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时兴奋性氨基酸变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研究目的是观察在慢性脊髓压迫性损伤时 ,脊髓组织兴奋性氨基酸免疫组织化学的变化及其与脊髓病理变化之间的关系。用健康家兔 16只 ,随机分为三组 :A组 ,正常对照组 ;B组 ,手术对照组 ;C组 ,慢性压迫组。采用泛影葡胺囊逐级压迫复制慢性脊髓压迫动物模型 ,C组家兔逐级压迫脊髓 12周。取 A、B,C三组家兔脊髓压迫节段或相当于压迫节段和与其相邻的吻、尾侧节段 ,应用 Nissl染色观察脊髓的病理变化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脊髓组织谷氨酸、天门冬氨酸分布特点和含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C组家兔脊髓压迫节段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免疫组化染色光密度较 A组、B组各个脊髓节段增高 ,同时 C组脊髓压迫节段较本身吻、尾侧两个相邻脊髓节段光密度也都增高 ;B组与 A组各节段相比无明显差异。 Nissl染色可见 C组脊髓压迫节段前角运动神经元萎缩 ,尼氏体淡染 ,脱颗粒 ;并伴有脊髓灰质胶质细胞增生。B组与 A组表现正常。兴奋性氨基酸含量升高与脊髓病理改变出现在同一脊髓节段。结果提示 :在慢性脊髓压迫时 ,兴奋性氨基酸含量增加 ,在脊髓继发性损害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背景:既往应用的脊髓损伤动物模型难以达到一种慢性渐进性的压迫效果,与人体慢性脊髓压迫损伤机制有很大的不同。 目的:构建一种新的脊髓慢性压迫性损伤模型大鼠,探究慢性压迫损伤后脊髓损伤区域巢蛋白的表达规律及其意义。  方法: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30只和对照组10只。实验组大鼠取下胸7、8椎板,植入压迫材料,形成慢性压迫脊髓损伤模型。植入后第1,3,7,14,28天,取压迫处脊髓组织,行病理学检查及巢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半定量反转录PCR反应测定巢蛋白mRNA的表达,同时测量压迫段椎管直径及缓膨胀材料侵占厚度。 结果与结论:随压迫时间的延长,实验组大鼠椎管侵占率逐渐增加,脊髓组织出现坏死等情况,大鼠BBB评分降低,压迫处脊髓组织中Nestin mRNA及蛋白表达至伤后7 d时达到高峰,而后表达逐渐下降,说明实验成功建立慢性脊髓压迫损伤动物模型,且慢性脊髓压迫损伤大鼠脊髓组织Nestin mRNA及蛋白呈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3.
成年Wistar大鼠32只,分为4组.分别按Alien法制成脊髓完全性(545gcf)和不完全性(21gcf)损伤模型.每种损伤模型文分别制成MNTF的实验组和盐水对照组。术后4周,分别做Glees、Nissl染色和ChAT、GFAP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反应,在镜下观察了运动神经元营养因子对脊髓急性撞击伤病理变化和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运动神经元营养因子对Allen法所致的完全性脊髓损伤修复的作用不明显,但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具有局限脊髓空洞、促进瘢痕愈合和神经再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臂丛节前损伤晚期,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及其周围结构的病理变化。方法:行右侧C7神经根撕脱术,分别于损伤后6、8、10周取大鼠脊髓C7节段切片,行nNOS、GFAP免疫组化;NADPH—d酶组化加中性红复染和Nissl染色。结果:损伤侧前角运动神经元nNOS表达持续下降直至消失(6、8、10周分别为:24.35%、20.44%、1.83%);存活率下降以10周最显著(6、8、10周分别为:43.63%、25.14%、20.43%);损伤侧胶质反应比正常侧强,损伤侧白质胶质反应比灰质强;损伤后10周前角运动神经元周围GFAP阳性反应面积明显大于正常侧前角(126.17vs67.88)。存活率与nNOS阳性率呈正相关关系γ=0.704,P=0.000。与GFAP反应强度不相关γ=-0.006,P=0.987。结论:臂丛节前损伤所致快速大量的运动神经元死亡开始于损伤后8周,此时nNOS减少甚至消失;并有大量胶质细胞的增生。提示临床治疗臂丛节前损伤须早于损伤后6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脊髓运动功能修复的脊髓形态学变化。方法将60只SD成年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实验对照组、实验组,每组20只,每组分4个时相点,即脊髓损伤后1 d、7 d、30 d、60 d(n=5)。实验对照组和实验组均采用切割加挤压脊髓L4平面横断制备脊髓损伤大鼠模型。正常对照组为正常大鼠未经处理,实验对照组大鼠脊髓损伤后给予排尿、排便等常规护理,实验组除常规护理之外,还给予关节活动度训练和肌肉按摩训练,每日2次,每次10 min。采用常规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护理干预对脊髓损伤后大鼠脊髓的形态学变化。结果 HE染色结果以及GFAP和NF-20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实验对照组未见明显区别,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明显。