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采用ELISA法检测临床确诊的48例多发性硬化症(MS)病人血清28例脑脊液(CSF)中sIL-2R水平;用免疫荧光法检测28例MS病人血中mIL-2R的表达。结果表明(1)MS患者组用激素治疗前血清及CSF中,sIL-2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NC)(P〈0.01),其中MS急性复发组显著高于缓解组(P〈0.01);治疗后血清sIL-2R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但仍显著高于NC组(P  相似文献   

2.
观察慢性肾衰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变化及血液透析对SIL-2R的影响。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CRF患者血清sIL-2R水平。结果CRF患者血清SIL-2R水平 正常对照,而HD前后CRF患者血清SIL-2R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器官衰竭(MSOF)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与可溶性IL-2受体(SIL-2R)水平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IAS)测定25例MSOF患者、33例非MSOF重症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血清IL-2与SIL-2R含量并对比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及非MSOF组比较、MSOF组血清IL-2R含量明显减低而SIL-2R水平异常升高,其变化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及  相似文献   

4.
肾小球肾炎是机体免疫调节功能异常,形成大量IC,在机体排除IC功能低下时,IC沉积于肾脏而致病。本实验结果证明,肾小球肾炎病人血清中CIC、sIL-2R显著高于正常人,P<0.01,CMCS显著低于正常人,P<0.01,TNF、IFN显著高于正常人,P<0.01,IL-8与IL-2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从而证明,肾炎病人清除IC功能不强,血清中高水平的CIC沉积于肾脏,引起肾脏损伤。  相似文献   

5.
作者测定20例恶性肿瘤患者和20例正常人血清中SIL-2R水平,并对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不加激活剂培养,加PHA培养及加rIL-2培养后3种情况上清中SIL-2R水平的动态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SIL-2R水平比正常人显著升高(P<0.01);恶性肿瘤患者和正常人的PBMC不加激活剂培养的上清中SIL-2R水平均略有增加,且正常人高于恶性肿瘤患者.加PHA或者加rIL-2激活培养的上清中SIL-2R水平上升很高,PHA激活培养的PBMC上清中SIL-2R水平要比rIL-2激活的PBMC培养上清中SIL-2R水平上升的快.但恶性肿瘤患者与正常人PBMC在各种条件激活培养的上清中SIL-2R水平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细胞因子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研究细胞因子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的作用。方法:本文采用免疫分析技术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中IL-2(白细胞介素- 2)、IL-8(白细胞介素- 8)、SIL-2R(可溶性IL-2受体)、TF-α(肿瘤坏死因子α)、TGF-β(转化生长因子-β )和ICAM-1(细胞间粘附分子- 1)等细胞因子水平进行测定。结果:患儿血清中IL-2,SIL-2R,IL-8,TNF—α及ICAM—l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1)。结论:细胞因子的释放与患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7.
检测3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表明:CRF患者SIL-2R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CD3、CD4、CD4/CD8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SIL-2R水平与CD3、CD4呈负相关,与CD8呈正相关;SIL-2R与BUN、SCr呈正相关,CD3、CD4与BUN、SCr呈负相关,CD8与BUN、SCr呈正相关。提示:CRF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SIL-2R水平与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有一定关系;SIL-2R水平与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可作为肾功能恶化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对36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及10例CML患者T细胞亚群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各期CML患者血清SIL-2R水平均较正常对照明显增高(P〈0.001)。SIL-2R水平与外周血及骨髓白血病细胞数呈正相关,而与T细胞亚群的变异无明显相关性。血清SIL-2R水平在CML分期、判断疗效及预后上均可作为简单而实用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32例胃癌根治术后常规化疗的基础上加静滴新鲜血浆同时口服黄芪水煎剂治疗患者疗前及疗后血清中循环免疫复合物(CIC),补体溶解免疫复合物活性(CRA)、肿瘤环死因子(TNF-α)、可溶性白细胞介素Ⅱ受体(SIL-2R)的变化。结果表明,治疗后较治疗前CRA、TNF-α水平明显升高;CIC、SIL-2R水平显著降低。提示该疗法可降低胃癌术后患者体内封闭因子--免疫复合物水平,增强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
(1)目的:了解肾脏病病人红细胞免疫功能和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的变化,(2)方法:采用红细胞花环实验和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了53例肾脏病病人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E-C3bRR),红细胞C3b花环形成促进率(RFER)和抑制率(RFIR)循环免疫复合物(CIC)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E-ICR)和sIL-2R水平的变化,(3)结果肾脏病病人E-C3bRR,R  相似文献   

