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分析广州市荔湾区2006年登革热流行特征,为今后登革热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年荔湾区疫情报告系统报告的病例和可疑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对疫点及周围进行蚊媒密度监测。结果2006年7-11月荔湾区共发生310例登革热,发病率为43.99/10万,无死亡病例。疫情流行历时136 d,病例主要集中在8、9月份,占总发病数的78.71%。疫情波及20条行政街,出现家庭型、乡村型、工地型暴发。结论该次疫情为登革热的暴发流行,属于本地感染。发现可疑病例、有效控制首发病例和早发疫情是控制疫情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2011—2019年广州市登革热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进—步调整登革热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1—2019年广州市报告登革热的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比较广州市登革热疫情的时间、空间与人群分布差异。结果 2011—2019年广州市共报告登革热病例43802例,累计报告发病率为35.37/10万。本地发病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至12月,输入病例一年四季发生。广州市登革热病例排名前4的行政区分别为白云区(27.50%)、海珠区(13.93%)、越秀区(11.16%)和荔湾区(10.38%)。境外输入来源主要分布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等东南亚国家(38.56%),境内输入来源以广东省内其它城市为主(49.78%)。本地病例中女性占比高于输入病例;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 20~39岁的青壮年,年龄≥60岁的老年患者占比本地大于输入;本地病例职业以家务及待业为主,输入病例中商业服务占比高于本地。 结论 2011—2013年广州市登革热病例呈上升趋势,2015年大幅下降,随后发病频率与流行强度明显增加,2019年再次出现登革热流行高峰。广州市本地登革热疫情波及范围近年来呈现市中心向周边地区扩散趋势,流行特点发生变化,需进—步调整登革热防控策略,加强广州市蚊媒监测系统,提高边境检疫部门应急处置工作,在登革热疫情初期进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广州市近年来登革热疫情特点及流行规律,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广州市2006-2010年登革热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流行特征。结果2006-2010年广州市共报告登革热病例916例,其中本地感染病例850例,输入病例66例。本地感染病例年发病率在0.06/10万~10.19/10万之间,疫情涉及10个区(市);850例本地感染病例主要集中于荔湾区(占38.24%)、番禺区(占22.35%)、白云区(占11.41%)、越秀区(占9.41%);4—12月均有病例报告,其中8—10月为发病高峰期,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89.41%(760/850);男性441例,女性409例,男女性别比为1.08:1;各年龄组均有发病,但发病率以7.20~39和50-69岁人群居高;职业分布以家务及待业(148例)、工人(122例)和离退人员(85例)为主,分别占总病例数的17.41%、14.35%和10.00%。66例输入病例中,89.4%(59例)来自亚洲地区,其中东南亚国家占74.2%(49例)。结论广州市登革热仍为输入或输入引起本地传播的传染病,加强对可疑发热患者的监测和蚊媒控制是广州市预防控制登革热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广州市白云区2006—2014年登革热的流行特点和影响因素,为今后有效防控登革热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收集广州市白云区2006—2014年登革热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4年白云区共报告登革热病例12 032例,其中本地感染病例12 017例,输入性病例15例,年发病率为0.00~532.58/10万;2014年报告病例11 840例,发病率为532.58/10万。病例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8—11月,共报告11 979例,占发病总数的99.56%。发病数居前5位的街镇依次为永平街、棠景街、石井街、新市街、同德街,该5个街镇的病例数占全区总病例数的50.11%(6 029/12 032)。男性5 995例,女性6 037例,男、女平均发病率分别为61.64/10万和74.06/10万,男性发病率低于女性(P0.01)。以20~49岁年龄段发病数最多,共报告7 652例,占发病总数的63.50%。病例职业以家务及待业居多(3 153例,占26.21%),其次为工人(1 229例,占10.21%)。结论白云区登革热流行具有输入病例与本地传播并存、散发与多点暴发并存及季节性、周期性流行等特点,及早采取以控制蚊媒密度为重点的控制措施、加大多部门联防联控机制的执行力度是控制登革热流行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杨泽锋  黄祖星 《职业与健康》2013,(23):3129-3130,3133
