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阐述氨基苷粪抗生素耳毒性的作用原理:分析该类抗生素中毒所致听力损害的主要原因为:耳蜗毛细胞处于内耳内,外淋巴液中;内耳外淋巴液中该抗生素的血药浓度高于血浆中的血药浓度,其半衰期长而致该药物在此处蓄积;长期、大量使用该类抗生素而无预防措施。为此,我们要加大预防力度,采取相应措施,避免耳中毒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线粒体 D N A 突变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致聋( A A I D) 的关系,建立相应的基因诊断方法。方法:应用连接酶链反应( L C R) 对一个 A A I D 家系的所有成员( 共11 人) 及56 例听力正常对照个体的线粒体 D N A(mt D N A) 突变进行研究。结果: A A I D 家系中检出7 例突变个体,而56 例听力正常对照个体均无突变。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一种特异、简便、适合批量检测 A A I D 中mt D N A 点突变的方法,通过对一个 A A I D 家系mt D N A 点突变的研究,为探讨 A A I D 发病的分子遗传学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一个氨基甙类抗生素致聋家系线粒体DNA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一个氨基甙类抗生素致聋家系11名成员的线粒体DNA进行分析,探讨该病的遗传方式及与线粒体DNA突变的关系。方法:对11名成员外周血线粒体DNA进行PCR-RFLP及测序分析。结果:8例标本的PCR-RFLP结果异常,测序表明其均存在155位点C-T突变。结论:氨基甙类抗生素致聋与线粒体DNA突变有关,该家系呈典型母系遗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突变与非综合征性遗传性耳聋的关系,并且建立相应的基因诊断方法。方法:调查并收集2个非综合征性耳聋家系、6个散发病例及25例正常个体的外周静脉血样本.从白细胞中提取DNA,聚合酶链反应扩增mtDNA目的片段,分别用BsmAⅠ、ApaⅠ及XbaⅠ限制性内切酶检测1555^G、3243^G、7445^G和del961Cn点突变,对相关的扩增片段进行基因测序。结果:酶切检测,两家系中全部12例的耳聋患者均为1555^G点突变阳性。家系中的其他成员、6例散发病例及25例正常人均为阴性,调查的所有个体(包括患者)3243^G、7445^G和del961Cn点突变均为阴性。mtDNA测序:酶切显示,1555G突变阳性病例均发现(nt)1555A→G转换,3243^G、7445^G及del961Cn点突变阴性。结论:1555^G点突变呈母系遗传;1555^G点突变在母系遗传非综合征型耳聋家系中有较高的发生率,在散发型病例中发生率较低:提示1555^G点突变是该类耳聋分子诊断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一个氨基甙类抗生素致聋家系11名成员的线粒体DNA进行分析,探讨该病的遗传方式及与线粒体DNA突变的关系。方法:对11名成员外周血线粒体DNA进行PCR-RFLP及测序分析。结果:8例标本的PCR-RFLP结果异常,测序表明其均存在1555位点C-T突变。结论:氨基甙类抗生素致聋与线粒体DNA突变有关,该家系呈典型母系遗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检测1555^A→G突变在西南地区母系遗传性非综合征性耳聋家系中的发生率,探讨其听力学特征,为建立相应的基因诊断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对六个家系成员共102人进行听力学评估,并收集每人的外周静脉血标本,提取DNA,用PCR-RFLP法(AlW26Ⅰ限制性内切酶)检测1555^A→G突变。结果 听力损害的共同特点为双侧、对称性进行性耳蜗性聋,氨基甙类抗生互致聋(AAIB)家系1、2所有母系成员共17人有1555^A→G突变,非AAID家系6母系成员10人也有此突变。非母系成员及家系3、4、5所有成员无此突变。结论 mtDNA1555^A→G突变是这类耳聋的遗传基础之一,而氨基甙类抗生素是其重要的环境因素。1555^A→G突变性在西南地区AAID及非综合征性耳聋家系均有较高发生率。此突变的复查筛查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现状。方法检索1994年以来全部医药期刊中涉及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小诺霉素致聋的报道,按用药指征、剂量、用药途径等指标分析其用药合理性。结果检得13篇文献25例致聋报道,不合理用药占76%.结论合理用药是避免AmAn致聋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致聋的遗传异质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确定线粒体 DNA1 2 S r RNA基因的 1 5 5 5位点 A→ G的突变与药物性致聋的关系。方法 :采用 PCR- RFLP的方法分析家族性和散发性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 Am An)致聋的易感性与 1 2 SRNA的相关性。结果 :在一个典型的 Am An致聋的家系中 ,全部患者均未检出 1 2 SRNA基因 1 5 5 5 G的突变 ,在 1 88例散发 Am An致聋的患者中仅有 5 .32 %携带 1 5 5 5 G的突变。而在一个母系遗传的进行性感音神经性耳聋 ( SNHL)家系中却检到了 1 5 5 5 G的突变。结论 :Am An致聋具有遗传异质性 ,Am An致聋可能还有线粒体基因的其它位点的突变参与。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分析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特殊教育学校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群体中mtDNA 12SrRNA A1555G突变,以探讨该群体与线粒体突变的关系。