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精密附着体义齿对游离端牙列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选取牙列缺损病人38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19例,对照组为卡环固位型可摘义齿修复;观察组为精密附着体义齿修复。12个月后复诊观察并比较2组病人的临床检查情况及病人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咀嚼效果及食物嵌塞优良率比较均优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义齿满意率为94.74%,对照组满意率为68.42%,观察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精密附着体义齿修复游离端牙列缺损,临床效果好,病人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按扣式精密附着体义齿修复游离端牙列缺损,评价其临床修复效果。方法:采用Ceka按扣式附着体,为69例游离端牙列缺损患者制作69件精密附着体义齿,观察修复效果。结果:随访1-7年,88%以上患者感觉义齿美观、舒适、固位稳定性好、易适应、咀嚼功能好。未见基牙松动,仅有1颗基牙发生根尖周炎,2颗基牙出现颈部继发龋。结论:Ceka按扣式附着体义齿用于游离端牙列缺损修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精密附着体义齿修复游离牙列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例游离牙列缺损的患者,采用精密附着体义齿修复,追踪3~24个月,评价修复后的功能和外观、固位及稳定,咀嚼效率及对基牙的影响。结果:10例患者对固定和稳定,咀嚼效率的效果都很满意,对功能及美观满意9例,基本满意1例;松动牙基4例均满意。结论:精密附着体义齿是目前修复游离牙列缺损的最佳修复方式,具有广泛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Mini-Dalbo附着体义齿修复双侧游离端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为16例双侧游离端牙列缺损患者制作16件Mini-Dalbo附着体义齿,每件义齿设计2副Mini-Dalbo附着体,并对其进行3~30个月的临床疗效观察。结果Mini-Dalbo附着体义齿美观、舒适、稳固、咀嚼有力。结论Mini-Dalbo附着体是一种较理想的双侧游离端牙列缺损修复的固位体。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对牙列缺损患者进行附着体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8例患者进行附着体修复,并进行临床随访。结果本28例患者共选用121颗基牙和48件附着体制作义齿,并随访2年,义齿均获较好的支持稳定效果,患者咀嚼功能恢复佳,基牙无明显松动。结论附着体义齿修复牙列缺损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附着体义齿和传统的可摘除局部义齿修复复杂牙列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3月以来我院复杂牙列缺损患者50例,均植入过可摘除局部义齿但义齿无法继续使用或效果不佳,将此作为对照,询问其可摘除局部义齿使用舒适度、咀嚼功能恢复程度以及发音效果恢复情况,并由口腔修复医师评价可摘除局部义齿的固位情况、对基牙影响状况以及口腔卫生状况。50例患者后来均行附着体义齿修复术,术后2-5年再评价上述指标,所得结果与修复前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患者行附着体义齿修复术后的舒适度、咀嚼功能恢复程度、发音效果、固位情况以及对基牙的影响状况均优于使用可摘除局部义齿(P<0.05);附着体义齿修复较传统可摘除局部义齿来说,口腔卫生状况略差,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附着体义齿修复复杂牙列缺损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的可摘除局部义齿,但技术要求较高、费用较为昂贵,临床应用时应与患者做好充分沟通。  相似文献   

7.
