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椎动脉夹层致延髓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例双侧椎动脉夹层致延髓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讨论。结果患者表现有持续的头颈部血管性疼痛,随后出现延髓梗死;DSA检查显示双侧椎动脉夹层并重度狭窄。结论中青年人持续的头颈部血管性疼痛和后循环脑卒中应考虑椎动脉夹层所致可能,及时的DSA检查能协助诊断。  相似文献   

2.
<正>患者男性,60岁,主诉右手活动欠灵活1d入院,主要表现为右手写字灵活性较前差。既往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无烟酒嗜好。入院查体:体温36.5℃、心率74次/分、血压130/80mmHg。内科查体未见明显异常,神经系统查体可见右上肢共济运动欠灵活,肌力正常,右侧Babinski征  相似文献   

3.
<正>相对于颈内动脉,针对后循环的研究较少,而在后循环动脉中,椎动脉颅内段又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特别是在闭塞病变的治疗方面。本文通过回顾分析1例椎动脉夹层致延髓内侧梗死的临床表现、诊疗经过及影像学改变,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多的资料。1病例资料患者,女,29岁。因右侧肢体活动不利伴麻木14 d入院。患者于2014年3月6日早上起床时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侧肢体麻木,未予重视,1 h后症状加重,出现右侧肢体活  相似文献   

4.
病例报告 患者 男,41岁.因突发头痛伴头晕、恶心1d于2011年12月17日入院.检查:一般情况良好,精神不振,颈部抵抗,余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头颅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出血位于小脑幕、大脑纵裂池及双侧大脑沟回内,脑室系统正常.于12月19日局麻下行DSA显示:右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梭形,位于右侧小脑后下动脉(PICA)近端约0.8 cm处,大小约3.6mm×5.1 mm;左侧椎动脉正常.双侧股动脉穿刺置管,应用球囊闭塞右侧椎动脉起始部,左侧椎动脉造影显示血流经汇合部返流,右侧PICA显影良好.  相似文献   

5.
椎动脉夹层动脉瘤在临床上少见,诊断比较困难,主要依靠特异性的影像学表现.由于其位置深在,周围毗邻脑干和脑神经等,治疗比较棘手.自2005年12月至2010年5月,我科收治了12例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35岁。因头痛、头晕,阵发性双眼视物模糊3个月于2005年8月21日入院。检查:一般情况良好,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头颅CT及CT血管成像(CTA)示:椎动脉巨大夹层动脉瘤,扁平血管腔,夹层内血栓形成。于  相似文献   

7.
目的报道1例椎动脉夹层导致延髓内侧梗死病例。方法回顾性描述1例椎动脉夹层致延髓内侧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患者为青年男性,颈部扭伤后出现延髓内侧梗死,高分辨MRI检查确认病因为梗死侧椎动脉夹层。结论椎动脉夹层致延髓内侧梗死病例文献报道较少,临床需引起重视,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根据血管结构的血管内治疗方案及其有效性、安全性。方法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血管内治疗椎动脉夹层动脉瘤21例,对其临床资料回顾性总结。结果 21例患者中,7例(33.3%)行载瘤动脉闭塞术,8例(38.1%)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6例(28.6%)行单纯支架置入术。本组2例(9.5%)死亡,1例(4.8%)重度残障,2例(9.5%)轻度残障,16例(76.2%)预后良好。所有患者进行6月至1年的随访,动脉瘤无复发。结论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根据血管结构行血管内治疗是安全、有效、并发症较少的治疗方案,患者预后主要取决于患者术前状况。  相似文献   

10.
患儿男,3岁。因右颌下肿痛、低烧、盗汗1个月于1974年3月29日就诊。体温37.5℃,右颌下肿物鸡蛋大小,皮肤发红,质韧硬,压痛明显,无波动。血白细胞计数1.03×10~(10)/L(10300/mm~3),分叶核中性粒细胞19%,淋巴细胞76%,嗜酸粒细胞4%,嗜硷粒细胞1%。血沉65mm/h。胸透未见“双极形”阴影。4月2日开引流,腔内可见脓液及坏死组织,细菌培养为链球菌坏死组织送病理,为  相似文献   

