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4 毫秒
1.
[目的]护肝汤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肝损害的疗效探讨。[方法]将55例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肝损害患者随机双盲分为两组熏治疗组28例,予护肝汤治疗;对照组27例,予凯西莱治疗。观察临床症状及丙氨酸转移酶(AST)、天冬氨酸转移酶(ALT)的变化4周。[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临床症状、AST、ALT的改善情况与对照组相当(P>0.05);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64.3%和92.9%,对照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63.0%与96.3%。[结论]护肝汤对治疗抗精神病药物造成的以转氨酶升高为主的肝损害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双环醇片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肝损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黄骅安定医院收治的120例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肝损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给予双环醇片治疗(每次25mg,tid),对照组60例则给予甘草酸二铵胶囊治疗(每次150mg,tid),治疗4周后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肝功能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显效率和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临床症状复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7一谷氨酰转肽酶(γ-GT)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ALT、AST和7一GT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环醇片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肝损害疗效确切、安全,能有效减少肝损害,保护肝脏。  相似文献   

3.
杨玉清  高慧  盛嘉玲  顾燕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7):2049-2050
目的:观察甘草酸二铵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肝损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41例住院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合并肝损害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采用甘草酸二铵治疗,另一组给传统保肝降酶药,治疗12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4、8、12周末观察其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指标变化、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后甘草酸二铵组患者血清ALT、AST水平均明显降低,痊愈率占61.9%、总有效率95.2%,明显优于对照组,其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甘草酸二铵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肝损害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4.
张红 《新疆医学》2014,(10):27-28
目的:探讨水飞蓟宾片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引致肝功能异常的疗效.方法:将100例长期口服抗精神病药物后肝功能异常的住院患者以随机抽样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水飞蓟宾片70 mg,一日三次口服,对照组给予护肝宁片1.25 g,一日三次口服.两组均治疗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2,4,8,12周临床症状和血生化指标即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结果:总有效率:94%对照组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飞蓟宾具有良好的保肝降酶的作用,对治疗抗精神病药物造成的肝损害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抗结核药物引起肝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患者38例,全部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且在抗结核联合化疗中出现不同程度的肝损害,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18例,治疗组口服还原型谷胱甘肽片(阿拓莫兰片),对照组口服肌苷、肝太乐等护肝药物,两组均采用相同基础治疗。结果治疗组ALT、AST、TB下降变化及前后变化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肝损害有明显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水飞蓟宾治疗抗结核药物肝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 (1)预防治疗比较:选择住院及经门诊确诊为活动性肺结核180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预防组与未预防组,每组各90例,未预防组只进行抗结核治疗,预防组在抗痨基础上加服水飞蓟宾;(2)治疗药物性肝损害疗效比较:选择住院及门诊确诊为出现药物性肝损害的120例抗结核治疗患者,随机将其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口服水飞蓟宾,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结果 (1)预防治疗比较:预防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明显低于未预防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2)治疗药物性肝损害疗效比较:治疗组ALT、AST和TBIL复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60%),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水飞蓟宾对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有较好疗效,降酶效果显著,毒副作用少且易于耐受,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吴东 《当代医学》2014,(34):132-133
目的分析甘利欣胶囊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肝损害的疗效。方法选择精神分裂症患者63例,分为2组:甘利欣胶囊组(n=37)和保肝片组(n=26)。观察2组患者的肝损伤医治有效率、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下降程度和不良反应出现情况。结果甘利欣胶囊组痊愈23例,好转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6%;而护肝片组痊愈6例,好转7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50.0%。甘利欣胶囊组的总有效率高于护肝片组(P〈0.05)。而且,经过药物治疗之后,甘利欣胶囊组的ALT和AST两指标下降程度皆比护肝片组更加明显,从第4周开始2组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2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甘利欣胶囊对于医治抗精神病药物造成的肝损害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8.
刘纯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5):151-152
目的探讨腺苷蛋氨酸治疗急性胰腺炎合并肝损害的临床疗效,并对不同分型的胰腺炎合并肝损害情况进行分析。方法急性胰腺炎合并肝损害74例中治疗组37例采用腺苷蛋氨酸治疗,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ALT、AST、TBIL、ALB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中轻型胰腺炎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0%(24/25),明显优于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总有效率75.0%(9/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ALB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治疗组ALT、AST、TBI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腺苷蛋氨酸治疗急性胰腺炎合并肝损害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咳喘方治疗痰热郁肺型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咳喘方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中医辨证属于痰热型的疗效。【方法】治疗组予咳喘方,对照组予泼尼松15mg,1次/d。【结果】治疗组临床控显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8.8%和87.5%对照组临床控显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0.0%和85.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咳喘方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有肯定疗效。  相似文献   

10.
