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研究Gelatamp胶质银止血明胶海绵预防拔牙后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需行牙齿拔除术的608例患者的672颗牙齿为研究对象,以半随机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拔牙时均采用局部麻醉,拔除患牙后将牙槽窝搔刮干净,试验组用Gelatamp胶质银止血明胶海绵填塞牙槽窝,对照组除不填塞Gelatamp胶质银止血明胶海绵外,其余同试验组。术后0.5 h、第2天和第7天复诊,判断拔牙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计算发生率。采用双盲法进行研究,比较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拔牙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72%,对照组为24.43%,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拔牙后出血、感染、疼痛、肿胀、干槽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elatamp胶质银止血明胶海绵预防拔牙后并发症的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观察疑难牙拔除术后甲硝唑碘仿明胶海绵预防干槽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05-01—2010-01到我院口腔门诊拔除下颌阻生齿、下后牙死髓折裂牙患者2 000例,共2 000颗牙为研究对象。其中下颌阻生齿1 650颗,下后牙死髓折裂牙350颗。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A)1 000例,拔牙后拔牙窝内放入甲硝唑碘仿明胶海绵;对照组(B)1 000例,拔牙后拔牙窝内不放置任何填塞物。术后第3天、第7天专人进行门诊或电话随访,2周后复诊拔牙窝愈合情况。结果:研究组有7例发生干槽症,发生率为0.7%;对照组有80例发生干槽症,发生率为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硝唑碘仿明胶海绵用于疑难牙拔除术后预防干槽症的发生,有较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碘伏明胶海绵在预防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干槽症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碘伏明胶海绵对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干槽症中的作用。方法;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22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17例,牙拔除后牙槽窝内植入碘伏明胶海绵,咬棉球30min,常规口服抗生素3d;对照组106例,牙拔除术后牙槽窝内不放置任何填充物,只咬棉球30.min,常规口服抗生素3d。对两组病例干槽症的发生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对照组有6例发生干槽症,发生率5.66%,治疗组只有1例发生干槽症,发生率0.85%。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碘伏明胶海绵能有效预防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干槽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止泰”胶质银止血明胶海绵预防下颌阻生智牙拔除术后干槽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需行下颌阻生智牙拔除术的976例患者的1350颗牙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A组用“止泰”胶质银止血明胶海绵填塞拔牙窝,B组用吸收性止血明胶海绵蘸碘仿粉填塞拔牙窝,C组不填塞任何物质,观察3组患者拔牙术后干槽症发生率的差异,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拔牙后干槽症的发生率A组为0.44%,B组为2%,C组为4.44%.A组、B组与C组比较,干槽症发生率具有显著差异(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止泰”胶质银止血明胶海绵预防下颌阻生智牙拔除后干槽症的疗效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Gelatamp胶质银明胶海绵在前牙区Ⅱ型种植位点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40例前牙区拔牙拟作Ⅱ型种植的病人,随机分层分为Gelatamp胶质银明胶海绵填塞止血组(试验组)及棉球压迫止血组(对照组)。拔牙后,试验组在牙槽窝置入Gelatamp胶质银明胶海绵,对照组常规紧咬棉球30分钟后取出,观察比较两组的止血效果和4周后行Ⅱ型种植手术前拔牙位点软组织愈合的情况。