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在大鼠切口痛模型中研究腹腔注射曲马多对脊髓c-fos蛋白表达和血液IL-6含量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分别为假手术组、切口痛组、术前3个浓度曲马多预处理组(剂量分别为1 mg/kg、10 mg/kg、20 mg/kg)和术后曲马多治疗组(剂量为10 mg/kg).按Brennan法制成大鼠切口痛模型,以von Frey细丝法(机械性痛觉过敏)、热辐射法(热痛觉过敏)和累积疼痛评分法观察疼痛的行为学变化.手术后2 h取脊髓,并以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脊髓c-fos表达(Fos蛋白,以FLI阳性神经元表示),ELISA法测定血清IL-6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在术后2 h时切口痛组大鼠的von Frey纤毛刺激缩爪阈值明显降低(P<0.01),热刺激缩爪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累积疼痛评分明显升高(P<0.01);与切口痛组比较,曲马多预处理10 mg/kg和20 mg/kg组大鼠的von Frey纤毛刺激缩爪阚值均明显增加(P<0.01),热刺激缩爪潜伏期均明显延长(P<0.01),累积疼痛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此效应呈剂量依赖性;PT10组大鼠的行为学改变与T10组相似.切口痛组FLI细胞主要分布在Ⅰ~Ⅱ层,曲马多预处理10 mg/kg和20 mg/kg组FLI细胞与切口痛组相比减少.与假手术组比较,切口痛组大鼠脊髓c-fos表达和血液IL-6含量明显增加(P<0.01);与切口痛组比较,曲马多预处理10 mg/kg和20 mg/kg组能使脊髓c-fos表达和血液IL-6含量明显降低(P<0.01),此效应呈剂量依赖性,而术后曲马多治疗组这种抑制作用弱于曲马多预处理10 mg/kg组(P<0.05).与切口痛组比较,曲马多预处理1 mg/kg组的痛阈和脊髓c-fos表达以及血液IL-6含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曲马多能对疼痛引起的脊髓灰质背角FLI阳性神经元增多和血液IL-6含量增加的效应产生剂量依赖性的抑制作用,曲马多预处理效果更强;脊髓灰质背角Ⅰ~Ⅱ层可能是曲马多产生痛觉调制的主要部位.在大鼠切口痛模型中,曲马多的抗伤害作用可能与抑制脊髓c-fos的表达和减少血液IL-6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2.
电针抑制P物质引起的痛反应和脊髓c—fos表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电针“夹脊”穴对大鼠鞘内注射P物质(SP,10μg)引起的痛反应和脊髓c-fos原癌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痛阈测定法。结果:大鼠鞘内注射SP可引起痛反应,并诱发脊髓c-fos样免疫反应(FLI)减少,此效应可部分被纳洛酮(Nx)翻转.结论:电针可能是通过内源性阿性肽抑制SP而产生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3.
4.
目的:针刺治疗对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患者的慢性腹痛具有良好疗效,然而,其神经生物学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在电针缓解IBS模型大鼠慢性内脏痛敏基础上,观察和分析IBS大鼠脊髓背角中内脏反应神经元的兴奋性在针刺治疗前后的改变,探讨针刺缓解IBS模型大鼠慢性内脏痛敏的机制。方法:采用新生9d的Sprague-Dawley雄性幼鼠,通过结直肠机械扩张刺激制作IBS慢性内脏痛敏模型。饲养至648周后,观察大鼠由结直肠扩张诱发的腹部撤回反射(abdominalwithdrawreflex,AWR)评分变化。电针组穴位取双侧"足三里"和"上巨虚",连续隔日治疗4次,假电针组不通电,其余与电针组同。