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观察颅脑创伤后早期肠内营养治疗与中心静脉置管肠外营养对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结果显示,早期肠内营养组患者治疗第7和14天时,血清总蛋白[(62.04±2.09)和(66.04±2.27)g/L]、白蛋白[(37.75±2.86)和(43.43±2.37)g/L]以及前白蛋白[(177.87±13.89)和(199.43±11.01)mg/L]水平高于肠外营养组(均P=0.000);治疗第7天时胃出血发生率(14.29%,4/28)低于肠外营养组(39.29%,11/28),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62,P=0.035);第14天时,肠内营养组无一例发生胃出血,与肠外营养组(14.29%,4/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23,P=0.120)。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肺感染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87,P=0.592)。提示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应早期接受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减少胃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早期肠内营养联合合生元制剂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和感染性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 将5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对照组,26例)和早期肠内营养联合合生元制剂组(研究组,27例),对照组于伤后24~48 h采用肠内营养制剂(瑞素)开始营养支持;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合生元制剂(金双歧,2 g,3次/d)14 d.2组患者在肠内营养营养支持0d、4d、8d和15 d分别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和CD4+/CD8+,同时观察2组患者发生感染性并发症的差异. 结果研究组患者在营养支持的第8天,CD3+、CD4+、CD4+/CD8+的表达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营养支持第15天,研究组CD3+、CD4+的表达仍比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的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3.33%(9/27)vs46.15%(12/2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与普通早期肠内营养相比,添加合生元制剂的早期肠内营养有利于促进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恢复和降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急性期卒中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卒中急性期伴吞咽障碍患者51例,随机分为研究组25例和对照组26例,于入院后72h内分别给予鼻饲肠内营养支持和普通鼻饲饮食.2组患者分别于入院第1、7及21d测定血总淋巴细胞计数(TLC)、免疫球蛋白A(IgA)、G(IgG)、M(IgM)、及补体C3、C4含量,并观察营养指标的变化及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21d后研究组TLC[(2.1±0.4)×109/L]、IgA[(2.7±0.5)g/L]、IgG[(11.1±2.2)g/L]、IgM[(1.7±0.7)g/L]和补体C3[(1.2±0.2)g/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LC[(1.7±0.4)×109/L,P<0.05]、IgA[(2.0±0.4)g/L],P<0.01]、IgG[(8.9±2.5)g/L,P<0.01]、IgM[(1.3±0.6)g/L,P<0.05]、和补体C3[(1.0±0.3)g/L,P<0.01].研究组感染并发症发生率(28%)显著低于对照组(57.7%,P<0.05).研究组的营养指标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改善急性期卒中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和分析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脑血管病(SCVD)患者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的56例重症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资料,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肠外营养支持)和研究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各28例。分别于入院当天、营养支持后10 d对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免疫功能以及预后进行比较。结果营养支持10 d后,研究组血清总蛋白(TP)、三酰甘油(TG)、谷丙转氨酶(ALT)、血糖(GLU)4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Ig G、Ig A、CD4/CD8水平显著升高,TLC水平显著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和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高于对照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症脑血管病患者,早期的肠内营养支持能给予患者必须的营养支持,改善机体调节紊乱,增强免疫能力,改善患者预后及提升患者生存质量,临床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伴有心房颤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的疗效、安全性及影响预后不良的因素.方法 162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发病4.5h内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根据患者既往史及入院时心电图结果将患者分为心房颤动组(45例)和非心房颤动组(117例),所有患者溶栓前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溶栓后3个月行改良Rakin量表(mRS)评分.结果 (1)心房颤动组的平均年龄(岁)高于非心房颤动组(69.2±11.6与62.5±12.9,t=-3.050,P=0.003),吸烟比例低于非心房颤动组[6.7% (3/45)与28.2%(33/117),x2=8.723,P=0.003],其他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溶栓前心房颤动与非心房颤动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房颤动与非心房颤动组溶栓后3个月mRS评分0~1分的患者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房颤动组的颅内出血比例[31.1% (14/45)与14.5%(17/117),x2=5.774,P=0.016]及病死率[26.7% (12/45)与12.0%(14/117),x2=5.213,P=0.022]明显高于非心房颤动组,但心房颤动与非心房颤动组症状性颅内出血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45例心房颤动患者中,18例患者预后良好(mRS评分0~1分),预后不良27例(mRS评分2~5分).