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患者不同病期及不同临床型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8浓度的变化,分析其与疾病的相关性,为研究HFRS的发病机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唐都医院2011年10月—2014年1月81例不同临床型HFRS住院患者不同病期血样145份,同时选取15名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血浆中IL-18浓度,分析研究IL-18与其他检测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HFRS患者血浆IL-18水平在发热期开始升高,少尿期达高峰,多尿期开始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对照值;血浆IL-18水平在HFRS不同临床型之间都具有类似的变化趋势,急性期高于恢复期及正常对照值,恢复期高于正常对照值,且重型/危重型的变化更为明显。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血浆IL-18水平与WBC和BUN水平呈中等程度正相关,与PLT呈中等程度负相关。结论 HFRS患者血浆IL-18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及疾病进程密切相关,抑制IL-18的分泌可能会减轻机体的免疫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3.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由汉坦病毒(hantavirus)引起的以啮齿类动物为主要传染病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我国是HFRS的高发地区之一,其长期危害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研究表明过度活化的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引起的“细胞因子风暴”是导致HFRS致病的机制之一。本文拟对HFRS患者中各种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病程不同阶段以及不同病情T、B、NK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进一步揭示本病的发病机制.方法 入选22例确诊HFRS患者,其中轻型9例,中型13例,使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发病1、4、12周时淋巴细胞亚群.56例健康献血员作为正常对照组.将疾病不同阶段与对照组及轻、中型患者之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在本研究观察的12周中,患者B细胞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NK细胞计数起病1周时有显著下降(P<0.01),在4周时迅速恢复.本研究中HFRS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发病1、4周时记忆表型的CD+4CD45RA-T淋巴细胞比例增高(P<0.01),分别达到(64.1±17.5)%、(59.9±10.1)%,在12周时恢复正常.CD+4CD+28T淋巴细胞功能亚群无显著变化.CD+8T淋巴细胞计数在发病1、4周时有明显增高,12周恢复正常.CD+8CD-28T淋巴细胞计数有显著增高(P<0.05),且在轻型患者中这种变化更迅速、显著.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D+38或HLA-DR+的CD+8T淋巴细胞激活亚群在发病1、4周时也有明显增高(P<0.01).结论 细胞免疫与HFRS有密切的关系,早期细胞毒效应T细胞及时有效的应答能清除病毒,减轻病情.  相似文献   

5.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史功刘玉兰王宏伟肖国民孙炳余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数量锐减,但有关血小板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的变化文献未见报道。为了探讨这两项参数在HFRS中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对 15 5例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患者临床各期的电解质和肾功能的变化进行了动态观察 ,并分析它们与并发症及病死率的关系 ,发现血钾、钠、氯、钙于疾病各期均以降低为主 ,血尿素氮、肌酐在发热期即升高 ,少尿期和移行期达高峰 ,至恢复期仍有部分患者未恢复正常 ,电解质紊乱组和肾功能损害严重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明显高于电解质正常组和肾功能损害较轻者。透析可明显提高严重肾功能损害患者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对 3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 6 (IL 6 )、白细胞介素 8(IL 8)进行了测定 ,并对其动态变化意义进行了探讨。1 材料与方法 :1999年 1月至 2 0 0 0年 3月收入我科符合静脉溶栓指征[1] 的AMI患者 30例 ,于发病后 6h内 ,平均 (3 11± 1 2 9)h ,给予尿激酶 (天普洛欣 ) 10 0万U加速静脉溶栓。根据闭塞血管再通标准将患者分为溶栓再通组和溶栓未再通组 ;对照组为 2 0名健康体检者。血清IL 6、IL 8测定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 ,放免试剂盒由军事医学科学院东亚免疫技术研究所提供。检测结果统计…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与C反应蛋白(CRP)检测对比,探讨抗炎因子白细胞介素(IL)-10、促炎因子IL-6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关系。方法:冠心病患者78例,其中ACS患者40例(ACS组),稳定型心绞痛(SAP组)患者38例,33例胸痛综合征(CPS组)患者作为对照。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IL-6、IL-10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RP值。结果:与SAP组及CPS组相比,ACS组血浆IL-10水平明显降低,IL-6、CRP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AP组IL-10水平低于CPS组,IL-6、CRP水平高于CP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浆IL-10水平与IL-6及CRP水平呈负相关,IL-6水平与CRP水平正相关。结论:血浆IL-10水平降低和IL-6、CRP值升高对患者ACS的发生有预测价值。抗炎因子和促炎因子水平的失衡是导致斑块不稳定、急性冠状动脉事件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白细胞介素-8(IL-8)与支气管哮喘发病的关系,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对哮喘转归的影响。