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48岁,因"左上腹疼痛半个月"入本院。患者半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腹疼痛,无发热、寒战,无恶心、呕吐,无心慌、胸闷、气短,大小便正常,体重近期未见明显下降。查体:心肺无异常,左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未触及。实验室检查:Hb 10~7 g/L,RBC 3.44×10~9/L,WBC 4.73×10~9/L,PLT 97×10~9/L。肝功能、凝血功能、生化、血常规、尿  相似文献   

2.
<正>1患者资料患者唐××,男,56岁,HBsAg阳性30余年,2014年1月患者因咳嗽、发热、胸闷两月余就诊于我院,症见乏力,无纳差、腹痛、无厌油恶心、无发热、偶有反酸,二便正常。检测HBV-M HBsAg(+),HBeAb(+),HBcAb(+);肝功能:ALT23U/L,AST25U/L,ALP 90U/L,GGT 38U/L,TBil 18.7umol/L;血常规:WBC7.44×10~9/L,RBC 4.48×10~(12)/L,Hb 151g/L,PLT 221×10~9,甲胎蛋白4.63μg/L;凝血功能无异常;HBV DNA病毒载量:500IU/  相似文献   

3.
正患者,男,29岁,有"乙肝"病史14年,因"乏力、纳差1周"入院。查体: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出血点、皮疹,未见肝掌、蜘蛛痣。心肺查体无特殊。腹部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血常规:白细胞3.48×10~9/L、血小板37.00×10~9/L;肝功能:谷草转氨酶247 U/L、谷丙转氨酶636 U/L;乙肝DNA定量示:1.80×10~9 IU/mL;肝脏瞬时弹性扫描:肝硬度值E19.3 kPa。诊断:乙型肝炎肝硬化;脾功能亢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性,30岁,农民,住院号26832,因畏寒发热伴腹泻,无腹痛及里急后重18天,右季肋部持续性胀痛3天,于1986年8月16日入院.体检:体温37℃,脉搏90次,呼吸20次,血压100/70。皮肤粘膜未见出血点、蜘蛛痣及玫瑰疹.巩膜无黄染.心肺检查阴性.腹部平坦,上腹部有轻度腹肌紧张,肝于肋下2 cm,剑突下4 cm,边钝,质中,有触痛,无明显局部压痛及凹陷性水肿,脾未触及,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实验室检查:Hb85g/L,红细胞3.08×10~(12)/L;白细胞7.6×10~9/L,中性70%;血小板920×10~9/L;血沉100mm;肝功能正常.HBsAg(+).大便呈黄色稀便,镜检:脓细胞3~5/HP,未找到阿米巴原虫.肥达反应:“O”1:640阳性、“H”1:640阳性,“甲”、“乙”、“丙”均为1:40阳性.胸  相似文献   

5.
<正>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50岁,因"精神异常1 d"于2011-05-30入院。患者无原因出现烦躁不安、语无伦次,有时尖叫,有时自言自语、大哭大闹,不能与他人正常沟通,无头痛、发热、恶心、呕吐,无肢体运动障碍。1周内有呼吸道感染史。查体:T 38.2℃,神志谵妄,答非所问,双瞳孔等大等圆,眼球运动到位,无中枢性面舌瘫,四肢肌力5级,右侧病理征可疑。头颅CT无异常。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00 g/L,红细胞3.3×10~(12)/L,血小板85×10~9/L,白细胞9.1×10~9L,  相似文献   

6.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23岁,1983年10月因间断发热、头昏、乏力40天入院。体检:T39℃,重度贫血貌,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双肺呼吸音粗,心尖区闻及SM Ⅱ,肝肋下未及,脾侧卧刚及。实验室检查:Hb45g/L,RBC1.14×10~(12)/L,WBC4.0×10~9/L,分类N0.52,L0.48,BPC140×10~9/L,Ret0.002;肝、肾功能正常;肥达氏反应:O 1:40,H1:320,甲、乙、丙均阴性;血、骨髓培  相似文献   

7.
《临床肝胆病杂志》2021,37(5):1169-1170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3岁,自由职业者。因"乏力、纳差1周"于2020年7月15日入住本院。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食欲减退,伴有恶心,无发热、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7月8日于本院查血常规:WBC 4.22×10~9/L,PLT 101×10~9/L,RBC4.33×10~9/L,Hb 151 g/L;肝功能:Alb 40.4 g/L,ALT 1406 U/L,AST 726 U/L,TBil 22.9μmol/L;凝血系列:PTA 82%,INR 1.03;甲型肝炎抗体IgM阴性;戊型肝炎抗体IgM阴性;乙型肝炎五项抗-HBs、抗-HBe、抗-HBc阳性;丙型肝炎抗体定量0 C. O. I(参考值小于1.0 C. O. I),丙型肝炎核心抗原阳性;HCV RNA定量1.20×10~7IU/ml。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59岁。因发热、乏力、消瘦、胸闷10天,于1987年12月31日住院。体检:体温37.4℃,脉搏82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4.6/9.3kPa。消瘦,中度贫血。颈部、腋下和腹股沟均可扪及1至数枚直径1cm左右的淋巴结,活动,无压痛。心脾正常,肝肋下未及。脾大平脐,质偏硬,无压痛。化验:红细胞1.49×10~(12)/L,血红蛋白68g/L,白细胞10.567×10~(-9)/L,中性粒细胞11%,嗜碱  相似文献   

