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临床特点。方法对肝源性糖尿病68例患者临床表现特点、糖尿病病情与肝功能分级的关系、胰岛素抵抗与肝功能分级的关系、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源性糖尿病发生率高达37%,糖尿病的病情与肝功能分级之间有一定关系(P〈0.01),血清胰岛素水平显著增高,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下降,予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良好。结论肝源性糖尿病是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症状多不典型,糖尿病轻重与肝损害程度有关,首选胰岛素治疗。  相似文献   

2.
王美泽 《内科》2010,5(3):282-283
肝源性糖尿病通常是由于各种疾病引起肝实质损伤和肝功能损害,进而影响肝脏对糖代谢的正常调控,加上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导致患者糖耐量减低,最终发展为糖尿病。我国肝炎后肝硬化引起的肝实质损伤是导致肝源性糖尿病的主要原因。我科从2007年至2009年收治并确诊了肝源性肝硬化患者45例,现将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耿娜  祁辉  张桂玲  南海燕 《肝脏》2009,14(5):436-437
我院于2004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147例肝硬化患者22例。者中并发肝源性糖尿病37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高斌  杨锦玉  杨一纯 《内科》2007,2(4):565-566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中肝源性糖尿病发病情况及治疗效果。方法予58例肝源性糖尿病住院患者饮食运动疗法、胰岛素治疗后观察其病情转归。结果采用饮食运动疗法、胰岛素治疗后血糖达理想控制者44例(75.8%),较好控制者9例(15.6%),控制差者5例(8.6%)。结论肝硬化患者中肝源性糖尿病患病率高,经积极综合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初步探讨肝硬化并发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病机理及临床诊治。方法:通过对本院住院的肝硬化并发肝源性糖尿病病例资料的搜集整理,结合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肝硬化并发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包括: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分泌代谢异常、肝酶活性降低、门-腔静脉分流、病毒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营养因素等,通过对原发病的治疗及调整饮食结构,配合胰岛素降糖,血糖均得到理想的控制。结论:肝硬化并发肝源性糖尿病较常见,发病机制复杂,通过临床综合治疗,血糖可以得到较好的控制。  相似文献   

6.
肝脏是葡萄糖代谢的重要器官,当其功能因各种肝病而受损时,往往影响正常糖代谢,甚至出现糖耐量减退或糖尿病,这种继发于慢性肝实质损害的糖尿病统称为肝源性糖尿病。为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症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特点,我们对51例我科住院的乙型肝炎肝硬化肝源性糖尿病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肝硬化伴肝源性糖尿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肝硬化伴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肝硬化伴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5例患者中,乙型肝炎肝硬化31例(68.9%);空腹血糖7.3±2.9mmol/L,餐后2h血糖16.2±4.7mmol/L,空腹血糖水平与Child-Pugh分级呈正相关(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rs=0.48,P〈0.01);通过饮食控制、口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或皮下注射胰岛素,大部分患者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或接近正常水平;7例死亡病例均死于肝硬化并发症。结论肝硬化伴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症状多不典型,以餐后高血糖为特征,血糖水平与肝功能的损害程度密切相关,应用胰岛素治疗效果较好,不良预后主要与肝硬化相关。  相似文献   

8.