方法对15例哮喘患者和15例正常人,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从灌洗液中分离肺泡巨噬细胞培养,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8的含量,并观测IL-10对其分泌的影响。结果哮喘患者肺泡巨噬细胞分泌的IL-8明显高于正常(P<005),经脂多糖刺激后,分泌增加。加hIL-10后,两组肺泡巨噬细胞分泌的IL-8均明显减少(P<0001)。结论哮喘发作与IL-8分泌失调有关,IL-10可抑制其分泌,对哮喘的转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是由汉坦病毒 (HV )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 ,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 ,HV作为重要的始动因子 ,一方面病毒感染能导致感染细胞功能和结构的损害 ,另一方面病毒感染诱发人体的免疫应答和各种细胞因子的释放 ,既有清除感染病原、保护机体的作用 ,又有能引起机体组织损伤的不利作用。细胞因子调节是机体免疫调节的一种重要形式 ,在参与机体免疫调节的同时还可直接造成机体的病理损伤。本实验应用酶联免疫检测法 (ELISA)检测了HFRS患者发病早期、极期及恢复期血清的IL 15和sICAM 1(人可溶性细胞…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2006-2007年,在齐齐哈尔市财贸职工医院选择30例HFRS患者作为病例组,选择20例健康献血者为对照组,采集静脉血,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sICAM-1的水平,并检测尿素氮水平.结果 HFRS患者血清sICAM-1水平在发病早期、极期、恢复期分别为(47.56±6.51)、(94.23±15.36)、(54.19±8.42)ng/L,尿素氮水平分别为(5.16±0.12)、(33.84±9.24)、(8.20±1.30)mmol/L;对照组sICAM-1水平为(22.63±3.40)ng/L,尿素氮水平为(4.20±0.56)mmol/L.上述两指标的任意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sICAM-1作为保护因素参与HFRS的发病,细胞免疫在HFRS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2.
13.
为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与冠心病(CHD)的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采用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了55例老年CHD患者血清IL-6、IL-8的水平变化并与25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结果显示CHD患者血清IL-6和IL-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IL-6和IL-8之间呈正相关(γ=0.423,P<0.001),提示IL-6和IL-8的水平变化与CHD密切相关,IL-6和IL-8可能参与了CHD的发病及病理变化过程.监测其水平变化,对CHD的诊治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白细胞介素(IL)-8作为中性粒细胞的趋化因子,在肺部引起中性粒细胞趋化和活化,使后者释放出各种炎症介质,介导呼吸系统组织的损伤,参与肺部多种疾病的发病及病情的恶化、发展。研究IL-8在各种肺部疾病中的作用,将有助于阐明疾病的病因,为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白细胞介素-8(IL-8)是一种来源广泛、生物功能多样的趋化因子,通过与其受体相互作用,引起中性粒细胞等白细胞的趋化、活化,参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感染及心血管病变等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吸烟者痰中白细胞介素-8(IL-8)和IL-10的变化及其与吸烟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健康非吸烟者15例及吸烟者62例,按吸烟严重程度分为轻度吸烟组(1~299年支)、中度吸烟(300~599年支)、重度吸烟组(>600年支)。3%高渗盐水诱导痰液,分别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与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痰细胞IL-8mRNA和IL-10mRNA表达及痰上清液中IL-8、IL-10含量。结果吸烟组痰细胞IL-8mRNA的表达和上清液中IL-8蛋白质浓度均显著高于非吸烟组(P<0.01),IL-10mRNA的表达和上清液中IL-10蛋白质浓度均显著低于非吸烟组(P<0.05)。吸烟指数与IL-8mRNA和IL-8分别呈显著正相关(r=0.562,0.634,P<0.01),与IL-10mRNA和IL-10分别呈负相关(r=-0.322,-0.367,P<0.05)。结论吸烟量越大,时间越长,痰中致炎因子增加和抑炎因子降低,对气道的损伤越大。  相似文献   

17.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发病机制迄今未完全阐明,多数研究表明汉坦病毒并不直接致病,为此,我们研究了血清新蝶呤、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IL-12、IFNγ与IL-10的变化,以了解单核细胞激活及Th1/Th2极化状态与HFRS病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探讨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8在慢性肺心病中的意义及与病情的关系。方法用ELISA方法动态观察了3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清IL-8水平。结果慢性肺心病患者急性加重期血清IL-8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及正常对照(P均<0.01),而患者在缓解期血清IL-8水平仍高于正常对照(P<0.01);心功能Ⅲ-Ⅳ级患者血清IL-8含量又明显高于心功能Ⅱ级患者(P<0.01),且在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IL-8含量与动脉血气中PaO_2和pH值均成明显的负相关性,(r分别为-0.429和-0.613,P分别<0.02和0.01),而与PaCO_2成正相关性(r=0.889,P<0.01)。结论IL-8可能参与了慢性肺心病的发病过程,测定血清IL-8水平,对估测慢性肺心病患者的病情轻重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关于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发病机理,存在免疫调控系统紊乱学说,认为本病有细胞免疫功能抑制[1]。为了探讨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在HFRS发病中的作用及意义,我们对20例HFRS患者动态观察了血清sIL-2R水平变化,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最早见于1913年海参威地区,我国于1935年首次发现于黑龙江流域,1942年定名为流行性出血热,至1982年由WHO统一命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1994年我国卫生部决定将流行性出血热改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