方法:对鄂尔多斯市特殊教育学校102名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进行耳聋病因问卷调查、纯音听阈测试、声导抗测试、提取外周血DNA,聚合酶链反应扩增mtDNA目的片段,对扩增片段进行限制性内切酶检测,对阳性标本进行DNA序列分析。结果:该校102名学生中,全部为感音性耳聋,其中54例使用过氨基糖苷类抗生素,7例(6.9%)存在线粒体基因A1555G位点突变。结论:该群体线粒体A1555G位点的突变率高于以往的报道,携带有该突变的个体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有高度易感性,该基因突变是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测 15 5 5 A→ G突变在西南地区母系遗传性非综合征性耳聋家系中的发生率 ,探讨其听力学特征 ,为建立相应的基因诊断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对六个家系成员共 10 2人进行听力学评估 ,并收集每人的外周静脉血标本 ,提取 DNA,用 PCR- RFL P法 (Alw 2 6 限制性内切酶 )检测 15 5 5 A→ G突变。结果 听力损害的共同特点为双侧、对称性进行性耳蜗性聋 ,氨基甙类抗生素致聋 (AAID)家系 1、2所有母系成员共 17人有 15 5 5 A→ G突变 ,非 AAID家系 6母系成员 10人也有此突变。非母系成员及家系 3、4、5所有成员无此突变。结论  mt DNA15 5 5 A→ G突变是这类耳聋的遗传基础之一 ,而氨基甙类抗生素是其重要的环境因素。 15 5 5 A→ G突变在西南地区 AAID及非综合征性耳聋家系均有较高发生率。此突变的筛查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66例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致聋患者的线粒体DNA1555位突变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认为 mt DNAA15 5 5 G突变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致聋 (AAID)有关。通过调查采集了 6 6例 AAID病例 ,采外周血作 PCR- RFL P分析 ,对照组为 30例正常人 ,分析 mt DNAA15 5 5 G突变在 AAID中的作用。研究发现 :6 6例AAID患者中 ,14例具有 A15 5 5 G突变 ,而其余的 5 2例和对照组均无此突变。这表明 mt DNAA15 5 5 G突变是人体对氨基糖甙类抗生素遗传易感性的分子基础之一 ,基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可能在 AAID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大规模测序研究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的质粒基因组所携带的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分布及其多态性.方法 收集4年临床分离非重复的320株大肠埃希菌.菌株分为两个部分,碱裂解法提取全部质粒,Solexa测序获得大规模的短序列.采用比较基因组学和分子进化方法分析两个样本所含的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类型及丰度的差异,研究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存在的核苷酸多态位点.结果 测序法获得两批数据,E1短序列总数为11 077 768,可以定位到参照序列上为71 528(0.646%).E2短序列总数为9 377 792,可以定位到参照序列上是49 944(0.532%).两个样本中共有9个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型,strB基因最多,其次是strA、aacC2.两个样本中9个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共发现67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约50%为非同义突变.同一个位点的A、G二核苷酸多态现象常见.结论 此次样本中大肠埃希菌质粒上分布多种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存在着大量的SNPs.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线粒体tRNATyrA5834G突变与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的相关性。方法:对2个携带tRNATyrA5834G突变的LHON家系进行临床和分子遗传学特征等分析评估,对家系先证者和其他成员进行详细的眼科相关检查、线粒体全基因组分析、种系发生学分析及单体型分析。结果:先证者的临床症状及眼科相关检查均符合典型LHON表现,家系其他成员无异常。2个家系均未携带ND1 G3460A和ND4 G11778A及ND6 T14484C这3个原发突变位点,多态性变异位点均属于东亚单体型M7b。2个先证者均携带具有高度保守性的A5834G和T12811C突变位点,其中A5834G在17个物种中的保守系数为87.5%。结论:线粒体tRNATyrA5834G突变可能是与LHON相关的mtDNA突变位点,同时低外显率提示其他因素,如核修饰基因、环境等可能影响这2个家系的表型表达。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To determine whether a mutation of mitochondrial DNA induces familial dilated cardiomyopathy in Chinese families with cardiomyopathy, and analyze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genotype and phenotype. Methods: Affected members in three Chinese families of the familial dilated cardiomyopathy underwent clinical evaluation and DNA analysis.