结论护理干预对损伤区脊髓组织形态学研究未见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银杏酮酯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78只,随机分成正常组、损伤对照组与实验组,给予不同处理,后两组切断右侧坐骨神经并缝合。实验组给予银杏酮酯200mg·kg-1.d-1溶于1ml生理盐水中灌胃,损伤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1ml灌胃,正常组不做处理。分别于术后1、3、7、14、21及28d取吻合口远段的神经、相应节段的脊神经节及脊髓,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的方法研究所取组织中GAP-43蛋白的表达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实验组坐骨神经、脊神经节及脊髓中GAP-43蛋白免疫阳性区域面积和平均光密度值在术后7、14和21d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用银杏酮酯治疗,在早期可促使坐骨神经及相应节段脊神经节和脊髓组织中的GAP-43蛋白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胰岛素受体在猕猴脊髓腰段第4~6(L4~L6)节段及相应节段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中的形态学分布特点。方法:取1只成年猕猴的L4~L6节段脊髓并留取相应节段的DRG置于固定液中。脊髓冷冻水平切片(30μm)平均分为4组,分别行Nissl染色、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对照组处理,再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DRG平均分为2组,分别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对照组处理,再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结果:胰岛素受体分布于猕猴腰段脊髓L4~L6节段及相应节段的DRG中:(1)在腰段脊髓L4~L6节段,背角可见胰岛素受体阳性神经元胞体及终末,并大量分布于背角浅层(集中在第I、II层),腹角也可观察到散在胰岛素受体阳性神经元;(2)在L4~L6节段对应的DRG中,胰岛素受体阳性产物主要集中分布于中型(20μm直径≤40μm)、小型(直径≤20μm)神经元。结论: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灵长类动物脊髓和DRG中胰岛素受体的功能提供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芳香化酶在正常成年小鼠脊髓组织中的表达特征。方法:取成年C57SJL小鼠,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免疫印迹检测正常雄性与雌性成年小鼠脊髓组织芳香化酶的分布特征。结果:芳香化酶在正常成年小鼠脊髓组织中的颈、胸、腰段均有表达,主要在灰质神经元中表达,尤其是第Ⅳ、Ⅴ、Ⅶ、Ⅸ层。脊髓腰段前角芳香化酶阳性运动神经元数量在雌雄间无明显的差异。结论:正常成年小鼠脊髓组织表达芳香化酶,不仅在后角感觉神经元中,前角运动神经元也确有表达,且其分布特征在雌雄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在根性撕脱伤早、中期应用外源性一氧化氧(NO)供体硝普钠补充NO能否改变撕脱伤诱导运动神经元的凋亡进程及其相关机制。方法成年SD大鼠,右侧全臂丛神经根撕脱后于4 d和13 d分别在蛛网膜下腔受损脊髓节段局部给予NS或5 mmol/L SNP各4μL,存活2d后处死。取C7节段脊髓应用免疫组织化学以及酶组织化学、中性红染色、Western blot等方法,定量存活运动神经元数以及nNOS蛋白在运动神经元的表达情况;同时检测i NOS、GFAP、0X-42在胶质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 SNP 40 mmol/L以上剂量局部应用会导致动物立刻死亡,我们选择了5 mmol/L做为最终SNP浓度;SNP会降低撕脱伤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存活率(%)6 d时间点SNP组与NS组无显著差异;15 d时间点,SNP组(57.41±3.96)显著低NS组(81.48±2.53);撕脱伤引起的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反应与NS组相比加剧。结论在早期补充NO使前角运动神经元nNOS表达时间提前;加剧损伤脊髓的胶质反应;使运动神经元死亡时间提前,死亡程度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坐骨神经压榨损伤后早期iNOS在大鼠脊髓内的表达变化情况。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和坐骨神经压榨组,存活不同时间(6,12,24和72h)后获取L4~6脊髓节段,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图像分析技术检测脊髓内iNOS的表达。结果:正常组及假手术组脊髓内iNOS呈低表达,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坐骨神经压榨后损伤侧前、后角iNOS免疫阳性染色随损伤时间逐渐增加,各时间点损伤侧前、后角分别与对侧和正常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坐骨神经压榨后iNOS在脊髓内的表达上调,可能与神经损伤后的再生过程及伤后神经性痛有关。  相似文献   

11.
