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颈椎椎弓裂是一种少见的颈椎畸形,五十年代初Penman及Hawes首次报告‘”。至九十年代,世界文献报道也不到80例’‘、‘’。本文报告5例如下。116床资料5例中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31~45岁,平均40.6岁。无诱因出现颈部酸痛、疲劳无力4例,劳累后颈部不适1例。其中3例伴有单侧神经根刺激症状,手臂麻木无力。查体见患测手部握力减低,前臂尺侧感觉减退,脑二头肌、肽三头肌键反射正常,Hoffman征(一)。颈椎斜位片显示单侧或双侧椎弓丧失骨性连续(附图)。推弓裂节段:4例为C。,l例为C;。3例为单侧椎弓裂,2例为双侧椎弓裂。动态…  相似文献   

2.
颈椎椎弓裂及其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椎椎弓裂及其滑脱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法:回顾分析8例颈椎椎弓裂病便,其中4例伴有滑脱。除1例无症状者行保守治疗外,7例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结果:临床症状全部改善,滑脱椎节得以复位,植骨在3个月内获得牢固骨融合。结论:颈椎椎弓裂患者如出现临床症状应考虑手术治疗,经前路减压及植骨融合术是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颈椎椎弓上下关节突之间呈圆柱状结构,通常称之为关节突问部,而不称为峡部。因尚不清楚的因素导致该部骨缺损或连续性中断即为颈椎椎弓裂。由于退变或头颈部应力的作用,病变颈椎可发生移位,称之为椎弓裂性颈椎滑脱,、椎弓裂性颈椎滑脱占颈椎滑脱的大多数,是文献报告的颈椎滑脱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另外还有创伤性颈椎  相似文献   

4.
曼氏裂头蚴病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曼氏裂头蚴病4例报告刘捷曼氏裂头蚴病在我国较少见,近年来我院收治4例,现报道如下。病例报告例1,女,32岁。因右腹股沟区肿物1年,近1个月逐渐增大,偶有痒感及疼痛,经消炎治疗无效,于1993年9月10日入院。自幼喜欢游泳,有饮生水史。体查:位于右侧腹...  相似文献   

5.
腰椎椎弓峡部裂病因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腰椎椎弓峡部裂病因的生物力学研究燕好军许胜文范振华陈世益⒇腰椎椎弓峡部裂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脊柱疾患,在青少年尤其是运动员中有很高的发病率〔1,2〕,是腰腿痛常见病因之一。该症以腰椎椎弓峡部的一侧或两侧断裂为主要病理特征,严重时患椎向前滑脱,使马尾和...  相似文献   

6.
44例椎弓峡部裂的X线分析曾胜明椎弓峡部裂是引起腰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其诊断主要依靠X线检查而确诊。现将44例椎弓峡部裂的X线表现作一分析,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44例患者中,男性34例,女性10例。年龄13岁~67岁,平均年龄36.77岁。42例均因...  相似文献   

7.
脊柱结核跳跃型少见,而跳跃型结核病灶在两个节段,并有胸骨、肋骨结核则更少见。我院骨科在 1998年 9月收治 1例。 患者 男 ,36岁。腰背部疼痛 ,颈部不适 2个月。因疼痛加重,腰背部出现包块而住院治疗。查体 :体温 37.5℃,身体消瘦, 痛苦病容。 T12棘突两侧有直径 4 cm大小包块,有波动,压痛。 T6棘突左侧软组织隆起,压痛。颈部压痛,活动轻度受限,四肢活动及大小便正常。血沉: 46 mm/h。胸片显示 :粟粒型肺结核。颈椎摄片 :未见异常。 X线片示 :T6左侧椎弓根破坏。 CT片示 :T6左侧椎板、椎弓根骨质破坏,有死骨,且有软组织肿…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多孔面螺钉峡部固定治疗腰椎弓峡部裂术后的远期疗效。方法对接受多孔面螺钉峡部固定治疗腰椎弓峡部裂3年以上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及影像学检查,并就患者的疼痛、功能状况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56例患者获得3~15年(平均5.8年)随访,按疼痛、体征和功能状况评价,优良率为100%,患者满意率为98.2%。结论应用多孔面螺钉治疗腰椎弓峡部裂长期疗效肯定,无螺钉松动、折断现象。  相似文献   

9.
《中华骨科杂志》1995,15(6):397-399
临床病理讨论(五)病历摘要患者男,47岁,工人。因四胚无力、颈痛进行性加重3个月,于1989年5月6日入院。人院前3个月始左髋痛,渐加重,甚至疼痛难忍。曾于某医院诊断为“腹股沟淋巴结炎”抗生素治疗。一周后出现四肢无力,双下肢步行困难。颈椎X线检查,报...  相似文献   

10.
腰椎椎弓峡部裂的病因与手术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椎弓峡部裂也称为椎弓崩裂(spondylo-ysis),多见于第5腰椎。该症以椎弓峡部(即关节突间部)的一侧或两侧缺损为主要病理特征,严重时还可发生该节椎体、椎弓及上关节突等的向前滑脱,系一种常见的脊柱疾患,尤其在青少年中有较高的发病率。对于腰椎椎弓峡部裂的探讨已有将近一个半世纪的历史,本文就近年来在该症病因及手术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病 因 腰椎椎弓峡部裂的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明确,各家观点亦很不一致,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 创伤因素 虽然部分患者有明确的外伤史,但大多在伤前即存在腰背疼痛,且伤情并不…  相似文献   