治疗结束后,取材并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各组大鼠脊髓背角中c-los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大鼠比较,IBS模型大鼠AwR评分明显升高(P〈0.01),电针治疗后AwR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正常大鼠相比,IBS模型大鼠脊髓L6-S2节段浅层(superficiallaminae,SDH,laminaeⅠandⅡ)、固有层(nucleusproprius,NP,laminaeⅢandⅣ)、背角颈段(neckofdorsalhorn,NECK,laminaeVandVI),以及T13-L2节段的NECK中,c-los阳性神经元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电针治疗后IBS大鼠脊髓L6-S2节段SDH、NP、NECK以及T13-L2节段的NECK亚区中,c-los阳性神经元明显下降(P〈0.05);假电针对AWR评分、c-los蛋白表达没有影响。结论:电针可以明显抑制IBS模型大鼠脊髓背角中内脏反应神经元异常增高的兴奋性,这可能是针刺缓解慢性内脏痛敏的机制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癌痛平对福尔马林致痛模型大鼠脊髓背角c-fos基因表达及P物质(SP)含量的影响.[方法]选用SD大鼠50只,随机分成5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曲马多组(剂量为0.06 g/kg),癌痛平高、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36、18 g/kg);采用福尔马林右侧后瓜掌心皮下注射法复制致痛模型,取脊髓L3~L5节段,采用免疫组化法观测各组大鼠脊髓背角浅层fos蛋白表达及SP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脊髓背角浅层中fos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数目及SP免疫阳性反应物的D值均显著增加(P<0.01);癌痛平高剂量组可显著降低fos免疫反应阳性神经数目及SP免疫阳性反应物的D值(P<0.01).[结论]癌痛平可能通过减少脊髓背角神经元对传入的伤害性刺激的反应发挥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X基因表达的蛋白(HBx)对体外培养的大鼠系膜细胞表达白细胞介素(1L)-1β、IL-6及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将HBV X基因扩增,与PCI-neo载体连接,构成PCI-neo-X真核表达载体.采用脂质体法将PCI-neo-X转染给大鼠系膜细胞,Western blot测定HBx的表达;以半定量反转录PCR测定体外培养大鼠系膜细胞IL-1βmRNA、IL-6mRNA袁达;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结果 转染PCI-neo-X的系膜细胞,HBx在36和48 h表达明显.同时IL-1βmRNA、IL-6mRNA表达量较未转染和转染空载体者明显增高.细胞增殖在36和48 h最明显,与未转染和转染空载体组有显著差异.结论 HBx可诱导大鼠系膜细胞高表达IL-1βmRNA和IL-6mRNA,促进系膜细胞增殖.HBx对系膜细胞的增殖作用可能与IL-1β、IL-6的高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大鼠切口疼痛模型,观察鞘内联合应用盐酸奈福泮和新斯的明的痛行为及对脊髓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在大鼠切口疼痛模型上结合鞘内置管技术,采用累积疼痛评分法评定大鼠疼痛行为;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奈福泮、新斯的明及联合应用时对脊髓背角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与F组相比,手术组大鼠累积疼痛评分均明显升高(P〈0.01);与s组相比,D,组、D:组及c,组均明显降低累积疼痛评分(P〈0.01);各组用药无统计学差异。奈福泮与新斯的明ED。。量单独使用时均明显抑制12-fos蛋白的表达,而1/2ED30两药的合用,抑制程度更大。它们的作用主要产生在脊髓Ⅰ~Ⅱ层、V~Ⅵ层,以Ⅰ~Ⅱ层分布最多。结论鞘内注射盐酸奈福泮和新斯的明的抗伤害作用与抑制c—fos蛋白的表达有关,在脊髓水平上,盐酸奈福泮与新斯的明对c—fos的抑制作用存在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0.