结果:试验组拔牙创出血很快停止,出血平均时间为0.67分,试验组、对照组止血效果有效率分别为100%,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4周后Ⅱ型种植手术前试验组、对照组的软组织愈合良好率分别为70%和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elatamp胶质银明胶海绵,能显著缩短出血时间,有效增强止血效果,具有止血和持久杀菌的双重效果,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软组织,有利于早期种植体植入后封闭创面,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Gelatamp胶质银明胶海绵治疗第三磨牙冠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门诊第三磨牙冠周炎患者227例,按其临床症状分为不口服抗生素组(A组)和口服抗生素组(B组),两组分别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法。试验组(A1、B1)将Gelatamp胶质银明胶海绵放于盲袋中1次;对照组(A2、B2)将碘甘油放于盲袋中,每日1次,疗程3~7d。观察Gelatamp胶质银明胶海绵治疗第三磨牙冠周炎的临床效果。结果 Gelatamp胶质银明胶海绵组与碘甘油组(A1和A2、B1和B2)疗效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elatamp胶质银明胶海绵组疗效优于碘甘油组。结论应用Gelatamp胶质银明胶海绵治疗第三磨牙冠周炎,可有效地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下颌磨牙拔除后拔牙窝内放置碘仿海绵与明胶海绵对预防干槽症的作用.方法选择下颌磨牙拔牙病例157例,随机分为三组,放置碘仿海绵组53例,放置明胶海绵组52例,对照组52例,比较其干槽症的发生率.结果碘仿海绵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磺仿海绵组与明胶海绵组无差异(p>0.05).结论碘仿海绵可用于预防干槽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珊瑚明胶海绵在牙槽窝表面的骨传导作用。方法 将珊瑚明胶海绵植入兔一侧牙槽骨壁,另一侧为空白对照组,分别于术后14、28、56、84天处死动物,进行光镜、扫描电镜及组织学观察。结果 珊瑚明胶海绵植入牙槽窝内14天时即有新骨长入,84天时珊瑚明胶海绵大部分被吸收,新骨组织替代。结论 珊瑚明胶海绵在牙槽骨表面有良好的骨传导作用,是一种理想的骨缺损修复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碘仿明胶海绵预防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后干槽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289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45例,术后常规放置碘仿明胶海绵于拔牙创内;对照组144例,术后常规压迫止血处理,不放置任何药品于拔牙创内.结果 观察组干槽症发生率为1.38%,对照组干槽症发生率为8.33%,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579,P<0.05).结论 应用碘仿明胶海绵可减少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后干槽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干槽征是下颌阻生智齿拔除后常见并发症之一。近三年来,我科采用西地碘明胶海绵置入拔牙窝内,预防干槽征发生,经临床观察,疗效显著,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骨埋伏阻生牙拔除术后两种不同的牙槽窝填塞剂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315例骨埋伏的下颌第三磨牙拔除的患者,随机分成3组,组1拔除术后创面直接拉拢缝合+口服镇痛+口服抗炎;组2拔除术后创面明胶海绵+碘仿粉末填塞止血+拉拢缝合+口服镇痛+口服抗炎;组3拔除术后创面胶质银明胶海绵(止泰)填塞止血+拉拢缝合+口服镇痛+口服抗炎。比较3组术后出血,术后肿痛及术后干槽症的发生率。结果 组2和组3创面处理治疗后的术后出血,术后肿痛及术后干槽症的出现明显降低,预后优于组1(P<0.01),且组2和组3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胶原蛋白海绵+碘仿粉末或胶质银明胶海绵的两种术后创面处理方法皆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碘伏配合止血海绵预防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干槽症的临床效果。方法:99例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52例)术后采用碘伏+止血海绵的方法预防干槽症,为碘伏+止血海绵组;另一组(47例)采用术后碘伏棉球消毒拔牙创的方法进行预防,为碘伏组。