赵贵霞  刘聿慧 《中原医刊》2011,(8):36-36,39
目的探讨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肝炎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0年7月住院治疗的肝炎综合征患者8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抗病毒、能量合剂(肝泰乐、肌苷、门冬氨酸钾镁等)护肝利胆、菌栀黄退黄等治疗措施。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促肝细胞生长素30μg(2m1),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治疗2周。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明显下降,而对照组ALT及AST虽然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效率95%,对照组有效率60%。结论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丹酚酸B对被动吸烟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丹酚酸B对被动吸烟大鼠肝损伤目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正常对照组、炯熏组、丹酚酸B预防组.分别测定3组大鼠血清巾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乳酸脱氧酶(LDH)目的含量.同时分析血清及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目的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目的改变.[结果] 烟熏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大鼠血清中AST、ALT、LDH、MDA及肝组织中MDA含量均显著增加,SOD活性显著降低(P<0.01);经丹酚酸B预处理后,与烟熏组相比,血清中AST、ALT、LDH、MDA含量及肝组织中MDA含量均降低,而SOD活性增高(P<0.05).[结论] 丹酚酸B对被动吸烟大鼠肝损伤有一定目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主要与抗氧自由基目的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保肝汤对四氯化碳(CCl4)致慢性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84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护肝片组、保肝汤高、中、低剂量组共6组,每组14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分别在实验第1、3、10、16、22、25、28天腹腔注射0.5% CCl4;于造模后第10天开始灌胃,其中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蒸馏水灌胃,护肝片及保肝汤高、中、低剂量组给予灌胃药液。第30天灌胃2 h后称质量、处死,并收集各组肝组织及血清标本,检测指标含量,计算肝脏指数并进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丙氨酶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酶氨基转移酶(AST)、丙二醛(MDA)明显升高(P<0.05)。模型组肝组织病理学,可见多处大片肝细胞脂肪变性,并见多处灶状坏死;与模型组比较,保肝汤高、中、低剂量组ALT、AST降低,AST/ALT升高(P<0.05),保肝汤中、低剂量组MDA降低(P<0.05);保肝汤各剂量组明显改善肝组织及形态结构。[结论] 保肝汤能够减轻CCl4对肝细胞的损伤程度,以保肝汤中剂量组作用最优;作用机制与抑制肝损伤后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一种稳定的小鼠肝脏持续低灌注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肝脏持续低灌注对小鼠肝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用6~8周龄C57BL/6小鼠建模,将门静脉缩窄至1 mL注射器针头直径,门静脉缩窄后3d、7d、14d和21 d行肝功能及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测;选用稳定的模型小鼠行70%缺血再灌注手术,再灌注3h、24 h、48 h后行肝功能及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测.对照组采用正常C57BL/6小鼠行缺血再灌注手术.结果 小鼠门静脉缩窄术后,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在7d时达到高峰[ALT:(60.8±6.2)U/L vs (25.5±2.8) U/L,P<0.001;AST:(74.9±6.1)U/L vs (39.1±3.2) U/L,P<0.001),同时H-E染色显示7d时肝细胞损伤最重,并且有较多炎细胞浸润;在21 d时,ALT基本恢复正常水平(P>0.05),而AST仍高于正常水平(P=0.03).低灌注处理7d的小鼠进行缺血再灌注手术后,肝酶和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肝细胞损伤较对照组显著加重,肝酶在再灌注3h达到高峰[ALT:(8 217.0±1 111.8) U/L vs(5 597.4±1 015.3) U/L,P=0.004;AST:(8 548.2±1 155.4)U/L vs(5 765.4±956.9)U/L,P=0.003];再灌注48 h时,对照组小鼠ALT和AST均恢复正常,而经过低灌注处理的小鼠肝酶仍高于对照组[ALT:(608.8±442.9)U/L vs (47.4±20.1)U/L,P=0.008;AST:(861.8±442.8)U/L vs (70.8±68.3)U/L,P=0.008).结论 成功建立了稳定的小鼠肝脏持续低灌注模型,经持续低灌注处理后的肝脏对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耐受能力显著降低,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模拟临床上心死亡器官捐献供肝的状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调肝化纤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HBV)肝硬化代偿期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基于随机性、双盲性、对照性对照方法,纳入乙肝肝硬化代偿期且符合六经辨证属小柴胡汤合当归芍药散方证的患者8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42例)服用恩替卡韦分散片0.5 mg/次,1次/日;治疗组(42例)服用恩替卡韦分散片0.5 mg/次,1次/日;联合调肝化纤丸10 g/次,3次/日,疗程为36周。分析比较治疗前及治疗36周后肝功能改善情况、肝脏瞬时弹性成像(FibroScan)测定硬度值(LSM)、HBV-DNA载量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等。