吴立林   《中国医学工程》2012,(5):32-33,35
目的探讨MK1精密附着体在游离端牙列缺损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7例游离端牙列缺损患者采用MK1精密附着体进行牙列修复,随访6-34个月,记录患者的主观评价、临床检查及X线结果以评价修复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对附着体义齿的外观感到满意,易于适应、稳定性佳、使用方便、咀嚼功能恢复良好,临床检查表明基牙无松动、牙龈无萎缩,牙周及黏膜无不良症状出现,附着体义齿固位好,咬合关系正常,X线未发现牙槽骨吸收、根尖周病变、以及髁突和关节间隙病变,13例患者(35.1%)在使用MK1附着体义齿2年至2年半后按期重衬义齿基托。结论应用MK1精密附着体是游离端牙列缺损修复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介绍精密附着体义齿的设计原则,制作方法,评价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采用Bredent SG Vario Snap系统为12例肯氏Ⅰ类、肯氏Ⅱ类、肯氏Ⅲ类牙列缺损病例设计制作精密附着体。结果经0.5~3年的观察,12例与以前的修复设计相比,均明显感觉较以前舒适,咀嚼功能好,稳固、摘戴方便,临床效果良好。结论应用精密附着体对各类复杂的牙体、牙列缺损具有良好、广泛的可实施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磁性附着体义齿修复技术应用于双侧游离端牙列缺损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以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10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双侧游离端牙列缺损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参照组采取卡环式可摘义齿修复技术,治疗组采取磁性附着体义齿修复技术。比较两组咀嚼效率、牙周微生态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结果:治疗后6、12个月,但治疗组咀嚼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牙周袋探诊深度、菌斑指数、牙龈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牙周袋探诊深度、菌斑指数、牙龈指数均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组语言功能、舒适程度及外观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磁性附着体义齿修复技术应用于双侧游离端牙列缺损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可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太极扣附着体在游离端牙列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结合24例应用太极扣附着体修复的牙列缺损患者,修复肯氏Ⅰ类缺损9例,肯氏Ⅱ类缺损15例。对其进行满意度、固位性能、咀嚼效能、舒适程度、美观性、摘戴方便程度等调查。通过患者主诉、临床X线片检查基牙的牙体、牙周状况等方面观察其修复效果。其中6例较以前曾使用过的传统可摘局部义齿明显感觉舒适、美观。有1例因基牙龈合距离低于5 mm,颌力过大,致义齿断裂;其余使用良好。结果经12~24个月的观察,24例太极扣附着体在各方面都比传统修复体有明显提高。结论太极扣附着体在修复肯氏Ⅰ、Ⅱ类牙列缺损时是一种简单可靠、成本低、易于推广应用的附着体。  相似文献   

11.
采用Anter-system附着体5例、MK-1附着体9例、Soft-Bar VSS附着体3例,为17例牙列缺损患者制作精密附着体义齿.随访5个月~4年,认为精密附着体是一种理想的牙列缺损修复的固位体.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精密附着体在游离端牙列缺损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为12例游离牙列缺损患者制作12件附着体,并对其进行3~30个月的临床疗效观察。结果:精密附着体义齿美观、舒适、稳固、咀嚼有力。结论:精密附着体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游离端牙列缺损修复的固体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精密附着体在游离端牙列缺损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为12例游离牙列缺损患者制作12件附着体,并对其进行3~30个月的临床疗效观察.结果 精密附着体义齿美观、舒适、稳固、咀嚼有力.结论 精密附着体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游离端牙列缺损修复的固体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磁性附着体义齿修复双侧游离端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双侧磨牙缺失的患者30例,分别采用根端和冠外安置磁性附着体,然后制作义齿的可摘部分,观察患者对于修复体咀嚼功能和美观的满意度.[结果] 30例患者戴用义齿1年内,均对美观表示满意,稳定性好,咀嚼功能好,检查基牙无病变.戴用义齿1~3年后,因患者自身的因素,陆续出现基牙疼痛及基牙牙周的炎症,经过相应处理和治疗后,重新恢复了良好的功能和稳定.[结论] 采用磁性附着体义齿修复双侧游离端牙列缺损是一种简便易行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5.
