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冷循环射频消融离体子宫肌瘤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30例单发或多发的离体子宫肌瘤施行射频消融固化治疗,根据瘤体的大小对射频的时间控制、射频次数、表面温度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射频区剖面所见圆形或椭圆形灰白消融面,质地变硬,边缘与肌组织有明显的界线,浆膜与瘤体分离.针尖距肌瘤表面>1.5cm,则表面无变化;如<1.0cm,则瘤体包膜肿胀,表面有脱水现象,进而表面棕褐色,时间较长者,肿瘤可发硬,体积缩小,表面呈黑褐色.结论对较大的子宫肌瘤进行多点、多面的射频治疗,对较小的子宫肌瘤要控制时间和射频次数.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子宫肌瘤适合射频消融治疗患者227例,静脉麻醉,超声定位监视下射频消融刀刺入子宫肌瘤瘤体内,进行射频消融,见瘤体超声图像呈强回声结果.结果 227例患者子宫肌瘤射频消融术经过顺利,术后有效率95%.术后并发症:出血、腹痛、发热等.结论 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不改变卵巢、子宫的血液供应,不影响卵巢、垂体的激素分泌,对子宫、卵巢功能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冷循环射频消融在不可切除多病灶转移性肝癌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不可切除转移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共对63个转移灶进行了86次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结果 无手术死亡病例,所有转移灶均有不同程度缩小,其中大部坏死13个,占20.6%,完全坏死50个,占79.4%,未见腹腔出血、肝脓肿、胆漏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冷循环射频消融技术简单、安全、有效,可作为不能手术切除的多灶性转移性肝癌的常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郑雪芬  喻洁  孔健 《当代医学》2010,16(5):112-113
目的总结CT引导下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护理方法与经验。方法对141例肝癌患者在CT引导下行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及护理,包括术前的心理护理、器械准备、术中护理及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均配合治疗及护理,手术成功率为100%。结论CT引导下冷循环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是安全有效方法,有效的护理措施能保障治疗的成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后钳刮取瘤术治疗子宫大肌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子宫大肌瘤(直径>5cm)适合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51例,经由阴道行子宫肌瘤射频消融,腹部B超监视见瘤体由低回声变为不均质强回声光团。术后1月复查B超,对残余子宫肌瘤行钳刮术,B超监视见瘤体不均质强回声光团消失。结果:51例患者子宫肌瘤射频消融后钳刮取瘤手术经过顺利,治愈率100%。结论:射频消融后加钳刮取瘤术治疗子宫大肌瘤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经阴道射频刀消融和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单发黏膜下型子宫肌瘤短期临床效果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4年3月21例经阴道射频刀消融治疗单发黏膜下型子宫肌瘤和24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单发黏膜下型子宫肌瘤的临床资料。结果经阴道射频刀消融治疗单发黏膜下型子宫肌瘤和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单发黏膜下型子宫肌瘤的临床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分别为(50.8±10.7)min,(60.4±11.3)min,术后住院时间为(2.5±1.2)天,(4.7±0.8)天。结论经阴道射频刀消融术及经皮微波消融术治疗单发黏膜下型子宫肌瘤都使瘤体缩小并取得良好的短期临床效果,各有优、缺点,临床应视瘤体的具体情况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疗效、适应证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5年10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干疗科收治的88例行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临床资料,其中5例患者行开腹直视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其他83例患者行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结果所有患者肝转移病灶总数为125个,总消融病灶119个,6个病灶由于位置特殊、定位困难、射频消融风险较大等原因未予射频消融。术后1月复查超声造影,109个病灶完全消融毁损,10个病灶怀疑有肿瘤残留,均给予再次消融。患者随访1、2、3 a生存率分别为100%、93.1%、76%,无射频消融相关死亡。结论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通过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获得了较好的疗效,将射频消融技术灵活运用于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射频消融子宫肌瘤的病理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邱学华  邓黎  李月英  吴蕾  王新玲  高静 《医学争鸣》2003,24(14):1301-1303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病理变化。方法:采用“BBT妇科多功能射频治疗仪”对在体子宫肌瘤消融治疗后,经肉眼、光镜、电镜观察其病理变化。结果:射频消融后瘤体缩小变硬,里淡黄色;细胞变性,胞质内肌丝溶解消失,线粒体变性消失,核固缩,核膜消失,核碎裂。结论:射频消融治疗后,子宫肌瘤呈不可逆的变性坏死,为临床应用提供了病理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壁间肌瘤术后取瘤的可行性、安全性及适宜时间。【方法】对2008年1月-2011年12月40例在本院门诊行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在超声引导下用负压吸引吸出瘤核内的变性坏死组织,并设对照组,对取瘤组的取瘤时机、时间的选择、对两组患者取瘤后的阴道排液流血、腹痛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取瘤组于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术后第26~66天时机成熟行取瘤术,手术顺利取出变性坏死组织,无1例子宫穿孔或大出血发生。取瘤组和对照组的阴道排液、腹痛情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能够保留子宫的安全有效简单的治疗手段,术后适宜时间取瘤是安全可行的,能减轻射频消融治疗后的并发症,提高患者对射频消融治疗方法的心理接受能力。最佳取瘤时间为射频消融治疗后1~2个月。  相似文献   

10.