11.
椎动脉夹层动脉瘤在临床收治过程中较为鲜见,传统外科手术难度大、风险高。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介入手术的方式多样,可供选择的治疗方式更多,当然,介入手术也有其局限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位置特殊,毗邻脑干,一旦发生并发症,预后往往不佳,本文依据国内外文献对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椎动脉夹层动脉瘤(VADA)的每年发病率并不高,但是引起青中年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病因及自然病史尚未完全清楚。脑血管造影仍是诊断VADA的金标准。文中就VADA临床特点、诊断技术与治疗方法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14.
患者男性,49岁。主因突发头晕2d,言语不清、四肢无力1d,于2013年5月7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d晨起无明显诱因突发头晕伴恶心、呕吐,无视物旋转、肢体无力,症状持续存在,未予处理。入院前1d出现言语不清、饮水呛咳,四肢无力,以左侧显著,并逐渐出现嗜睡。发病后6h至我院急诊就诊,头部MRI检查显示双侧延髓内侧梗死。  相似文献   

15.
<正>患者男性,49岁。主因突发头晕2 d,言语不清、四肢无力1 d,于2013年5月7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 d晨起无明显诱因突发头晕伴恶心、呕吐,无视物旋转、肢体无力,症状持续存在,未予处理。入院前1 d出现言语不清、饮水呛咳,四肢无力,以左侧显著,并逐渐出现嗜睡。发病后6 h至我院急诊就诊,头部MRI检查显示双侧延髓内侧梗死。既往高血压病史20余年,血压控制欠佳,波动于170/110 mm Hg(1 mm Hg=0.133 kPa)。患者10年前曾发生过短暂性左上肢麻木,具体经过不详,否认其他病史。  相似文献   

16.
双侧延髓内侧梗死是一种罕见的脑血管病,在国内报道甚少,现将我们发现的1例报道如下.患者男性,59岁.因双下肢无力3 d于2008年11月12日入院.患者3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无力,行走不便,起初未重视,今晨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遂至我院就诊.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年.  相似文献   

17.
<正>延髓内侧梗死(medial medullary infarction,MMI)是指延髓内侧部梗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多因椎动脉或脊髓前动脉的分支闭塞引起,少数也可因为椎动脉夹层造成缺血所致[1],约占延髓梗死病例的25%,占整个椎-基底动脉系统梗死的1%以下[2]。双侧MMI是更为罕见的脑血管意外,现报告1例。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3岁,主因头晕、右侧肢体无力3d,四肢无力、呼吸困难12h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4年余。  相似文献   

18.
<正>脑干梗死主要表现为包括颅神经受损在内的多种的临床综合征,其中眼肌麻痹可有多种表现形式,如周围性、核间性、核性及核上性眼肌麻痹。本文报道1例脑干梗死致八个半综合征合并双侧共济失调病例如下。1病例男,52岁,因眩晕、走路不稳、双眼视物不清4.5h入院。患者入院前4.5 h睡醒后(昨日22时入睡)无诱因出现头晕、视物旋转,走路不稳,伴双眼视物不清、双眼上抬费  相似文献   

19.
临床资料 患者,女,24岁,主因"7 d前突发视物模糊、头晕、意识丧失1次,视物成双6 d"于2009年5月22日入院.患者7 d前晚间上网时无明显诱因突感视物模糊、变形,伴头晕及视物旋转,几分钟后意识不清,12 h后意识渐好转,视物成双,问话回答反应慢,不切题.既往史、个人史无特殊.体检:血压95/65 mm Hg(1 mm Hg=0.133 kPa),心率70次/min,律齐,各瓣膜区可闻及3/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意识清楚,语言流利.高级皮质功能粗测正常.左侧眼球位置高于右侧,双眼球垂直运动欠灵活,有复视.  相似文献   

20.
孕产妇经过妊娠、分娩过程的生理心理等一系列变化,可增加脑卒中发生的危险性。现报告1例在分娩后发生双侧枕叶梗死的患者如下。 1病例女,33岁。因“产后双目失明约30h”于2006年11月27日来我院就诊。患者于30h前在当地医院足月顺产1男要,总产程40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