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新生大鼠延髓脑片上吸气神经元的类别及相应的分布情况。方法 制作新生大鼠离体延髓脑片,以舌下神经根放电活动作为呼吸活动的指标,同步记录吸气神经元单位的放电活动,并对照舌下神经放电的时相关系进行分类。结果 在延髓腹外侧区,共记录到吸气神经元245个,根据它们的放电特征可分为前吸气神经元、早吸气和晚吸气神经元3种亚型;它们在面神经核尾端和侧网状核之间沿疑核呈混杂分布,各亚型之间无明显的分布优势。结论 新生大鼠延髓脑片上存在多种具有不同放电形式的吸气神经元,它们在延髓内呈混杂分布,其中前吸气神经元总是在舌下神经吸气性放电之前发放并持续到吸气活动结束,可能在基本呼吸节律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新生大鼠延髓脑片上吸气神经元的类别及相应的分布情况。方法 制作新生大鼠离体延髓脑片,以舌下神经根放电活动作为呼吸活动的指标,同步记录吸气神经元单位的放电活动,并对照舌下神经放电的时相关系进行分类。结果 在延髓腹外侧区,共记录到吸气神经元245个,根据它们的放电特征可分为前吸气神经元、早吸气和晚吸气神经元3种亚型;它们在面神经核尾端和侧网状核之间沿疑核呈混杂分布,各亚型之间无明显的分布优势。结论 新生大鼠延髓脑片上存在多种具有不同放电形式的吸气神经元,它们在延髓内呈混杂分布,其中前吸气神经元总是在舌下神经吸气性放电之前发放并持续到吸气活动结束,可能在基本呼吸节律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异丙酚对新生大鼠延髓脑片吸气呼吸神经元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异丙酚对延髓基本呼吸中枢吸气呼吸神经元放电活动的作用规律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改良的Kreb氏液灌流新生SD大鼠离体延髓脑片,随机分成Ⅰ~Ⅵ组(每组n=6)。Ⅰ组为对照组(modified Kreb’s Solution,MKS组),第Ⅱ~Ⅴ组异丙酚浓度分别为5、20、50和100μmol/L持续灌流3min,第Ⅵ组给γ-氨基丁酸A受体特异性阻断剂荷包牡丹碱(bicuculline,20μmol/L)与异丙酚20μtmol/L,观察给药后l、3、5、10、15、30min时呼吸吸气神经元放电时程和峰值、呼气时程(吸气神经元放电静止期)和呼吸频率活动的变化。结果(1)第Ⅱ~Ⅴ组在l-30min内吸气神经元放电时程均表现为逐渐显著减小,15min时作用最显著,且各组与MKS灌流的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2)RI、第Ⅱ~Ⅴ组lmin内呼气时程无显著性变化,3~30min内呼气时程均表现为显著延长,5-15min内达到其最大效应。(3)在给药后的30min内放电峰值呈现先增加然后降低的趋势,各组间放电峰值无显著性差异。(4)给予异丙酚3~30min内呼吸频率逐渐减慢,5-15min内达到其最大抑制效应,各组问呼吸频率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5)Ⅵ Ⅳ组的吸气时程与间给药前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1)异丙酚可抑制新生大鼠离体延髓脑片标本吸气神经元的放电时程,主要表现为吸气时程的缩短和呼气时程延长,且呼吸呈浓度依赖性。(2)GABAA受体在异丙酚对延髓基本呼吸中枢呼吸气吸神经元放电活动的抑制作用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组胺H1受体对新生大鼠延髓脑片吸气神经元放电的调制作用。方法制作新生大鼠离体延髓脑片标本,保留舌下神经根,使用改良Kreb's液(MKS)灌流延髓脑片。用吸附电极记录到舌下神经根呼吸相关节律性放电活动(RRDA)后,以细胞外记录方式在面神经后核内侧区同步记录吸气神经元放电活动。稳定记录吸气神经元放电20min后,用5μmol/L组胺灌流延髓脑片20min;使用空白MKS冲洗至RRDA和吸气神经元放电基本恢复后;再用含组胺H1受体特异拮抗剂10μmol/Lpyrilamine的MKS灌流脑片。观察组胺和pyrilamine对吸气神经元放电的呼吸周期(RC)、吸气时程(TI)、呼气时程(TE)、放电积分幅度(IA)和单位放电的峰频率(PF)等指标的作用。结果给予组胺后,吸气神经元放电的RC缩短25.86%、TE缩短27.03%,TI、IA和PF无变化;使用pyrilamine后RC延长21.46%、TE延长22.15%,TI,IA和PF无变化。结论组胺H1受体参与调节新生大鼠离体延髓脑片吸气神经元放电活动。激活H1受体对吸气神经元放电有兴奋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异丙酚对延髓基本呼吸中枢吸气呼吸神经元放电活动的作用规律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改良的Kreb氏液灌流新生SD大鼠离体延髓脑片,随机分成Ⅰ~Ⅵ组(每组n=6)。