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腹部小横切口改良式筋膜内子宫全切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云  何群双  龙春花 《海南医学》2004,15(12):11-13
目的探讨腹部小横切口改良式筋膜内子宫全切术的手术方法、适应症、术后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腹部小横切口改良式筋膜内子宫全切术88例(观察组)和传统子宫全切除术102例(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和术后情况。结果两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阴道残端感染率及恢复期阴道出血率等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腹部切口愈合情况、阴道保真度及性生活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腹部小横切口改良式筋膜内子宫全切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有美容效果,性生活影响小;但要注意手术适应症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经腹小切口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一种新的手术方式 ,即经腹小切口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 2 0 0 1年1— 8月实施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组 48例为经腹小切口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 ,对照组 5 3例为经典子宫全切术。结果 :研究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 ,统计学处理具有极显著性差异 ( P<0 .0 1 ) ,且不增高术中出血及术后病率。结论 :经腹小切口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是一种较为优越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子宫切除术的开展 ,已有近 16 0年历史。经腹小切口子宫颈筋膜内子宫切除 ,既能达到全子宫切除的目的 ,又能兼次全切的优点。 1998~ 1999年 10月我们对确认的 6 0例子宫良性病变施经腹小切口宫颈筋膜内切除子宫。此术式切口美观 ,手术时间短 ,病人恢复快 ,术后定期随访 ,病人满意率达 10 0 %。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子宫良性病变患者共 92例。其中子宫肌瘤 79例 ,子宫腺肌症 13例。患者年龄 40~ 5 4岁 ,平均 44岁 ,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 ,观察组 6 0例均施行经腹小切口宫颈筋膜内子宫切除 ;对照组 32人行常规子宫全…  相似文献   

4.
谭广萍 《微创医学》2003,22(4):489-490
经腹子宫切除术是治疗妇科疾病常用的术式.我院1999年元月开始用经腹小切口改良筋膜内子宫全切术,切口长度在6cm以内,为传统手术长度的1/2,且改良式筋膜内子宫全切术,取普通子宫全切(即筋膜外子宫全切)和子宫次全切之优点,达到防止宫颈残端癌,保持盆底、阴道完整性和部分子宫颈的目的.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小切口改良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77例子宫良性疾病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3组,其中行小切口改良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的61例患者为观察组,行常规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的60例患者为常规组,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5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住院时间及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0.05);术后恢复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天数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后病率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天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后恢复肛门排气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病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对生活质量影响小。结论小切口改良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具有诸多优点并符合微创原则,可以作为基层医院治疗有子宫全切适应证的子宫良性疾病值得推荐的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子宫切除术腹部切口及子宫全切术式改良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腹式横切口筋膜内电刀环切子宫全切术32例,传统腹式纵切口筋膜外子宫全切术32例作对照组。结果:该术式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组织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病率低等优点。结论:腹式横切口筋膜内电刀环切子宫全切术优于传统腹式纵切口筋膜外子宫全切术。  相似文献   

7.
谭广萍 《医学文选》2003,22(4):489-490
经腹子宫切除术是治疗妇科疾病常用的术式。我院 1 999年元月开始用经腹小切口改良筋膜内子宫全切术 ,切口长度在 6cm以内 ,为传统手术长度的 1 /2 ,且改良式筋膜内子宫全切术 ,取普通子宫全切 (即筋膜外子宫全切 )和子宫次全切之优点 ,达到防止宫颈残端癌 ,保持盆底、阴道完整性和部分子宫颈的目的。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对象 各种良性病变有子宫切除指征 ,子宫大小约为妊娠 8~ 1 2周 ,无炎症 ,要求保留宫颈和阴道完整 ,宫颈无恶性倾向者可施行筋膜内子宫全切术。根据术式不同将病例随机分为两组 ,研究组 68例 ,行小切口改良…  相似文献   