9.
急性血吸虫病合并全血尿尚属罕见,本站治愈1例,现报道如下。 姚某,女,33岁,已婚,农民。患者居住血吸虫病流行区,因发热10余天,去县医院治疗,静脉注射氨苄青霉素,口服氟哌酸、甲氰味呱等,发热不退,并2次出现血尿,于1992年7月12日来我站。 检查:T40.4℃,P104次/min,BP12/8kPa。巩膜无黄染,心肺正常,肝剑突下3cm,质中、压痛,脾未触及,肾区无叩痛。查血WBC25×10~9/L、N0.35、E0.44、L0.21、Eos4.0×10~9/L、BPC110×10~9/L,  相似文献   

10.
例1:男,13岁.主因"间断双膝关节疼痛1年余"于2007年11月就诊于我院.患者自1年前出现腰骶部不适感,偶有双膝关节间歇性疼痛,逐发展为双膝关节持续性疼痛.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口腔无溃疡,胸廓活动度正常,心肺腹(-),外阴部无异常,腰骶部压痛(+),双膝关节轻度肿胀,压痛(+),双侧"4"字试验(+),双侧屈膝屈髋试验(+).实验室查:血常规白细胞6.3×10~9/L,红细胞4.7×10~(12)/L,血红蛋白118/L,血小板317×10~9/L;尿常规正常;红细胞沉降率(ESR)87 mm/1 h,C反应蛋白(CRP)66.8 mg/L;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自身抗体(-);X线片:双侧骶髂关节模糊,近关节区域硬化,关节间隙轻度变窄.  相似文献   

11.
正1典型病例患者,女,27岁时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头疼伴四肢麻木,查血常规示血小板1 375×10~9/L,血红蛋白122g/L,白细胞10.1×10~9/L,体检未发现异常,随行骨髓检查,骨髓涂片:粒、红、巨三系增生,血小板成小堆分布;骨髓病理:增生较活跃(70%),成熟的巨核细胞增多,网状纤维染色0级;骨髓细胞染色体核型正常;JAK2/V617F基因阳性,突变频率29%;CALR基因阴性;MPL基因阴  相似文献   

12.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62岁。因咽痛5 d、发热1 d于2013年12月13日就诊于我院,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2.09×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0.08×10~9/L,红细胞(RBC)2.82×10~(12)/L,血红蛋白(HGB)91 g/L,血小板(PLT)75×10~9/L;行骨髓象:(1)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2)粒细胞系:增生  相似文献   

13.
正患者:女性,49岁,主因头晕、乏力、皮肤瘀斑10 d于2018年3月入院。缘于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乏力,手部、腿部散在瘀斑,无牙龈出血,无骨痛,无尿血、便血,无发热、咳嗽,无腹痛、腹泻等,自服阿莫西林胶囊0.5 g,2次/d,清火胶囊0.9 g, 2次/d,三黄片0.52 g, 2次/d,中药汤剂(具体不详),治疗后症状无好转。于入院前2 d就诊于当地某三甲医院行血常规检查,白细胞1.7×10~9/L,中性粒细胞0.05×10~9/L,血红蛋白74 g/L,血小板24×10~9/L。为行进一步诊治再次就诊于我院门诊,查血常规:白细胞1.14×10~9/L,中性粒细胞0.15×10~9/L,血红蛋白67 g/L,血小板11×10~9/L。外周血细胞形态提示:早幼粒细胞30个、中幼粒细胞2个、中性杆状核粒细胞4个、中性分叶核粒细胞8个、成熟淋巴细胞56个,成熟红细胞大小不等,部分畸形,血小板可见,白细胞低。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72岁。因头昏、乏力伴呕吐2周于1990年11月14日入院。体检:T37.4℃,P80次/分,BP12/8kPa,贫血貌,全身皮肤无黄染,出血点及皮疹、浅表淋巴结(-),心肺正常,腹平软,无压痛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活跃,脊柱四肢无畸形,病理性反射(-)。实验室检查:Hb 54g/L,WBC 6.7×10~9/L,N57%、L40%、E1%、M2%,PC133×10~9/L,网织红细胞0.06×10~9/L,出凝血时间、血沉及肝肾功能正常,HBsAg(-)。尿常规及尿本周蛋白测定阴性。总蛋白90.8g/L,白蛋白18.2g/L,球蛋白72.6g/L,蛋白电泳示白蛋白  相似文献   