Ⅰ组为对照组(modified Kreb's solution, MKS组),第Ⅱ~Ⅴ组异丙酚浓度分别为5、20、50和100 μmol/L持续灌流3 min,第Ⅵ组给γ-氨基丁酸A受体特异性阻断剂荷包牡丹碱(bicuculline,20 μmol/L)与异丙酚20 μmol/L,观察给药后1、3、5、10、15、30 min时呼吸吸气神经元放电时程和峰值、呼气时程(吸气神经元放电静止期)和呼吸频率活动的变化。结果(1)第Ⅱ~Ⅴ组在1~30 min内吸气神经元放电时程均表现为逐渐显著减小,15 min时作用最显著,且各组与MKS灌流的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2)Ⅲ、第Ⅱ~Ⅴ组1 min内呼气时程无显著性变化,3~30 min内呼气时程均表现为显著延长,5~15 min内达到其最大效应。(3)在给药后的30 min内放电峰值呈现先增加然后降低的趋势,各组间放电峰值无显著性差异。(4)给予异丙酚3~30 min内呼吸频率逐渐减慢,5~15 min内达到其最大抑制效应,各组间呼吸频率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5)Ⅵ Ⅳ组的吸气时程与间给药前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1)异丙酚可抑制新生大鼠离体延髓脑片标本吸气神经元的放电时程,主要表现为吸气时程的缩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甘氨酸(Gly)对延髓脑片面神经后核内侧区(mNRF)吸气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方法制作新生大鼠离体延髓脑片标本,主要包含mNRF,并完整保留舌下神经根,以改良Kreb,s液灌流脑片,同步记录舌下神经根呼吸节律性放电活动(RRDA)和吸气神经元的放电活动。在灌流液中分别单独给予Gly受体的特异性激动剂Gly和特异性拮抗剂士的宁(STR),并分别观察其对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结果给予Gly受体激动剂Gly后,吸气神经元的吸气时程(TI)缩短,放电的积分幅度(IA)减小,单位放电频率(PFn)变慢。给予其拮抗剂STR后,吸气神经元的呼气时程(TE)和呼吸周期(RC)缩短,PFn无明显改变。结论Gly及其受体参与了呼吸节律的调节,其调节作用可能是通过影响吸气神经元的放电活动参与了呼吸时相的转换。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尼可刹米对丙泊酚抑制新生大鼠延髓脑片呼吸放电的拮抗作用.方法:制作新生大鼠离体延髓脑片标本(完整保留舌下神经根).取6个稳定记录到呼吸相关节律性放电活动(RRDA)的延髓脑片标本,先用改良的Kreb's液(MKS)灌流脑片15 min(T0),后用含40 p.mol/L丙泊酚的MKS灌流脑片20 min(T1... 相似文献
8.
缺血大鼠脑片纹状体一氧化氮合成酶阳性神经元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大鼠离体脑片纹状体一氧化氮合成是性神经元的变化及神经损伤。方法:利用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反应,用无糖无氧人工脑脊液模拟脑缺血状态,结果:在脑缺血损伤严重的纹状体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数目先增后降,结论;一氧化氮在缺血所致的神经损伤中的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苯巴比妥钠对新生大鼠离体延髓脑片节律性呼吸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苯巴比妥钠对新生大鼠节律性呼吸产生及其调节的影响。方法制作新生大鼠离体延髓脑片标本,同时保留舌下神经根.给予灌流改良Krebs液,记录舌下神经根的呼吸相关节律性放电活动(RRDA)及吸气神经元单位的放电活动。在改良Krebs液中分别单独加入巴比妥类药物苯巴比妥钠,终浓度分别为20、40、60、80μmol/L,持续灌流1h,观察舌下神经根RRDA及吸气神经元单位电活动的变化。加入荷包牡丹碱,进一步探讨苯巴比妥钠影响呼吸的可能机制。结果20、40、60μmol/L组间RRDA变化差异显著,而且呈浓度依赖性变化,60和80μmol/L组间舌下神经根RRDA的吸气时程、整合放电积分幅度的变化无显著差异。荷包牡丹碱能够部分恢复苯巴比妥钠所导致的RRDA的抑制。结论苯巴比妥钠能够降低新生大鼠离体脑片舌下神经根RRDA,且GABAA受体参与是介导苯巴比妥钠抑制延髓脑片呼吸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代谢在延髓基本节律性呼吸放电的作用。