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当前医学生的性格特征与家庭教育的关系;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对不同家庭结构医学生的家庭教养方式、防御机制进行了相关分析,并通过回归分析对不成熟防御机制的家庭教养因子进行研究;结果不同家庭结构和不同性别子女,父亲的教养方式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母亲教养方式的情感温暖维度,仅性别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家庭结构的医学生防御机制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不同结构家庭父母亲的情感、温暖对子女的不成熟防御机制有显著影响。在正常结构家庭中,母亲的情感温暖,惩罚严厉对子女的成熟防御机制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在特殊结构家庭中,父亲的拒绝、否认对子女的成熟防御机制有预测作用。在正常结构家庭中,母亲的拒绝否认对中间型防御机制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当前医学生的性格特征与家庭教育的关系;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对不同家庭结构医学生的家庭教养方式、防御机制进行了相关分析,并通过回归分析对不成熟防御机制的家庭教养因子进行研究;结果 不同家庭结构和不同性别子女,父亲的教养方式存在显著性差异; 在母亲教养方式的情感温暖维度,仅性别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家庭结构的医学生防御机制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不同结构家庭父母亲的情感、温暖对子女的不成熟防御机制有显著影响.在正常结构家庭中,母亲的情感温暖,惩罚严厉对子女的成熟防御机制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在特殊结构家庭中,父亲的拒绝、否认对子女的成熟防御机制有预测作用.在正常结构家庭中,母亲的拒绝否认对中间型防御机制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3.
抑郁的发生受到诸如慢性躯体疾病、认知损害、人格特点、生活事件、应对方式、性别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子女赡养、夫妻关系、伴侣死亡等家庭因素都可能成为老年抑郁的原因。本研究着眼于家庭结构与老年抑郁的关系,将家庭结构划分为完整型、伴侣型、子女型和独居型,探索不同家庭结构类型对老年抑郁的影响,以期为老年抑郁的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失败的价值     
飞鹰 《大家健康》2013,(8):35-35
人年轻时一定有认同危机,这段时间就是一个缓冲期,你在大学里可以随意选课,随意地找寻自己的兴趣。你的一生里,只有大学这个时期可以让你在教授、环境的保护下,找寻自己的认同。到了社会上,就没有时间了。也就是说,在人成熟前,要经过认同混乱的阶段。人在一个漫长的过程中会开始反省什么是成功什么是失败。有一样金科玉律免不了:没有一连串的挫折和失败,你的成功都是虚的。我没有看过一个马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河北省石家庄市和保定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调查,重点从传统观念、经济因素、子女人数、老年人健康状况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在家庭养老的基础上制定适合本地区的养老方式。  相似文献   

6.
时间管理倾向是个体在运用时间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是一种人格倾向[1]。大量研究表明,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习成绩、生活质量、心理健康密切相关[2-4]。关于时间管理倾向的形成,多数研究从自我价值和人格角度去分析,很少从家庭因素进行探讨。家庭因素,特别是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子女的心理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已有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在子女的认知发展、人格特征、心理健康等方面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5]。时间管理倾向作为一种人格特征,显然也会受到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医学院校的学生课程多、任务重,他们能否有效管理时间对个体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医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以期寻找科学有效的时间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朝鲜族家庭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人格形成的影响.[方法]以189名朝鲜族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及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版)进行调查.[结果]朝鲜族大学生在人格特征精神质维度上,与父亲及母亲的情感温暖和理解呈负相关;与父亲的过度干涉,父亲及母亲的惩罚、严厉及拒绝、否认呈正相关.在人格特征的内外向维度上,与父亲及母亲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呈正相关;与父亲的过度干涉呈负相关.在人格特征的神经质维度上,与父亲的拒绝、否认,父亲的惩罚、严厉呈正相关.在人格特征的掩饰性或幼稚的维度上,与父亲及母亲的偏爱被试,父亲的过度保护呈负相关;与父亲的拒绝、否认呈正相关.[结论]朝鲜族家庭父母对子女的不同教养方式对子女的人格形成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子女青少年期的行为问题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儿童行为问卷和自编儿童家庭一般资料调查表对147例处于青春期的精神分裂症子女和147例正常儿童的行为问题和相关家庭因素进行调查.