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单纯性肥胖、IGT患者血清空腹游离脂肪酸、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正常人、单纯性肥胖和IGT患者的空腹血清CRP水平;同时测定体重指数(BMI)和腰臀比(WHR).用减少样本数的MMM分别测定正常人、单纯性肥胖和IGT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指数(SI).结果正常组的SI明显高于单纯性肥胖组和IGT组(P《0.01);单纯性肥胖、IGT组患者空腹血清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较正常组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IGT组患者FBG、HbA1c较正常组和肥胖组增高(P《0.05);单纯肥胖组和IGT组CRP高于正常组(P《0.05),单纯性肥胖组和IGT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相关分析显示CRP与SI呈负相关(r=-0.603,P=0.001),与BMI(r=0.666,P=0.000)和WHR呈正相关(r=0.390,P=0.040).结论单纯肥胖和IGT患者CRP水平高于正常人,与SI呈负相关,与WHR、BMI呈正相关,提示单纯肥胖和IGT患者CRP增高与胰岛素抵抗有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单纯性肥胖伴暴食行为者、肥胖饮食正常者及正常体质量者胃排空速率,并探讨三者胃排空速率的变化特征.方法:采用SPE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扫描),对42例单纯性肥胖伴暴食行为者32例饮食正常者及40例正常体质量健康志愿者进食99mTcDTPA标记的实验餐后胃部图象采集,按公式计算出胃半排空时间及各时相胃排空率.结果:单纯性肥胖伴暴食行为组较正常体质量组胃半排空时间明显缩短(71.21±19.2min vs 81.25±14.08 min,P<0.01).单纯性肥胖饮食正常组较正常体质量组胃半排空时间无明显差别.单纯性肥胖伴暴食行为组较正常体质量组各时间段胃排空率明显加快(30min:22.35%±4.53% vs 15.82%±4.72%;60min:55.13%±9.21% vs 47.25%±8.18%;90min:76.35%±5.76% vs 69.29%±8.85%;120min:92.22%±7.41% vs 84.92%±6.53%,均P<0.01).单纯性肥胖饮食正常组与正常体质量组各时间段胃排空率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单纯性肥胖伴暴食行为者胃排空速率加快,这可能是导致肥胖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邓老冠心方对单纯性肥胖病人冠心病介入术后的减肥作用.方法将行PCI的45例单纯性肥胖的冠心病病人,随机分成中西医结合组(24例)和西医常规治疗组(21例),分析两组病人的一般临床特性、手术参数,测定治疗前后肥胖各项指标和血脂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的基线水平一致,两组治疗前的相关参数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治疗3个月直到6个月后,无论肥胖度、体重指数、脂肪百分率还是腰围、腹围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0.01),与常规西药组比较,治疗3个月后,病人肥胖度、体重指数改善显著,尤其是腰围(P<0.01),并且6个月后,体脂百分率亦优于常规西药组(P<0.05).中西医结合组3个月体重减轻(3.58±1.67)kg,其总有效率为66.67%,明显优于常规西药组33.33%(P<0.05),并对肥胖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三酰甘油(TG)均有显著降低(P<0.05).结论邓老冠心方在治疗肥胖冠心病介入术后病人中显示出较好的降低心血管危险因素即减肥和降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内镜下胃壁注射A型肉毒毒素(BTX-A)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为解放军总医院消化内科2008年12月至2009年3月收治患者,体重指数(BMI)28.6~46.41,随机分为2组,200 U组内镜下胃窦、胃体、胃底共注射BTX-A 200 U,300 U组胃窦、胃体、胃底共注射BTX-A 300 U.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4周、12周分别对进食量、体重、BMI、胃半排空时间等进行随访.结果 所有患者治疗后进食量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至12周时仍较为明显;治疗后胃固体半排空时间均延长,且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叉(P<0.05);治疗后体重和BMI呈下降趋势,12周时体重减轻3~10 kg,平均体重由(96.85±26.70)kg降至(91.10±26.15)kg(P<0.05),BMI由35.42±6.9降至33.31±6.92(P<0.05).300U组BMI减少较200 U组明显(P<0.05),但其余指标两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内镜下注射BTX-A能减慢胃排空、减少进食量,减轻体重.有望成为减肥治疗新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温水环境中实施有氧训练对中老年单纯性肥胖患者身心健康的效果。方法选取中老年单纯性肥胖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5例。对照组进行陆上低强度有氧训练;实验组在温水中同对照组训练方式实施有氧训练。分别于训练前及训练9 w后,对两组减肥效果相关的体脂改善率及心理感受指标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经9 w训练,两组体脂率比训练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且实验组改善率效果更显著(P0.05),实验组训练后身心感受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温水环境下实施有氧训练,不仅利于提高中老年单纯性肥胖患者消脂减肥的效果,且也利于提高训练过程的身心舒畅感。  相似文献   

6.