方法制备12只新生SD大鼠(0~3d)离体延髓脑片标本,以改良的Kreb's液(MKS)恒温灌流,稳定记录到与之相连的舌下神经的呼吸节律性放电活动(RRDA)后,第一组在灌流液中分别单独给予胶质细胞代谢激动剂L-谷氨酰胺(L-GLN)和拮抗剂L-硫酸蛋氨酸(L-MSO),第二组先后给予L-MSO和L-MSO+L-GLN,观察舌下神经根RRDA变化。结果给予L-MSO后,呼吸周期(RC)和呼气时程(TE)显著延长,吸气时程(TI)和放电积分幅度(IA)降低;给予L-GLN后RC、TE明显缩短,TI、IA无明显变化,且L-MSO的呼吸抑制作用可被L-GLN逆转。结论胶质细胞代谢在哺乳动物基本节律性呼吸的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激活5-HT1A受体对延髓基本节律性呼吸放电的影响.方法 制备20只新生SD大鼠(0~3 d)离体延髓脑片标本,以改良的Kreb's液恒温灌流,稳定记录到与之相连的舌下神经的呼吸节律性放电活动(RRDA)后,随机分成Ⅰ~Ⅳ组(每组n=5).Ⅰ~Ⅳ组给予5-HT1A受体的特异性激动剂( /-)-8-hydroxy-2-(di-N-propylamino)tetralin hydrobromide(8-OH-DPAT),浓度分别为1、5、10、20 μmol/L持续灌流10 min,观察给药后1、3、5 min时舌下神经的呼吸节律性放电活动的变化.结果 给药前后不同时间点之间呼吸周期(RC)有显著性差异(F=181.219,P<0.001),各浓度在给药前RC最小,给药后逐渐延长,5 min时达到最大.各浓度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给药后各时间点1 μmol/L的RC最小,给药浓度增大,RC延长,20 μmol/L时RC最大.给药前后和不同浓度之间存在交互效应(P<0.001).给药前后不同时间点之间积分幅度(IA)有显著性差异(P<0.001),在10 μmol/L和20μmol/L浓度组中给药前后不同时间点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7和0.001).各浓度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给药后各时间点1μmol/L的IA最大,给药浓度增大IA减小,20μmol/L的IA最小.给药前后和不同浓度之间存在交互效应(P=0.002).结论 (1)8-OH-DPAT长效抑制吸气活动,对新生大鼠离体延髓脑片标本呼吸周期具有剂量依赖性延长作用,对频率和积分幅度具有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2)5-HT1A受体参与了哺乳动物基本呼吸节律的产生和调节.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多沙普仑对新生大鼠延髓脑片呼吸节律性放电(RRDA)的调节作用。方法制作主要包含延髓面神经后核内侧区(mNRF)的大鼠离体脑片标本,并保留舌下神经根的完整。将36只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Ⅰ~Ⅵ组(n=6)。Ⅰ组为对照组;Ⅱ~Ⅳ组为多沙普仑组(浓度分别为2、5、10μmol/L),Ⅴ组给予丙泊酚(20μmol/L),Ⅵ组给予丙泊酚(20μmol/L)+多沙普仑(5μmol/L),观察给药后l、3、5、l0、l5、30min时舌下神经根呼吸节律性放电的变化,并分析吸气时程(TI)、呼气时程(TE)、呼吸周期(RC)、放电积分幅度(IA)的改变。结果Ⅱ组在给药前后脑片RRDA并无明显改变;Ⅲ、Ⅳ组在给药后1min开始,吸气时程明显延长,放电积分幅度增加;呼气时程于第5min时开始缩短(P<0.05),但呼吸周期仅于第10min时缩短,其余时间点无明显改变;Ⅴ组在第3min时开始出现吸气时程缩短、放电积分幅度下降,并伴有呼气时程及呼吸周期延长(P<0.05),第10min时达最大变化值;Ⅵ组RRDA各时间点均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5μmol/L多沙普仑可直接兴奋延髓脑片的RRDA,且可完全拮抗丙泊酚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甘氨酸(Gly)在延髓基本节律性呼吸放电发生和调节中的作用.方法 以改良Kreb's液恒温灌流新生Sprague-Dawley大鼠离体延髓脑片标本,稳定记录与之相连的舌下神经根的呼吸节律性放电活动(RRDA)后,第1、2组在灌流液中分别单独给予Gly受体的特异性激动剂Gly和特异性拮抗剂士的宁(STR);第3组分别先后给予Gly和Gly+STR,观察舌下神经根RRDA的变化,探讨Gly对其调节作用.结果 给予Gly后,吸气时程和放电的积分幅度显著缩短,呼气时程和呼吸周期无明屁变化;给予STR后,呼气时程和呼吸周期缩短,吸气时程和放电的积分幅度无明显变化,且Gly的作用可部分被STR逆转.结论 Gly参与了哺乳动物基本呼吸节律的调节. 相似文献
14.