黄芪提取物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IL-1β、TNF-α和IL-6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研究黄芪提取物(EA)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四动脉结扎模型,观察EA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学评分、血清IL-1β、IL-6、TNF-α含量及脑组织IL-1β、TNF-α的含量的影响。结果EA对全脑缺血再灌注24h后的大鼠神经功能有改善作用;EA能降低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血清IL-1β、TNF-α、IL-6和脑组织IL-1β、TNF-α的含量。结论EA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IL-1β、TNF-α、IL-6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运动对去势雌性大鼠骨组织中IL-6、TNF-α表达的影响并讨论其在骨代谢变化中的作用。方法:24只4月龄雌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去势组、运动组。去势组和运动组均行双侧卵巢切除,运动组大鼠卵巢切除后在跑台上进行中等强度运动(18m/min,1h/d,5d/周)10周。10周后处死动物对股骨近端松质骨中IL-6、TNF-α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结合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对表达强度进行评定。同时对血钙、血碱性磷酸酶(ALP)、血骨钙素(BGP)、尿钙、尿肌苷、尿羟脯氨酸(Hop)进行检测以评定骨转换状态。结果:去势组大鼠骨吸收增强,骨转换加快;运动可以抑制去势后大鼠骨吸收增强和高转换状态。去势组大鼠TNF-α、IL-6阳性表达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运动组则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卵巢切除导致骨髓微环境中TNF-α和IL-6增加,运动可能通过抑制骨髓微环境中TNF-α和IL-6增加而抑制去卵巢大鼠的骨吸收和高转换状态。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鹿茸多肽对IL~(-1)β诱导的大鼠椎间盘软骨终板细胞增殖和Ⅰ型胶原(typeⅠcollagen,CollagenⅠ)、Collagen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6,IL-6)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SD大鼠(1个月龄),取其脊柱椎间盘软骨终板细胞,并培养至第3代软骨终板细胞进行实验。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诱导组只加入10μg·L~(-1)的IL~(-1)β,给药组在培养基中加入10μg·L~(-1)的IL~(-1)β和不同质量浓度的鹿茸多肽(分别为10 mg·L~(-1)、30 mg·L~(-1)、50 mg·L~(-1))。用MTT比色法检测3个时间点(24 h、48 h、72 h)各组椎间盘软骨终板细胞的增殖情况; qP CR法检测CollagenⅠ、CollagenⅡ及IL-6 mRNA的表达。结果:MTT法检测结果:鹿茸多肽10 mg·L~(-1)组的软骨终板细胞增殖与诱导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鹿茸多肽30 mg·L~(-1)组和鹿茸多肽50 mg·L~(-1)组能促进软骨终板细胞的增殖,与诱导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P 0. 01)。qP CR检测结果:IL~(-1)β诱导组的CollagenⅡmRNA的表达降低,CollagenⅠ、CollagenⅡ、IL-6的mRNA的表达升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不同质量浓度的鹿茸多肽均能增强CollagenⅡmRNA的表达,降低CollagenⅠ和IL-6 mRNA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P 0. 01),30 mg·L~(-1)、50 mg·L~(-1)鹿茸多肽效果更加显著(P 0. 01)。结论:一定浓度的鹿茸多肽能减轻IL~(-1)β对软骨终板细胞增殖的抑制,升高CollagenⅡmRNA的表达,降低CollaoenⅠ、IL-6 mRNA的表达,从而延缓椎间盘的退变。 相似文献
14.