目的分析佛山市近年来登革热疫情特点及流行规律,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2005--2012年登革热基本信息,以及登革热病例个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用描述和分析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登革热的流行特征和流行因素。结果2005--2012年佛山市共报告登革热病例361例,其中该地感染病例356例,输入性病例5例。共报告7起暴发疫情,累计发病314例,暴露总人数54249人。病例主要集中在8—11月,不同年份间病例数波动较大。病例分布于禅城、南海和顺德3个区。男女比例为1.01:1,各年龄组均有发病,主要集中在20~49岁的青壮年,占病例总数的62.88%。结论佛山市登革热疫情为输入性或由输入性病例引起该地传播,禅城、南海、顺德是佛山市登革热防控的重点地区。加强监测,做好环境整治和防蚊灭蚊工作是防治登革热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汕头市金平区登革热流行特点和流行因素,探讨预防控制对策。方法对2000~2005年金平区登革热病例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和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0~2005年金平区共报告登革热101例,其中2000年发生一起登革热暴发疫情(共54例);疫情涉及10个街道63个居委,病例主要集中在金砂街道(占总病例数的56.44%);病例多集中在9~11月,其中10、11月份各占67.33%和25.74%;男女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37,P>0.05),病例主要集中在20~49岁的青壮年,占发病总数的59.62%;临床表现多以典型登革热为主。2005年4~11月蚊媒监测结果显示,布雷图指数(B I)、容器指数(CI)、房屋指数(HI)平均值分别是15、14.7%、10.5%;孳生高峰在6和9月份。结论金平区疫情的分布呈高度集中的特点。加强防治登革热社区干预及伊蚊密度监测是防治登革热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广州市2006年登革热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分析广州市2006年登革热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登革热预防控制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广州市疫情监测与报告信息系统和实验室监测信息系统,以及相关的现场调查报告、疫情简报等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广州市2006年报告登革热输入性病例10例,本地感染病例765例,累计发病率为10.19/10万,无死亡病例,疫情涉及9个区82个行政街(镇);全年本地疫情流行期为6月中旬至12月上旬,明显存在8-9月和10-11月两次发病高峰;共发生60起暴发疫情,其中10起暴发疫情对流行曲线的走势有较大影响,累计病例456例,占全年全市总报告病例数的59.61%;实验室监测表明2006年广州市病毒流行株为Ⅰ型登革病毒,各1例输入性病例,毒株分别为Ⅲ、Ⅰ型登革病毒。结论2006年广州市发生登革热流行,其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较广;疫情由输入性病例引起本地暴发流行的可能性较大,尚无明确证据表明登革热在广州市已形成地方性流行的态势。  相似文献   

8.
广州市东山区2002年登革热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广州市东山区登革热疫情流行特征,预防和控制登革热的发生。方法 对登革热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资料及疫情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东山区2002年5~11月共发生登革热415例,平均发病率为0.68/10万,8、9月为发病高峰期;发病最多的街道是农林街(2.12/10万)、大东街(1.25/10万)、黄花岗街(1.22/10万);20~50岁年龄组的病例数占总发病数的61.44%;干部职员发病数占总病例数18.07%、离退休人员占17.80%、学生占14.94%;外来流动人员发病占总病例数的23.86%。新发病例数与降雨量、平均气温变化有关。结论 广州市东山区存在登革热流行的基本条件,应继续采取以消灭蚊虫孳生地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防止登革热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2014年广州市越秀区北京街登革热流行特征,为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国家疾控信息系统中报告的255例登革热临床诊断和实验室确诊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年共报告登革热255例,其中重症4例,无死亡,占全区病例数5.3%,发病率0.30%;疫情涉及12个社区居委;发病率最高的是40~49岁.结论 北京街2014年登革热为本地流行状态,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和全社会参与是有效控制疫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广州市荔湾区2006年登革热疫情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对各医院报告的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采集病例血样作血清学或病原学检测;对疫点进行蚊媒调查,在疫点周围开展病例搜索.共接报350例病例(包括疑似病例),采集336份血标本进行血清学检测,检出登革热IgM和(或)IgG阳性296份,其中12例分离到登革热病毒;共对176个疫点进行处理.结果 广州市荔湾区2006年共报告登革热病例310例,发病率为43.66/10万(按户籍人口计算),无死亡病例;疫情涉及20个行政街,有4个暴发点;流行季节为7月上旬至11月中旬,高峰在8月下旬和9月上旬;病毒为登革Ⅰ型;男性177例,女性133例,性别比1.33∶1;发病年龄最大为78岁,最小为3岁,以青壮年为主,20~39岁136例,占43.87%.结论 该区存在有利登革热流行的自然、社会因素,预防控制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今后要加强疫情预测预报,加快老城区和城中村的改造.  相似文献   

11.