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子女青少年期行为问题的发生率(男性为23.2%,女性为22.9%)高于对照组的同龄青少年(男性为13.8%,女性为13.4%),但差异无显著性.男性在分裂样、社交不良、多动因子的异常率,女童在体诉、交往不良因子的异常率明显高于正常家庭青少年行为异常率.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和正常家庭相比具有较差的人际关系、经济状况、亲子关系、以及对孩子不良的教养方式等.结论精神分裂症子女存有明显的行为问题,是由遗传因素、不良的家庭环境和较差的教养方式所致.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大学生居家上课期间子女网游游戏使用状况调查,以及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网络游戏成瘾的关系。  方法  2020年8月6—27日选取蚌埠医学院从大一到大五的大学生及其父母为研究对象,父母问卷由子女转发给父母填写。子女问卷采取整班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PBI)和网络游戏成瘾问卷调查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网络游戏成瘾的关系,采用网络游戏的认知状况问卷分别调查父母和子女对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认知状况。  结果  疫情期间,网络游戏是大学生主要的在线娱乐活动,且其中有42%的人认为自己的网络游戏行为比疫情以前有所增加;父母关爱和控制程度越高,子女网络游戏成瘾总分越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父母教养方式中权威型、专制型和放任型的网络游戏成瘾总分明显高于普通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权威型P < 0.001,专制型和放任型均P < 0.05);父母和子女在对子女的网络游戏使用、引导和是否成瘾等方面存在认知偏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结论  父母高关爱和高控制与子女网络游戏成瘾具有正相关性,原因可能是父母与子女在对子女的网络游戏使用、引导和是否成瘾等方面存在的认知偏差所导致的,因此在引导子女正确使用网络游戏时,家长需要客观的认识网络游戏,并与子女沟通寻找双方都能够接受且有效的方法,这可能有利于改善亲子关系,减轻子女网络游戏成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以家庭为单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家庭为单位是国外家庭医学的核心原则 ,也是确立家庭医学这门学科的基础。中国的全科医学虽然是在引进国外家庭医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但与国外的家庭医学有一定的区别。中国的全科医学更强调整体医学观、系统整体性的思维方式和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以家庭为单位虽然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则 ,但不是一个基础性的核心原则。所以 ,把中国的全科医学改称为家庭医学可能会造成很多学术上的混乱 ,更可能使中国的全科医学失去自己的特色。我们不能盲目照搬照抄国外的理论和模式 ,而应该吸取国外家庭医学的精髓 ,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和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应付方式与家庭环境的关系.方法 采用家庭环境量表和应付方式问卷对90例抑郁症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抑郁症患者的家庭环境量表中亲密度[(1.7±0.5)分、成功性(5.8±1.7)分、文化性(3.3±1.9)分],娱乐性[(3.8±1.8)分],组织性[(4.7±1.7)分]得分与中国常模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均P<0.01),抑郁症患者应付方式中的解决问题和求助因子与家庭亲密度和成功性正相关(r=0.29,0.32,0.27,0.31,P<0.05),自责与情感表达呈负相关(r=-0.27,P<0.05),进一步做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解决问题因子与家庭亲密度、成功性、道德宗教观有关,回归方程为解决问题=0.168亲密度+0.060成功性+0.044道德宗教观-0.182.自责因子与情感表达有关,回归方程为自责=-0.035情感表达+1.039.结论 抑郁症患者的应付方式与家庭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目前城乡养老方式现状,分析影响城乡养老满意度的相关因素.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重庆市石柱县、壁山县、江北区、沙坪坝区四个区县60岁及以上老年1845人进行抽样调查,对城乡养老方式、养老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家庭养老(60.99%)居第一位,其次是社区养老(21.63%)和机构养老(17.38%),其中城区老人以社区养老为主(41.22%),乡村老人以家庭养老为主(82.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来源主要为退休金(41.14%)、养老保险(36.77%)及子女赡养(28.99%)等.2)照料方式以自我照料为主(52.65%),其次是配偶子女照料(24.80%);夫妻合住占40.56%,与子女同住仅占20.65%.3)总体上有慢性病占78.54%,其中精神障碍合并慢性病高达86.18%,城区慢性病发生率(75.61%)显著低于乡村(81.15%).4)总体满意度达78.19%,患者满意度(67.64%)低于一般老人(80.75%),乡村满意度(72.66%)低于城区(84.39%);社区养老满意度最高(93.35%),其次是机构(80.79%)和家庭(71.57%).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养老是否满意主要受社会支持系统、年龄与健康、生活方式及认知水平的影响.结论选择居家养老与社区服务相结合的生活方式,可能是未来养老模式的发展方向.