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患者女,47岁,因频发晕厥2个月入院。患者于4年前行子宫肌瘤切除,病理为多发性子宫平滑肌瘤(于子宫肌壁间、浆膜下、后腹膜、右侧阔韧带)合并巧克力囊肿。查体:胸骨左缘3/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2001年10月超声检查:右心房室扩大,右心房内可见一不均质团状回声,大小约7.4 cm×4.3cm,呈大小不等葡萄状,形态不规则,内部以无、低回声为主,蒂显示不清,随舒缩运动,舒张期充满右心房、右心室及右心室流出道,收缩期大部分返回右心房,三尖瓣形态正常,关闭不全,收缩期可见大量反流。超声诊断:可疑右心房黏液瘤。术中见肿物起自下腔静脉内,由右心房通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心脏黏液瘤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价值。方法:此次研究对象选择2000例疑似心脏黏液瘤患者,且研究时间均开始于2019年1月,终结于2020年12月,本院对纳入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并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准确性。结果:手术病理结果中,纳入患者确诊心脏黏液瘤40例,其中右心房黏液瘤12例、左心房黏液瘤28例,瘤体最大体积为7.54cm×5.45cm×3.87cm,瘤体最小体积为2.02cm×1.39cm×1.11cm。超声诊断诊出病症39例,其中右心房黏液瘤11例、左心房黏液瘤27例,右心房黏液瘤患者可见胸骨左缘3-4肋间明显杂音,且右侧卧位更为清晰;而左心房黏液瘤患者可见心尖区杂音,且左侧卧位更为清晰。超声诊断病症诊出率、肿瘤形态、瘤蒂特征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P>0.05)。结论:心脏黏液瘤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效果显著,可有效反映患者瘤体形态、体积、瘤蒂特征等信息,为临床诊治提供科学依据,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病例】女,48岁。因查体发现右心房肿瘤入院。2个月前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术。查体:脉搏84/min,血压150/90mmHg。颈静脉充盈,心率84/min,胸骨左缘第4肋间可闻及收缩期Ⅱ/6级柔和吹风样杂音。心电图检查未见异常;心脏正侧位X线片示心影大小、形态正常;超声心动图示心脏各房室腔不大,右房内见3·9cm×3·1cm大小低回声团块,似有蒂附着于右心房顶部,肿瘤未堵塞三尖瓣口。拟诊为“右房黏液瘤”。行手术治疗。术中置下腔静脉引流管困难,打开右心房见肿物光滑苍白,质韧,瘤体呈杵状,头约3cm×4cm×4cm大小,蒂来自下腔静脉,不能探及远端起始部,切…  相似文献   

4.
超声诊断胎儿左心房黏液瘤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女,28岁,孕37周,产科监测胎心正常,行超声产前胎儿畸形筛选。超声检查显示:胎头位于耻骨上,双顶径9.1cm,腹径9.4cm,股骨径6.8cm,胎心测及,心率145次/min,律齐,胎盘Ⅱ级。心尖四腔观显示胎儿左心房内见大小约1.5cm×1.1cm实质稍高回声团块,形态尚规则,随心动周期在左房室口上下移动,舒张期团块部分突入左心室(图1)。超声诊断:①单活胎,头位,胎儿活动好;②Ⅱ级胎盘;③胎儿左心房内实质性占位(黏液瘤?),建议密切随访。患者随即行剖宫产术,新生儿于出生后心率达230次/min,并出现苍白、呼吸困难等缺氧症状。新生儿心脏超声显示:二尖瓣后瓣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对心房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9例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心房占位性病变患者,分析其超声心动图特征,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79例中,左心房血栓47例(47/79,59.49%),左心房黏液瘤23例(23/79,29.11%),右心房黏液瘤3例(3/79,3.80%),心内平滑肌瘤病为静脉内平滑肌瘤累及右心房4例(4/79,5.06%),肺腺癌转移至右心房2例(2/79,2.53%)。术前超声心动图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相符72例,2例诊断不足,误诊2例,漏诊3例。结论 超声心动图可作为诊断心房占位性病变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41岁,外院体格检查怀疑膀胱占位来我院就诊,患者自诉无肉眼血尿、尿频、尿痛等.我院盆腔CT提示子宫肌瘤.经腹B超检查:于膀胱三角区见一21 mm×18 mm团状低回声,边界清晰,有光滑包膜回声,内回声均匀(图1).CDFI示肿块内未探及确切彩色血流信号.超声提示:膀胱占位,平滑肌瘤可能.经阴道超声检查示子宫大小、形态及回声正常.