预后不良组入院时NIHSS评分(分)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17.70±5.87与11.22 ±5.14,t=3.809,P=0.000),收缩压(mm Hg,1 mm Hg=0.133 kPa)明显低于预后良好组(145.5±24.0与164.9 ±21.0,t=-2.788,P=0.008),其他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心房颤动(OR=1.380,95% CI 0.217~7.017,P=0.698)不是溶栓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心房颤动(OR=3.558,95% CI1.246~10.158,P=0.018)是溶栓后颅内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心房颤动不影响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远期疗效,心房颤动患者行静脉溶栓的颅内出血及死亡风险高于非心房颤动患者,但心房颤动不是溶栓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不增加症状性颅内出血风险.入院时NIHSS评分高、收缩压低可能是心房颤动患者静脉溶栓治疗预后不良及死亡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时间窗非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应用替罗非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的90例超时间窗非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替罗非班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组(治疗组,50例)和单纯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组(对照组,40例);于治疗第1、3和7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入院当日与治疗3个月后进行神经功能恢复[改良Rankin量表(mR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价,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出血及严重血小板减少事件(血小板计数100×109/L)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不同时间点两组NIHS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对照组治疗第7天时,NIHSS评分低于第1天(P=0.000)和第3天(P=0.000);治疗组治疗后第1、3和7天NIHSS评分呈逐渐下降趋势(均P=0.000),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0)。两组治疗3个月后,mRS评分(P=0.000)低于、ADL评分高于(P=0.000)治疗前,且治疗组mRS评分低于(P=0.000)、ADL评分高于(P=0.003)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出血及严重血小板减少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6%(13/50)对35%(14/40);χ~2=0.483,P=0.439]。结论对于超时间窗非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早期静脉应用替罗非班能够显著改善其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以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团队协作(Multiple Disciplinary Team,MDT)营养管理模式在神经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患者39例,给予常规肠内营养支持;研究组患者42例,给予护士主导的MDT营养管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NRS20002(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NRS 2002)营养风险筛查率高于对照组(P0.05),肠内营养实施时间低于对照组,早期肠内营养实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研究组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前白蛋白(PA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营养支持的并发症及患者家属的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护士主导的MDT营养管理模式可规范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营养实施,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Barthel指数(BI)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急性脑梗死(COPD组)患者发病不同阶段(入院时、治疗第14和28天)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分,与单纯急性脑梗死(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评价其预后。结果治疗前两组一般情况、NIHSS和B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4天时,COPD组患者NIHSS评分升高[(9.47±3.43)分]、BI评分降低[(33.83±15.68)分],但与对照组[NIHSS评分:(8.37±3.50)分,BI评分:(37.83±17.25)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4,0.351)。治疗第28天时,COPD组患者NIHSS评分[(6.93±2.59)分]高于、BI评分[(54.00±15.45)分]低于对照组[NIHSS评分:(5.43±2.13)分,BI评分:(65.67±16.3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0.006)。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预后不良可能与病程中始终存在的系统性炎症和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9.
小剂量rt-PA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心源性脑栓塞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剂量rt-PA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心源性脑栓塞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01—2013-12超早期心源性脑栓塞患者47例,其中接受小剂量rt-PA静滴溶栓治疗24例为溶栓组,接受常规二级预防23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BI)及改良Rankin评分(mRS)。结果2组治疗前基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组NIHSS评分明显下降,BI、mRS上升,2组治疗后NIHSS评分、BI、mR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例出现无症状性脑出血。对照组治疗后NIHSS评分、BI、mRS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rt-PA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心源性脑栓塞是安全的,近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将68例年龄≥75岁的重症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EEN组)和延迟肠内营养组(DEN组)各34例。EEN组在急性卒中发病24h内给予肠内营养,DEN组在发病72h内根据病情给予肠外营养(PN),观察72h无消化道出血可启动肠内营养,观察并比较2组应激性溃疡出血(SUB)的发生率。结果 EEN组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低于DEN组(P0.05)。结论对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可降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改善预后,效果优于延迟肠内营养。  相似文献   

11.