垂直型球帽状精密附着体在牙列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探讨垂直型球帽状精密附着体在牙列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对9例牙列缺损成年患者进行垂直型球帽状精密附着体钢托义齿修复。每件义齿设计两副垂直型球帽状精密附着体,观察附着体义齿的固位稳定性,咀爵能力及痛点缓冲情况。结果:垂直型球帽状精密附着体钢托义齿固位稳定性好,能进行有效的咀嚼,压痛少点,美观,舒适。结论:垂直型球帽状精密附着体是一种较理想的牙列缺损修复的固位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动态评价太极扣附着体义齿和传统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口腔科门诊收治的牙列缺损患者78例,42例行太极扣附着体义齿修复(实验组),36例行传统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对照组),于修复前及修复后3、6、12、24月分别测定咀嚼效率和基牙周指数变化.结果 修复后各个时期,实验组的咀嚼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咀嚼效率随使用时间的延长而有所下降,而实验组的咀嚼效率下降不明显.两组义齿修复后牙龈指数(GI)和菌斑指数(PI)均逐渐升高,对照组修复后各时期GI和PI指数升高程度均较实验组显著(P<0.05).结论 太极扣附着体义齿比传统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后具有更好的咀嚼功能,且对基牙牙周组织的影响较小,组织相容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患者 ,男 ,6 5岁 ,因无法咀嚼食物及咬合时造成粘膜溃疡 ,十分痛苦而到我院就诊。口腔检查 :86 2 112 4 5 6 7886 8缺失 ,牙列磨耗Ⅳ极 ,牙尖磨平 ,牙冠变短 ,有继发牙本质或髓腔暴露 ,牙本质过敏 ,左侧下牙咬到对牙合牙槽峭粘膜 ,导致粘膜溃疡 ,咀嚼时非常痛苦 ,咬合重直距离降低 ,面显苍老。观X光片 :见 7根尖有限影 ,但无牙周组织病变。处理方法 :7常规进行根管治疗 ,根充 ,观察一周无症状 ,留作基牙。修复设计 :以 75 4 3375 为基牙制作 7+376 5 的联合固定桥。在 3的远中制作纽扣式精密附着体 ,在 76之间制作时预留隙卡沟 ,以安置联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更深层次的研究修复牙列缺损病患时精密附着体义与套筒冠义齿联合使用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进行牙列缺损修复手术的病患24人,使用抽签方式将这些病患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共有病患12人,为对照组中的病患提供套筒冠义齿修复方式,为治疗组中的病患提供精密附着体义与套筒冠义齿联合修复方式。两组病患经修复治疗后,对其进行6到24个月的随访观察,对比两组病患牙齿美观度、咀嚼舒适度等情况,并对比修复治疗对牙齿周围以及基牙的影响。结果经过修复治疗后,治疗组中病患牙齿美观度、舒适度、咀嚼能力都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治疗组中病患使用修补术后,牙周围与基牙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结论在修复牙列缺损病患时,联合使用精密附着体与套筒冠义齿修复术,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杨文忠 《中原医刊》2011,(3):112-113
目的观察应用精密附着体义齿修复后牙游离端缺失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固位型可摘义齿,为50例后牙游离端缺失的患者进行修复治疗,经过0.5~4年的临床观察,从主观感受、临床检查、X线检查等方面观察修复效果。结果45例患者均感义齿美观舒适、固位稳定性强、易适应、咀嚼功能好;临床检查、X线检查:基牙无松动、牙龈无萎缩、义齿受力区牙槽脊黏膜无红肿、压痛,义齿稳固;全牙无根尖周病变及牙槽脊吸收现象。3例患者戴用1年后固定部分脱落、重新粘接后继续使用至今良好;2例戴用2年后义齿活动部分折断,重新制作后使用良好。结论精密附着体义齿是一种较理想的修复后牙游离端缺失的附着体。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太极扣附着体义齿以及卡环式可摘义齿用于牙列缺损修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84例牙列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4例接受太极扣附着体义齿修复(观察组),40例应用卡环式可摘义齿修复(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咀嚼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对照组患者的咀嚼效率显著降低,而观察组无明显变化;结束治疗2 a后,观察组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无失败病例,而对照组有3例失败。结论:相比于卡环式可摘义齿修复,太极扣附着体义齿用于牙列缺损修复后患者的咀嚼功能更佳,且对基牙牙周组织的不良影响较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