

5.
经导管射频消融改良房室结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24例病人经射频消融(RFCA)慢径改良房室结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研究结果。RFCA后24例病人均不再诱发AVNRT(100%),其中23例慢径传导消失(95.8%),1例慢径传导明显减慢(4.2%)。认为RFCA改良慢径对房室和室房传导没有明显影响,其消融成功的可能预测指标为:X线影象消融电极位于房室结后下部、消融电极图A/V<0.4,放电出现交界性早搏或并行性交界性心律。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Ensite Navx三维标测引导射频消融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射频消融治疗AVNRT患者213例,将其分为三维标测组(101例)和常规治疗组(112例),三维标测组在Ensite Navx三维标测系统引导下,必要时联合短暂X线透视进行射频消融;常规治疗组在传统X线透视下行射频消融治疗。观察指标:①放置标测导管过程中X线曝光时限和射线剂量;②操作消融导管进行建模消融过程中X线曝光时限和射线剂量;③手术时间;④即刻成功率与总体成功率;⑤并发症的发生率(血气胸、心脏压塞、III度房室传导阻滞)。结果 ①放置标测导管过程中两组的X线曝光时间、曝光剂量分别为:三维标测组(2.3±1.3)min、(1.7±1.1)mGy,常规治疗组(2.4±1.1)min、(1.6±1.0)mGy,二者无统计学差异;②操作消融导管消融过程中,三维标测组X线曝光时间、曝光剂量为:(2.6±1.8)min、(3.5±1.8)mGy,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的(8.9±2.0)min、(11.8±2.6)mGy(均P<0.01);③手术时间:三维标测组、常规治疗组分别为(48±16)min,(47±13)min,无显著差异;④术中两组患者均消融成功;术后随访6个月,三维标测组无复发病例,常规治疗组有1例复发,在Ensite Navx三维标测系统引导下再次消融成功,两组总体成功率无显著差异;⑤并发症:射频术中两组均未出现相关并发症。结论 应用Ensite Navx三维标测引导射频消融能够治疗AVNRT安全有效,且不增加手术时间和并发症,X线曝光时间、曝光剂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7.
消融房室结慢径是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安全而有效的方法.但AVNRT消融终点标准意见不尽一致.本文分析163例AVNRT的射频导管消融术(RFCA)电生理特征及慢径消融时的心电改变,并对其消融的终点标准、消融方法学及并发症预防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EnSite NavX三维标测系统指引下X线零曝光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5例右侧显性旁道并发房室结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7月襄阳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房室结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5例,均经EnSite NavX三维标测系统电生理检查证实为右侧显性旁道,均在EnSite NavX三维标测系统指引下行X线零曝光导管射频消融术。结果 5例患者均成功实施X线零曝光导管射频消融术;手术时间为45~166 min;术后随访30~90 d,5例患者均未复发。结论 EnSite NavX三维标测系统指引下X线零曝光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右侧显性旁道并发房室结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成功率高,可有效降低X线暴露风险。  相似文献   

9.
报道射频消融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31例,成功率为96.8%。快径消融4例,慢径者27例,有1例在射频消融过程中发生心室颤动。快、慢径消融中发生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各1例。随访2~24月,复发1例。笔者认为AVNRT射频消融术应在慢径进行,因其Ⅲ度AVB合并症少。另外,AVNRT消融不应在心动过速发作时进行,恐掩盖早期出现的交界性心律及导管移位。  相似文献   

10.
改良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慢径消融的方法学 ,以探讨判断慢径阻断的新指标。 6 0例AVNRT病人接受慢径射频消融术 ,根据X线影像部位和局部电图特点确定消融靶点 ,心房快速刺激 (S1S1)显示慢径前传放电消融 ,以 10s内慢径前传阻滞作为有效消融指标并以此连续放电达 30s。消融后房室结双径传导消失 ,不再诱发AVNRT为手术终点。 6 0例病人均达到消融终点。共消融 36 1个靶点 ,其中放电不足 10s者 2 80个、放电 30s者 81个 ,后者中 6 0个为有效消融靶点。有效阻断慢径者表现为放电 6 .9± 1.8(2 .8~ 10 )s慢径前传阻滞 ,S1刺激经快径前传。所有病人术后 3~ 7天食管电生理复查不再诱发AVNRT。随访 3~ 19个月无AVNRT复发。结论 :显示慢径前传消融可客观判断放电消融的有效性 ,避免盲目延长放电时间所造成的无效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1.