11.
椎弓根钉-椎板钩系统固定治疗单纯腰椎峡部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应用椎弓根钉-椎板钩系统固定治疗单纯腰椎峡部裂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2年6月以来.使用椎弓根钉-椎板钩系统治疗单纯腰椎峡部裂15例,均为男性,年龄19~36岁,平均27岁。L46例,L59例,均为双侧病变。所有患者均主诉明确的腰痛,持续6个月以上。术前腰痛疼痛评分(VAS)7.8分,采用后正中入路,暴露烈侧病灶,将峡部裂中的纤维瘢痕组织彻底清除,咬除骨残端硬化部分至出血为止,髂后上棘取骨行峡部裂局部植骨。安放病椎竹弓根螺钉及椎板钩,放置连杆后将同定系统锁紧。结果:术后疼痛症状明显缓解,VAS评分2.4分。随访12~26个月,峡部裂植骨均骨性愈合,末见骨不连及内同定断裂。结论:对于年轻的、单纯峡部裂患者可以采用椎弓根钉-椎板钩系统进行峡部修复,避免脊柱融合术:椎弓根钉-椎板钩系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内同定装置。  相似文献   

12.
椎弓根螺钉张力带治疗腰椎峡部裂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评价椎弓根螺钉张力带治疗腰椎峡部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峡部裂患者进行峡部修整、局部植骨、椎弓根螺钉张力带固定.结果2例失访,23例随访2~7年,平均随访3.5年.患者下腰痛等症状完全消失,未出现椎弓根螺钉及钢丝松动、断裂.复查腰椎X线片均提示峡部已骨性融合.结论椎弓根螺钉张力带是一种节段性内固定治疗腰椎峡部裂的方法,简单易行,疗效显著,其适应证较严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SSE系统后路同节段内固定治疗痛性腰椎弓峡部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SSE系统内固定加峡部植骨治疗痛性单纯性腰椎峡部裂15例,探讨此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结果术后随访6-48个月,腰痛症状全部缓解,术后3个月均全面恢复术前工作,无不良并发症发生,腰椎X线片均提示峡部已骨性融合,未出现椎弓根螺钉、椎板钩松动或断裂。结论应用SSE系统同节段内固定加峡部植骨治疗痛性腰椎弓峡部裂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保存了腰椎的节段活动功能。  相似文献   

14.
脊髓内寄生虫十分罕见,裂头蚴寄生于脊髓内则未见报道,最近我们术中发现1例,经病理及病原学检查确诊。患者女,47岁,农民。因双下肢麻木1年于1997年9月10日入院。患者1年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麻木,并进行性加重,以右下肢为重。在当地医院行CT检查未...  相似文献   

15.
先天性颈椎裂合并自发性寰椎脱位1例高伟信孙美池患者,20岁,男性。工人。10年前因发热,下颌淋巴结肿大诊为上呼吸道感染给用抗菌素治疗,但愈后发现颈项运动受限,头向右前方偏斜,并时有枕部疼痛不适,右肩及上肢麻木,经治疗无效。半年来上述症状加重,头部剧痛...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性,23岁。1993年10月出现颈项部疼痛,在当地医院行颈椎X线平片检查无异常,经按摩、针灸治疗疼痛减轻。1996年9月颈项部疼痛加重,且出现右上下肢麻木、无力,以上肢为重。查体:右上肢肌力Ⅲ级,右下肢肌力Ⅳ级,左上、下肢肌力Ⅴ级,四肢肌张力增...  相似文献   

17.
罕见的颈椎骨纤维肉瘤1例赵成张力唐敬孝王韶进张达骨纤维肉瘤是临床少见病,我们收治发生于颈椎的骨纤维肉1例,男,34岁。10年前无明原因地出现左侧颈部疼痛,不伴头痛、发热、曾服新诺明治疗无效。于6年前颈部疼痛加重,并出现左肩部及上肢疼痛,麻木,影响正常...  相似文献   

18.
颈椎裂一例报告魏杰患者女性,6岁。足月顺产。出生后1岁时发现颈后有一约黄豆大小隆起,当时未就医。以后肿块逐渐增大,颈部畸形。四肢感觉、运动功能正常,二便正常。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查体:一般情况好,心、肺、腹无异常。颈部屈曲位、收颏、发际低、颈短。颈后正...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在腰椎峡部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怀疑腰椎间盘突出症1170例病人进行多层螺旋CT薄层横断面扫描,扫描完成后进行多平面重建,包括椎间盘横断面、腰椎矢状面及腰椎峡部平面。结果:椎间盘病变可以在横断面及矢状面得到更加准确的定位,而且矢状面对椎弓峡部显示清晰,并发现66例椎弓峡部裂。结论:多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一次扫描可同时对椎间盘病变和椎弓峡部裂诊断提供精确可靠依据,避免腰椎峡部裂漏诊,对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择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回顾总结传统术式治疗腰椎弓峡部裂并腰椎滑脱的远期效果;方法:随访1981-1992年间33例腰椎弓峡部裂并腰椎滑脱手术治疗病人的临床疗效和X线结果;结果:23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8年,临床疗效:优17例,良5例,差1例。X线复查19例,骨完全融合15例,未融合2例,2例未行植骨(其中1例滑脱加重);结论:传统手术以后路棘突间双“H”植骨临床疗效、骨融合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