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三叉神经鞘瘤的诊断与手术入路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三叉神经鞘瘤的诊断与手术入路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三叉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肿瘤获全切除25例,次全切除2例和大部切除1例。出院时好转27例,加重1例。结论 三叉神经鞘瘤可分成为:(1)颅中窝型;(2)颅后窝型;(3)颅中后窝型;(4)颅外型;(5)颅中窝颅内外沟通型;(6)颅中后窝颅内外沟通型。颅中窝型肿瘤宜取翼点或改良翼点入路;颅后窝型肿瘤宜取枕下乙状窦后入路;颅中后窝型肿瘤宜取颞底经天幕入路。颅中窝颅内外沟通瘤宜取颞下硬脑膜外入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改良翼点-经颞叶-经小脑幕(modified pterional transtemporal transtentorial,MPTT)入路手术切除三叉神经鞘瘤的疗效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经MPTT入路切除三叉神经鞘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颅中窝型10例,颅中后窝骑跨型21例。结果肿瘤全切除29例,次全切除1例,大部分切除1例。所有病人随访3~90个月,1例病人肿瘤复发伴巨大囊肿再次手术。其余病人头晕、头痛等症状消失,面部麻木、感觉减退状况好转。结论 MPTT入路是切除颅中窝型、颅中后窝骑跨型三叉神经鞘瘤合适的入路选择,该入路暴露充分,视角佳,全切除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鞘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三叉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三叉神经鞘瘤临床表现多为三叉神经损害症体和体征,主要依靠CT及MRI诊断,本组中颅窝型9例采用改良翼点入路切除,后颅窝型6例采用枕下乳突后入路切除,哑铃型6例分别采用颞下入路、枕下乳突后入路、或幕上、幕下联合入路切除。本组全切除19例,次全切除2例。结论三叉神经鞘瘤显微手术是最佳方法,正确选择手术入路是肿瘤全切除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4.
三叉神经鞘瘤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三叉神经鞘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三叉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三叉神经鞘瘤临床表现多为三叉神经损害症体和体征,主要依靠CT及MRI诊断,本组中颅窝型9例采用改良翼点入路切除,后颅窝型6例采用枕下乳突后入路切除,哑铃型6例分别采用颞下入路,枕下乳突后入路,或幕上,幕下联合入路切除。本组全切除19例,次全切除2例。结论 三叉神经鞘瘤显微手术是最佳方法,正确选择手术入路是肿瘤全切除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5.
三叉神经鞘瘤1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三叉神经鞘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7例三叉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 ,其中Ⅰ型(中颅窝型) 3例采用颞下入路或额颞眶颧入路切除 ;Ⅱ型 (后颅窝型 ) 6例采用额颞眶颧入路或枕下乳突后入路切除 ;Ⅲ型 (哑铃型 ) 8例分别采用颞下入路、枕下乳突后入路或幕上、下联合入路切除。本组全切除 1 6例 ,次全切除 1例。结果 本组主要表现为三叉神经损害的症状和体征 ,1 4例获MR确诊。1 0例门诊随访 2~5年无复发者 ,Karnofsky评分 :8例 >80分 ,2例 60~ 70分。结论 三叉神经鞘瘤早期进行CT、MR检查均可明确诊断 ,显微手术治疗是最佳方法 ,正确选择手术入路是肿瘤全切除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报道11例经扩大颅中窝硬膜外入路切除哑铃型三叉神经鞘瘤的手术方法和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90~98年)11例哑铃型三叉神经鞘瘤经扩大颅中窝硬膜外入路切除的疗效。结果 肿瘤全切除8例,次全切除3例,无手术死亡。术后出现新的颅神经功能障碍2例,短期内多能恢复。结论 采用扩大颅中窝硬膜外入路切除哑铃型三叉神经鞘瘤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中后颅窝哑铃形三叉神经鞘瘤的显微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9月至2017 年9月显微手术治疗的37例中后颅窝哑铃形三叉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采用Kawase入路19例,乙状窦前入路18例。结果 肿瘤全切除33例,次全切除3例,大部分切除1例。出院时GOS评分5分33例,4分3例,3分1例。26例(Kawase入路13例,乙状窦前入路13例)随访3~60个月,平均14个月;GOS评分5分24例,4分2例;颅脑MRI及CT复查,全切肿瘤无复发,未全切肿瘤无增大。结论 灵活选择乙状窦前入路及Kawase入路切除中后哑铃形型三叉神经鞘瘤,临床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8.