患者于3 d后手术,术后病理检查为膀胱平滑肌瘤.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46例心房黏液瘤超声诊断与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心房黏液瘤病例术前超声诊断,术后资料对比,左房黏液瘤36例,右心房黏液瘤10例。结果:超声诊断心房黏液瘤具有简便、无创、准确、费用低等优点。外科临床医生往往是以超声检查为主要诊断依据直接手术。结论:超声是目前诊断心房黏液瘤最有临床价值的非创伤性检查方法,它不仅可以避免心导管和心血管造影检查所致栓塞的危险,而且可为临床上早期诊断及指导手术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80岁,因“发现血糖升高30余年,伴手足麻木6年,加重1个月”入院。超声心动图示:右室腔内可见一混合附加回声,大小约34.4??60.2mm,附着点显示不清,活动度较大,收缩期达到肺动脉瓣口,致右室流出道狭窄,肺动脉瓣血流速度加快,右室流出道收缩期血流速度约339cm/s,肺动脉瓣口收缩期血流速度约224cm/s。超声诊断:右室占位,性质待定,建议进一步行心脏超声造影检查。心脏超声造影示:右室腔内见一混合附加回声,边界清晰,呈分叶状(图1),可见一窄蒂与三尖瓣前叶瓣根部右室面相连(图2),其内可见稀疏造影剂充填。诊断:右室内占位,低血供,考虑粘液瘤可能性大。术中可见:粘液瘤蒂位于三尖瓣前叶背侧游离壁,大小约2*3*6cm。术后病理镜下所见:瘤细胞呈星芒状,间质粘液变,围绕血管生长,呈网格状排列(图3)。病理诊断:粘液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房黏液瘤的超声特点及新的分型方法的临床意义,评价超声心动图在心房黏液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82例心房黏液瘤经胸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表现并按附着部位分型,术后观察复发情况。结果本研究中,典型黏液瘤占78.02%,不典型黏液瘤占21.98%。14例在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漏诊或显示不佳的情况下,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均显示清晰。心房黏液瘤形态偶见长条形,瘤体内可见钙化样、纤维化样强回声,囊状无回声,偶可见血流信号。不典型黏液瘤复发率明显高于典型黏液瘤(P〈0.05)。结论经胸超声心动图是术前诊断和术后随访心房黏液瘤的主要检查手段,当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不明确时,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可以作为心房黏液瘤较好的辅助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21例子宫腺瘤样瘤病理分析及超声检查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腺瘤样瘤的临床病理分析、超声检查特点以及与平滑肌瘤等疾病的鉴别诊断。方法:分析21例子宫腺瘤样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及超声学检查。结果:子宫腺瘤样瘤多位于子宫肌壁间、浆膜下,直径介于0.5—6cm,肿瘤切面形成细小腔隙或腺样结构,内衬扁平或立方上皮;免疫组化染色:AE1/AE3、Vimentin及Calretinin、MC均阳性,EMA有11例表达(52.38%),S-100有17例表达(80.95%),CD34、SMA、ER、PR及NF均阴性;超声表现呈低回声或等回声非均质结节,类似于平滑肌瘤或肌腺病。结论:子宫腺瘤样瘤并非罕见,常与子宫平滑肌瘤及子宫肌腺病并发,超声学检查不易确诊,免疫组化支持其为问皮来源良性肿瘤,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心脏黏液瘤的超声心动图特征进行分析和再探讨。方法回顾分析51例经手术及病理确诊为心脏黏液瘤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资料,总结瘤体的发生部位、形态及声学特征。结果51例黏液瘤中50例瘤体发生于心腔内,1例在肌壁间。本组心腔内的黏液瘤具有:①多为单心腔单发、多带蒂;②形态为椭圆形或分叶状,表面多较光滑,但少数表面可呈绒毛状,其中3例因出现栓塞而急诊手术;③声像图上表现为不同强度的均质性回声46例,混合性回声4例。术后随访47例,1例复发并恶变。结论心脏黏液瘤的发生部位和表面结构可以多样化,超声心动图对心脏黏液瘤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53岁,已婚,以“右侧肢体乏力1年”入院。入行颅脑MR示:左额顶镰旁占位,脑膜瘤可能。于2009年12月29日行开颅肿瘤切除术。术中顺利完整切除脑瘤,但关颅前清点脑棉数量时发现缺少1个,反复查找瘤床后仍未发现,行术中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所见:脑中线居中,左侧额顶处可见瘤腔,于左侧大脑镰旁瘤床底部见一强回声团,大小约:1.0cm1.1cm,后方伴“彗星尾征”(图1),与所遗漏脑棉大小相符。  相似文献   

13.
