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文贞  吕刚 《当代护士》2016,(3):92-93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术中更换无菌手套对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分析剖宫产手术术中更换无菌手套对预防产后切口感染的有效性,是否能减少剖宫产的手术感染。方法对本科2008年7月~2008年10月的120例剖宫产手术过程进行细菌学跟踪检测,寻找引起感染的因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方式,实验组在术中处理完宫腔后术者更换无菌手套,将监测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手术术中更换无菌手套能有效预防产后切口的感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不同切口位置对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患者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66例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患者,根据切口位置的不同将其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参照组纳入的33例患者于瘢痕下组织2 cm为手术切口部位,实验组纳入的33例患者于瘢痕上组织2 cm为手术切口部位,分析比较两组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患者经不同治疗后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产后出血情况。结果实验组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患者经对症治疗后术中出血量为(200.32±33.21)ml、手术时间为(35.54±8.57)min、产后出血发生率为3.03%,与参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瘢痕上组织2 cm的手术切口位置应用于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患者疗效较为显著,可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加温输液对剖宫产病人术中失血量和伤口感染的影响。方法将300例择期剖宫产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加温输液组)和对照组(室温输液组)各150例。实验组用加温输液器进行加温,输入平衡盐溶液,最高控制温度≤36.5℃;对照组给予普通室温输液。比较两组体温、术中情况和术后切口情况。结果实验组术中开始输液后体温平稳,对照组于90,120min体温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术中输液量、失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切口均甲级愈合,对照组发生4例切口感染,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温输液能有效防止剖宫产手术病人术中体温降低,进而减少手术失血量和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在剖宫产产妇中运用PDCA管理,对降低剖宫产手术切口感染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产科施行剖宫产手术的705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PDCA管理方法实施前后进行分组,对照组(2016年实施前)3501例,研究组(2017年实施后)3557例。对比分析两组产妇术后切口感染情况,并分析切口感染的因素,总结相对应的措施。结果研究组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率为0.11%,对照组为0.46%,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管理在降低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中的效果显著,能有效预防术后感染,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医院感染主要相关因素并提出防治措施。方法对剖宫产术后的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传统的产后修养方式是导致上呼吸道感染的首要因素,严格的无菌缝合技术是减少切口感染的关键,术后留置导尿管是导致泌尿道感染的主要因素,合理的应用抗生素可降低感染的发生。结论预防术后医院感染应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治疗及预防。方法收集密云医院2000-12-2010-12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感染病例12例,对其发生原因、诊断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感染中,催产素引产失败4例,胎膜早破6例,剖宫产术中出血量多1例,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1例;所有病例均治愈,无晚期产后出血发生。结论试产时间长、胎膜早破、贫血以及妊娠期糖尿病是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早期识别切口感染及时正确的治疗是关键的。  相似文献   

7.
张曙萱  曹振朗 《浙江临床医学》2011,13(11):1220-1221
目的 观察卡贝缩宫素应用于疤痕子宫剖宫产术中收缩子宫,减少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将76例疤痕子宫行剖宫产术的妇女随机分为实验组(38例)与对照组(38例);实验组于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后静脉推注卡贝缩宫素100μg,并于宫体注射缩宫素20U;对照组于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后立即静脉推注缩宫素20U,并于宫体注射缩宫素20U.比较两组产后2h及24h出血量及发生产后出血的病例数.结果 实验组产后2h及24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卡贝缩宫素应用于疤痕子宫剖宫产手术中,能有效收缩子宫下段,减少产后出血,预防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8.
王井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10):1720-1721
对我院1819例产妇分娩情况和产后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剖宫产672例,阴道分娩1217例。结果剖宫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剖宫产术后的并发症主要有术中出血、术后出血、产后发热、切口感染、产后尿潴留和手术损伤等。产妇采取剖宫产分娩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应当避免采用剖宫产。通过对比分析引起剖宫产术后并发症的因素,对临床防治剖宫产术后并发症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丛 《妇幼护理》2023,3(24):5812-5814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预防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在 本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高龄产妇(年龄≥35 岁)120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产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 60 例。对照组接 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的疼痛程度、切口感染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术 后 12h、24h ,研究组的 VAS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切口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护 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干预能降低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缓解产妇疼痛,提 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120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超声学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本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剖宫产患者351例,其中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120例设为观察组,切口愈合良好231例设为对照组,对超声检查结果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120例中,根据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程度分型分为Ⅰ级14例,Ⅱ级59,Ⅲ级41例,Ⅳ级5例,Ⅴ级1例。经超声学检查,两组患者在子宫前后径距离、子宫内膜厚度、卵泡直径方面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子宫后位及切口瘢痕和宫颈内口距离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回顾性分析,两组在产次大于等于2次、曾进行过剖宫产、急诊剖宫产、胎儿窘迫、手术人员剖宫产手术经验10年以上以及产褥期感染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120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超声学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后发现,子宫后位、切口距离宫颈内口过小、产次过多、急性剖宫产、术后感染等因素是剖宫产术后发生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高发因素,超声学检查对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治疗有重要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1.
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原因的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剖宫产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的原因,探讨防范和减少手术切口感染的有效措施。方法回顾性调查剖宫产切口感染发生率及与感染相关的原因。结果1450例剖宫产切口感染发生率为3.31%(48/1450),手术时间长,滞产及胎膜早破、阴道检查过频、肥胖、未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等是引起切口感染的主要原因。结论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后,可显著降低剖宫产术后的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12.