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d direct DNA sequencing were used to screen for mitochondrial DNA mutation. The type of mtDNA variations and clinical situation were analysed on the patients with mitochondrial DNA mutation. Results: The mitochondrial A3434G mutation was identified in one of the three families,the 3434 th nucleotide A was replaced by G, which led to change of amino acid. No mutations were identified in the clinically unaffected members of the family and all members of the other two families. Conclusion: This study indicates that the mitochondrial A3434G mutation maybe related with familial dilated cardiomyopathy and deafness.  相似文献   

15.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家系线粒体DNA突变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患者的线粒体DNA(mtDNA)突变。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和DNA序列测定方法,设计4对引物,扩增出含11778、14484、3460三个已知原发突变位点和3394、4136、4160、4216、11696、14459、14482、14498八个已知继发突变位点的4对mtDNA片段,对3个LHON家系30位母系成员的血样进行检测。32份无视力障碍的正常人血样作对照。参照mtDNA序列为剑桥标准mtDNA序列。结果:30位母系成员均含11778位点突变,其中1人合许4164位点突变(A→G)与剑桥标准mtDNA序列对比,30位LHON母系成员和32位正常对照均含有11719位点突变。结论:11778是LHON患者常见的突变位点,4164位点突变可能是新的继发突变或正常人单核苷酸位点多态性。11719位点突变可能是中国人存在的单核苷酸位点多态性。  相似文献   

16.
线粒体DNA A1555G突变大规模筛查及其预防意义探讨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Liu X  Dai P  Huang DL  Yuan HJ  Li WM  Cao JY  Yu F  Zhang RN  Lin HY  Zhu XH  He Y  Yu YJ  Yao K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19):1318-1322
目的探讨在高危人群和特定人群中进行线粒体DNAA1555G突变基因筛查在预防药物性耳聋中的必要性.方法应用自主研制的线粒体DNA A1555G突变检测试剂盒对来自全国不同省市的1836例散发的非综合征性耳聋患者进行线粒体DNAA1555G突变基因筛查,筛出阳性个体,进一步了解阳性病例所有母系家庭成员状况,绘制详细家庭系谱图,对母系成员中未发病者进行防聋宣教.结果1836例中,63例存在线粒体DNAA1555G突变,突变率3.43%;在63个母系遗传家系中,8例失随访,3例不愿提供家系资料;52个有完整随访资料的家系中,存活母系家庭成员737人,耳聋发病201人(含先证者),未发病536人.结论在高危人群和特定人群中进行线粒体DNAA1555G突变基因筛查发现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致聋敏感个体,进而对其未发病母系家庭成员进行防聋宣教是预防药物性耳聋、减少药物性耳聋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腺瘤性结肠息肉基因突变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腺瘤性结肠息肉(APC)基因突变位点的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方法。7个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家系中发现1个家系有该基因1309-13ll密码子区域AAAGA片断的缺失,并得到了序列分析证实。通过该家系亲缘族的检查,发现了2例青年病人,其结果与纤维肠镜检查结果一致。为早期发现部分FAP患者提供了一个简便、可靠的检测手段。本文结果也表明中国人FAP患者存在与西方国家相同的APC基因的突变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用核酸扩增(PCR)-液相杂交法检测沙眼衣原体DNA的效果。方法:用PCR-液相杂交法对616份临床标本进行了沙眼衣原体检测,并与培养法比较,对与培养法结果不相符合的标本及部分阴性标本进行连接酶链反应(LCR)复检。结果:PCR-液相杂交相法检测沙眼衣原体特异性良好。灵敏度达到0.1fg,临床标本沙眼衣原体DNA阳性检出率为27.6%,显著高于培养法的6.3%(P<0.001)。以培养法为标准,此法的灵敏度为100%。以LCR法为标准,此法的灵敏度为97.2%,特异度为80.7%,2者具有较好的相符性。结论:PCR-液相杂交法检测沙眼衣原体DNA操作简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