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瑞  赵研  钱静  王会清  段毅力 《吉林医学》2012,(10):2065-2066
目的:观察腺苷蛋氨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应用腺苷蛋氨酸1 000 mg/d,输液2周后改为口服制剂1 000 mg/d,应用2周。对照组应用丹参酮丁二磺酸钠注射液40 mg/d,应用4周。观察各组治疗前和治疗后临床症状和肝功能生化指标,并对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和肝功能生化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腺苷蛋氨酸及丹参酮丁二磺酸钠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高疸红素血症均有效,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及肝功能生化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两组治疗前后TBIL、DBIL、TBA、ALT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LB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BIL、DBIL、TBA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LT、ALB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腺苷蛋氨酸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熊去氧胆酸联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治疗酒精肝胆汁淤积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97例酒精肝胆汁淤积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采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治疗,观察组采用熊去氧胆酸联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STB)、直接胆红素(D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STB、DB、ALT和AS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92%(47/48),高于对照组的81.63%(4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联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治疗酒精肝胆汁淤积症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肝功能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舒肝宁注射液联合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难治性黄疸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90例难治性黄疸患者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观察组采用舒肝宁注射液联合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后肝功能指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0%(41/45),无效4例、有效12例、显效29例;对照组仅为73.3%(33/45),无效12例、有效16例、显效17例,对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肝功能指标水平比较,观察组肝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治疗难治性黄疸时,采取舒肝宁注射液联合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可以获得良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对改善病毒性肝炎患者肝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病毒性肝炎病例数共计50例,按随机数字比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保肝降酶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对比分析不同组别下患者各项肝功能指标、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各项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一段时间治疗后,两组在ALT、ALP、TBA、GGT等肝功能指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对病毒性肝炎患者治疗效果更理想,可显著改善患者各项肝功能指标,具有极佳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门冬氨酸钾镁以及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依据研究纳入标准以及排除标准将130例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列为研究对象,实施门冬氨酸钾镁治疗,为观察组。同期另外130例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则实施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为参照组。就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以及预后情况展开分析和数据对比。结果总有效率数值比较上,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不明确,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指标数值比较上,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不明确,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率数值比较上,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不明确,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胆汁淤积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实施门冬氨酸钾镁以及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均改善患者肝功能,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化疗药物引起的药物性肝损伤的疗效。方法:将60例血液病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试验组化疗期间应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对照组则应用其他常规保肝药物进行预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及胆红素变化。结果:试验组转氨酶和胆红素的有效率分别为90.00%和93.33%,对照组转氨酶和胆红素的有效率分别为66.67%和60.00%,试验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在治疗化疗药物引起的药物性肝损伤中效果优于其他常规保肝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乙型肝炎合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中联合应用熊去氧胆酸与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8例乙型肝炎合并ICP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分别给予单纯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和抗乙型肝炎病毒(HBV)治疗,在常规组疗法的基础上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和血清生化指标、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联合组积分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两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和总胆汁酸(TBA)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联合组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综合疗效分布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稍高于常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乙型肝炎合并ICP患者联合给予熊去氧胆酸和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能够显著减轻症状和肝功能损害,增强疗效,且并不会明显增多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联合腺苷蛋氨酸在妊娠期胆汁淤积综合征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胆汁淤积综合征妊娠期患者86例,采用奇数偶数分组将其分成两组(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熊去氧胆酸治疗,熊去氧胆酸胶囊250 mg/次,3次/d,连续治疗14 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腺苷蛋氨酸治疗,0.5 g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静脉输注,2次/d,持续治疗14 d。分析比较治疗后临床疗效、肝功能及妊娠结局有无差异。结果: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35%vs 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胆汁酸(TBA)与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均开始逐渐降低,但观察组降低速率更快,治疗14 d后,观察组TBA与AST、ALT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联合腺苷蛋氨酸在妊娠期胆汁淤积综合征疗效确切,可快速改善患者肝功能,减少不良分娩结局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多烯磷脂酰胆碱、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防治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所致肝功能损伤的效果。方法肺腺癌患者40例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化疗,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A组用多烯磷脂酰胆碱、B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防治肝损伤,观察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的变化。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18/20)、85.0%(17/2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降低胆红素有更好疗效(P〈0.05)。结论 多烯磷脂酰胆碱、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所致的肝功能损害均有显著疗效,但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降低胆红素效果较明显。  相似文献   