剖宫产围术期应用抗生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感染的机制及围术期用药的临床、社会和经济学价值。方法:选择2002年11月至2003年3月在我院行剖宫产的患者165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于术前30min给予1个剂量的抗生素,术后如无特殊不再给予抗生素,对照组按传统术后给药方式;在术中采取宫腔标本做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同时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及平均住院日、术后补液时间和使用抗生素费用。结果:两组宫腔标本的细菌培养结果均无细菌生长,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平均住院日、术后补液时间及使用抗生素的费用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实验组的预防感染效果好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剖宫产切口感染来自宫腔的可能性不大,主要应来自手术窗口的暴露,具体依据还待进一步探讨;预防切口感染的关键是手术切口切开至缝合关闭的时间;围术期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临床效果好、安全可行,能减少住院费用,减轻经济负担,还能产生明显的社会效益,是值得推广的预防剖宫产术后感染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两种敷料对剖宫产手术切口使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将我院2006年1月-2006年12月730例剖宫产病人设为对照组,手术伤口给予自粘伤口贴(优韧宁)进行切口覆盖;将2007年1月-2007年12月975例剖宫产病人设为观察组,手术伤口则采用传统消毒医用纱布块进行切口覆盖,对比两组切口愈合情况.[结果]采用传统消毒纱布块和自粘伤口贴覆盖伤口后,伤口愈合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病人经费支出有统计学意义,并且护理人员发现使用自粘伤口贴覆盖,病人切口周边皮肤破损程度严重.[结论]采用传统消毒纱块时剖宫产手术切口愈合无明显影响,相反可以降低医院医疗成本及病人经济负担,节约资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妇产科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及对策。 方法 选择2016年8月~2018年8月在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妇产科行剖宫产术,且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患者40例为观察组,同期切口愈合良好的患者779例为对照组,分析切口愈合不良的可能原因,探讨如何能够预防切口愈合不良,加速切口愈合。 结果 我院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为4.88%,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夏季、宫颈分泌物培养见致病菌、胎膜早破、孕前超重或肥胖、腹壁脂肪层厚度>3 cm、试产、皮下组织内残留线结、皮下组织使用电刀止血、术后发热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影响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为手术时间为夏季、宫颈分泌物培养见致病菌、胎膜早破、孕前超重或肥胖、腹壁脂肪层厚度>3 cm、试产、皮下组织内残留线结、皮下组织使用电刀止血、术后发热,应从孕期保健、术前准备、术中操作、术后管理几个方面着手预防,发现切口愈合不良后,及时敞开切口、清除坏死组织、充分引流有利于愈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时并发症情况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2015年该院收治104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并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初次剖宫产产妇104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情况、住院时间,以及新生儿出生后第1、5min的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和感染情况及产妇产后出血、产褥期感染、盆腔粘连、胎盘植入及手术损伤等并发症情况。结果对照组产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术后切口甲级愈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出生后1min和5min的Apgar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产褥期感染、盆腔粘连、胎盘植入及手术损伤等相关并发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时并发症较多,风险较大,对母婴影响也较大。临床上应当严格把握剖宫产手术指征,以减少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的产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制一种能保持气管切开切口皮肤干燥,且能有效预防和治疗气管切开切口感染的药物垫.方法 根据3L带孔粘贴敷料的制作方法和特点,设计制作成由高级软纸、无纺布、脱脂棉层、药层组成的一次性药物气管垫并应用于临床.选择行气管切开且神志清醒的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使用一次性药物气管垫换药,对照组使用自行剪裁无菌纱布块换药.于气管切开后第3、6、10天做气管切口局部细菌培养,并观察气管切口局部感染情况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通过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细菌培养,观察组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气管切口局部感染率观察组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一次性药物气管垫保护气管切口,操作省时省力,不仅能保持切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改善患者的舒适度,而且能有效预防和治疗气管切开切口的感染,显著降低感染的发生,从而促进患者顺利康复,减少住院时间和患者的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剖宫产围术期预防感染的用药方式。 方法选择于2018年3月1日至10月31日在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产科行择期剖宫产的孕妇,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60例)在剖宫产术前30 min内给予头孢呋辛钠1.5 g静滴,术后不再使用抗生素;对照组(60例)术后2 h内给予头孢呋辛钠1.5 g静滴,2次/d,共4次;对比2组产妇术后的一般情况和感染指标。 结果2组产褥病率、切口感染情况、血常规、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剖宫产术前30 min内单次使用抗生素可有效预防术后感染,有利于产妇的产后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自助密闭式戴无菌手套法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名手术人员分为观察组51名,采用自助密闭式戴手套法;对照组49名,采用传统戴手套法;观察两组人员戴手套时手套卷边率和术中袖口暴露率。结果观察组手套卷边率、术中袖口暴露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助式戴手套法可有效防止戴无菌手套过程中手套卷边率和术中袖口暴露率,从而降低手术切口感染风险和医护人员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及早拔出尿管对产妇的影响。方法将16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实验组术后3~5h拔除尿管,对照组按常规24 h拔除。观察2组患者术后自然排尿情况及尿路感染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拔除尿管后,自然排尿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0%(P0.05);实验组尿路感染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15%(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及早拔除留置尿管,可有效提高产妇自然排尿率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体位干预对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体位干预对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的影响.方法:将117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590例和对照组580例,观察组于剖宫产术后采用体位干预,而对照组则采用常规体位.分别观察、记录两组产妇产后下肢肿胀、疼痛及发生LEDVT的情况,并进行对照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下肢肿胀、疼痛发生率为2.37%.LEDVT发生率为0.85%;对照组下肢肿胀、疼痛发生率为5.69%,LEDVT发生率为3.10%.两组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体位干预能有效地预防剖宫产术后LEDVT的发生,对减少产后并发症、促进产后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