背景:在脊髓型颈椎病脊髓损伤发生机制的研究过程中,建立稳定且同人类体内疾病演变过程相似的疾病模型对于研究脊髓型颈椎病发病机制至关重要。 目的:构建慢性颈脊髓压迫模型,观察该模型病理生理变化特点,进一步明确脊髓型颈椎病受压脊髓组织的病理改变。 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轻度压迫组、重度压迫组。将不同大小吸水性压迫材料聚乙烯醇丙烯酰胺互穿网络水凝胶植入C5-C7椎板下,制作慢性颈脊髓压迫动物模型,对照组不植入压迫材料。 结果与结论:MRI检查显示两压迫组大鼠出现不同程度的椎管狭窄和脊髓压迫,而对照组椎管宽度正常无脊髓压迫。电生理检测显示两压迫组大鼠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且振幅明显降低(P < 0.05)。神经元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对照组大鼠脊髓有大量形态规则的神经元,而两压迫组大鼠神经元计数明显减少且神经元胞体形态明显皱缩,脱髓鞘现象明显,3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压迫组大鼠脊髓压迫节段发现较多凋亡细胞,而对照组未发现。说明构建的大鼠慢性颈脊髓压迫模型符合脊髓型颈椎病的病理改变,且手术操作简便,不易感染死亡率低;神经元损伤、脱髓鞘改变和凋亡机制参与了大鼠慢性颈脊髓压迫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2.
大鼠脊髓慢性压迫性损伤实验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建立一种新型大鼠脊髓慢性压迫实验动物模型,为探索脊髓受压后的病理生理机制奠定基础。方法:根据大鼠脊柱解剖结构特点自行设计一种大鼠脊髓压迫器,用以制作大鼠慢性压迫模型。运用行为学、影像学、TTC、HE、Tunnel等方法,了解动物行为学变化及受压节段脊髓病理学改变,以评价模型的可靠性。结果:脊髓压迫后渐次出现肌力减退、行动瘫痪;TTC结果显示,在各时段可见脊髓缺血范围与压迫时间及压迫强度相关;压迫后,脊髓出现组织水肿、神经元空泡化、白质疏网状改变及退行性变,以及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凋亡。结论:(1)用大鼠脊髓压迫器制作的大鼠脊髓慢性压迫缺血性损伤模型,具有方法简单、科学、重复性强等特点;(2)脊髓压迫程度可根据实验目的不同进行调节;(3)本实验为脊髓压迫性损伤机制的研究提供了一种理想的动物试验模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一种大鼠脊髓慢性压迫性损伤模型.方法 将慢性膨胀物于显微镜下植入大鼠T8/9水平,随着压迫物的膨胀,逐渐形成不同程度的慢性压迫脊髓损伤实验动物模型.手术后通过BBB评分进行行为学功能评定,检测压迫段脊髓病理标本及通过电脑图像分析系统半定量检测凋亡启动基因P53.结果 术后观察行为学、组织学、病理学上的改变,3者相符合.结论 此模型较以往模型相比,具有制作简单,损伤程度可调整,脊髓损伤能表现出不同的压迫程度,可重复性强等优点.为进一步研究脊髓慢性压迫损伤病理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脊髓型颈椎病(CSM)的MRI成像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析主诉有颈肩痛或/和肢体麻木、乏力就诊者134例,经诊断CSM者80例,并根据临床表现分组比较MRI表现。结果 非CSM者MRI表现出椎间盘变性或轻度突出、骨赘形成但不构成对脊髓压迫;CSM病例表现不同程度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骨赘形成及硬膜囊和脊髓受压,其中69例(86.25%,)脊髓受压,11例(13.75%)脊髓受压变性。临床症状严重者,MRI表现出颈髓变性显著增多,术后脊髓变性信号仍存在。结论 高场强MRI可良好显示CSM中椎间盘退变突出、骨赘形成及脊髓受压变性,为临床诊断与外科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脊髓压迫性损伤后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表达变化与有髓神经纤维脱髓鞘病变之间的关系,以阐明BDNF对神经纤维脱髓鞘病变的作用。 方法 SD雄性大鼠60只,将其均分成3 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和正常组,用自行设计的压迫器制作大鼠脊髓压迫模型。模型组作脊髓压迫24 h, 假手术组仅作脊髓显露,不作压迫。锇酸和LFB(luxol fast blue) 染色观察有髓神经纤维变化情况; Western blot检测髓鞘碱性蛋白( myelin basic protein,MBP)和BDNF的表达。 结果 24 h后,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压迫前段(T11)有髓神经纤维无明显肿胀和数量变化,MBP表达未见变化(P>0.05),但BDNF的表达量升高(P<0.05);而压迫段(T12)和压迫后段(L1)有髓神经纤维肿胀并伴有数量降低(P<0.05), BDNF和MBP的表达量也随之下降(P<0.05),且压迫段(T12)脱髓鞘病变更为严重,BDNF降低也更为明显(P<0.01)。 结论 大鼠脊髓压迫性损伤BDNF表达减少可导致脊髓脱髓鞘病变的发生,而BDNF表达量升高可能对脊髓脱髓鞘病变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The objective of the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 (rhEPO) in a rat model of cervical sub-acute spinal cord compression. 