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观察分析LEEP刀对重度宫颈糜烂患者宫颈微循环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2例重度宫颈糜烂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微波治疗组)51例和观察组(LEEP刀治疗组)51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1周、2周的宫颈微循环指标中血管清晰度及红细胞聚集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周、2周的血管清晰度及红细胞聚集评估结果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LEEP刀对重度宫颈糜烂患者宫颈微循环状态的影响明显优于微波治疗,LEEP刀的临床应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分析LEEP刀对重度宫颈糜烂患者宫颈局部微循环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2011年10月~2013年12月于本院进行诊治的80例重度宫颈糜烂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传统电刀治疗组)40例和观察组(LEEP刀治疗组)40例,然后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2及3 w的宫颈局部微血供相关指标及宫颈水肿程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1、2及3 w的宫颈局部血流灌注、微血管管径及毛细血管管径均高于对照组,而宫颈水肿程度及宫颈颜色也均好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EP刀对重度宫颈糜烂患者宫颈局部微循环状态的影响较大,更有利于患者宫颈局部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利普刀(LEEP)对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宫颈微循环及人乳头瘤病毒(HPV)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10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微波治疗仪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LEEP进行宫颈环形电切术,两组均治疗一次,于第3周进行检查。观察治疗前后宫颈局部微循环、宫颈颜色及HPV的表达。结果:治疗3周后观察组局部血流灌注、毛细血管管径、微血管管径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宫颈淡红发生率大于对照组,暗红、青紫发生率小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PV_DMA16和HPV-DNA18表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EP刀对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可有效改善宫颈局部微循环状态,降低HPV复制,有利于疾病的恢复,抑制疾病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LEEP刀对重度宫颈糜烂患者宫颈局部微循环状态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0月-2013年12月于本院进行诊治的80例重度宫颈糜烂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传统电刀治疗组)40例和观察组(LEEP刀治疗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2、3周的宫颈局部微血供相关指标及宫颈水肿程度。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2、3周的宫颈局部血流灌注、微血管管径及毛细血管管径均高于对照组,而宫颈水肿程度及宫颈颜色也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LEEP刀对重度宫颈糜烂患者宫颈局部微循环状态的影响较大,更有助于患者宫颈局部的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利普刀对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宫颈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微波治疗法,观察组使用利普刀进行宫颈环形电切术,两组均在治疗后第三周进行检查,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宫颈局部微循环情况和宫颈颜色。结果治疗后两组宫颈局部微循环各指标值(宫颈局部血流灌注、毛细血管管径、微血管管径)均显著增大,观察组增幅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淡红所占比率(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60.00%),暗红(8.00%)、青紫(0.00%)所占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普刀有利于改善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宫颈局部微循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硫脲类抗甲状腺药物与咪唑类抗甲状腺药物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炎性因子及外周全血中T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2月至2021年11月收治的8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甲巯咪唑药物治疗,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丙硫氧嘧啶药物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相关甲状腺激素水平差异、炎性因子水平差异及外周全血中T细胞水平差异与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清FT3(5.12±0.89)pg/mL、FT4(2.72±0.67)pg/mL均低于对照组血清FT3(7.13±0.58)pg/mL、FT4(4.15±0.46)pg/mL(P<0.05),观察组血清TSH(1.91±0.38)mU/L高于对照组TSH(1.45±0.29)mU/L(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6(25.71±3.63)pg/mL、IL-2(33.76±5.43)pg/mL均低于对照组血清IL-6(33.11±3.45)pg/...  相似文献   

