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经侧裂显微手术切除岛叶区胶质瘤的方法,评价其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岛叶区胶质瘤显微手术治疗情况,总结治疗经验.结果 19例胶质瘤患者中,镜下近全切并经术后影像学检查证实17例,大部切除2例.术后2例轻偏瘫,1例短暂性失语.随访3-19个月,除1例肿瘤复发外,余未见复发及明显神经功能障碍.结论 追求显微手术全切肿瘤是岛叶区胶质瘤治疗的首选方法.恰当的手术入路,对周围重要结构的精确辨认和保护以及术后放、化疗的合理应用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岛叶胶质瘤显微外科手术切除的可行性和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11年收治的43例岛叶胶质瘤病例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和疗效。结果本组43例患者中,手术全切24例,次全切17例,大部分切除2例。术后出现对侧肢体瘫痪9例,短暂性言语障碍4例,均在1月内恢复。35例得到随访,平均随访3.2年,其中术后复发7例,2例经再次放化疗后病变未见增大,5例经综合治疗后随访1年未见有复发。其他病例均可恢复正常工作生活,无死亡病例。结论在熟悉岛叶区域解剖的基础上,采用经侧裂入路切除岛叶胶质瘤是其治疗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岛叶低级别胶质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切除岛叶低级别胶质瘤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30例岛叶低级别胶质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肿瘤全切除12例,近全切除14例,部分切除4例,无手术死亡。术后早期偏瘫6例、失语3例、偏瘫和失语3例,经术后3个月随访,仍有2例轻偏瘫、1例失语。结论 经外侧裂入路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是治疗岛叶低级别胶质瘤的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纯岛叶低级别胶质瘤的显微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纯岛叶低级别胶质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肿瘤位于左侧岛叶8例,右侧岛叶9例,均采用翼点外侧裂入路手术切除肿瘤。结果肿瘤全切除12例,近全切除5例。病理结果:星形细胞瘤8例,少枝胶质细胞瘤4例,少枝星形细胞瘤5例。无手术死亡,术后早期发生偏瘫、失语各2例。随访17例,时间6~12个月,均未见肿瘤复发,轻偏瘫1例,轻度失语1例。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经翼点外侧裂入路治疗纯岛叶低级别胶质瘤安全、有效。了解岛叶解剖有助于最大程度切除岛叶低级别胶质瘤,减少病人术后神经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术中超声及神经导航技术在岛叶胶质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5月在术中超声和(或)神经导航指导下经显微手术治疗的23例岛叶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关注肿瘤切除程度及术后神经功能损害情况.结果 术后影像学证实肿瘤全切除14例,次全切除或大部切除9例,其中应用术中超声辅助神经导航技术定位肿瘤组肿瘤全切除8例,单独术中超声组肿瘤全切除4例,单独神经导航组肿瘤全切除2例.术后随访5 ~52个月,术中超声辅助神经导航组术后早期及远期神经功能损害程度明显低于其他两组.结论 术中超声辅助神经导航技术切除岛叶胶质瘤,可提高肿瘤全切率,增加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侧裂入路切除岛叶胶质瘤手术中的切除范围及血管保护的术前评估方法和术中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神经外科2008年1月至2014年7月手术治疗的46例病灶主体位于岛叶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经翼点或扩大翼点入路分离侧裂后显露大脑中动脉M2,处理M2发出的短穿支后分块切除肿瘤,内囊最外侧动脉不参与岛叶胶质瘤血供,为肿瘤切除内侧界.结果 显微镜下肿瘤近全切除并经术后影像学证实38例,大部切除8例,术后2例偏瘫,1例术后硬膜下出血.3例术后对侧肢体轻偏瘫,肌力Ⅳ级,1例短暂混合性失语.结论 手术前的影像学检查,尤其是肿瘤与血管的关系3D-TOF,对术中血管保护有重要指导作用.内囊最外侧动脉为肿瘤切除内侧界.