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杨  艾丽  胡敏  范国清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7):F0003-F0003
1 临床资料 患儿,男,11个月,因"发热5天"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9℃,心律:115次/分,呼吸:27次/分,体质量:9 Kg,急性热病容,全身未见皮疹,双侧颈部可扪及0.5 cm×0.5 cm大小淋巴结,质软,活动,无压哭,双侧眼结合膜充血,无分泌物,口唇皲裂,杨梅舌,咽充血,扁桃体不肿大,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哕音,心音有力,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肝肋下1.0厘米,剑下未及,脾肋下未及,指趾端稍肿胀,无脱屑,肛周无脱屑.  相似文献   

2.
1病例介绍患儿 ,男 ,4 岁。因发热伴左颈部肿痛2天收住我科。入院时查体 :T39 5℃ ,P120次/分 ,R30次/分 ,体重20kg,神清 ,急性热病容 ,全身皮肤无黄染 ,无皮疹 ,左颈部可触及3cm×3cm大小之淋巴结 ,质中 ,边界清楚 ,活动差 ,有触痛 ,局部皮肤无发红 ,无波动感 ,局部皮温不高 ,  相似文献   

3.
1临床资料病例l,男,3.5岁。因发热、咳嗽3d,伴皮疹,眼结膜充血,唇樱红皲裂,颈淋巴结肿大1d,于2002年9月28日入院。入院查体,急性热症重病容,伴典型川崎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20.5×109/L、L0.20、N0.80,PLT566×109/L;血浆ALB19.5g/L;尿常规WBC0.2个/HP,蛋白质+;血沉51mm/h;CRP200mg/L。心脏彩超示左室后壁动度减弱,但冠状动脉未见扩张,余未见异常。临床诊断川崎病。患儿曾于2000年元月因川崎病住院,经IVIG400mg/(kg·d)连用5d,肠溶阿斯匹林等治疗后痊愈出院。随访心脏彩超,无冠状动脉扩张及动脉瘤。本次入院后即予肠…  相似文献   

4.
川崎病又称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以皮肤黏膜出疹,淋巴结肿大和多发性动脉炎为特点的急性发热性疾病.为儿童后天性心血管病变的原因之一,早期诊断对川崎病的治疗及预后非常重要,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我院1996年6月至2001年6月住院的10例川崎病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患儿,男,3岁,因指甲脱落1周来诊。患儿1周前3个指甲先后脱落;追问病史,1个月前曾有高热(体温39.8℃),持续1周,伴结膜充血、口唇皲裂及躯干部红色皮疹;体温消退后手足大片状脱皮,肛周皮肤亦有脱皮现象。体检:体温为36.7℃,脉搏86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90/60 mm Hg(1 mm Hg=0.  相似文献   

6.
<正>川崎病(KD)病因不明,主要见于儿童,主要病理改变为急性非特异性血管炎症,以小动脉为重,尤其易累及冠状动脉。随着对川崎病的认识提高,川崎病已取代风湿热成为导致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现将我院2005年8月~2009年7月112例川崎  相似文献   

7.
胡燕燕  郑红 《江西医药》2004,39(2):120-121
川崎病即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变为主要病理特征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小儿疾病。由于临床表现多样化,时有不完全性或不典型病例,故容易造成误诊。现将我院1998年5月至2003年3月延误诊断的11例川崎病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吴彬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5):761-761
1临床资料患者,男,16个月,发热、咳嗽、皮疹3天。以“麻疹、猩红热”诊断收入院。查体:T40℃,P150次/分,BP90/50mmHg,神清,周身皮肤见充血性色斑丘疹(似粟粒疹),口腔黏膜斑阴性,舌苔正常,帕氏线阴性,口周苍白圈阴性,颈部触及数个淋巴结肿大,球结膜略充血,口唇发红干裂,心肺听诊正常,腹软,无压痛,肝脾未触及,肛周略发红,双足底皮肤发硬。化验:血常规WBC13.3×109/L,PLT244×109/L,N35.5%,ESR62mm/h,AHB-DH494U/L,LDH754U/L;再查血常规:WBC6.3×109/L,PLT266×109/L,N58%。心脏彩超未见异常,胸片双肺纹理增强,PF阴性,抗“O”…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对不完全川崎病与典型川崎病进性鉴别诊断,提高不完全川崎病的早期诊断.方法 对不完全川崎病和典型川崎病的年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和心电图检查等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并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数据处理.结果 不完全川崎病和典型川崎病患者的发病年龄年龄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口唇皲裂、杨梅舌、结膜充血、四肢肢端硬肿/恢复期脱皮和颈淋巴结肿大的发生率不完全川崎病低于典型川崎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的全身炎性指标均明显升高,但仅有血小板升高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不完全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较高(P<0.05).心电图检查两者异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完全川崎病和典型川崎病的鉴别诊断比较困难,应该在观察临床表现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实验室检查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CAL的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11.
陈红儒 《淮海医药》2001,19(4):296-296
目的 分析川崎病脏器损害的临床表现,藉以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方法 对30例川崎病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心脏受累8例,占26.7%;肺脏受累12例,占40.0%;肾脏受累13例,占43.3%;肝脏受累7例,占23.3%;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及膝关节炎各1例。结论 川崎病可累及全身各个脏器,临床表现多样,症状出现时间不一。不仅要掌握其临床上特征性变化,而且对脏器损害及少见表现要有全面的认识,才不致造成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2.
林祥副 《华北国防医药》2003,15(4):291-291,292
川崎病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 ,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与许多疾病有相似之处 ,易误诊。韶关市 1995年 11月~ 2 0 0 2年 12月共收治川崎病 5 5例 ,其中误诊5 0例 ,误诊率达 91% ,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5 5例 ,男 4 0例 ,女 15例 ;年龄 6个月~ 13岁 ,≤ 3岁 35例 ,>3岁 2 0例。1 2 临床表现  5 5例均伴有发热 ,多为持续高热 ,热程最短 4天 ,最长 2 9天 ,其中 >12天 2 3例 ,≤ 12天 32例 ;皮疹为猩红热样、麻疹样、幼儿急疹、多形红斑型等 ,多于病程 2~ 4天出疹 ,持续 1~ 10天消退。 5 0例球结膜网状充血、杨…  相似文献   