《中医学报》2019,(7):1454-1459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鹿茸多肽对IL~(-1)β诱导的大鼠椎间盘软骨终板细胞增殖和Ⅰ型胶原(typeⅠcollagen,CollagenⅠ)、Collagen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6,IL-6)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SD大鼠(1个月龄),取其脊柱椎间盘软骨终板细胞,并培养至第3代软骨终板细胞进行实验。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诱导组只加入10μg·L~(-1)的IL~(-1)β,给药组在培养基中加入10μg·L~(-1)的IL~(-1)β和不同质量浓度的鹿茸多肽(分别为10 mg·L~(-1)、30 mg·L~(-1)、50 mg·L~(-1))。用MTT比色法检测3个时间点(24 h、48 h、72 h)各组椎间盘软骨终板细胞的增殖情况; qP CR法检测CollagenⅠ、CollagenⅡ及IL-6 mRNA的表达。结果:MTT法检测结果:鹿茸多肽10 mg·L~(-1)组的软骨终板细胞增殖与诱导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鹿茸多肽30 mg·L~(-1)组和鹿茸多肽50 mg·L~(-1)组能促进软骨终板细胞的增殖,与诱导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P <0. 01)。qP CR检测结果:IL~(-1)β诱导组的CollagenⅡmRNA的表达降低,CollagenⅠ、CollagenⅡ、IL-6的mRNA的表达升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不同质量浓度的鹿茸多肽均能增强CollagenⅡmRNA的表达,降低CollagenⅠ和IL-6 mRNA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P <0. 01),30 mg·L~(-1)、50 mg·L~(-1)鹿茸多肽效果更加显著(P <0. 01)。结论:一定浓度的鹿茸多肽能减轻IL~(-1)β对软骨终板细胞增殖的抑制,升高CollagenⅡmRNA的表达,降低CollaoenⅠ、IL-6 mRNA的表达,从而延缓椎间盘的退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拮抗剂BN52021鞘内给药对保留性神经损伤(SNI)神经病理痛大鼠痛阈及脊髓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Sprague-Dawley大鼠鞘内置PE-10导管后随机分为4组:Sham组,SNI组,SNI+DMSO组和SNI+BN52021组,建立SNI疼痛模型,手术后第1、3、5、7、10和14天鞘内给药并测痛阈,第14天取大鼠L4~6段脊髓,免疫组化染色检测Fos免疫阳性细胞。结果:SNI神经损伤大鼠机械缩爪阈降低(P<0.05),同侧脊髓背角浅层内Fos阳性神经元明显增多(P<0.05);BN52021鞘内注射减少脊髓背角神经元c-fos的表达,同时伴有大鼠触觉异常痛敏的减轻。各组大鼠辐射热缩爪潜伏期无明显差异。结论:鞘内注射BN52021可减轻SNI大鼠触觉异常痛敏,抑制神经损伤后脊髓背角c-fos表达增强。 相似文献
16.
目的:针刺治疗对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患者的慢性腹痛具有良好疗效,然而,其神经生物学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在电针(electroacupuncture,EA)缓解IBS模型大鼠慢性内脏痛觉敏感的基础上,观察和分析IBS大鼠延髓头端腹内侧核(rostralventromediamedulla,RVM)中内脏反应神经元的兴奋性在针刺治疗前后的改变,以及RVM中N-甲基-D-门冬氨酸1型受体(N-methyl~D-aspartatereceDtor1,NRl)在针刺缓解IBS模型大鼠慢性内脏痛敏中的参与机制。方法:采用新生9d的Sprague—Dawley雄性幼鼠,通过结直肠机械扩张刺激制作IBS慢性内脏痛觉敏感模型,持续两周。饲养6~8周后,观察大鼠由结直肠扩张(colorectaldistention,CRD)诱发的痛阈压力值(painthresholdpressure,PTP)和腹部撤回反射(abdominalwithdrawalreflex,AWR)评分变化。电针组穴位取双侧“足三里”和“上巨虚”,连续隔日治疗4次,假电针组不通电,其余与电针组相同。治疗结束后,取材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各组大鼠RVM中c—fos蛋白和NRl受体的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大鼠相比,成年IBS模型大鼠PTP值明显降低,且AWR评分明显升高(P〈0.01);与电针治疗前相比,IBS大鼠电针治疗后PTP值明显升高(P〈0.01),AWR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正常大鼠相比,IBS模型大鼠RVM各个亚核包括中缝大核(nucleusraphemagnus,NRM)、网状巨细胞核a部(nucleusreticularisgigantocellularisparsalpha,GiA)、外侧旁巨细胞核(nucleuslateralisparagigantocellulari,LPGi)以及网状巨细胞旁核(nucleusreticularisgigantocellularis,Oi)中c—fos蛋白和NRl受体阳性神经元的计数明显升高(P〈0.05),而电针治疗后Gi、LPGi、GiA中c—fos蛋白,以及Gi、LPGi、GiA、NRM中NRl受体免疫阳性神经元的计数与接受电针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P〈O.05);假电针对PTP、AWR、c~los蛋白和NRl受体阳性神经元的计数没有影响。