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岛叶胶质瘤的分型及其显微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岛叶胶质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前MRI平扫+增强扫描显示病变位置将岛叶胶质瘤分为纯岛叶胶质瘤(5例),额叶-岛叶胶质瘤(12例),颞叶-岛叶胶质瘤(16例),额叶-颞叶-岛叶胶质瘤(9例),采用翼点或扩大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切除肿瘤。结果 肿瘤全切除23例,次全切除9例,大部分切除10例。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28例神经功能完好,4例出现新的神经功能障碍,8例神经功能障碍无变化,2例神经功能障碍加重。22例术后随访时间6~15个月,低级别星形细胞全部生存,8例术后复发再次手术,2例星型胶质细胞瘤Ⅳ级患者1年后死亡。结论 术前对岛叶胶质瘤进行分型,有助于定义肿瘤扩展范围及决定手术方式,有助于最大程度地切除肿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鞘瘤的诊断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三叉神经鞘瘤的病例资料。最常见症状为面部麻木或感觉减退。按肿瘤位置分为5型:颅中窝型3例,颅后窝型8例,颅中后窝哑铃型26例,颅中窝颅外型2例,颅中后窝颅外型2例。采用额颞硬膜外入路13例,颞底经天幕入路14例,乙状窦后入路11例,乙状窦前入路3例。结果肿瘤全切35例,次全切除5例,大部分切除1例。随访13例,时间3~84个月,复发2例。结论影像学检查对三叉神经鞘瘤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个体化手术入路可获得满意的切除程度和较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海马及脑岛区胶质瘤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提高治疗质量。方法结合颞叶内侧面及脑岛的显微解剖特点,回顾性分析了近年来我科经外侧裂显微外科治疗的海马及脑岛区22例胶质瘤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诊断和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治疗结果。结果22例胶质瘤中,肿瘤位于海马14例,脑岛8例。术后病理按WHO分级分类,提示星形细胞的肿瘤12例,间变型星形细胞瘤6例,少突胶质细胞的肿瘤4例。在显微镜下行肿瘤全切除+海马杏仁核切除14例,次全切除8例。术后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的有14例,不变6例,加重2例,无手术死亡。结论术前充分了解肿瘤的解剖位置和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充分解剖外侧裂,利用脑组织的自然解剖间隙,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肿瘤是手术的关键,肿瘤的性质、级别,患者年龄、全身状况是影响肿瘤切除及其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11.
神经导航辅助显微手术治疗大脑皮质中央区脑膜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神经导航辅助显微技术切除大脑皮质中央区脑膜瘤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大脑皮质中央区脑膜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术中导航辅助确定肿瘤切除范围,利用肿瘤与脑组织之间的蛛网膜界面,整体或分块切除肿瘤,注意保护肿瘤周围重要组织。结果按照Simpson分级标准:Ⅰ级切除17例(58.6%),Ⅱ级切除9例(31.0%),Ⅲ级切除3例(10.4%)。无手术死亡。随访21例,时间3个月~4年,Ⅱ级切除1例、Ⅲ级切除2例在术后1~3年复发。结论术前影像学评估,术中应用神经导航辅助显微外科技术切除大脑中央区皮质脑膜瘤,妥善保护大脑中央区血管、脑皮质、矢状窦,是提高大脑中央区皮质脑膜瘤手术疗效、降低手术并发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复发性胶质瘤的神经导航手术治疗(附28例临床报道)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复发性胶质瘤的手术治疗及神经导航系统在手术中的作用。方法总结28例采用神经导航系统进行手术的复发性胶质瘤病人的病例资料。位于大脑半球深部者18例,浅部者8例,位于小脑者2例。手术经原切口进入者20例,改变切口者8例。结果导航平均注册误差小于2 mm。全切除22例(78.6%),次全切除4例(14.3%),大部切除2例(7.1%)。术后症状改善或不变25例(89.3%),加重3例(10.7%)。术后对21例随访6个月,均无复发;17例随访1年,复发2例;9例随访3年,复发5例。结论神经导航系统应用于复发性胶质瘤手术治疗,有助于肿瘤的术中定位和切除范围的实时判断,从而提高肿瘤的全切除率,延缓肿瘤再复发。 相似文献
13.