①目的 分析射频消融范围的影响因素,为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提供实验依据.②方法 按消融时间不同分为12分钟组、10分钟组、8分钟组和6分钟组,每组均消融5个肌瘤.应用伞径分别2.5cm和2.0cm的多电极射频针,分别对5个肌瘤进行消融.阻断一侧子宫血管后和阻断子宫双侧血运后均消融5个肌瘤.③结果对子宫肌瘤射频消融12分钟和10分钟,所得消融灶平均直径分别为(22.76±7.81)mm和(22.25±8.80)mm,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消融8分钟、6分钟的凝固性坏死灶直径分别为(18.43±3.75)mm和(16.81±4.92)mm,同10分钟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应用伞径为2.5cm、2.0cm、1.5cm的射频消融针,对子宫肌瘤消融所得的消融灶平均直径分别是(31.30±8.92)mm、(27.41±4.8.16)mm、(22.25±8.80)mm.三者之间比较,结果 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消融前不同程度阻断子宫肌瘤的血液循环,所得消融灶大小不同.④结论 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其消融范围与消融时间、多电扳射频针伞径以及肌瘤本身血运有密切关系.消融时间以10分钟为宜,不同大小的肌瘤需选择伞径不同的多电极针,以达根治子宫肌瘤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化瘀散结法治疗子宫肌瘤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fibroid artery embolization,UFAE)后并发症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瘀阻胞宫证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Sldinger技术完成UFAE治疗。治疗组在术后3个月服用活血化瘀、散结消瘢类中药,对照组酌情予对症治疗。两组患者均术后随访6个月,详细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后月经变化,栓塞综合征出现的时间、程度、缓解方法及消失时间。结果两组术后均未发现闭经;对照组出现1例轻度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治疗组无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治疗组发生盆腔疼痛的病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盆腔疼痛评分、持续时间和阴道不规则流血持续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瘀散结法治疗UFAE并发症具有明显优势,不良反应少,临床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子宫肌瘤非手术治疗的新途径.方法:经子宫动脉栓塞治疗50例子宫肌瘤患者,比较栓塞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与肌瘤大小的变化,进行疗效分析.结果:50例患者1个月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复查肌瘤体积:3个月后平均缩小大于50%.6个月后平均缩小大于82%.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保留子宫完整性,满足年轻或需保留生育能力妇女的要求,同时具有住院时间短,损伤小,不良反应少等优点,是一种治疗子宫肌瘤切实可行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超声引导下自凝刀射频治疗子宫肌瘤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自凝刀射频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超声引导下自凝刀射频治疗子宫肌瘤30例,术后预防感染3~5天,随访3~6个月判定疗效。结果: 30例子宫肌瘤患者共有肌瘤48个,治愈44个,治愈率91.7%,好转率8.3%。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超声引导下自凝刀射频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确切,操作简单,不干扰内分泌功能,是目前治疗子宫良性病变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4.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小琴  李雪 《河北医学》2009,15(2):214-216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确诊为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睡前口服米非司酮12.5mg,治疗前后检测各项指标以监测子宫及肌瘤体积。结果:子宫肌瘤体积明显缩小,31例患者的贫血得到改善。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近期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活血消癥颗粒对实验性子宫肌瘤大鼠子宫肌瘤增生、性激素水平及雌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活血消癥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及桂枝茯苓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造模建立实验性子宫肌瘤增生模型。在造模同时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其余各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相应药物灌胃,灌胃7w。观察各组大鼠子宫重量及直径,血清中性激素水平、子宫雌激素受体含量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活血消癥颗粒高、中剂量组可显著降低子宫系数、直径、血清中性激素(除促黄体素)及雌激素受体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活血消癥颗粒对子宫肌瘤增生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通过调节血清垂体性腺轴激素水平,降低雌激素受体含量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6.
米非司酮和抑那通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米非司酮不同剂量组和抑那通在治疗子宫肌瘤上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阳性药平行对照、临床试验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78例患者以3:1:1比例随机分为3组。试验1组口服米非司酮10mg/d,试验2组口服米非司酮25mg/d,对照组肌肉注射抑那通每月1次。用药3个月后,比较3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抑那通组子宫缩小率为83.7%,显著高于米非司酮1、2组(分别为70.83%、76.47%)。用药后3组患者血红蛋白均明显改善。不良事件发生率,抑那通组为36.84%,显著高于米非司酮1、2组(分别为13.58%、18.1%)。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有明显疗效,且不同剂量组(10mg、25mg)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抑那通在治疗子宫肌瘤缩小子宫体方面疗效显著优于米非司酮,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米非司酮。  相似文献   

17.
付桔洲 《中外医疗》2014,(21):36-37
目的:探究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采用宫腔镜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76例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患者,随机分组,实验组有39例患者,采用宫腔镜的治疗方法,对照组37例患者采用开腹手术的治疗方法。结果实验组在手术的满意度和手术中情况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采用宫腔镜的治疗,由于创口小,能够减少出血量和住院时间,而且利于恢复,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及对性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让确诊为子宫肌瘤的45例患者睡前口服米非司酮25mg,每日1次,连服3个月.治疗前后B超测量子宫及肌瘤体积、血清性激素水平等指标.结果患者在治疗期间均出现闭经,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子宫体积平均缩小32.63%,肌瘤体积平均缩小52.56%.FSH、LH、PRL、E2和P平均浓度较用药前下降,以E2和P下降明显(P<0.01).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好,副作用轻,为保守治疗子宫肌瘤提供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宫腔镜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及子宫颈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宫腔镜电切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及子宫颈息肉的临床资料。结果: 33例均一次性成功在宫腔镜下电切,无手术并发症,出血少。结论: 宫腔镜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及子宫颈息肉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的优势,可行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