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业已证明血吸虫病是属于免疫疾病,血吸虫病免疫学的研究已使我们对血吸虫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有了较多的了解,因而能作出治疗病人和预防感染的决策,以消灭血吸虫病。本文着重综述血吸虫病各期抗原与宿主相互作用所致免疫发病机理研究的进展。一、血吸虫抗原血吸虫的抗原比较复杂,在宿主体内包含三个不同的时期,即童虫、成虫和虫卵。每个时期均有特异性的分泌、排泄和裂解产物成为抗原物质,引起宿主一系列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1.童虫:童虫表膜存在的C_3激活剂  相似文献   

2.
曼氏血吸虫病高发病地区有两种由免疫学介导的合并症即肝脾型(HSM)血吸虫病和结肠息肉。作者们对宿主遗传标帜和感染与抗原攻击所致临床应答之间的相关性作了研究。最近在感染曼氏血吸虫病的埃及患者中发现,同种白细胞抗原(HLA)和B_5抗原与HSM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性。这些患者的年龄和排卵量大致相似。迄今对各种血吸虫病  相似文献   

3.
检测血液中循环抗原和抗体诊断血吸虫病应用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血液中循环抗原和抗体与血吸虫病的关系,我们利用单克隆抗体Dot—ELISA试验和DGS—COPT试验,对宿主血液中循环抗原和抗体进行了检测,并对诊断血吸虫病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幽门螺杆菌感染致病的宿主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幽门螺杆菌感染可造成不同的疾病 ,其原因是宿主和病原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宿主的遗传背景、血型抗原及免疫等因素在其中起重要作用。现就幽门螺杆菌感染致病有关的宿主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日本血吸虫病免疫发病机理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在血吸虫感染宿主的过程中,虫体在宿主体内各发育阶段,如童虫、成虫和虫卵的抗原成分刺激宿主,诱发宿主一系列免疫应答及产生相应的病理损害,这涉及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等诸多因素复杂的反应及其调节,故认为血吸虫病是一种免疫性疾病已证实血吸虫病的主要病理损害,是宿主对沉积于肝脏、结肠等器官内的血吸虫卵产生免疫反应,形成肉芽肿所致.本文旨在综述近几年来日本血吸虫病免疫发病机理研究的进展,并着重回顾日本血吸虫卵肉芽肿形成及其调节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血吸虫感染存在着伴随免疫的现象,其主要特点是宿主产生的免疫力仅针对再次入侵的幼小童虫,体内已存在的成虫通过获得宿主抗原,可以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杀伤。童虫必需摄入宿主的红细胞方能在宿主体内继续生长、发育。早在70年代初即有学者报道在血吸虫的表膜上存在着特异性的宿主血型所决定的抗原决定簇。以后有学者进一步证实体外培养中的童虫表膜具有A,B血型抗原。作者用穿皮法制备曼氏血吸虫童虫。收集童虫后分置4个雷氏管中,加入等量  相似文献   

7.
幽门螺杆菌感染致病的宿主因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幽门螺杆茵感染可造成不同的疾病,其原因是宿主和病原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宿主的遗传背景、血型抗原及免疫等因素在其中起重要作用。现就幽门螺杆茵感染致病有关的宿主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前日本血吸虫病诊断抗原尚以虫卵或成虫的粗抗原为主,纯化抗原的应用还不多见,仅有31/32kD诊断蛋白的应用报道.据刘述先(1989)报告,日本血吸虫成虫90kD蛋白在诱发宿主的保护性免疫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具有明显的抗原性,能刺激宿主IgG、IgM明显升高.为了解该蛋白质抗原在血吸虫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我们进行了实验观察.现将初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重组血吸虫诊断抗原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免疫学方法为诊断血吸虫病的重要手段 ,目前 ,用于血吸虫病免疫诊断的最常用的抗原是成虫抗原和虫卵抗原。成虫抗原和虫卵抗原成分复杂 ,针对两种抗原的血清抗体在宿主体内长期存在 ,不能区别早期感染和既往感染 ,不能考核疗效 ,并且这两种抗原不易大量获得。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机遇。基因克隆技术能够帮助寻找刺激宿主产生短程抗体的某些抗原表位 ,通过检测短程抗体来评价治疗效果。同时依靠基因重组技术可以生产出相应的重组抗原分子 ,为现场推广应用所需大量的抗原材料提供了保证。本文主要就国内外研制基因重组抗原…  相似文献   