80 Wistar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4 groups. Rats in the sham group (Group A, n = 5) underwent surgical procedures without cervical spinal cord compression; while rats in other groups were subjected to the spinal compression process. In the control group (Group B, n = 25), rats received an i.v. injection of 1 mL saline at day 7 post-surgery. Rats in the low-dose group (Group C, n = 25) and the high-dose group (Group D, n = 25) were treated with rhEPO at 500 units/kg body-weight and 5000 units/kg, respectively, via intravenous injection at day 7 post surgery. Limb motor function was scored by Basso–Beattie–Bresnahan (BBB) standards at 3, 7, 14, 21 and 28 days post-surgery. The distribution and quantities of EPO and its receptor (EPO-R) in the compressed segment of the spinal cord were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Motor neuron apoptosis in the spinal cord was evaluated using TUNEL staining and flow cytometry at the indicated time points. Finally, IL-8, TNF-α, IL-6, and IL-1β levels in the compressed cervical spinal cord were determined by ELISA within the lesion epicenter at each time point post-surgery. The data suggest that expression of EPO-R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following sub-acute cervical spinal cord compression; Groups C and D exhibited better BBB scores at all observed time poin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p < 0.01). Using TUNEL staining and FCM, we observed that rhEPO profoundly inhibited motor neuron apoptosis in the spinal cord at day 21 (p < 0.01). Additionally, treatment with rhEPO halted the elevation of inflammatory cytokines. rhEPO administration decreased motor neuron apoptosis in the cervical spinal cord, improved motor functions and reduced 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 a sub-acute cervical spinal cord compression model. Moreover, sustained treatment with low doses of rhEPO revealed a positive therapeutic effect.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脊髓T型钙通道在背根节慢性压迫(CCD)痛中的作用以及其对脊髓背角神经元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表达的影响。方法: 行为学部分,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即sham组、CCD组、CCD+生理盐水组;CCD+米贝地尔50 μg组;CCD+米贝地尔100 μg组;CCD+米贝地尔200 μg组,sham组和CCD组在术前、术后1、3、5、7、14、21 d分别测定大鼠机械和热痛敏,其余各组在手术后5 d分别鞘内注射盐水、米贝地尔各个剂量,分别在术前、给药前、给药后30 min、60 min、120 min、240 min、480 min分别测定大鼠机械和热痛敏。免疫组化部分,设正常对照组(normal),其余分组同行为学部分,每组6只。Normal、sham组和CCD组大鼠术后5 d处死,其余各组动物在术后第5 d鞘内单次给药后2 h处死,取脊髓腰膨大做免疫组织化学实验。结果: CCD大鼠在手术后形成稳定的痛敏,鞘内单次注射米贝地尔各个剂量能抑制大鼠痛敏,并持续到给药后240 min。CCD大鼠术后5 d脊髓背角浅层nNOS阳性神经元明显增多,鞘内注射米贝地尔能抑制神经元nNOS的表达。结论:脊髓T型钙通道参与CCD大鼠机械和热痛敏的形成,且可能与脊髓背角神经元nNOS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坐骨神经受压及解压后大鼠腰段背根节和脊髓内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 (nNOS)表达的变化 ,借以探讨外周神经源性痛的发病和影响机制。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压迫组、解压组和对照组 ,采用聚乙烯管压迫坐骨神经的动物模型 ,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并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进行研究。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压迫组和解压组腰4~ 6背根节中nNOS的表达显著增加 ,相应节段脊髓背角的表达则明显降低 ;解压组与压迫组比较 ,背根节中nNOS的表达明显减少 ,而脊髓背角的已经下调的nNOS表达则回升 ,但仍然低于对照组水平。结论 :NO可能与神经源性痛时在中枢和外周的痛觉敏感性形成和神经系统长时程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脊髓压迫性损伤中白质神经纤维溃变及MBP的表达变化。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压迫装置制作脊髓压迫性损伤模型,运用luxol fast blue(LFB)、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等方法来检测脊髓受压1、3、7 d后的白质纤维变化及MBP表达变化。 结果 脊髓受压后,白质髓鞘化神经纤维出现水肿,排列疏松、髓鞘缺失等退行性溃变;髓鞘化纤维数目逐渐减少。蛋白MBP表达随着压迫时间进行性下降。 结论 脊髓压迫性损伤可导致神经纤维溃变,MBP表达下调是神经纤维溃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