蓝常明 《内科》2014,(6):700-701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符合诊断标准的49例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预后等。结果 49例患者以肝病症状为主,包括乏力、食欲减退、腹胀等,合并有糖尿病并发症者较少;治疗上以休息、饮食控制、营养支持、抗病毒、保肝及预防并发症等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同时酌情给予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进行降血糖治疗;本组49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后35例(占71.4%)肝功能逐渐好转、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血糖水平得到有效控制,自动出院5例(占10.2%),转上级医院治疗4例(占8.2%),死亡5例(占10.2%),死因为上消化道出血者2例、多脏器功能衰竭者2例、肝性脑病1例。结论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确诊后应采取综合治疗方法进行干预,多数患者经治疗后肝功能、血糖水平均能获得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
黄斌  邵缀芬  方碧艳 《内科》2009,4(3):459-460
肝源性糖尿病(hepatogenous diabetes),是指继发于肝实质损害的糖尿病,临床上较常见,早期诊断及积极合理治疗是控制病情,改善预后的关键。我国肝源性糖尿病多继发于慢性肝炎、肝硬化。我院在2001年5月~2008年5月治疗肝硬化并发糖尿病38例。现肝源性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肝脏是人体葡萄糖代谢的重要器官。慢性肝病肝功能异常时可引起糖耐量减低、糖尿病。现就我院于2004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147例肝硬化患者中并发肝源性糖尿病37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41例临床病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患者的临床特征、生化指标和组织学特点以及熊去氧胆酸的治疗反应.结果 41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中女性与男性之比为9:1,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瘙痒、乏力、纳差和黄疸,所有患者碱性磷酸酶(ALP)与γ-谷氨酰转肽酶(GGT)均明显升高.40例(97.6%)患者的抗线粒体抗体(AMA)及AMA-M2亚型抗体阳性.共有24例患者行肝穿刺病理检查,早期(Ⅰ、Ⅱ期)占83.3%,晚期(Ⅲ、Ⅳ期)占16.7%.41例患者经过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6月后,生化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PBC主要累及中年女性,其特征为碱性磷酸酶与γ-谷氨酰转肽酶升高和AMA及M2亚型阳性,熊去氧胆酸治疗能有效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中糖尿病与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对2001年12月-2008年12月解放军第jo二医院诊断为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患者22132例(合并PHC患者6169例为病例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分析肝硬化患者中糖尿病与PHC的发生有无相关性,并按病因(包括乙型肝炎肝硬化、丙型肝炎肝硬化和酒精性肝硬化)分层分析其相关程度。结果在肝硬化患者中,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生PHC的OR值为1.851(95%CI,1.693~2.023,X^2=184.55,P=0.000),其中乙型肝炎肝硬化、内型肝炎肝硬化和酒精性肝硬化组的OR值分别为1.850(95%CI,1.666~2.050,X2=137.52,P=0.000)、2.238(95%CI,1.738~2.882,X2=38.97,P=-0.000)和1.935(95%CI,1.472~2.567,X^2=20.89,P=0.006)。结论肝硬化患者合并糖尿病可以增加发牛PHC的胍险,在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合并糖尿病(DM)的发生率及临床特征。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10年7月期间我院诊治的81例PB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PBC合并DM患者(DM组)与PBC无合并DM患者(非DM组)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并发症、合并症、肝功能指标、免疫学指标、胃镜表现等特征。结果 PBC患者合并DM的发生率为19.6%。DM组有双下肢水肿体征、腹水及胸水并发症的比例高于非DM组(43.8%vs 15.4%,P=0.03;75.0%vs 30.8%,P=0.001;25%vs 3.1%,P=0.01)。DM组抗线粒体抗体-M2水平为(91.3±65.7)Ru/ml,显著低于非DM组抗线粒体抗体-M2水平(171.1±84.0)Ru/ml(P=0.03)。两组肝功能指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BC合并DM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PBC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及时诊治DM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与肝性骨营养不良和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收集自2008年3月~2009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43例,健康对照组21例,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股骨颈、尺桡骨骨密度,空腹抽血测定血钙、血磷、甲状旁腺素、降钙素、白细胞介素-6。结果肝硬化组骨质疏松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3);两组股骨颈骨密度[(-0.860±0.705)g/cm2vs(0.125±0.715)g/cm2,P〈0.001]、尺桡骨骨密度[(-0.702±0.666)g/cm2vs(0.279±0.709)g/cm2,P〈0.001)]、血钙[(2.151±0.168)mmol/Lvs(2.336±0.170)mmol/L,P〈0.001)]比较,肝硬化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血磷[(1.051±0.077)mmol/Lvs(0.961±0.069)mmol/L,P〈0.001)]、甲状旁腺素[(412.674±22.779)ng/Lvs(386.000±30.223)ng/L,P〈0.001)]、降钙素[(45.358±3.900)pg/Lvs(30.667±3.120)pg/L,P〈0.001)]、IL-6[(41.795±14.988)pg/mlvs(4.077±1.555)pg/mL,P〈0.001]比较,肝硬化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肝硬化组股骨颈骨密度与IL-6呈负相关。结论肝性骨营养不良是乙型肝炎肝硬化严重并发症之一,以骨质疏松为常见表现,应监测骨密度预防肝性骨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15.