结果:碘伏+止血海绵组干槽症的发生率为2.0%,碘伏组干槽症的发生率为6.38%,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颌智齿拔除后用碘伏消毒拔牙创,并置入止血海绵可有效预防干槽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以明胶海绵为载体,地塞米松、维生素C和β-甘油磷酸钠组成的成骨诱导剂对拔牙创愈合和牙槽嵴形态改建的影响。方法选用50只家兔,拔除双侧上颌第一前磨牙,右侧拔牙创内填入载有成骨诱导剂的明胶海绵,作为实验侧;左侧填入空载明胶海绵,作为对照侧。拔牙后第1、2、4、8、12周各处死10只动物,取双侧牙槽骨标本,拍摄X线片,并测量骨缺损区新骨密度;用组织学方法评价拔牙创愈合情况;并于12周时,测量拔牙区牙槽嵴高度吸收值。结果X线片骨密度测量显示:术后2、4、8、12周,实验侧骨密度值均高于对照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织学检查显示:实验侧拔牙创内成骨现象较对照侧早,成骨细胞分化和增殖更活跃。
12周时实验侧牙槽嵴高度吸收值小于对照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由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钠和维生素C组成的成骨诱导剂能促进拔牙创愈合,加速成骨和骨改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在犬下颌磨牙区即刻种植中,不同方式处理拔牙窝与种植体之间的间隙后的新骨形成情况。方法: 选择 6 条 1.5~2.0 岁的拉布拉多犬作为实验对象,在每条犬下颌骨中拔除两侧的第四前磨牙和第一磨牙,分别植入 4 颗牙种植体(Astra Tech®,4.0 mm × 10 mm)。种植体和拔牙窝骨壁之间的近远中间隙分别进行3种处理,分为空白组(NN组)、胶质银明胶海绵(Gelatamp) 组(EN组)和 Gelatamp + 可吸收胶原膜(CM)组(EG 组)。术后12周收集标本,进行显微CT 扫描和组织学分析。采用SPSS 25.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牙种植术后 12 周存活率为 100%。显微CT 扫描结果显示,新骨高度、骨矿物质密度(BMD)、骨体积分数 (BV/TV)、骨表面积骨体积比(BS/TV)、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数(Tb.N)和骨小梁间距(Tb.Sp)等指标,组间无显著差异。组织学分析结果显示,新骨形成面积和种植体与骨接触面积(BIC)在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使用不同方式处理种植体与拔牙窝之间的间隙后的12周内,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单独放置 Gelatamp 或与 CM 联合使用,对种植体周围新骨形成、BIC、BMD、BV/TV、BS/TV、Tb.Th、Tb.N 及 Tb.Sp 等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 Factor,NGF)与明胶海绵(GelatinSponge,GS)复合体(NGF/GS)对兔胫骨洞形骨缺损愈合中的作用。方法:18只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的双侧胫骨分别制备2个5×3mm2深达髓腔的骨缺损,间隔10mm。其中实验组骨缺损区植入NGF/GS复合体(含NGF10μg),对照组植入GS,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分别于术后2周、4周和8周各处死动物6只并获取标本,行标本大体、放射学及组织学观察,并进行骨计量学分析新生骨的面积百分比。结果:术后各组均未出现免疫反应。术后2、4周,各组新生骨密度低于正常骨,实验组与对照组和空白组相比,新生骨形成较快,骨缺损区密度较高,新生骨面积百分比明显增加。新生骨面积百分比:实验组2、4周(33.728±6.377)%、(55.854±6.842)%;对照组2、4周(22.139±4.346)%、(46.047±3.998)%;空白组2、4周(19.809±3.105)%、(39.250±6.151)%。术后8周,各组骨缺损基本愈合,骨密度接近。结论:神经生长因子与明胶海绵复合体能够促进兔胫骨洞形骨缺损的愈合,从而缩短骨损伤的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微创拔牙法和传统凿骨劈冠法对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效果的比较。方法对1999年6月至2011年5月在解放军第359医院口腔科须要拔除单侧下颌阻生齿的患者270例,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135例,A组采用微创拔牙法,B组采用凿骨劈冠法,对拔牙时间及术中、术后并发症进行观察和统计分析。结果 A组(微创拔牙法)平均拔牙时间为(20.83±8.07)min,显著短于B组(凿骨劈冠法)平均拔牙时间(24.82±12.29)min(P<0.05),A组术中、术后的并发症显著少于B组。结论微创拔牙法拔除下颌阻生智齿,可以缩短拔牙时间,减轻手术创伤,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