15.
鲁××,女,28岁,农民.因高热畏寒伴上腹部胀痛10余天入院.发热呈持续性高热,伴恶心、呕吐.大便每日7—8次,稀水样.发热前曾有多次疫水接触史和皮疹史.曾在某院诊断为伤寒,治疗1wk无效后转入我站.患者既往健康,无药物过敏史和癫痫、癔病史.体检:T39.6℃,P 94次/min,R 18次/min,BP14/8kPa,神清消瘦,贫血貌.心律齐,无杂音.腹稍隆起,肝剑突下3cm,肋下1cm,质中等,表面平滑,压痛( ),脾肋下1cm,质软,无压痛.移动性浊音(-).未见病理反射.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3.6×10~9/L、N0.60、L 0.34、E 0.06.Hb 80g/L,RBC2.8×10~(12)/L.肝功能正常,总蛋白56.4g/L,白蛋白40.9g/L,球蛋白15.5g/L.HBsAg1:512.尿常规:蛋白( ).大便常规:血吸虫卵( ),大便 Kato-Katz血吸虫卵( ),EPG 48,COPT环沉率6%,反应强度( ).诊断为急性血吸虫病.入院后第5d给予毗喹酮(韩国产:批号930517)  相似文献   

16.
例1,男,16岁,因渐进性全身骨关节疼痛3年曾于1976年2月入院。无类似疾患家族史。BP150/70mmHg,肝脾皆于肋下1.5cm处可及,双下肢轻度X畸形,肋骨与脊柱轻压痛。Hb110g/L。WBC2.2×10~9~3.4×10~9/L,PC39×10~9~165×10~9/L。尿pH8.0,镜下偶见白细胞。肝肾功能正常。血Ca2.1~2.5mmol/L,P0.7~0.9mmol/L,AKP9.9~28.5保氏单位%;尿Ca6.2~18.1mmol/24h、P10.1~18.6mmol/24h。X线检查示诸骨骨密度减低,长骨皮质变薄,尺桡骨远端增宽,关节面呈毛刷状,干骺间距离加大,下颌骨牙硬板部分消失,指、桡骨近关节边缘可见骨缺损,轻度髋内翻畸形。临床诊为先天性低血磷佝偻病或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单核细胞、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MHR)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2016年住院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的患者共93例,按冠状动脉主要血管狭窄程度分为3组,无狭窄组32例,狭窄程度<50%(1%~49%)组30例,狭窄程度≥50%(50%~100%)组31例。比较各组单核细胞、MHR值。结果无狭窄组、狭窄程度<50%组和狭窄程度≥50%组的白细胞计数分别为(5. 17±1. 00)×10~9/L、(6. 09±1. 49)×10~9/L、(6. 87±1. 41)×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分别为(2. 94±0. 65)×10~9/L、(3. 65±1. 21)×10~9/L、(4. 15±1. 17)×10~9/L,淋巴细胞绝对值分别为(1. 71±0. 42)×10~9/L、(1. 79±0. 49)×10~9/L、(2. 03±0. 57)×10~9/L,单核细胞分别为(0. 32±0. 08)×10~9/L、(0. 43±0. 13)×10~9/L、(0. 44±0. 10)×10~9/L,MHR值分别为0. 25±0. 08、0. 35±0. 15、0. 40±0. 12,HDL-C分别为(1. 38±0. 36)×10~9/L、(1. 31±0. 32)×10~9/L、(1. 12±0. 22)×10~9/L,男性比例分别为68. 75%、56. 67%、90. 32%,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0、0. 000、0. 033、0. 000、0. 000、0. 003、0. 012)。狭窄组与无狭窄组相比,单核细胞对血脂的吞噬能力增强。结论炎症与冠状动脉血管狭窄具有相关性,单核细胞促进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及发展,MHR与冠状动脉血管狭窄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1 1/2岁。因发热,胸闷,憋气7d,于1998年7月14日入院。查体:T 38.5℃,P 160次/min,R28次/min,WT 7.5kg,颈软,无抵抗感,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性罗音。心率160次/min,偶闻及期前收缩,肝脾未触及,四肢活动自如。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动过速160次/min,心肌劳累,偶发室性期前收缩。血常规:WBC 21.0×10~9/L,N0.565,L 0.435,RWC 5.53×10~(12)/L,Hb 128g/L,PLT495×10~9/L。心肌酶谱: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入院诊断上呼吸道感染,败血症。给予抗感染治疗,因青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47岁。因发烧、头痛、恶心呕吐、腰痛、全身胀痛3天入院。查体:T39℃,P80次/分,R20次/分,Bp14/9kPa。眼结膜充血,腋下皮肤见出血点,双肺呼吸音清,腹软,肝脾未及,无包块及压痛。实验室检查:Hb164g/L,RBC4.51×10~(12)/L,WBC5.4×10~9/L,N59%,L40%,M1%,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38岁。因持续性发热,体温在38~40℃,畏寒伴头痛、乏力、纳差、四肢关节酸痛6天,于1984年10月30日入院。无伤寒或外伤史。查体:急性病容,体温40℃,血压80/60mmHg,肝肋下1.0cm,脾肋下0.5cm。血红蛋白90g/L,白细胞4×10~9/L,中性60%,淋巴40%,血小板100×10~9/L。尿及大便常规(-)。肝肾功能及血清电解质均正常。肥达氏反应“H”1/320,“O”1/160。入院考虑伤寒,即采血从骨髓培养,并给予氨苄青霉素及对症处理。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