背景:大多数肝移植受者移植前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常规的营养支持治疗方法有肠外营养、肠内营养两种。近年来,营养支持正在向更新、更广的方向发展,代谢调理营养在器官移植中的作用倍受重视。 目的:探索肝移植后早期安全、有效和可行的营养支持治疗方法。 方法:选择肝移植后早期(移植后1~7 d)进行营养支持治疗的受者45例,随机摸球法分成3组,即肠外营养支持组、肠内营养支持组、代谢调理组(肠内营养支持+谷氨酰胺+精氨酸),每组15例,各组营养支持均为等热量和等氮量。通过检测肝功能、测定氮平衡、观察术后营养支持并发症发生等手段,分析比较3种方法的疗效。 结果与结论:纳入患者45例均进入结果分析。与肠外营养相比,肠内和代谢调理营养更能有效地改善受者移植后营养状况,促进移植肝功能恢复;与肠内营养相比,代谢调理营养更有利于改善受者氮平衡,促进蛋白质合成,促进移植肝功能恢复,有其优越性。结果提示,肝移植后早期营养支持治疗,肠内营养和代谢调理营养是安全、有效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重型颅脑创伤手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重型颅脑创伤手术后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作用。方法对30例符合纳入条件的重型颅脑创伤手术后患者,经鼻胃管实施24h均匀、持续泵注肠内营养制剂(瑞素),早期以低剂量(300~400ml)过渡适应,然后根据个体差异逐渐增加剂量至足量(1500~2000ml),共治疗20d~73d(平均32d)。定期检测患者体质量以及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并观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肠内营养组患者体质量变化与静脉营养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降低程度明显小于静脉营养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期间,患者未发生严重的消化道并发症;肝肾功能及糖脂代谢均无明显异常。结论肠内营养具有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且较少发生并发症,合理的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有效地提高重型颅脑创伤手术后患者的康复能力。  相似文献   

13.
重度脑损伤早期鼻饲肠内营养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1,自引:2,他引:59  
目的:探讨持续滴注的鼻饲方法作为重症脑外伤后早期营养支持的临床应用和效果,方法:GCS评分4-8分的脑损伤病人92例作前瞻性研究,实验组于早期(伤后48小时)持续滴注鼻饲要素膳,静脉营养补充不足,对照组按传统方法伤后6天鼻饲流质,结果,GCS评分5分以上的病人能较好在受持续滴注的鼻饲营养方法,实验组的氮平衡等营养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神志恢复快,生存质量也显著改善,结论;脑损伤早期可安全地实施持续滴注的鼻饲营养,静脉营养配合有利于为病人提供足够的营养底物,对维护胃肠道结构和功能,促进营养状态和预后恢复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肠内加肠外营养对神经危重症患者早期营养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2月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危重患者共61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肠内营养(EN)组、肠内营养(EN)+早期肠外营养(PN)组和肠内营养(EN)+补充肠外营养(PN)组。比较3组患者在营养支持前和营养支持1 w后的血清蛋白水平及免疫指标情况。结果单纯EN组患者入院1 w后血清蛋白水平较入院时比较均降低,其中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转铁蛋白降低,具有显著差异(P<0.05);EN+早期PN组、EN+补充PN组患者入院1 w后血清前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较入院时比较均有升高,具有显著差异(P<0.05);EN+早期PN组、EN+补充PN组的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较EN组升高,具有显著差异(P<0.05);EN+早期PN组、EN+补充PN组治疗后TLC升高明显,显著高于E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N+早期PN组治疗后前白蛋白指标较EN+补充PN组升高,具有显著差异(P<0.05);EN+早期PN组营养支持治疗后患者Ig A、Ig G较单纯肠内营养支持后升高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内(1 w)单纯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导致血清蛋白下降和营养不良。急性期(1 w)内,肠内、肠外联合营养较单纯肠内营养可改善神经危重症患者营养指标及免疫功能;早期添加肠外营养能改善危重患者的营养不良及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分析经皮胃镜下胃造瘘术和经鼻胃管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在昏迷患者中的效果及安全性,为今后合理选择肠内营养支持途径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选取我院2010-01-2014-01神经科收治的180例昏迷患者,采用前瞻性平行对照试验,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每组90例,对照组行鼻胃管肠内营养支持,试验组行经皮胃镜下胃造瘘术肠内营养支持,对比分析2组患者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估患者的预后和生存质量。结果试验组患者营养支持治疗后3、7d各项营养免疫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11.1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22%(χ~2=11.816 7,P=0.000 6);试验恢复良好率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11%(χ~2=6.538 2,P=0.010 6);试验组出院时及随访期间WHOQOL-BREF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胃镜造瘘术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应用于神经科昏迷患者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肝肾损伤轻微,并发症发生率低,且能明显改善昏迷患者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空间,可作为营养支持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EEN)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探讨EEN对保护肠道黏膜、减轻全身炎症反应的作用。