10.
熊去氧胆酸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淤积性肝硬化的疗效,提高对该病诊治的认识.方法:将46例入选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针1800 mg静脉滴注,1次/d;试验组在上述治疗同时加服熊去氧胆酸胶囊0.45~0.75 g/d,对治疗前后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在乏力、腹胀、肝区不适等方面较对照组明显好转(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各主要生化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两组各生化指标在治疗前后均存在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肝功能比较,ALT、AST、DBIL、IBIL、γ-GT存在差异(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可明显改善PBC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生化指标,是目前治疗PBC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血清甘胆酸(CG)水平的变化及ICP的诱发因素,观察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与熊去氧胆酸联合治疗IC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ICP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31例(M组)采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与熊去氧胆酸治疗,对照组31例(N组)采用熊去氧胆酸治疗,疗程均为2周,2组均给予地塞米松治疗。另外选择31例健康孕妇为健康组(A组)。比较M、N组患者黄疸消退时间及治疗前后瘙痒评分的变化;检测M、N组治疗前后及A组血清总胆汁酸(TBA)、CG以及肝功能(ALT、AST、T-BIL、D-BIL)、硒(Se)含量;观察3组围产儿结局及新生儿生化、心肌酶谱指标水平。结果 ICP患者血清Se含量较健康孕妇显著降低(P<0.05)。M、N组治疗前血清CG、TBA、ALT、AST、T-BIL、D-BIL水平较A组显著升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M、N组血清CG、TBA、ALT、AST、T-BIL、D-BIL水平均有显著下降(P<0.05),M组较N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M组治疗后瘙痒评分、黄疸消退时间显著优于N组(P<0.05);胎儿宫内窘迫率、早产率、Apgar≤7分比例、新生儿窒息率及死胎率均明显低于N组(P<0.05)。结论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ICP,能明显减轻瘙痒和黄疸,改善生化异常,改善围产儿预后。血清甘胆酸水平测定有助于ICP的早诊断、早治疗。妊娠期血清硒减少可能会引起ICP。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估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淤胆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20例淤胆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同时,治疗组加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对照组给予苦黄注射液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4周.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肝功能各项指标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 TBIL、DBIL、TBA、ALT、AST、ALP、GGT均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ALB、GLB、A/G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患者在治疗后比较,治疗组TBIL、DBIL、TBA、ALT、AST、ALP、GGT降低较对照明显,差异有显著性.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淤胆型病毒性肝炎有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50-53
目的探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复方甘草酸苷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新生儿结局的影响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ICP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针200 mg/次,静脉注射,1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针1000 mg/次,静脉注射,1次/d,两组均治疗3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并比较其临床疗效及新生儿结局。结果治疗3周后,两组血清VEGF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IFN-γ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产率、胎儿宫内窘迫率及新生儿窒息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ICP疗效确切,能减少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升高血清VEGF水平,降低血清IFN-γ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4.
肖佐清 《当代医学》2013,(25):54-55
目的观察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胆汁淤积症酒精肝的疗效,以供临床参考。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2年2月接受治疗的胆汁淤积症酒精肝患者65例为研究对象,给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连续用药8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ALT、AST、TBIL等肝功能指标的变化,并观察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后患者ALT、AST、TBIL等肝功能指标治疗后分别为(68.14±13.46)U/L、(70.38±16.82)U/L、(81.77±15.94)μmol/L相对于治疗前的(268.72±76.24)U/L、(320.64±93.77)U/L、(162.39±48.72)μmol/L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3例、皮肤瘙痒加重1例、心动过缓1例,症状均较轻微,未影响疗程。结论采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胆汁淤积症酒精肝可有效改善肝功能,且不良反应较轻微,患者可以耐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舒雪保 《当代医学》2014,(18):130-131
目的:探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淤积型病毒性肝炎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选取鹰潭市人民医院铁路分院在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淤胆型病毒性肝炎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通用的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且经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为淤胆型肝炎,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保胆、降酶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对2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疗效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3.3%)显著大于对照组(76.7%)(P〈0.05);治疗前后2组患者肝功能指标的比较,治疗前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ALT、AST、TBil、DBil、TBA指标的下降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保胆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淤积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腺苷蛋氨酸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患儿采取随机双盲法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均给予更昔洛韦抗感染,茵栀黄退黄,对照组给予门冬氨酸钾镁保肝治疗,治疗组给予腺苷蛋氨酸保肝治疗,每组治疗10 d,每天一次。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肝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肝功能指标明显下降,较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腺苷蛋氨酸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安全有效,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茵陈五苓散加减联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针治疗急慢性黄疸性肝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襄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慢性黄疸性肝炎患者96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保肝治疗,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茵陈五苓散加减联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肝功能[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83%(46/48)]高于对照组[77.08%(37/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TBiL、ALT水平及血清TNF-α、IL-6、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陈五苓散加减联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针治疗急慢性黄疸性肝炎,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有效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者肝功能。  相似文献   

18.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淤胆型病毒性肝炎31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娥元 《吉林医学》2013,34(15):2870-2871
目的:观察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淤胆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选择62例淤胆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31例采用常规还原型谷胱甘肽、复方甘草酸苷等保肝治疗,治疗组3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生化指标下降速度以及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皮肤瘙痒疗效明显优于于对照组(P<0.05),SAS和SDS评分明显下降(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可作为临床治疗淤胆型病毒性肝炎的首选药物,其退黄效果明显,疗效显著,同时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促进患者生活和生存质量的改善,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武海涛  翟可可  栾凯 《华夏医学》2021,34(2):115-119
目的:探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恩替卡韦治疗肝内胆汁淤积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108例肝内胆汁淤积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实施门冬氨酸钾镁、恩替卡韦治疗;研究组5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分析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肝功能指标AST、ALT、TB...  相似文献   

20.
陈慧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2):1476-1477
目的:观察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对不同病因所致妊娠期黄疸的疗效。方法:分析近5年于我院就诊的妊娠高胆红素血症23例。结果: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可改善妊娠期黄疸患者的症状和生化指标。结论: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妊娠期高胆红素血症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