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了解肾上腺素(Adrenaline,Adr)对小鼠粒巨噬系祖细胞的影响.方法在体外半固体培养的粒-巨噬系集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 Unit-Granulocyte and Macrophage,CFU-GM)中加入不同浓度的Adr后,计数集落数,并与阴性对照组比较.结果Adr浓度在10-6~10-10mol/ml范围内,CFU-GM集落数与对照组相比,P>0.05;Adr浓度为10-5mol/ml时,P<0.05;Adr浓度为10-4mol/ml时,培养体系中没有CFU-CM形成.结论高浓度Adr可抑制CFU-GM在体外的生长,儿茶酚胺类物质能参与血发生的调节.  相似文献   

2.
3.
4.
5.
本文对30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患者的骨髓或外周血进行52例次的白血病细胞集落(L-CFU)测定。其细胞形态、组成分类、化学染色和超微结构均证明L-CFU系白血病细胞组成。实验还对影响L-CFU产率的预孵育时间、特异性生长和保留、去除T淋巴细胞的差异作了分析。结果表明:L-CFU和粒单祖细胞(GM-CFU)测定在预测ANLL患者的预后、病情持续稳定和复发方面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造血基质细胞包括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巨噬细胞 ,它们分泌正性和负性造血调控因子调节造血[1] 。本室前期研究显示 ,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 (ECM)对造血集落的生长无明显影响 ,但ECM的分子量 >10kD组分 (>10kD ECM)对造血有刺激作用 ,ECM的分子量 <10kD组分 (<10kD ECM)对造血有抑制作用。成纤维细胞条件培养液 (FCM)对造血有刺激作用[2 ,3 ] 。本实验的目的是观察加入硷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培养的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及巨噬细胞的无血清条件培养液及其组分对粒 巨噬系造血集落形成的影响是否更强。收集加或不加bFGF培养的三种基质细胞的无血清  相似文献   

7.
应用PHA—LCM刺激的甲基纤维素体系进行了25例ANLL骨髓细胞去T细胞后的CFU-L培养及Har和Adr药物敏感试验。发现CFU-L体外对Har敏感性与用Har治疗的病人疗效相关,表明Har体外药敏试验能提示临床疗效、CFU-L对Adr的敏感性与Har具有高度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9.
给11只Harty豚鼠腹腔内注射胎盘条件培养液(HPCM)0.5ml/d,共10天,周围血白细胞总数明显升高,以中性粒细胞升高为主.6只BALB/C小鼠腹腔内注射HPCMOo.3ml/d,共7天,粒-巨噬祖细胞(granulocy-macrophage colng-formung unit,CFU-GM)产率明显升高,是对照组给的2.l倍.结果提示,胎盘条件培养液来源的集落刺激因子,在体内能促进CFU-GM增殖,担升周围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  相似文献   

10.
干扰素对正常骨髓粒巨噬细胞集落生长的抑制作用李娟,庞国元,谭路坚,洪文德(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学研究室;广州,510080)关键词干扰素α-2b,骨髓粒巨噬集落形成单位中图号R37;73干扰素(interferon,IFN)除有抗病毒功能外,...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5例ANLL 患者骨髓L-CFU 体外完全无血清培养方法。培养体系中必须加入某些物质,以取代小牛血清。结果表明,加入2×10~(-4)mol/LBSA 第5部份、400μg/ml 饱和铁的人运铁蛋白、1U/ml 胰岛素及20μg/ml 胆固醇,对L-CFU 生长十分重要。加入1×10~(-4)mol/L2-ME 可使L-CFU 集落增大。全部实验均用HTB9-CM 作为刺激因子。本方法为研究人类造血生长因子对L-CFU 增殖调控以及将来L-CFU 培养的标准化,提供了先决条件。.i.———.———.一…..、.  相似文献   

