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 毫秒
1.
目的:探讨星形细胞瘤组织中bcl-2基因表达情况及其与肿瘤细胞凋亡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和原位末端标记的TUNEL技术分别检测了60例患者星形细胞瘤组织中bcl-2基因的表达情况和凋亡细胞密度。结果:60例患者的肿瘤组织中bcl-2基因表达阳性率为50%,不同恶性级别的肿瘤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其表达强度在不同级别肿瘤之间却有显著差异(P〈0.05),高度恶性肿瘤bcl-2基因表达较强;随着星形细胞瘤恶性程度的升高其细胞密度呈逐渐降低趋势,其中星形细胞瘤组织中凋亡细胞密度显著高于胶质母细胞瘤(P〈0.01),并且凋亡细胞密度与bcl-2基因表达强度呈显著负相关(r=-0.992,P<0.01)。结论:星形细胞瘤组织中bcl-2基因高度表达可能是细胞凋亡受抑的重要原因,bcl-2基因表达上调可能对肿瘤的生长及进一步间变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栓体舒(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rt-PA)和尿激酶(UK)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溶栓疗效。方法:将AMI患者80例随机分为A组(38例,应用rt-PA溶栓)和B组(42例,应用UK溶栓),结果:2例冠状动脉(冠脉)血叫通率为60.0%,A组与B组冠脉血管再通率分别为73.6%和47.6%,2组有显著性差异,病死率分别为5.3%和11.9%,2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星形胶质细胞瘤MRI表现与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材料方法:对42例经病理证实幕上星形胶质细胞瘤的SET1WI、T2WI及Gd-DTPA增强图像与手术病理对照研究。结果:星形胶质细胞瘤的MRI信号强度与病理分级有关。用MRI评分标准,低级别星形细胞瘤均值为049±020,分化不良性星形细胞瘤为12±017,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为147±034。经统计分析MRI评分增加,病理级别亦增加(P<001-0001)。结论:依靠MRI信号差异可以达到病理分级诊断目的。星形胶质细胞瘤与瘤细胞多少、排列、变性及瘤血管多少相关  相似文献   

4.
老年人慢性肺心病伴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目的:探讨老年人慢性肺心病伴发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方法:对老年慢性肺心病伴发AMI40例(A组)的AMI行回顾性分析,以同期收治的老年单纯冠心病AMI289例(B组)作对照。结果:A组疼痛发生率(40.0%)显著低于B组(76.8%)A组急性左心衰,心源性休克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分别为60.0%与24.2%,47.5%与22.5%,(P〈0.01);A组病死率(42.5%)显著高于B  相似文献   

5.
多发伤合并休克早期大鼠肺脏中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观察大鼠多发伤合并休克早期肺脏中细胞凋亡的发生情况。方法:采用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原位末端标记法(ISEL),在光镜和透射电镜下检测细胞凋亡,并测定DNA片段百分率(ap%)作定量分析。结果:检测到细胞凋亡所特有的DNA电泳梯形带,ISEL法亦显示出阳性结果。复苏后6小时,ap%随创伤程度的加重而升高,且与肺通透指数成正相关(r=0.621,P<0.001)。在6处创伤合并休克组,复苏后1小时ap%已显著升高(5.3%±0.6%,P<0.01),3小时即达顶峰(31.0%±3.0%,P<0.01),以后逐渐下降。形态学显示,细胞凋亡发生于肺脏中的多种细胞(包括肺泡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结论:多发伤合并休克早期大鼠肺脏中发生细胞凋亡,且细胞凋亡可能在早期的肺功能损伤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抵克力得治疗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群英 《新医学》1996,27(11):577-578
TP治疗NVAF80例,并与ASA组78例作对照。结果:TP组近期(1年)及远期(3-5年)脑栓塞、TIA、外周血管栓塞、心梗、心衰等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SA组(P均〈0.01-0.005),且LVEF明显高于ASA组(P〈0.01),STI明显低于ASA组(P〈0.01),尤其是远期观察中,TP组脑栓塞年发生率(1.5%)明显低于ASA组(6.5%),P〉0.005,心脏了性病死率明显低于ASA组  相似文献   

7.
全胃肠外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肝功能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TPN(全胃肠外营养)对重颅脑损伤术后肝功能影响。方法:20%Intralipos250ml+50%GS200ml+7%复方氨基酸1000ml+20%白蛋白50ml,胰岛素按4:1加入适量,维生素、电解质均常规补充,将95例患分为两组:I组(存活组)78例,II组(死亡组)17例,手术3天后每天经中心静脉营养支持,AOD、POD-3、POD-5、POD-8测定肝功能指标,手术、停TPN时肝脏B超检查,并对其中7例死亡患作尸体解剖,肝脏常规病理检查,结果:两组胆红素指标:POD-3与AOD比较组内P〈0.05,组间P〉0.05,POD-3与POD-5、POD-8比较,组内P〉0.05,组间P〉0.05,而ALT指标:POD-3与AOD比较,组内P〈0.05,I组POD-3与POD-5、POD-8比  相似文献   

8.
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前后QT离散度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PTCA对冠心病电稳定性的影响,并比较不同冠脉病变支数和不同冠心地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 对78例冠心病经皮冠皮状动脉成形术(PTCA)前后QT离散度的对比研究。结果 急性心肌梗塞(AMI)组QTcd与稳定型心绞痛(SAP)组相比有显性差异(P〈0.05);不同支数冠脉病变QTcd相比均无显性差异(P〉0.05);冠心病经PTCA后QTcd明显减少,与PTCA前相比差异有极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164例AIS按随机方法分为AP治疗组及LMD治疗组。旨在评价AP治疗AIS的价值。结呆表明AP组的临床效果远优于LMD治疗组,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4%和67.5%,P<0.005,有显著差异,特别是中、重型病人对比更为明显。并对AP治疗AIS的机制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对其室壁瘤形成的影响。方法:对48例首次AMI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后3周~4周进行左室造影检查。结果:获得梗死相关冠状动脉(冠脉)再通组与未通组分别为25例和23例,冠脉再通组发生室壁瘤3例(发生率为12.0%),冠脉未通组发生室壁瘤10例(发生率为43.5%),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再通组左心功能改善,左室射血分数(0.61±0.11)明显优于未通组(0.51±0.12),P<0.05。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再通组(28.0%)低于未通组(56.5%)。结论:AMI静脉溶栓治疗后梗死相关冠脉再通可显著降低室壁瘤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