广州市荔湾区2002年登革热流行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分析登革热流行与环境因素的关系,探讨相应的防制策略和措施。方法 对广州市荔湾区2002年登革热病例个案及疫点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相关环境因素及相互关系。结果 疫情始于7月止于11月,流行期123d,共发生登革热280例。病例集中在逢源街及毗邻的昌华、多宝、金花街道;发病以中青年为主(占69.29%),男女性别比为1.12:1,离退休人员、家务(待业)、学生发病较高,医务人员、食品从业人员、教师发病较低。流行强度与气温、雨量、布雷图指数(BI)、成蚊密度相关。暴发点呈“工地型”。结论 登革热流行与蚊媒孳生环境密切相关,与人群的卫生保健意识相联;今后要加强疫情预测预报的相关研究,加强城市管理,特别是闲置工地、空置平房的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广州市2010年登革热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为今后广州市登革热预防控制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广州市登革热疫情监测与报告信息系统、实验室监测信息系统、现场调查报告、疫情简报等数据信息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广州市2010年共报告登革热病例81例,其中本地感染病例59例,输入性病例22例,累计发病率为1.57/10万,无死亡病例;疫情涉及全市8个区26个行政街(镇)。检测可疑登革热发热患者血清标本1879人份,其中阳性139人份,阳性率为7.40%;分离到登革病毒29株,其中登革病毒Ⅰ型7株、Ⅱ型2株、Ⅲ型6株、Ⅳ型14株。蚊媒监测结果显示,蚊媒密度在6—10月份达到高峰,布雷图指数(BI)达4.02~6.40,与登革热疫情流行高峰相一致。结论2010年广州市登革热流行总体上呈现出中等强度、多点散发的流行态势,发病数较2009年明显增多,与广州市历年来登革热流行规律基本一致,属于发病规模较小的登革热暴发年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广州市近年来登革热疫情特点及流行规律,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广州市2006—2010年登革热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流行特征。结果 2006—2010年广州市共报告登革热病例916例,其中本地感染病例850例,输入病例66例。本地感染病例年发病率在0.06/10万~10.19/10万之间,疫情涉及10个区(市);850例本地感染病例主要集中于荔湾区(占38.24%)、番禺区(占22.35%)、白云区(占11.41%)、越秀区(占9.41%);4—12月均有病例报告,其中8—10月为发病高峰期,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89.41%(760/850);男性441例,女性409例,男女性别比为1.08∶1;各年龄组均有发病,但发病率以20~39和50~69岁人群居高;职业分布以家务及待业(148例)、工人(122例)和离退人员(85例)为主,分别占总病例数的17.41%、14.35%和10.00%。66例输入病例中,89.4%(59例)来自亚洲地区,其中东南亚国家占74.2%(49例)。结论广州市登革热仍为输入或输入引起本地传播的传染病,加强对可疑发热患者的监测和蚊媒控制是广州市预防控制登革热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2013年禹州市登革热疫情发生情况及流行特征。方法查阅禹州市登革热暴发疫情处置资料及蚊媒监测资料对2013年禹州市登革热暴发疫情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3年禹州市共报告登革热病例29例,发病率为2.55/10万,无死亡病例。地区分布于神镇苗家湾村;流行时间集中于9月份;男女性别发病数之比为1:1.27;年龄分布于40至69岁人群,占总病例数的55.17%;临床表现以轻型为主;实验室检测显示,流行株为登革病毒Ⅲ型。结论 2013年禹州市神镇苗家湾村登革热疫情为输入性病例引起本地感染的一起暴发疫情。依靠群众,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和快速杀灭成蚊和消除蚊媒孳生地是控制疫情的关键。另外,应开展持续的媒介监测,为今后防控登革热疫情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及时分析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在广州市白云区的流行特点,为进一步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白云区辖内医院收治的SARS病例的报告资料和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截止2003年5月20日,白云区共报告SARS病例138例,死亡2例。其中以医务人员(16例)和学生(17例)多见,占23.9l%。在16例医务人员中8例通过院内感染。发病高峰在2~3月,占发病总数的73.9l%;病例集中在21~40岁年龄组,占发病总数的53.62%。全区大部分病例为散发,出现3起共8例家庭聚集性病例。