[结果]治疗前,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血清白蛋白(ALB)、HBV-DNA、LSM、中医症候积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经36周两组患者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LT、AST、TBIL均较基线下降(P<0.05),治疗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ALB均较基线升高,治疗组升高较为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BV-DNA转阴率(<200 IU/mL)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LSM及中医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调肝化纤丸联合恩替卡韦可显著改善乙肝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肝功能,降低肝脏硬度及DNA载量,延缓肝硬化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肾衰方联合包醛氧淀粉胶囊及缬沙坦片对慢性肾脏病(CKD)4期患者残余肾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干预作用。[方法] 选择2020年10月—2021年9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CKD4期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中药组(45例)。对照组予包醛氧淀粉胶囊及缬沙坦片治疗,中药组予肾衰方联合包醛氧淀粉胶囊及缬沙坦片治疗,连续服用3个月。观测治疗前后2组临床疗效、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GFR)、24 h尿蛋白定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变化、症状积分以及不良反应生率。[结果] 治疗3个月后,中药组总有效率为82.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2%,中药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症状积分、Scr、BUN、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中药组优于对照组(P<0.05);GFR较治疗前上升,且中药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ALT、AST无明显变化(P>0.05),且均在正常范围之内;中药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肾衰方联合西药治疗能够更好地保护CKD4期患者残余肾功能,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缓进入终末期肾病的时间,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鳖甲寡肽I-C-F-6对乙醇诱导的小鼠慢性肝损伤的预防作用,并分析其可能的保护机制.[方法] 将9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寡肽低剂量组(0.12 mg/kg)、寡肽高剂量组(0.24 mg/kg)、阳性药组(240.00 mg/kg).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均皮下注射生理盐水(0.12 mL/kg);寡肽低剂量组和寡肽高剂量组分别皮下注射寡肽的生理盐水溶液(0.12 mL/kg);阳性药组灌胃还原型谷胱甘肽生理盐水溶液(0.12 mL/kg),同时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4组给予灌胃40%乙醇(0.12 mL/kg),每日1次,连续16周.16周后,末次给乙醇12 h后处死小鼠采集血液样品和肝组织样品,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KP)的活力,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含量(MDA),单胺氧化酶(MAO)的活力,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鳖甲寡肽I-C-F-6使灌胃乙醇后小鼠体内ALT、AST、MDA、MAO、AKP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肝组织匀浆中SOD的活力明显升高(P<0.05),肝脏病理损伤减轻.[结论] 鳖甲寡肽I-C-F-6对小鼠慢性酒精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预防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脂质过氧化,清除自由基,升高SOD的活力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厚朴三物汤加味在慢性重型肝炎的人工肝治疗中对的内毒素血症、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的影响。[方法]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9例,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者血浆内毒素与转氨酶水平。治疗组每日予厚朴三物汤加味,早、晚各服50mL。[结果]治疗组内毒素与AST、谷酸丙氨酸转氨酸(ALT)水平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在慢性重型肝炎的人工肝治疗中增加厚朴三物汤加味具有加速内毒素与AST、ALT下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痰热腑实型便秘的疗效观察.[方法]对属于脑梗死急性期痰热腑实型便秘32例患者以针药并用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并与同期开塞露治疗的34例作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32例中临床痊愈17例,显效11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34例中,临床痊愈9例,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9.4%.便秘的主要症状包括排便间隔时间、排便费力情况、便质情况,组内和组间的比较结果在治疗21 d时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自拟祛痰化瘀汤联合火针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对情志改变的影响。[方法] 将78例女性痰湿体质青春期后痤疮门诊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39例,治疗组予以祛痰化瘀汤联合火针治疗,对照组予以口服安体舒通、美满霉素。治疗4周后评估其疗效。[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9%,明显低于治疗组94.8%。两组对情志指标改变有明显差异,且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均未发现。[结论] 祛痰化瘀汤联合火针可有效改善女性青春期后痤疮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