孕妇,21岁。孕1产0,平素健康。孕期无放射性毒物、药物接触史。否认病毒感染史,传染病史。孕40周时第一次来我院检查,超声检查显示:胎儿头位,双顶径约9.4cm,脊柱排列规整,胎心搏动140次/min,律齐,胎儿左心室腔内见一2.7cm×2.2cm×2.2cm中等回声实性团块,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光滑,回声均匀。团块的形态、大小、位置随心动周期均未见变化。股骨长径约7.2cm,羊水径约5.1cm,胎盘分布宫体后壁。超声提示:(1)晚孕,宫内单活胎,头位,级胎盘;(2)胎儿左心室内实性占位性病变。经引产娩一男婴。婴儿发育良好,外观无畸形。经尸体解剖发现:心脏正常大小,左心室腔内见一灰白色实性肿瘤,大小为3.0cm×2.5cm×2.5cm,占据左心室腔大部分,质软,边界光滑整齐,基底宽,无蒂,附着在左室下壁,瘤体紧贴心内膜。病理报告:黏液瘤。讨论黏液瘤是心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生于胎儿时期并经超声检查发现又经病理证实的罕见。一般认为起源于心内膜下间叶组织,长大后向心腔内突出。可发生于心脏的各个房室腔,但最常见的是左房,约占75%,其次为右心房,约20%,少数见于右室或左室。多为单发,常有蒂,有的蒂很短或无蒂,瘤体...  相似文献   

14.
1病历摘要男,51岁。自觉心慌、乏力3 d就诊,体温不高,P 70次/m in,心脏听诊无杂音。心电图:偶发房性早搏。彩超检查:心腔及主、肺动脉内径正常,房、室间隔连续、完整,于右心房内见1.9 cm×1.2 cm×1.6 cm的强回声光团,附着于右侧壁上,形态规则,内部回声均匀一致。瘤体不随心动周期活动。CDF I:心腔内未见异常彩色血流信号。超声诊断:右房黏液瘤?建议进一步检查确诊。患者到北京安贞医院、301医院检查,最后诊断为右房异常肌束。2讨论右房异常肌束极少见,临床无特异性症状,易与黏液瘤、血栓混淆。右房黏液瘤较少见,占5%~10%。在右室流入道及…  相似文献   

15.
正患者女,46岁,因反复胸闷气促入院。5年前曾有子宫多发肌瘤病史。超声心动图检查:右房增大,内见一大小约4.3 cm×5.1 cm稍强回声占位,呈类圆形(图1),随心脏舒缩而运动,CDFI于瘤体两侧探及舒张期三尖瓣口五彩镶嵌的射流束(图2)。下腔静脉宽约2.5 cm,内见条状低回声占位,其长度约18.2 cm(图3),CDFI探及下腔静脉内细条状血流信号。超声提示:(1)血  相似文献   

16.