结论 广州市白云区出现以社区散发为主的SARS暴发流行,经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后,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风疹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公主岭市2008—2012年风疹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发病833例,年均发病率为15.408/10万,无死亡病例。发病居前10位乡镇共报告457例,占发病总数的54.86%。发病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28:1。发病年龄集中在20岁以下,共报告722例,占发病总数的86.67%。从职业上看,学生、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共发病719例,占发病总数的86.31%。3—6月合计发病473例,占发病总数的56.78%。结论风疹疫情仍很严峻,落实综合性防控措施是控制风疹疫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广州市白云区2002年登革热暴发流行的特征。方法 对登革热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蚊媒孳生地布雷图指数调查。结果 本次疫情共发病168例,发病率为19.41/10万;病例以21~40岁年龄组为主,占43.45%。发病时疫区布雷图指数高达145.0,平均为27.3。采取隔离治疗病人,开展以消除伊蚊孳生地,灭杀成蚊为主的综合措施后疫情得到控制。结论 本次疫情证实为登革热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佛山市南海区2014年登革热流行特点和流行因素,为开展登革热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佛山市南海区2014年登革热疫情资料和实验室检测结果,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4年报告登革热病例2 208例,年发病率为83.54/10万,死亡1例。疫情持续183 d,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9―10月,共发病2 095例,占全年病例总数的94.88%;疫情波及全区7个镇(街)的250个社区,病例主要集中在桂城街道(989例)、大沥镇(669例)和里水镇(335例),3个镇(街)发病数占全区总发病数的90.35%(1 195/2 208)。男性1 026例,发病率为71.12/10万,女性1 182例,发病率为98.47/10万,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P0.01)。病例年龄以20~49岁为主,共1 222例,占病例总数的55.34%;发病率则以≥70岁年龄组最高,为241.60/10万。职业分布以家务及待业(占17.30%)、商业服务(占16.62%)、工人(占11.91%)、离退休人员(占11.59%)和农民(占11.46%)为主。结论 2014年南海区登革热疫情具有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以本地感染病例为主、散发与暴发并存及季节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猩红热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2012年公主岭市猩红热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2年共发病688例,年均发病率为12.74/10万,无死亡病例。发病居前10位的乡镇共报告454例,占发病总数的65.99%。发病男性多于女性,男女发病性别比为1.46:1。发病年龄集中在4--15岁,共报告624例,占发病总数的90.70%。从职业上看,学生、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共发病675例,占发病总数的98.11%。一年有两个发病高峰,高峰期间共发病585例,占发病总数的85.03%。结论猩红热疫情仍很严峻,落实综合性防控措施是控制猩红热疫情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西藏林芝地区2004--2012年麻疹流行状况,探讨预防和消除麻疹的策略。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林芝地区2004--2012年麻疹疫情监测数据及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林芝地区2004--2012年共报告麻疹病例367例,年均发病率为23.55/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察隅县和林芝县,分别占病例总数的83.92%(308/367)和11.17%(41/367);9-10月为发病高峰期,共报告312例,占发病总数的85.01%;男性194例,女性173例,男女性别比为1.12:1;病例年龄主要集中在25岁以下年龄组,占发病总数的94.01%(345/367);病例职业以学生为主,占发病总数的47.41%(174/367),其次为散居儿童占23.16%(85/367)、农民占22.89%(84/367)。2006年9月发生1起暴发疫情,报告病例306例。结论林芝地区麻疹发病处于较低水平,但仍有暴发疫情发生,应加强疫情监测,控制暴发疫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