13.
14.
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小儿急性发热性疾病,多见于6个月以上婴幼儿,3个月以内发病者罕见。我科收治1例2.5个月婴儿川崎病,现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患儿,女,2.5个月,因发热7d,咳嗽5d,浮肿1d于6月25日入院。患儿发病前7d起发热,呈高热,5d前起咳嗽,并逐渐加重,呈刺激性干咳,1d前起发现双下肢水肿伴皮疹而入院。病程中一直给予抗生素治疗无好转。入院查体:神志清,前囟平软,臀背部可见大量片状红斑,球结膜无  相似文献   

15.
1病例报告患儿女,14岁。因反复性腹痛、腹泻半年,加重1周于2007-02-15入院。腹痛以脐周和左下腹为主,排糊状不成形便,多为黄色便,偶尔呈棕黄色,不伴呕吐、便血、里急后重等。入院查体:体温36.8℃,脉搏86/min,呼吸20/min,血压120/70mmHg。皮肤黏膜无黄染、瘀点、瘀斑,浅表淋巴结  相似文献   

16.
黄玉强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7):2657-2658
川崎病(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好发于4岁以下婴幼儿的一种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其病理基础是以冠状动脉(CA)为中心的全身性血管炎。我院于1997年3月~2005年11月收治32例川崎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川崎病6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筱 《淮海医药》2012,30(2):115-116
目的分析川崎病(KD)尤其是不完全川崎病(IKD)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特点,以早期诊治,减少冠状动脉损害的发生。方法对2003年7月~2011年7月我院儿科收治住院的川崎病患儿61例,其中典型川崎病(KD)45例和不完全川崎病(IKD)1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1例KD中男36例,女25例,男女比例为1.44:1,其中5岁以下发病占80.3%I,KD占26.2%。典型KD和IKD 2组病例在皮疹、眼球结膜充血、口唇及口腔黏膜改变、四肢硬肿脱皮、颈淋巴结肿大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实验室检查及冠状动脉损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KD与典型病例的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相近,一旦疑为川崎病,应尽早做超声心动图检查。  相似文献   

18.
川崎病一例     
川崎病(Kawasaki)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简称MCLS)。是一种原因不明,以全身血管炎变为主要病理变化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小儿疾病。自1967年川崎氏首次报告后世界各国均见此病发现。在我国京沪、台湾等地也有少数报道,但在我地区发现此病还属罕见。现将所见一例报告如下。女孩,7岁,因持续高热4d,频繁呕吐而就诊。院外曾按“上感”消炎治疗,但病无转归,体温持续在39~40℃。精神萎糜,时有烦躁,未抽搐,唇红,伴有颈部疼痛、恶心、呕吐。以发热待查于1987—07—25收入儿科观察室。查体:体温39℃,呼吸  相似文献   

19.
仲金霞  陈志军 《淮海医药》2002,20(2):160-160
川崎病又称粘膜皮肤淋巴结综合症 (MCL S) ,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发热、发疹性疾病 ,有人认为可能是因为感染 ,主要与立克次体感染有关 ;还可能是宿主对感染原的一种异常反应。该病是以血管为中心的过敏性疾病 ,起病较急 ,病程有自限性 ,好发于 4岁以下儿童。其症状与传染性疾病的皮疹相似 ,易引起误诊。笔者 1992年 1月~ 2 0 0 1年 6月共收治 2 9例本病患儿 ,现将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9例中 ,男 16例 ,女 13例 ;年龄最大的 10岁 ,最小的 16个月 ;4岁以下的 16例 ,占 5 5 % ;症状有发热、皮疹的 2 9例 ,双眼结膜充…  相似文献   

20.
小儿川崎病60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川崎病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是小儿时期一种病因未明的血管炎综合征.其临床特点为急性发热,皮肤粘膜病损和淋巴结肿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