结论:电针可以明显抑制IBS模型大鼠RVM中内脏反应神经元兴奋性异常增高,同时电针能明显抑制IBS模型大鼠RVM中NRl受体表达,这可能是RVM中内脏反应神经元异常增高的兴奋性下降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针刺缓解慢性内脏痛觉敏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枸杞多糖(LBP)对去势雌性骨质疏松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探讨LBP对大鼠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起效时间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SHAM组(假手术组)、OVX组(去势模型组)、E2组(己烯雌酚组)、L组(枸杞多糖低剂量)、H组(枸杞多糖高剂量),手术后2个月开始药物干预,分别于药物干预前(T0)、药物干预45d(T1)、药物干预90d(T2)时检测血清IL-6和TNF-α的含量。结果:T0时,SHAM组大鼠血清中的IL-6水平明显低于其余各组(P<0.05);T1时,L组和H组大鼠血清IL-6的水平明显低于OVX组,但仍高于SHAM组和E2组(P<0.05);T2时,L组和H组大鼠血清中的IL-6水平明显低于OVX组(P<0.05),且与SHAM组和E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差异(P>0.05);H组IL-6的水平低于L组,并低于T1时H组的水平(P<0.05)。除E2组外,其余4组血清TNF-α的水平于各时间点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枸杞多糖可能通过IL-6因子途径渐进性的干预骨质疏松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柴胡皂苷a(SSa)对谷氨酸(G lu)激活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内Ca2 浓度([Ca2 ]i)和白介素-6(IL-6)释放的影响。方法将原代培养并纯化的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L-G lu激活组(含L-G lu 0.1 mmol/L)和含L-G lu 0.1 mmol/L SSa的药物干预组(SSa剂量分别为1.25 mg/L和0.625 mg/L),作用12 h后,运用Fluo3/Am荧光法测定星形胶质细胞内[Ca2 ]i,ELISA法测细胞外液IL-6水平。结果G lu可显著升高星形胶质细胞[Ca2 ]i(P<0.01),并使细胞外液IL-6水平显著增加(P<0.01);SSa能明显抑制G lu激活星形胶质细胞([Ca2 ]i)的增加(P<0.01),并能降低G lu激活星形胶质细胞外液中IL-6的水平(P<0.01);其中1.25 mg/L剂量的SSa对G lu激活的星形胶质细胞细胞内[Ca2 ]i升高和IL-6释放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Sa可抑制G lu激活的星形胶质细胞[Ca2 ]i升高和IL-6释放,这可能是其抗癫痫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大鼠气道上皮(RTE)细胞与热处理光滑念珠菌孵育后Dectin‐1、IL‐6和TNF‐α的表达及意义。方法以体外培养的RT E细胞与热处理光滑念珠菌孵育后分别于2、4、6 h观察RT E细胞形态变化,以未与光滑念珠菌孵育的RT E细胞为对照组。用Western blot法检测Dectin‐1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 PCR检测IL‐6和 TNF‐α 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上清液IL‐6和TNF‐α的分泌。结果随着孵育时间的延长,RTE细胞破坏逐渐加重及Dectin‐1、IL‐6和TNF‐α的表达呈进行性增高。孵育2 h组与对照组比较、孵育4 h组与孵育2 h组比较、孵育6 h组与孵育4 h组比较,Dectin‐1、IL‐6和T N F‐α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E细胞具有天然免疫功能,其Dectin‐1参与了对热处理光滑念珠菌的识别,并激活IL‐6和T N F‐α的分泌,介导炎性反应。IL‐6起负性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鞘内注射地塞米松对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脊髓背角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P物质(SP)含量的影响.方法 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48只,体重200~250 g,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0.9%氯化钠溶液组(sham组)、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CCI)+0.9%氯化钠溶液组(C组),CCI+地塞米松早期治疗组(ET组),CCI+地塞米松晚期治疗组(LT组).每组分别于术后第1天和鞘内注射后第1天处死6只大鼠,取脊髓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CGRP和SP含量.大鼠均于术前1 d(基础值)、术后1 d及鞘内给药后1 d测定机械刺激缩足反应阈值(PWMT).结果 鞘内给药后1 d,ET和LT组PWMT均较术后1 d显著升高(P值均>0.05),且均显著高于C组(P值均<0.05);ET和LT组术侧脊髓背角SP及CGRP含量均较术后1 d显著降低(P值均<0.05),且均显著低于C组(P值均<0.05),而C组和sham组与术后1 d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鞘内注射地塞米松可能通过降低脊髓背角SP及CGRP含量减轻神经病理性痛大鼠的机械痛过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