11.
通过急性实验性血清病动物模型,证明了急性实验性血清病血清中CIC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家兔组,补体溶解免疫活性CMSC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环胞霉素A加输新鲜血清治疗后,治疗组家兔CMSC水平较未治疗组明显升高。CIC水平较未治疗组明显降低。文明该疗法治疗AESSR家兔免疫复合引进的肾小球肾炎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2.
ComplementProtectionAgainstImmuneComplexandAcuteGlomerulonephritis¥HuMingchang;JiangXinyou.ACTAACADEMIAEMEDICINAENANJING,1994...  相似文献   

13.
定了32例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血清补体溶解免疫复合物(CMSC)和抑制免疫复合物沉淀能力(ICPIC)。结果发现急性期患儿血清CMSC和ICPIC明显下降,病程第7周恢复正常。相关分析表明血清CMSC、ICPIC与血清CH50、C3和C4呈明显正相关,与循环免疫复合物无线性关系。该研究提示急性肾炎存在血清CMSC和ICPIC下降,其可能与急性肾炎的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4.
了解乙型肝炎患者补体介导 HBsAg特异性免疫复合物溶解能力(CMSC)及补体介导免疫沉淀 的抑制作用(IIPC)两种新功能低下在乙型肝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PEG沉淀法测定患者血清循环免疫复 合物(CIC),以HBsAg和抗-HBs制备特异性免疫复合物(IC),加入补体(血清)抑制其沉淀,或使IC裂解并定量测 定上清中的HBsAg,确定CMSC及IIPC功能,同时用单向琼脂扩散法测定C3、C4。结果:患者组CIC检出阳性率为 45.0%~82.6%,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0.001);正常组CMSC后上清液HBsAg为0.58±0.13ng,各种乙肝 组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0.001);IIPC后上清中HBsAg浓度为0.45±0.18ng,急性肝炎、慢活肝、重症 肝炎均显著降低(P<0.001),肝硬化组亦明显降低(P<0.05);C3、C4在患者组亦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乙型 肝炎患者血清中存在特异性IC,患者CMSC及IIPC明显降低在乙型肝炎的发病中有一定作用,补体成分的减少与 CMSC和IIPC的降低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 比较AECOPD患者治疗前后,痰和血清IL-8、MMP-9的浓度变化,并分析其浓度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采集20例AECOPD患者入院和出院时血液和痰液作为研究对象,并做肺通气功能检测,同时选择15例健康人群抽取外周血作为对照,检测IL-8、MMP-9浓度,患者治疗前后进行对比,并与肺功能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AECOPD患者治疗前血清IL-8浓度(28.30±14.39)pg/mL高于对照组(17.46±3.48)pg/mL,P = 0.008,经治疗后显著下降(13.30±6.31)pg/mL,P = 0.000;治疗前痰液IL-8浓度(639.40±703.12 pg/mL)在治疗后显著下降(501.60±508.61)pg/mL,P = 0.042.(2)AECOPD患者治疗前血清MMP-9浓度(1.12±0.36 ng/ml)低于对照组(17.89±11.00)ng/mL,P = 0.000,经治疗后浓度显著下降[(0.87±0.31 ng/mL,P = 0.000];治疗前痰液MMP-9浓度(12.04±12.22 ng/mL)在治疗后显著下降[(8.02±7.13)ng/mL,P = 0.005].(3)AECOPD患者治疗前血清IL-8浓度与FEV1及FEV1/FVC均无显著相关性,痰液IL-8浓度与FEV1/FVC呈负相关(P<0.05),与FEV1无显著相关性(P>0.05);治疗后血清IL-8浓度与FEV1及FEV1/FVC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痰液IL-8浓度与FEV1及FEV1/FVC均呈负相关(P<0.05).(4)AECOPD患者治疗前血清MMP-9浓度与FEV1及FEV1/FVC均无显著相关性,痰液MMP-9浓度与FEV1无显著相关性,与FEV1/FVC呈负相关(P<0.05);治疗后血清MMP-9浓度与FEV1及FEV1/FVC均无显著相关性,痰液MMP-9浓度与FEV1及FEV1/FVC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清和痰液中IL-8、MMP-9浓度高于稳定期患者和对照组.