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4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41例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immunorelated hemocytopenia,IRH)或全血细胞减少症(immunorelated pancytopenia,IRP)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分析41例IRH/IRP患者临床表现、血常规、骨髓象、骨髓单个核细胞抗人球蛋白(BMMNC-Coombs)试验、抗核抗体ANA和ENA抗体谱、T淋巴细胞亚群、染色体核型等以及对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环孢素A等免疫抑制剂的治疗反应。结果:本组病例临床主要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血常规呈三系、二系或一系减少,网织红细胞百分比不低;骨髓增生以活跃或明显活跃为主(82.9%),红系比例多增高;BMMNC-Coombs试验阳性率78.0%;除外了再生障碍性贫血(A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等疾病;小部分病例(19.5%)并发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对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环孢素A等治疗有良好反应。结论:IRH/IRP是由于T淋巴细胞调控异常致B淋巴细胞产生针对骨髓未成熟造血细胞的自身抗体而使血细胞减少,BMMNC-Coombs试验对IRH/IRP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矽肺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特点.方法 采用回顾性的方法对41例矽肺合并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矽肺合并COPD患者呼吸困难重于单纯矽肺,矽肺合并COPD易出现低氧血症,不是所有矽肺合并慢性粉尘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都合并COPD.结论 掌握和认识矽肺合并COPD的临床特点,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矽肺合并COPD,对提高矽肺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根据PBC患者是否已进展至肝硬化将患者分为慢性胆管炎组(CC)和肝硬化组(LC),比较两组患者生化指标、肝脏组织学变化及临床并发症的差异,所有患者均给予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观察患者1年转归情况.结果:CC组患者病理损伤轻,对治疗敏感,LC组患者病理损伤重,治疗效果差,易出现进行性升高性黄疸、慢性肝功能衰竭.结论:PBC患者早期使用UDCA治疗有助于控制病情进展,当本病进展至肝硬化期则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8.
缬沙坦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研究结果发现,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T N F)α等血管活性物质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等细胞因子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PHT)发病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本研究观察缬沙坦对肝硬化PHT患者血管活性物质ET、NO、TNF α和肝纤维化指标TGF β 1、甘胆酸(CG)、透明质酸(HA)的影响,并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量门静脉内径(DPV)和门静脉流速(VPV)的改变,进一步探讨缬沙坦对肝硬化PHT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22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 研究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治疗转归,提高对PBC的认识。方法 分析22例PBC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转归。结果 22例PBC中女性20例,发病平均年龄51岁,主要症状包括皮肤瘙痒、乏力、纳差、腹痛,主要体征包括黄疸、肝大、脾大、腹水,实验室检查以ALP、高GGT、高胆红素血症、高球蛋白血症、存在多种自身抗体如抗线粒体抗体(AMA)、AMA-M2及抗核抗体(ANA)等,多数患者血ALT、AST升高,所有患者血清AST高于ALT。出现症状至临床确诊时间为2月-5年,平均8个月。治疗采用以熊去氧胆酸(UCDA)为主的综合方法,治疗3个月后ALP及TBil下降达50%以上者有12例,72.7%症状改善,死亡2例。结论 PBC以中年女性多,以肝脾肿大、黄疸、瘙痒、乏力为主要临床表现,肝功能异常以胆汁淤积为主,伴有高球蛋白血症及自身抗体;UCDA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和部分肝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