8.
改良式经腹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改良式经腹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 80例因子宫良性疾病需行子宫全切除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研究组 4 0例 ,做改良式经腹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 ;对照组 4 0例 ,采用传统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病率及术后恢复等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经腹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具有操作简单、术时短、出血少、损伤小、康复快等优点。经过手术技术改良 ,能顺利进行子宫全切除 ,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子宫良性疾病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腹小切口筋膜内子宫全切术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5年1月-2009年12月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子宫功能性出血等子宫良性疾病240例回顾性分析,其中120例采用经腹小切口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120例采用传统子宫切除术式作为对照组.结果 经腹小切口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伤口疼痛轻,下地活动早,肛门排气早,住院天数缩短,术后3~6个月随访性生活,对性交疼痛、阴道干涩、性生活满意率及性生活中女性主动性等与传统术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腹小切口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有微创手术特点,术后性生活质量较高,临床可以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筋膜内子宫全切术的临床观察。方法将120例因子宫良性病变需子宫全切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施行筋膜内子宫全切术以及传统的经腹子宫全切术,对比术中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筋膜内子宫全切术与传统经腹子宫全切术相比,手术创面小,出血少,机体损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病率低。结论筋膜内子宫全切术优于传统术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切口筋膜内子宫全切术的优越性.方法:因子宫良性病变需行子宫切除者80例,随机(抛币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应用子宫肌瘤手术用提拉器,行小切口筋膜内子宫全切术,对照组采用经典式全子宫切除术.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方面有显著差异.结论:将子宫肌瘤手术用提拉器应用于小切口筋膜内子宫全切术中,损伤小,切口小而美观,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病人恢复快,较传统子宫切除术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前瞻性的对住院的子宫良性病变患者30例采用经腹改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观察组),并随机分别选择同期行子宫次全切除术28例、常规子宫全切除术2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表明,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6个月内的随访结果,观察组无性生活及大小便时腰骶部疼痛感。提示经腹改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能保持阴道、盆底的相对完整性,对术后大小便与性生活的影响小,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改良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萍 《农垦医学》2011,33(1):69-70
目的:探讨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6例需子宫全切的患者施行改良筋膜全子宫切除术;并与50例传统腹式全子宫切除术(对照组)比较,观察分析临床疗效。结果:改良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手术简便、快捷、出血少、恢复快,与对照组相比较有差异。结论:改良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手术治疗子宫良性病变弥补了传统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及次全子宫切除术的不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徐昌佑 《中外医疗》2014,(5):40+42-40,42
目的探讨腹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该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68例有子宫切除指征良性病变的患者,其中86例进行腹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82例采用传统的全子宫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腹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患者比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手术出血更少,手术及住院时间更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患者切171甲级愈合率为100.0%,术后性功能影响率为8.1%,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切口甲级愈合率91.5%,术后性功能影响率47.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对性生活无不良影响,应用效果优于全子宫切除术。  相似文献   

15.
经腹小切口宫体韧带集束继扎筋膜内子宫全切术7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海洋 《广西医学》2000,22(3):452-454
目的 对小切口宫体韧带集束继扎筋内子宫全切术进行术式探讨。方法 将同期具有子宫全切术适应症的子宫良性病变患者103例随机分组,分别采取经腹小切口宫体韧带集束断扎筋膜内子宫全切术72例(研究组),用常规方法子宫全切术31例(对照组),进行临床资料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切口控制在≤6cm,术式简化安全,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肠排气时间、术后病率、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判别具有  相似文献   

16.
满玮平  马艳娥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5):131-131,133
目的探讨经腹筋膜内电刀旋切全子宫切除术的优越性。方法将2009年1~12月因子宫良性病变行筋膜内电刀旋切全子宫切除术的4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随机将2008年1—12月因子宫良性病变行传统全子宫切除术的4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手术和术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筋膜内电刀旋切全子宫切除术手术操作简单、组织损伤小。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恢复期阴道出血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观察组术后阴道残端息肉率、性生活满意度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腹筋膜内电刀旋切全子宫切除术优于传统术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肖豪 《中国医学创新》2006,3(8):145-146
目的 探讨筋膜内子宫全切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90例因子宫良性病变而需行子宫全切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施行筋膜内子宫全切术以及传统的经腹子宫全切术.对比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筋膜内子宫全切术较传统方法手术创伤相对较小,术中出血较少,手术时间缩短,术后恢复快.结论 筋膜内子宫全切术安全、实用,可提高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广泛应用于子宫良性病变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陈秀英 《中外医疗》2009,28(32):55-56
目的探讨筋膜内全子宫全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同期80例因子宫良性病变须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4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筋模内全子宫切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对比2组术中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少,对性生活影响小。结论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优于传统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部横切口筋膜内子宫一切术的优越性。方法:对70例患子宫良性病变的病人施行经腹横切口,处理圆韧带,附件及子宫血管,采取一侧连续操作及筋膜内子宫全切术,并选择同期采用传统子宫全切术的类似病人70例作对照。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均有明显减少;伤口愈合好。结论:此方法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切口美观、病人康复快,亿于传统子宫全切术。  相似文献   

20.
经腹小切口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式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丽霞  杨名获 《重庆医学》2006,35(11):1023-1024
目的探讨经腹小切口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效果.方法选择子宫良性病变的患者118例施行经腹小切口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与传统腹式子宫切除术比较,并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118例手术经过顺利,术中、术后并发症少.与传统术式相比,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少,伤口疼痛轻,肛门排气早,住院时间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腹小切口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切口小、瘢痕小、恢复快,具有微创化手术特点,不需专门设备,经济实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