神经导航下锁孔开颅显微手术切除脑深部海绵状血管瘤(附1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下锁孔开颅显微手术切除脑深部海绵状血管瘤的技巧及疗效。方法对15例脑深部海绵状血管病人在神经导航下行锁孔开颅,运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切除病灶。结果本组脑深部海绵状血管瘤均取得了显微镜下全切除。术中出血少,均未输血。病人术后恢复良好,无手术死亡。结论采用神经导航技术可精确定位脑深部病变,锁孔手术又是处理颅内病变的微创神经外科技术。正确应用这两项技术,结合熟练的显微神经外科技巧,可明显提高脑深部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如何在中央区胶质瘤的手术中保护神经功能。方法分析我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手术治疗的38例中央区胶质瘤。38例患者均在手术中使用皮层诱发电位监测定位中央前后回,其中25例以神经导航定位肿瘤。结果肿瘤全切32例,6例大部切除。术后功能良好18例,5例较术前未见加重,15例偏瘫加重,其中2例完全瘫痪,但这15例手术后2~6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术后半年随访无完全瘫痪。结论在神经导航和皮层诱发电位监测下,可以在手术中准确定位中央区皮层和肿瘤的位置,使得手术避免直接损伤功能区皮层,有效地保护了患者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5.
神经导航在显微经鼻蝶垂体腺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在显微经鼻蝶垂体腺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6例垂体腺瘤病人分为导航组36例和非导航组40例,对比手术路径和定位准确性、手术时间、手术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导航组手术时间平均115min,手术路径及定位准确;肿瘤全切除27例,次全切除6例,大部分切除3例。非导航组手术时间平均110min,术中定位困难1例;肿瘤全切除29例,次全切除7例,大部分切除3例。两组手术时间、全切除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805),而手术并发症总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导航经鼻蝶垂体腺瘤切除术定位准确,可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扩展手术适应证;但并不能提高肿瘤切除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辅助显微手术在等体积切除脑中央沟周围胶质瘤中的价值。方法应用神经导航系统,术前标定肿瘤边界、术中实时指导,对16例脑中央区胶质瘤患者行等体积显微切除手术。结果术后影像复查显示:肿瘤全切除14例,次全切除2例。术后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或无变化13例;神经功能缺损短期加重3例,3个月后恢复到术前水平,无手术死亡。结论在脑中央沟周围胶质瘤的显微手术中,神经导航系统有助于提高肿瘤的影像学全切除率,减轻对脑组织的损伤,改善神经功能缺失。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种影像学技术共同确定脑活检手术靶点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脑内病变并行活检手术的病例资料。术前均行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和MRI检查。术前将PET、CT和MRJ图像进行融合,综合确定活检部位,术中在多参数影像引导下完成脑内病变活检术。结果术后病理诊断:胶质瘤15例(WHOIV级5例,Ⅲ级4例,Ⅱ级6例),淋巴瘤3例,生殖细胞瘤1例,血管炎性病变1例。PET确定的活检部位与MRI相符9例,单纯依赖PET确定活检部位7例.综合确定活检部位4例。术后病人均未出现新的神经功能损害。结论多参数影像辅助技术可帮助确定脑内病变活检部位,得到准确病理诊断.为下一步治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侧脑室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策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侧脑室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侧脑室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和显微外科手术方式。根据肿瘤的部位和大小选择最佳的手术入路,本组均采用经脑皮层入路。显微外科技术切除肿瘤,7例应用神经导航,5例应用内窥镜辅助手术。结果肿瘤全切除11例,次全切除4例,部分切除2例。术后临床症状改善16例,死亡1例。结论根据侧脑室肿瘤的起源位置和生长方式选择最佳手术入路,经皮层入路是一种较好的选择。神经导航、内窥镜辅助显微外科手术运用,提高了肿瘤的切除程度,降低了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