方法3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GCS6~8分者23例,GCS3-5分者7例。随机分为EEN组(15例)和早期胃肠外营养(PN)组(15例)。入院48h内给予不同方法的营养支持。测定入院时及伤后1、4、7和14d血浆中CRP的含量。结果随着伤后时间推移两组患者血清CRP浓度均呈下降趋势,但EEN组下降幅度更明显,伤后第4、7及14天EEN组血清CRP含量明显低于PN组(P〈0.05或P〈0.01)。EEN组伤后14d GCS评分明显高于PN组(P〈0.05)。结论EEN可保护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胃肠道黏膜,减轻其全身炎症反应,改善其意识状态。如果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胃肠道功能允许,应尽早给予EEN。  相似文献   

17.
Converging evidence suggests that a neurodevelopmental disruption plays a role in the vulnerability to schizophrenia. The authors review evidence supporting in utero exposure to nutritional deficiency as a determinant of schizophrenia. We first describe studies demonstrating that early gestational exposure to the Dutch Hunger Winter of 1944--1945 and to a severe famine in China are each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risk of schizophrenia in offspring. The plausibility of several candidate micronutrients as potential risk factors for schizophrenia and the biological mechanisms that may underlie these associations are then reviewed. These nutrients include folate, essential fatty acids, retinoids, vitamin D, and iron. Following this discussion, we describe the methodology and results of an epidemiologic study based on a large birth cohort that has tested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renatal homocysteine, an indicator of serum folate, and schizophrenia risk. The study capitalized on the use of archived prenatal serum specimens that make it possible to obtain direct, prospective biomarkers of prenatal insults, including levels of various nutrients during pregnancy. Finally, we discuss several strategies for subjecting the prenatal nutritional hypothesis of schizophrenia to further testing. These approaches include direct assessment of additional prenatal nutritional biomarkers in relation to schizophrenia in large birth cohorts, studies of epigenetic effects of prenatal starvation, association studies of genes relevant to folate and other micronutrient deficiencies, and animal models. Given the relatively high prevalence of nutritional deficiencies during pregnancy, this work has the potential to offer substantial benefits for the prevention of schizophrenia in the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518例恶性肿瘤信院患者,进行连续三天的膳食调查及病前回顾悸调查,调查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患者每人每日平均摄入总热量6.1MJ、蛋白质50g、脂烘35g、碳水化物237g,均低于营养学会低于-《营养学会推荐量,且病后比病前减少有显著性差异(P<0.01)。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创伤合并非腹源性肠梗阻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共48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中24例合并非腹源性肠梗阻,其中3例(12.50%)行开颅血肿清除术、5例(20.83%)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16例(66.67%)予保守治疗,均予胃肠减压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24例未合并非腹源性肠梗阻,其中4例(16.67%)行开颅血肿清除术、6例(25%)行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14例(58.33%)予保守治疗,均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分别于治疗后10和20 d检测血红蛋白、白蛋白和前白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P=0.008)、白蛋白(P=0.002)、前白蛋白(P=0.031)水平均降低;与治疗后10 d相比,治疗后20 d血红蛋白(P=0.003)、白蛋白(P=0.000)、前白蛋白(P=0.005)水平均降低。结论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重型颅脑创伤合并非腹源性肠梗阻,可以有效缓解肠梗阻症状,有利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提高患者康复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