P2X2和P2X4受体在新生和成年大鼠延髓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嘌呤能受体(purinergic receptors,P2)家族中P2X不同亚型在新生和成年SD大鼠延髓的表达。方法成年SD大鼠(6-8w)和新生SD大鼠(1-5d),各6只,雌雄不计,取延髓。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和图像分析技术,比较P2X2和P2X4受体在新生和成年SD大鼠延髓的表达。结果P2X2和P2X4嘌呤受体的阳性神经元和阳性纤维在新生鼠和成年鼠的延髓都有广泛表达,主要分布在孤束核、Ⅻ颅神经核和延髓腹外侧区,延髓其他区域为散在的分布。成年鼠和新生鼠的P2X2受体均比P2X4受体表达水平高。在新生鼠延髓,P2X2和P2X4的表达水平均比成年鼠低。结论P2X2和P2X4阳性神经元和阳性纤维广泛分布在大鼠延髓,为ATP对心血管活动、呼吸活动和痛觉等的调节作用提供了结合位点,也有利于实验中P2X受体亚型阻断剂的选择。随着动物发育成熟,P2X2和P2X4表达水平均增加。 相似文献
15.
静脉注射皮质酮对大鼠头端延髓腹外侧区前交感神经元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糖皮质激素在交感神经系统和心血管活动调节中的作用。方法 :细胞外记录头端延髓腹外侧区 (RVL M)功能性质明确的前交感神经元自发放电 ;静脉注射皮质酮 (5 0、10 0、15 0μg/ kg)观察前交感神经元放电频率的变化。 结果 :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皮质酮后 ,12个 RVL M前交感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均较注射前明显增加 (P<0 .0 5 ) ,具有剂量依赖性 ,作用潜伏期为 (10 4± 2 5 ) s。 结论 :皮质酮能快速兴奋 RVL M前交感神经元 ,提示糖皮质激素可能通过“快速膜效应”参与交感神经系统和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相似文献
16.
用PRV和SOM免疫荧光双标记法研究了大鼠延髓和脑桥中SOM样神经元对咽肌前运动神经元的调控。PRV注射大鼠咽肌后,在三叉神经脊束核、三叉旁核、外侧网状核、C3细胞群、巨细胞网状核、A5细胞群、蓝斑核、蓝斑下核及Barrington核中见到数量不等的PRV和SOM双标记细胞。首次证明了大鼠延髓和脑桥中许多核团的SOM样神经元对咽肌前运动神经元的调控。推测延髓和脑桥中的SOM可能和咽肌运动的精确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Ⅱ组代谢性谷氨酸受体在延髓离体脑片基本节律性呼吸放电调节中的作用.方法 以改良Kreb'S液恒温灌流新生Sprague-Dawley大鼠(0~3d)离体延髓脑片标本,稳定记录与之相连的舌下神经根的呼吸节律性放电活动(RRDA)后,第一组分别给予不同浓度Ⅱ组代谢性谷氨酸受体的特异性激动剂2R,4R-4-aminopyrrolidine-2,4-dicarboxylate(APDC)(10、20、50 μmol/L),观察各浓度舌下神经根RRDA的变化;第二组给予特异性拮抗剂(2S)-α-ethyiglutamic acid(EGLU)(300μmol/L),观察舌下神经根RRDA的变化;第三组先给予50μmol/L APDC持续灌流10 min后再给予50μmol/L APDC+300 μmol/L EGLU灌流10 mm,观察各时间点舌下神经根RRDA的变化.结果 单独给予APDC后,呼吸周期和呼气时程延长、吸气时程缩短、吸气放电积分幅度降低,且有浓度依赖性;单独给予EGLU后,呼吸周期及呼气时程缩短,对吸气时程和放电积分幅度没有影响,且APDC的作用可以被EGLU部分逆转.结论 Ⅱ组代谢性谷氨酸受体参与了哺乳动物基本呼吸节律的调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