10.
嘉兴市郊区原为血吸虫病严重流行区,经30余年努力防治,已经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粪检很难查到阳性病人.单克隆抗体Dot-ELISA检测循环抗原(以下简称Dot-ELISA)的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其循环抗原的检出能反映宿主活动性感染.为此,以本法试用于现场,并同时采用IHA(红细胞间接凝集试验)及COPT(环卵沉淀试验)法比较,以评价其实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血吸虫虫卵引起的肝脏肉芽肿和纤维化病变是导致血吸虫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血吸虫病的病理基础是宿主对成熟虫卵释放的可溶性虫卵抗原产生的免疫应答.该文对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细胞和分子机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血吸虫虫卵引起的肝脏肉芽肿和纤维化病变是导致血吸虫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血吸虫病的病理基础是宿主对成熟虫卵释放的可溶性虫卵抗原产生的免疫应答.该文对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细胞和分子机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通常用于血吸虫病诊断的两种免疫沉淀技术是免疫扩散和免疫电泳。最近又发展了免疫电渗法(immunoelectroosmophoresis)和电免疫扩散。本文作者对上述几种免疫沉淀技术进行了诊断血吸虫病的比较试验。作者用曼氏血吸虫成虫制备成虫抗原;用胰酶消化法从感染曼氏血吸虫的仓鼠肝脏分离虫卵制成虫卵抗原;用匀浆和冰冻干燥法从中间宿主扁卷螺制备螺蛳抗原。试验的100份血清来自坦桑尼亚血吸虫病流行区,其中包括23例曼氏血吸虫病;24  相似文献   

14.
最近证明在ELISA试验中联合使用血吸虫尾蚴和成虫抗原可以从血清学上区别急性或慢性血吸虫病患者。急性感染患者血清中对尾蚴抗原的IgG抗体多于成虫抗原,而在慢性感染患者则相反。IgM抗体的产生是宿主对许多急性感染反应的特征,蠕虫感染免疫反应的特征是IgE抗体的产生,因之作者探索ELISA试验对检测确诊为急性或慢性血吸虫病患者的特异性IgM及IgE抗体的用途,并对这些抗体水平和尾蚴/成虫  相似文献   

15.
应用酶联免疫印迹技术检测我国不同地区日本血吸虫雌、雄及雌雄合抱虫体可溶性抗原(AWA),结果上述三者与相应感染动物血清及慢性日本血吸虫病人血清反应,分别显示出4~20、6~34和3~29条反应带;一地日本血吸虫AWA与各地感染鼠血清反应呈明显相似,而不同地区虫体AWA与各感染鼠血清反应性之间则显示出大的差异性;与不同感染宿主血清(感染鼠、兔和病人血清)的反应带及其分子量互不相同;各地雌、雄虫之间也不同,一般雄虫较雌虫反应带多且强;不同宿主(兔和鼠)体内获取的江苏虫体AWA的反应性也存有差异。提示不同地区日本血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的血清反应性存在着地区及性别间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前已用于血吸虫病的各种免疫学诊断技术,都是以检出宿主体内对血吸虫抗原的特异性抗体为基础的,还不能单独用作流行病学调查个别病例确诊及考核防治效果的工具,而只能作为病原学诊断的补充。除了通过纯化抗原的使用和改进试验技术,以提高已有的各种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增加其实用价值外,还需发展能从宿主体液中检出血吸虫特异性抗原的技术,使有可能提供证明体内有活虫存在及表明感染程度的血清学方法。本文就国外近年来有关血吸虫特异性循环抗原的研究作一简要的综述。【宿主循环血液内虫源特异性抗原的证明】  相似文献   

17.
血吸虫病是呈世界性流行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其中以埃及血吸虫、曼氏血吸虫和日本血吸虫所引起的疾病流行最广、危害最大,在我国仅有日本血吸虫病流行。血吸虫虫卵沉积于肝脏,虫卵内毛蚴分泌的可溶性虫卵抗原可引起宿主免疫反应,形成虫卵肉芽肿,进而发展为肝纤维化。肝星状细胞的活化是肝纤维化的中心环节,可溶性虫卵抗原对肝星状细胞的调节作用在疾病的进程及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对血吸虫病肝纤维化中,可溶性虫卵抗原对肝星状细胞的调节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血吸虫病目前仍然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寄生虫病,早期诊断血吸虫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免疫学方法利用抗原抗体反应检测血吸虫抗原或宿主特异性抗体,而核酸检测技术可直接检测病原体DNA,这两种方法均已用于血吸虫病早期诊断并各有利弊。本文对近年来免疫学检测方法和核酸检测技术应用于血吸虫病早期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杀血吸虫药对宿主器官的影响仍有争议,有些作者认为对血吸虫病作特殊治疗可加重病情。作者对77例6~14岁慢性曼氏血吸虫病儿童进行双盲对比研究,观察羟氨喹治疗后的肺部效应及对宿主器官的影响。治疗组  相似文献   

20.
作为血吸虫病诊断的重要一步,确定不同发育时期血吸虫抗原,了解它的特性并评价其在寄生虫-宿主间所起的作用是十分必要的。已分离和纯化了许多不同发育时期的血吸虫抗原,它们在免疫诊断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研究用特异性抗曼氏血吸虫鼠单克隆抗体(McAb)抽取和纯化了血吸虫抗原,并评价此McAb在曼氏血吸虫病诊断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