7.
马晓惠  贾纪云 《中原医刊》2011,(14):107-108
目的探讨高频电波(LEEP)刀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的疗效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60例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LEEP刀治疗组(试验组)130例和微波治疗组(对照组)130例,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试验组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有效率为98.46%,对照组为69.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EP刀是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的最佳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LEEP刀联合明胶海绵及壳聚糖抗菌膜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62例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LEEP刀联合明胶海绵及壳聚糖抗菌膜治疗)和对照组(LEEP刀治疗)各31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3%80.6%),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阴道排液时间和出血时间均比对照组更短[(15.41±3.59)min(20.38±4.26)min,(11.37±2.92)ml(16.72±3.36)ml],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LEEP刀手术是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的有效办法,为了更好的修复宫颈创面,加快患者的恢复,需要联合明胶海绵及壳聚糖抗菌膜,进而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建议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9.
蒋久富  杜明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21):115-116
目的:观察宫颈环型电切术力普(LEEP)刀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的效果。方法:对门诊106例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进行宫颈LEEP治疗,于术后3个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306例病人中,术后3个月治愈303例(99%),1次未愈3例(1%),未愈者于术后3个月行第2次手术治疗,1个月后4例均治愈,总治愈率100%。结论:LEEP刀对中重度宫颈糜烂治疗是一种快速、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副作用小的特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LEEP刀对重度宫颈糜烂患者宫颈局部微循环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120例重度宫颈糜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研究组采用LEEP刀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电刀治疗,综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宫颈局部血流灌注、微血管管径、毛细血管管径变化情况及宫颈水肿程度的差异。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宫颈局部血流灌注、微血管管径及毛细血管管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宫颈重度水肿率低于对照组的1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EP刀治疗重度宫颈糜烂患者效果确切,可明显改善宫颈局部微循环状态,防止疾病进展,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运用循证护理对LEEP刀治疗宫颈糜烂的护理效果。方法:将120例LEEP刀治疗宫颈糜烂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治疗有效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5.2±0.41)mL较对照组(11.3±0.72)mL少;创面愈合时间(6±0.2)周较对照组(8±1.1)周短,且治疗有效率(98.3%)较对照组(83.3%)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循证护理能更好地促进患者恢复,提高LEEP刀治疗宫颈糜烂的有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LEEP刀与微波治疗宫颈糜烂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我站收治的宫颈糜烂患者共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以及对照组(10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LEEP刀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微波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5.0%,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5.6±2.5)min,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4.2±3.8)min,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同时2组患者术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LEEP刀治疗宫颈糜烂患者相较于微波治疗方式其治疗效果更好,手术时间更短同时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李均  胡飞泉  罗岳西 《西部医学》2010,22(11):2050-2051,2053
目的观察宫颈糜烂LEEP术后应用苏肤凝胶促进创面修复愈合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148例宫颈糜烂中、重度患者,以单纯LEEP刀治疗为对照组(68例),以LEEP刀术后应用苏肤凝胶1疗程为观察组(80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创面修复时间为(3.65±0.67)周,明显短于对照组[(5.85±0.72)周,P〈0.05];术后观察组阴道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以点状出血为主,出血时间为(7.22±0.51)天,明显低于对照组[(17.54±0.38)天,P〈0.05]。结论宫颈糜烂LEEP术后应用苏肤凝胶能加速创面上皮修复,缩短宫颈创面修复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LEEP刀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所在医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30例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为观察组,采用改良LEEP刀治疗。同时选取同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LEEP刀切除方法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阴道排液时间、术后出血量、复发率(3.33%)均低于对照组(30.00%),组间差异明显(P0.05);2组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而言,采用改良LEEP刀治疗效果更佳,可提高手术效果,减少疾病复发。  相似文献   

15.
赵红霞 《基层医学论坛》2014,(30):4125-4126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宫颈糜烂)患者采用LEEP刀治疗后的护理效果。方法对136例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患者分别采用健康教育护理模式(观察组)与一般护理模式(对照组)进行护理,观察2组患者在采用LEEP刀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预后。结果观察组治愈率67.6%,对照组治愈率50%;复发率分别为1.5%与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护理能够使患者明确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的发病原因、过程、预防措施,提高疾病治疗效果,预防再度复发。  相似文献   

16.
外用溃疡散合LEEP刀治疗248例宫颈糜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淑梅 《西部医学》2008,20(5):1026-1027
目的探讨外用溃疡散联合宫颈电热圈环切除术(LEEP刀)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检查确诊为宫颈糜烂患者248例,其中128例采用外用溃疡散联合LEEP刀治疗(治疗组),120例单用LEEP刀治疗(对照组),术后取相同时间观察两组术口愈合、阴道流液、流血情况,分析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9.22%。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宫颈电热圈环切除术治疗宫颈糜烂效果好,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治愈率高,无并发症;联合外用溃疡散可促进创面愈合,减少阴道流血流液,预防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司帕沙星与LEEP刀联合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口服司帕沙星及LEEP刀对60例宫颈中重度糜烂者进行治疗并跟踪观察。结果:60例宫颈糜烂患者经上述治疗,连续观察3个月,治愈43例(71.67%),显效14例(23.33%),有效3例(5.00%)。用LEEP刀联合司帕沙星治疗总有效率为100%。结论:LEEP联合司帕沙星治疗宫颈糜烂疗效显著,具有疗程短、无不良反应、操作方法简单、易掌握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董玉燕 《中外医疗》2014,(24):103-104
目的研究LEEP刀宫颈环形电切术联合干扰素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2011年5月期间该院收治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给予LEEP刀宫颈环形电切术联合干扰素治疗的观察组和仅给予LEEP刀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免疫球蛋白水平、T细胞亚群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2年、3年的复发率分别为2%、6%、8%,均低于对照组的16%、26%、32%。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免疫功能指标IgG(13.14±1.45)g/L、IgA(2.86±0.33)g/L、IgM(1.43±0.19)g/L水平以及CD4+含量(38.11±3.15)%、CD4+/CD8+比例(1.31±0.32),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IgG(10.12±0.73)g/L、IgA(1.77±0.21)g/L、IgM(1.02±0.13)g/L水平以及CD4+含量(34.23±3.43)%、CD4+/CD8+比例(1.20±0.35);CD8+水平(22.43±3.59)%,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7.25±4.76)%。结论 LEEP刀宫颈环形电切术联合干扰素治疗有助于彻底清除HPV、减少疾病复发率、改善免疫功能,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9.
黄英  张慧芳  宋舜红 《西部医学》2012,24(9):1816-1817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LEEP刀治疗宫颈糜烂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60例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30例)与对照组(93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LEEP刀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不良反应情况、术中出血量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99.46%,对照组96.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EP刀治疗宫颈糜烂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加强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可减少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联合宫颈电圈环切术(LEEP术)对宫颈糜烂患者宫颈微循环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9月本院收治的380例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90例.对照组行LEEP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治疗,治疗后3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