12.
采用单层琼脂体外细胞培养法,对32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在完全缓解后1~3周时外周血粒/单祖细胞(CFU-GM)的动态变化情况进行了比较观察。患者分4组,分别采用D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HA(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AA(阿克拉霉素、阿糖胞苷)、MA(米托蒽醌、阿糖胞苷)4种不同化疗方案治疗。结果表明:4种化疗方案对外周血干细胞(PBSC)均具有一定的扩增作用。外周血CFU-GM产率的高峰时间为诱导化疗达到完全缓解后2~3周时,高峰出现平均为16.5d,是采集PBSC的最佳时机。不同化疗方案对CFU-GM的扩增效果有一定的差异。本研究结果显示DA方案的扩增作用显著高于其它方案。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极限稀释微孔培养CFU-GM技术初步用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研究中,对两者的CFU-GM进行了细胞形态学、细胞化学染色及生化标记、扫描电镜、~3H-TdR掺入和细胞遗传学等方面的研究,证实极限稀释微孔培养较琼脂半固体培养更有利于白血病克隆祖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了白血病患者成纤维细胞集落(CFU-F)与白血病祖细胞(L-CFU);正常人CFU-F与多向造血祖细胞(CFU-Mix)之间的关系,认为两者之间无线性相关(P>0.05),表明CFU-F是独立于造血干细胞的细胞群。粒系白血病CFU-F的产率较淋巴系白血病为高(P<0.05),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CFU均较正常人CFU-Mix为高(P<0.05~0.01)。在白血病时CFU-F存在着质和量的缺陷,加用肌条件培养液后,粒系白血病细胞有贴壁倾向,讨论了有关机制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细胞遗传学在血液病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一类以常染色体结构或数量改变为特征的恶性疾病。ALL最重要的染色体结构改变包括t(9;22)(q34;q11)、t(12;21)(p13;q22)、t(1;19)(q23;p13),形成BCR-ABL、TEL-AML1、E2A-PBX1融合基因。染色体数量异常包括超二倍体、假二倍体、亚二倍体/近单倍体。现就ALL的细胞遗传学改变,细胞遗传学改变与发病机制,细胞遗传学改变与预后的关系以及细胞遗传学指导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治疗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时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2012年6月到2015年5月共收集64例AL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化疗,观察组加用,监测治疗前、后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 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酶(Fbg)、D二聚体(D-D)、外周血小板计数(PLT)等指标的变化,统计两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PT、a PTT、TT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SP治疗4 d,观察组PT、a PTT、TT均延长,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结束3 d,观察组PT、a PTT、TT均缩短,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Fbg、DD、PLT对比时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旋门冬酰胺酶治疗4 d,观察组Fbg降低,D-D、PLT上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3 d,观察组Fbg上升,D-D、PLT有所降低,其Fbg、D-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L-ASP治疗ALL可导致患者凝血机制异常,但停药后可恢复。  相似文献   

17.
随着化疗、靶向治疗等技术的进展,白血病的治疗效果日益改善,但复发仍是一大难题。白血病微小残留病(MRD)是指患者达血液学完全缓解后体内仍残留106109/L白血病细胞计数的状态,为白血病复发的主要原因。因此,监测MRD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发现越来越多的异常表达基因有望用于MRD的检测,从而监测复发,提示预后。该文选取WT1(Wilms's tumor-1 gene)、尾型同源盒基因2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通路底物8基因的临床意义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8.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成人急性白血病中最常见的类型,是一组基因改变导致的造血干细胞克隆性增殖失调的高度异质性的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标准化疗及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是60岁以下AML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3+7方案”(3d柔红霉素+7d阿糖胞苷),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标准治疗,可长期治愈30%~40%的年轻AML患者[1⁃5]。国内外较早期的AML研究主要集中50~55岁的患者,报告5年生存率为40%~45%。  相似文献   

19.
The therapy of acute leukemia has improved rapidly in the last two decades. Using available therapeutic agents, complete clinical and hematological remission can be achieved regularly in children with 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 The choice of chemotherapeutic agent, management of complications of hemorrhage and infection, and recognition of prognostic factors are important for the induction of a hematological remission. While patients in complete hematological remission are free of evidence of disease they still have residual leukemic cells, but in our present state of knowledge and with available techniques, we are unable to detect these. For this reason it is important to treat patients while in remission. The importance of dosage schedule for remission maintenance chemotherapy is stressed.

In patients studied to date, regardless of the treatment used, the disease has recurred eventually. Available therapeutic agents are highly effective and highly selective, but they still fall short of providing ideal control of the disease. The continuing search for new chemotherapeutic agents is aided by the knowledge gained and techniques developed with current agents.

  相似文献   

20.
急性白血病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急性白血病的治疗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急性髓性白血病的完全缓解率和长期生存率均有了较大的提高,尤其是由于诱导分化剂维甲酸、凋亡诱导剂砷剂以及缓解后蒽环类化疗药物的应用,使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缓解率和长期生存率均有很大程度的提高。通过提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