中、后颅窝型三叉神经鞘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中、后颅窝(MP)型三叉神经鞘瘤的诊断与治疗,以提高该类肿瘤的切除程度与术后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MP型三叉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切除肿瘤取颞底经天幕入路者14例,枕下乙状窦后入路等其他手术入路者1O例。结果肿瘤全切除21例,次全切除2例和大部切除1例。出院时好转23例,加重1例。结论 实体性MP型三叉神经鞘瘤需与中、后颅窝脑膜瘤相鉴别;囊性MP型三叉神经鞘瘤需与表皮样囊肿相鉴别。对于MP型三叉神经鞘瘤,取颞底经天幕入路可获良好效果,并具有显露容易、创伤小、可直视海绵窦及其内侧的神经血管,以及到达后颅窝肿瘤距离近、较直视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提高中后颅窝型三叉神经鞘瘤的切除程度和术后疗效。方法 :对收治 2 5例这类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手术行颞底 经天幕入路 ,余 10例行枕下乙状窦后等其他入路。肿瘤全切 2 2例 ,次全切除 2例 ,大部切除 1例。结论 :中后颅窝型三叉神经鞘瘤显微手术全切是其最佳方法 ,颞底 经天幕入路是一良好手术途径 ,其术野显露充分 ,易于达到肿瘤全切 ,微创 ,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报道11例经扩大颅中窝硬膜外入路切除哑铃型三叉神经鞘瘤的手术方法和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90~98年)11例哑铃型三叉神经鞘瘤经扩大颅中窝硬膜外入路切除的疗效。结果 肿瘤全切除8例,次全切除3例,无手术死亡。术后出现新的颅神经功能障碍2例,短期内多能恢复。结论 采用扩大颅中窝硬膜外入路切除哑铃型三叉神经鞘瘤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三叉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0年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手术治疗的29例三叉神经鞘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结果 临床表现最常见为患侧三叉神经麻痹.肿瘤可位于中颅窝、后颅窝或骑跨中后颅窝呈哑铃形.本组中肿瘤全切除19例,次全切除7例,大部分切除3例.术后颅神经功能障碍较术前改善20例,无明显变化4例,加重5例,主要表现为面部麻木和眼球外展受限.结论 三叉神经鞘瘤起源部位和生长方向复杂.MRI对临床诊断及选择手术入路有重要意义.合适的手术入路及显微手术相结合能取得最佳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改良常规颢下人路,以减少手术创伤达到微创的目的。方法采用耳前1cm颧弓向上向后弧形切口,绕行耳廓上方约1cm到达乳突,铣开4cm×2cm大小骨窗,平中颅底,经颞下行中颅底部位病灶的手术治疗15例。结果9例三叉神经鞘瘤全切除8例,次全切1例。4例岩尖区天幕下脑膜瘤和2例颞底胶质瘤均全切除。结论颞下小骨窗人路可以达到常规颞下入路的效果,可以满足中颅窝后部、颞叶底面及天幕区的肿瘤切除术的要求,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微创手术人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Meckel腔(MC)肿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7例MC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局限在MC内17例,长满MC稍突向后颅窝6例,长满MC并发展到岩斜区2例,长满MC并经圆孔及卵圆孔突向颅外2例;均采用改良的颞下一硬膜内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结果肿瘤全切除26例,次全切除1例。病理学检查结果为三叉神经鞘瘤18例,脑膜瘤6例,表皮样囊肿3例。所有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至4年,症状缓解或消失,复查MRI未见肿瘤复发。结论磁共振平扫加增强是MC肿瘤诊断首选检查方法,改良的颞下一硬膜内入路显微手术是治疗MC肿瘤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Kawase入路切除上斜坡区肿瘤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 评价经Kawase入路切除上斜坡区肿瘤的适用性。方法 应用Kawase入路对 2 1例上斜坡区肿瘤患者进行了显微外科手术。结果  2 1例中有 6例脑膜瘤和 8例三叉神经鞘瘤获得全切 ,4例脑膜瘤和 3例三叉神经鞘瘤获得次全切。术后 2例患者出现永久性动眼神经瘫 ,12例出现暂时性颅神经损害。结论 Kawase入路适用于处理上斜坡区肿瘤。该入路具有如下优点 :(1)可直接进入桥前池及其上方 ,无需牵拉小脑 ;(2 )可同时处理中、后颅凹的病变 ,路径较短 ;(3)在切除肿瘤之前即可分离出小脑幕动脉 ,阻断肿瘤部分血运 ;(4)保留听力 ;(5 )Labb啨静脉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5.
We report a 36 year-old woman who presented with headaches and hypoesthesia of the face. MRI revealed a large dumbbell shaped trigeminal neurinoma extending into both the middle and the posterior cranial fossae. In addition, there was a Chiari I malformation and syringomyelia. Within two months of tumor resection, both the Chiari malformation and the syringomyelia resolved. The association of an intracranial space-occupying lesion with Chiari malformation and syringomyelia is reviewed.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扩大中颅底硬膜外入路经岩骨窗切除哑铃型三叉神经鞘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我科2007 - 2010年应用扩大中颅底硬膜外入路经岩骨窗切除哑铃型三叉神经鞘瘤21例.术前CT及MRI评估位于中、后颅窝肿瘤大小及岩骨侵蚀程度,分为三种类型:Mp型12例,MP型7例及mP型2例.结果 肿瘤全切19例,次全切2例,无手术死亡,术后出现新的暂时性脑神经麻痹4例,1例脑脊液漏,经腰大池引流脑脊液治愈.随访18例,时间6个月-3年(平均22.4个月),2例次全切除肿瘤复发,均位于后颅窝,经乙状窦后入路再次手术治愈.结论 扩大中颅底硬膜外入路经岩骨窗切除哑铃型三叉神经鞘瘤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尤其对于肿瘤明显侵蚀破坏岩骨者.然而,如果后颅窝肿瘤部分过大时,该入路显露不足,难以全切肿瘤.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介绍三叉神经鞘瘤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对华山医院(1978~1995)收治75例三叉神经鞘瘤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三叉神经鞘瘤病人临床症状多不典型,诊断主要依靠CT及MR,本组病例中34例(45%)肿瘤在位于中颅窝,20例(27%)位于后颅窝,21例(28%)呈哑铃型生长。在1984年以前,手术多采用硬膜下入路,1985年以后逐渐发展了硬膜外入路和硬膜外-经硬膜经小脑幕入路。早期全切率为58%(20/35),近全切42%,晚期为80%(32/40)近全切20%。在早期病例的长期随访中有1例死亡,3例复发,颅神经功能损伤的发生率在两组中分别为63%和28%。结论:三叉神经鞘瘤显微手术治疗是最佳方法,中颅窝型和哑铃型肿瘤可采用硬膜外入路,后颅窝型仍需硬膜下入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