探讨能量测试法在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慢径标测与消融中的作用。将 90例AVNRT患者分成三组 (每组 30例 ) ,分别采用能量测试法、下位法和后位法进行慢径标测与射频消融。能量测试法是在Koch三角区逐步以小剂量多次试验放电标测 ,以出现加速性交界性心律为慢径传导部位 ;从 2 0W开始消融并增至 30W ,持续 12 0s ,以出现加速性交界性心律且逐渐转变为窦性心律为消融有效。能量测试法所需手术标测时间、X线曝光时间和消融能量明显少于后位法 (12 1± 43vs 183± 6 7min ,5 8± 2 1vs 93± 34min ,70 0 0± 470vs 12 0 0 0± 75 0J,P≤ 0 .0 5 ) ,而发生短暂性房室阻滞和交界性心动过速则均较下位法明显减少。慢径消融有效时几乎 10 0 %出现加速性交界性心律 ;慢径传导呈多部位分布。结论 :能量测试法运用于AVNRT慢径标测及消融中 ,能较敏感地揭示慢径传导部位和消融有效的靶点 ,为AVNRT慢径标测消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多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并存的电生理机制和射频导管消融结果。方法18例经电生理检查后行射频导管消融的多型AVNRT患者。慢快型和慢慢型AVNRT的消融方法为首选消融前传慢径(房室结右侧后延伸),快慢型AVNRT的消融方法为消融最早慢径逆传心房激动部位。消融成功的标准为消除1:1前传慢径,消除快慢型AVNRT的逆传慢径,不能诱发任何类型AVNRT。结果11例在消融前的电生理检查中诱发出2种类型AVNRT,均在三尖瓣环与冠状静脉窦口之间(房室结右侧后延伸)成功消融。7例在电生理检查中诱发出1种类型,消融此型后又诱发出另外1种类型,其中4例在房室结右侧后延伸进一步消融成功,另3例均经左侧后延伸进一步消融成功。消融术后随访6个月至8年,18例均无复发。结论对于大多数多型AVNRT,房室结右侧后延伸可能为其折返环的主要基质,消融可成功治愈多型AVNRT。在少部分多型AVNRT中,左侧后延伸与右侧后延伸可能分别作为不Ⅻ类型AVNRT折返环的主要基质,需要分别消融才能成功治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多种类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并存患者的电生理机制和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结果。方法研究人群为18例经电生理检查后行射频消融治疗的多种类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患者。慢快型和慢慢型AVNRT的消融方法为首选消融前传慢径(房室结右侧后延伸),快慢型AVNRT的消融方法为消融最早逆传慢径的心房激动部位。消融成功的标准为消除1:1前传慢径,消除快慢型AVNRT的逆传慢径,不能诱发任何类型AVNRT。结果多种类型AVNRT的发生率为1.8%(18/1000)。18例患者中有11例在消融治疗前的电生理检查中诱发出2种类型AVNRT,有7例在电生理检查中诱发出1种类型AVNRT,消融此型后又诱发出另外1种类型AVNRT。在消融前即诱发出2种类型AVNRT的10例患者,均在三尖瓣环与冠状窦口之间(房室结右侧后延伸)成功消融两种类型AVNRT。在电生理检查中出现1种类型AVNRT,经导管射频消融这种AVNRT后,又出现另外1种类型AVNRT的7例患者中,4例在三尖瓣环与冠状窦口之间(右侧后延伸)成功消融两种类型AVNRT;另3例中的2例在房室结右侧后延伸处消融后,第1种AVNRT不能诱发,但可诱发出另外1种类型AVNRT,经在冠状窦近端及二尖瓣环房侧(房室结左侧后延伸)进一步消融成功;另1例经消融三尖瓣环与冠状窦口之间(右侧后延伸)后,除原诱发的快慢型AVNRT外,还可诱发慢慢型AVN-RT,其逆传心房激动顺序与快慢型时相同,提示2种类型AVNRT均应用同一条逆传慢径,经在冠状静脉窦内和二尖瓣环房侧(房室结左侧后延伸)成功消融2种类型AVN-RT。术后随访18例均无复发。结论对于大多数多种类型AVNRT患者,具有前向和逆向传导功能的传统房室结慢径(房室结右侧后延伸)可能为多型AVNRT的主要基质,因此消融房室结右侧后延伸可成功消融大多数多型AVNRT。对于少部分多型AVNRT患者,左侧后延伸与右侧后延伸可能分别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三维标测系统辅助的儿童快速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X线曝光量的变化.方法 行快速心律失常消融术的患儿,82例为研究组(利用三维Ensite NavX标测),90例为对照组(射频消融术,常规借助X线),进行辐射剂量比对.结果 研究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 23例(28.0%),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 39例(47.6%),右心房房性心动过速(RAT)2例(2.4%),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18例(22.0%).对照组:AVNRT 20例(22.2%),AVRT40例(44.4%),RAT 2例(2.2%),IVr 28例(31.1%).研究组辐射剂量(154.40±219.33) μGy明显低于对照组(920.33±1698.11) μGy(P<0.001).两组的总治愈率分别为92.68%和92.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6例,对照组复发7例.结论 Ensite NavX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儿童快速性心律失常能显著减少X线曝光剂量,与常规透视方法下的射频消融具有一致的较高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射频(RF)导管消融慢径是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一线治疗方法。经静脉冷冻导管消融也可用于治疗AVNRT。该研究前瞻性、随机比较经静脉冷冻导管消融与RF导管消融治疗AVNRT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是一种常见的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RFCA)是首选的治疗方法,从快径消融到慢径改良,随着成功率的提高,并发症的减少,RFCA治疗AVNRT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确立。目前,RFCA治疗AVNRT的成功率可以达到98.8%,并发症的发生率在0.8%左右〔1〕。准确、有效的靶点选择是整个治疗过程的关键,它不但能增加治疗成功率、减少X线曝光时间及消融放电时间,而且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现就慢径消融的靶点定位的方法学进展综述如下。1房室结双径路的解剖房室结双径路被认为是AVNRT的解剖基础〔2〕。Scherf于1926年…  相似文献   

17.