子宫血管平滑肌瘤是子宫平滑肌瘤的特殊类型,组织学上为良性疾病,生物学上具有转移和浸润生长的倾向.临床上很少见,术前诊断困难,主要靠病理诊断,且子宫血管平滑肌瘤发生于宫颈者更少见.现报告如下. 1病例资料 患者,41岁,农民,主因检查发现子宫肌瘤1年,阴道出血半年,于2011年10月21日入院.入院前1年妇女普查时发现子宫肌瘤(仅行B超检查未做妇科检查),月经周期、经期、经量均无改变.因不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未治疗.半年前出现同房后出血,未诊治.入院前3天查彩超示:子宫内膜质地不均匀;子宫占位(考虑肌瘤);宫颈外口肿物(肌瘤?).即入院.入院查体:心肺腹检查未发现异常.妇科检查:经查外阴,阴道内可见一肿物约8 cm×9 cm×8 cm,质中,接触性出血,宫颈无法暴露,子宫前位,稍大,表面不平,活动可,无压痛,双附件区未触及异常.彩超示:子宫前位5.3 cm×5.1 cm,前后边界清,宫内回声不均,前壁下段肌壁间可见2.1 cm ×2.0 cm,宫底后壁肌壁间可见2.5 cm×1.9cm中低回声肿物,宫腔线居中,内膜厚1.1 cm,质地不均.宫颈厚3.2 cm,宫颈外口处可见8.2cm×6.7 cm中低回声肿物.提示:子宫内膜质地不均匀;子宫占位(考虑肌瘤):宫颈外口肿物(肌瘤?).入院诊断:子宫肌瘤;宫颈肿物;子宫黏膜下肌瘤?入院后进行全面检查,宫颈肿物液基细胞学检查:可见少量不明意义的非典型鳞状细胞.宫颈肿物活检病理报告:可见间质及平滑肌、血管增生.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36岁.因心慌胸闷多年,查体发现心脏杂音来我院就诊.超声检查:左房室腔未见增大,右心房轻度增大.心尖四腔观显示三尖瓣隔瓣上方与二尖瓣前瓣附着点处膜样回声隐约中断约3 mm.房间隔下部原发孔处连续中断约6 mm,另见房间隔中部呈瘤样向右心房膨出,大小约9 mm×7 mm.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脏黏液瘤诊断和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心脏黏液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左心房黏液瘤62例.右心房黏液瘤5例,均在体外循环下行黏液瘤摘除术;同期行二尖瓣成形术3例,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2例,三尖瓣成形术27例,三尖瓣叶修补1例.结果:无手术死亡病例,1例术后第2年因脑梗死死亡.随访62例,随访时间5个月~4年,心功能J级51例,Ⅱ级8例,Ⅲ级2例,未发现复发和转移病例.结论:心脏黏液瘤术前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准确率高,对确诊病例应尽早实施手术;保持瘤体完整、防止其残留是手术操作的关键,并同期处理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心脏原发良性肿瘤的临床分析及超声诊断价值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评价黏液瘤以外的心脏原发良性肿瘤的临床特点、手术所见、病理学类型以及治疗情 况;评价超声心动图诊断黏液瘤以外的心脏原发良性肿瘤的准确性。方法 手术和病理证实为心脏良性 肿瘤患者26例。回顾性分析临床及术前超声心动图检查资料。结果 26例患者中,46.15%(12例)肿瘤 位于左心,38.46%(10例)位于右心,3.85%(1例)位于双心室,11.54%(3例)位于心包。26例中,脂肪瘤 6例(23.08%),淋巴管瘤5例(19.23%),纤维瘤4例(15.38%),横纹肌瘤4例(15.38%),平滑肌瘤2例 (7.69%),海绵状血管瘤2例(7.69%),嗜铬细胞瘤1例(3.85%),淋巴管囊肿1例(3.85%),心外膜囊肿 1例(3.85%)。4例横纹肌瘤均位于右心室,5例淋巴管瘤均位于左心室。横纹肌瘤与脂肪瘤、淋巴管瘤、 血管瘤及平滑肌瘤之间发病年龄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26例中,术前超声诊断心脏占位病变 性质待定22例(84.62%),诊断黏液瘤可能性大4例(15.38%)。结论 心脏良性肿瘤多位于左心,其次右 心,少数位于心包。不同类型心脏良性肿瘤可发生于不同年龄段。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30岁,孕2产1,孕34周.产前检查;宫高33cm,腹围100cm,胎儿大小与孕周相符,头位,胎心率160次/分,胎动好.超声检查所见:宫内单胎,为右枕前位,双顶径8.4cm,心脏位置正常,心内瓣膜、室间隔完整,回声结构正常,于左右室腔内均探及一呈卵圆形的实质性稍强回声光团,边界清晰,实质回声尚均质,无明显的瘤蒂,其形态随心动周期有轻微改变,左室腔内团块大小为2.3cm×1.8cm×1.7cm、与室间隔关系密切(图1),右室内团块大小为1.2cm×0.9cm×0.8cm、于右室壁关系密切;胎盘位于后壁,功能为Ⅱ级,胎心率158次/分,律齐,脊柱排列规整,羊水深度44cm.超声诊断:1、晚期妊娠、单活胎;2、胎儿左右心室腔实性占位(粘液瘤可能性大).行引产术后,病理诊断为:心脏粘液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