改善亲子关系,减少因家庭因素所致的身心问题,是当今城乡一体化建设需要考虑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235例戒烟实验者戒烟成败的因素,为戒烟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门诊235例戒烟志愿者的一般情况和戒烟成败相关因素进行统计,随访期2年,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戒烟成败的影响因素.结果:235例志愿戒烟者中,戒烟成功30例,其中因病干预15例,家庭干预5例,药物干预6例,医生干预4例;戒烟失败205例,其中71例因工作因素戒烟失败,79例因心理因素失败,55例因忧虑患病失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如下因素会增加戒烟成功的可能性:患有肺部基础疾病(OR =4.63,P<0.05),戒烟意愿强烈(OR=4.19,P<0.05).相反,烟龄较长(OR=0.24,P<0.05)会导致戒烟失败的可能性增加.结论:药物、家庭、因病和医生干预都可以促进戒烟成功,而工作环境、心理因素和忧虑患病可导致戒烟失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父母文化程度、职业、期望值及教育方式等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家庭情况问卷对15 787名大学新生进行心理测试及家庭情况调查(包括父母文化程度、职业、期望值及教育方式等).结果:SCL-90各项因子分均有父母文化程度越低分值越高的趋势;父母职业为干部、知识分子的大学生SCL-90各因子分较低,父母为农民、军人、个体经营者的大学生SCL-90各因子分较高,尤以抑郁、焦虑分为明显;父母期望子女出人头地者,其子女SCL-90各因子分均高于期望子女健康成长、顺其自然者;父母不良教育方式如严厉、过分要求、放纵、溺爱的大学生SCL-90各因子分较高,父母教育有分歧的大学生SCL-90各因子分较高(P均<0.05).结论:父母文化程度、职业、期望值及教育方式等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所谓教养方式是父母对子女进行抚养和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相对稳定的行为倾向,是其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体现[1].家庭是儿童关系最密切的教育场所,父母是儿童社会化的最早执行者和基本执行者[2].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影响农村老年人选择养老方式的关联因素.方法 采用课题组编制的农村老年人照护现状与需求问卷进行调查,所有数据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四川农村老年人的子女个数、家庭规模、经济来源以及对养老照护现状的满意度等是农村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的主要关联因素.结论 四川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提高需要关注其家庭规模、养老经济来源以及对照护现状的满意度等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应付方式、自尊、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自尊的影响是自尊发展研究中颇受关注的一个研究课题[1 ] 。G .F .Kawash等人发现 ,父母对子女的接受与青少年的自尊有着极显著的正相关。而父母对子女的控制与青少年的自尊则有着极显著的负相关[2 ] 。张文新研究发现 ,青少年的自尊与其所受到的来自父母的情感温暖与理解有显著的正相关。而与父母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分干涉、过分保护有着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自尊有较好的预测作用[3] 。父母教养方式与自尊之间有没有中介因素 ?我们在本研究中将深入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应付方式与青…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的因素,以优化父母教养方式。方法:采用家庭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父母版(DPRSS)对327名初二学生的父亲和母亲进行测试。结果:高学历父母倾向民主和激励,低学历父母倾向独裁和惩罚;独生子女的父母教养方式倾向放纵,非独生子女的父母教养方式倾向控制;不同性别子女的父母教养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学历的父母教养方式比低学历父母教养方式更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长;独生子女的父母要注意对其采取控制而非放纵的教养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子女青少年期的行为问题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Aehenbaeh儿童行为量表儿童行为问卷和自编儿童家庭一般资料调查表对147例处于青春期的精神分裂症子女和147例正常儿童的行为问题和相关家庭因素进行调查。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子女青少年期行为问题的发生率(男性为23.2%,女性为22.9%)高于对照组的同龄青少年(男性为13.8%,女性为13.4%),但差异无显著性。男性在分裂样、社交不良、多动因子的异常率,女童在体诉、交往不良因子的异常率明显高于正常家庭青少年行为异常率。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和正常家庭相比具有较差的人际关系、经济状况、亲子关系、以及对孩子不良的教养方式等。结论精神分裂症子女存有明显的行为问题,是由遗传因素、不良的家庭环境和较差的教养方式所致。  相似文献   

20.
裕固族和汉族父母教养方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民族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异同及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分别对肃南县的汉族和裕固族高中生进行测查。结果:汉族和裕固族学生家长在家庭教养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汉族学生家长对子女有更多的严厉惩罚和干涉保护倾向;汉族学生母亲的拒绝否认和严厉惩罚的教养方式也显著多于裕固族学生的母亲。结论:裕固族与汉族父母教养方式有量著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