探讨快 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射频消融治疗的方法学。 7例快 慢型AVNRT患者 ,在心动过速发作时 ,寻找慢径最早心房出口作为靶点行射频消融治疗。6例消融成功。与冠状静脉窦口 (CSp)相比 ,成功靶点A波提前程度平均为 9.8± 1.3ms。手术时间 87± 2 4min ,X线曝光时间 2 7± 12min ,无并发症 ,随访无 1例复发。结论 :激动标测寻找最早心房出口点作为消融靶点 ,是射频消融治疗快 慢型AVNRT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经导管冷冻消融房室结慢径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疗效。方法对本院13例AVNRT患者行冷冻消融房室结慢径路治疗,先用-30℃行冷冻标测,确定有效靶点且无快径损伤后,立即行-75℃冷冻消融,消融4~8分钟,消融过程中密切观察房室结传导功能,一旦发现有房室结损伤,立即终止消融,改换靶点。结果13例均获成功,随访1~9个月无复发;在冷冻标测及冷冻消融时导管顶端与靶点无位移现象;冷冻标测与冷冻消融过程中无结性早搏或结性心律出现;2例在冷冻标测和冷冻消融过程中出现一过性房室阻滞,立即停止冷冻复温后,即刻传导恢复。无其它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导管冷冻消融是治疗AVNRT的有效方法,在一定温度时间内的组织损伤是可逆的,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永久性房室阻滞的风险,较传统射频消融术治疗AVNRT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射频消融术中房室结快慢径前传不应期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探讨 2 7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病人射频消融术 (RFCA)中房室结前传有效不应期 (ERP)变化的意义 ,应用心房程序刺激法测定放电前后房室结快慢径前传ERP并据此指导治疗。结果 :2 7例AVNRT病人房室结ERP对射频电流呈 4种反应 :①快径前传ERP缩短 10例。其中 6例表现为引起跳跃的S2 间期缩短 ,无心房回波 ,异丙肾上腺素可诱发AVNRT ,继续寻找并消融慢径 ,跳跃现象消失。 4例前传ERP由 36 0± 15ms缩至 170± 8ms,跳跃消失 ,异丙肾上腺素不能诱发AVNRT ,不再消融。②快径前传ERP延长 6例 ,由 36 0± 10ms增至 430± 12ms。延长S2 与S1耦联间期行心房程序刺激 ,跳跃再现 ,继续寻找并消融慢径至跳跃消失。③慢径前传ERP缩短 5例。术中AVNRT频率由 170± 14次 /分增至 2 30± 11次 /分。继续消融慢径 ,跳跃消失。④慢径前传ERP延长 6例 ,表现为AVNRT的频率减慢 ,继续消融慢径获成功。上述病人经 3.3± 0 .8( 2 .0~ 4.5 )年的随访 ,未见房室阻滞 (AVB)发生 ,亦无AVNRT复发。结论 :对于少数AVNRT病人 ,借助术中房室结前传ERP的变化指导消融 ,可望提高治疗效率、减少复发机率、避免AVB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根据房室结存在快径、右侧后延伸(经典慢径)和左侧后延伸(另一条慢径)和折返环路,对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进行分型,并根据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的结果验证以上分型,同时分析此分型在指导房室结慢径消融中的意义.方法 812例入院进行射频消融AVNRT患者,常规行程序心房和心室电刺激和心内标测.根据AVNRT的类型分别采用消融房室结前传慢径和/或逆传慢径的方法治疗AVNRT.结果采用目前常用的AVNRT的分型方法,812例AVNRT患者中,慢快型659例(81%)、慢慢型81例(10%)、快慢型72例(9%).所有812例AVNRT患者均消融或改良房室结慢径成功.按AVNRT可能的6种折返环路分型,慢快型649例(80%)、左侧变异慢快型10例(1%)、快慢型和变异快慢型57例(7%)、左侧变异快慢型15例(2%)、慢慢型81例(10%).结论按房室结快径、右侧后延伸和左侧后延伸可能形成的6条折返环路,对AVNRT进行分型,符合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的结果.此分型对理解AVNRT的折返机制和指导房室结慢径消融治疗AVNRT有较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