血清IL-8、MMP-9浓度与肺功能无显著相关性,痰液IL-8、MMP-9浓度与肺功能存在负相关,临床上可通过检测上述浓度值来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蒲公英多糖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模型大鼠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4、IL-8、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结肠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复合50%乙醇溶液建立大鼠UC模型,以水提醇沉法提取得到蒲公英精制多糖。5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美沙拉嗪组、蒲公英多糖组和美沙拉嗪联合蒲公英多糖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每组10只。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炎性因子即IL-6、IL-4、IL-8、IL-10、TNF-α的含量,以及结肠组织中MPO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蒲公英多糖组血清IL-6、IL-8、TNF-α水平、结肠组织中MPO的含量升高,IL-4和IL-10水平降低(P<0.05),美沙拉嗪组血清IL-6和TNF-α水平升高,IL-4和IL-10水平降低(P<0.05),联合治疗组各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美沙拉嗪组、蒲公英多糖组和联合治疗组血清IL-6...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 HRP-SPA 检测 ICPIC 和 CMSC 方法,对 ICPIC 和 CMSC 产生条件和试验有关影响因素作了分析和探讨,同时观察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ICPIC 和 CMSC 变化,证实其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白介素-18(IL-18)、白介素-8(IL-8)、干扰素-γ(IFN-γ)在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集5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实验组)治疗前、治疗3月后及50例处于绝经期的健康女性(对照组)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IL-18、IL-8、IFN-γ水平,通过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对治疗前实验组血清E2、FSH与IL-18、IL-8、IFN-γ相关性进行分析,并对实验组治疗前后进行改良 Kupperman 评分.结果 治疗前实验组血清IL-18、IL-8、IFN-γ、FS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血清E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实验组血清E2与IL-18、IL-8、IFN-γ呈负相关(P〈0.05),FSH与IL-18、IL-8、IFN-γ呈正相关性(P〈0.05).治疗3月后实验组改良Kupperman 评分及血清IL-18、IL-8、IFN-γ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 IL-18、IL-8、IFN-γ可能参与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病的免疫过程,血清IL-18、IL-8、IFN-γ水平可作为病情判断及疗效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血清糖基化低密度脂蛋白及循环免疫复合物的变化与2 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对 58 例2 型糖尿病2 型糖尿病病人(30 例有大血管病变,28 例无血管病变)及46 例正常人,采用氯化硝基四唑氮蓝还原比色法测定了血清糖化低密度脂蛋白(糖化 L D L),采用聚乙二醇沉淀法测定了循环免疫复合物( C I C)。结果:2 型糖尿病并发大血管病变组与无血管病变组之间比较,糖化 L D L、 C I C水平明显升高。2 型糖尿病病人血清糖化 L D L水平与 C I C的水平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2 型糖尿病病人血清糖化 L D L及 C I C的增高与其大血管病变密切相关,糖化 L D L及 C I C的代谢异常对于 2 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