张晓静  韩波 《山东医药》2008,48(13):59-60
将253例儿童按体质量指数(BMI)分为肥胖组和正常组,采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量全身体成分.结果 :①正常组女童全身脂肪含量、脂肪百分含量、躯干脂肪含量明显高于男童(P均<0.05),男童肌肉组织含量明显高于女童(P<0.05);②骨密度、骨矿物质含量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但无性别差异(P>0.05);③肥胖组男女脂肪、肌肉组织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肥胖组脂肪含量、脂肪百分含量、躯干脂肪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认为男童较女童结实;儿童肥胖与否并不影响骨骼发育及骨密度;单纯性肥胖症儿童主要是脂肪含量、脂肪百分含量、躯干脂肪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7.
夏猛  唐红珍  李红阳 《内科》2009,4(6):862-863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疗法对血浆神经肽水平的影响作用。方法将7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针灸治疗组、埋线治疗组、中药治疗组、综合治疗组,每组10只。采用营养肥胖造模方法复制肥胖模型大鼠,造模前、后尾静脉取血,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浆神经肽含量。结果模型组血浆神经肽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综合治疗组体重血浆神经肽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中医综合疗法的减肥作用机制可能与升高血浆神经肽Y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清脂联素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体内的变化。方法 选择伴有肥胖的OSAHS患者71例(肥胖OSAHS组)、不伴肥胖的OSAHS患者21例(非肥胖OSAHS组)、单纯性肥胖者26例(单纯性肥胖组)和健康成人22例(正常对照组)。其中肥胖OSAHS组和单纯性肥胖组的体重指数(BMI)均大于25,两组间BMI差异无显著性。肥胖OSAHS组又进一步分为轻度(26例)、中度(22例)和重度(23例)。均接受多导睡眠仪监测和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脂联素水平。结果 正常对照组血清脂联素水平[(8.9±0.6)mg/L]显著高于单纯性肥胖组[(7.1±1.3)mg/L](P<0.05)、非肥胖OSAHS组[(5.4±0.6)mg/L,P<0.01]和肥胖OSAHS组[(5.0±1.0)mg/L,P<01]。与单纯性肥胖组的血清脂联素水平相比,无论肥胖OSAHS组或非肥胖OSAHS组均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肥胖OSAHS组与非肥胖OSAHS组的血清脂联素水平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肥胖OSAHS组与单纯性肥胖组的分析显示: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r=-0.78,P<0.01)、BMI(r=-0.21,P<0.05)、腰围(r=-O.36,P<0.01)和颈围呈负相关(r=-0.42,P<0.01),与最低脉搏血氧饱和度呈正相关(r=0.48,P<0.01)。结论 OSAHS患者中血清脂联素水平较正常对照和单纯肥胖者更低,除了腰围和颈围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奥利司他和瑞舒伐他汀治疗单纯性肥胖伴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6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收治的单纯性肥胖伴高脂血症患者162例,随机分为奥利司他联合瑞舒伐他汀组(观察组,82例)与瑞舒伐他汀组(对照组,80例)。在控制饮食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奥利司他120 mg,3/d,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10 mg,1/晚;对照组单予瑞舒伐他汀钙片10 mg,1/晚,治疗3个月,检测与比较两组患者的体重、体质指数、腰围及血脂等指标。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体重、体质指数、腰围和血脂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好转(P0.005),亦优于对照组(P0.005)。对照组的体重、体质指数、腰围、各项血脂指标较治疗前有好转(P0.05),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治疗前后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P0.005),但程度多为轻度,可自行缓解。结论奥利司他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单纯性肥胖伴高脂血症是安全和有效的,其减轻体重和改善血脂异常的效果优于瑞舒伐他汀。  相似文献   

10.
单纯性肥胖患者脂蛋白脂酶基因多态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脂蛋白脂酶(LPL)基因HindⅢ多态性与单纯性肥胖患者体脂分布、脂质代谢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RFLP对98例单纯性肥胖患者和51名正常对照组LPL基因第8内含子HindⅢ酶切位点进行多态性分析,并测定体脂分布指标与血脂水平。结果LPL HindⅢ位点在两组中均以H+等位基因为主。两组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差异均无显著性,但肥胖组H+H+基因型者血浆甘油三酯水平明显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降低(P均<0.05),腰围、腹腔内脏脂肪面积也显著高于非H+H+基因型者(P<0.05)。结论LPL HindⅢ基因多态性对肥胖患者的血脂水平及脂肪分布有影响。具有HindⅢ酶切位点的H+等位基因可能是单纯性肥胖患者出现腹型肥胖和脂代谢紊乱的遗传易感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