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74岁,既往高血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10余年,口服药物病情控制良好.5年前在当地医院发现腹部搏动性包块,超声确诊为腹主动脉瘤,大小约12 cm×8.8 cm,当时无特殊不适,未进一步治疗.2014年6月患者因“左腰背部疼痛,呈酸胀感,站立活动时明显,伴有腹胀、深呼吸受限、纳差等症状”来我院就诊,收治入院并完善相关检查.CTA示:肾动脉开口以下巨大腹主动脉瘤并附壁血栓形成,大小约16.6 cm×13.2 cm,较前增大,瘤颈角约70°;双侧髂总动脉受累并扩张;双侧髂内动脉狭窄并附壁血栓形成;左侧髂外动脉严重迂曲、折叠;主动脉全程、双侧髂内外动脉管壁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2.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TEVAR)常规采用双侧股动脉切开途径置入.我们采用血管缝合器顺利完成1例复杂型TEVAR,现报道如下.患者男,56岁.既往有10年高血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史,行口服药物治疗.3年前发现腹部搏动性包块,CT确诊断为肾下型腹主动脉瘤,当时测得瘤体最大径约35 mm.  相似文献   

3.
腹主动脉瘤 (AAA)是腹主动脉局限扩张性疾病。随着病程的进展 ,可出现致命的瘤体破裂。1992~ 1997年 ,我们采用人工血管移植治疗腹主动脉瘤 17例 ,效果较好。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本组 17例 ,男 13例 ,女 4例 ;年龄38~ 74岁 ,平均 61岁。合并有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 12例 ,冠心病 4例 ,胆石症 3例 ,马方综合征、肝血管瘤、大隐静脉曲张、气管炎各 1例 ,有吸烟史11例。1 2 诊断 因发现腹部搏动性肿块就诊 12例 ,其中伴腹痛 10例 ,发现肿块时间 :10d~ 3年 ,平均 4个月。因单纯腹痛就诊 3例 ,疼痛主要位于脐周 ,或腰背部及剑…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双源CT血管成像在腹主动脉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接受双源CT血管造影及主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腹主动脉瘤患者的影像资料。所有图像均行三维重建后处理及分析,观察腹主动脉瘤的部位、形态、分型、范围,并对腹主动脉瘤进行分型及相关测量。结果:33例腹主动脉瘤中,5例为近肾型,28例为肾下型。双源CT对瘤体长度、大小,近端及远端瘤颈长度、直径。近端瘤颈与动脉瘤长轴夹角测量准确。结论:双源CT可准确诊断腹主动脉瘤,并且可以提供详细而准确术前信息,是腹主动脉瘤术前诊断和术前评价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有关支架移植物的改进方向、手术适应证和并发症、技术要点及疗效和相关并发症的研究新进展,同时总结了近年来文献关于此方法的几个比较实验.  相似文献   

6.
病例资料患者 ,女 ,44岁 ,持续性腹部隐痛一年余 ,疼痛于活动时加剧 ,不伴腹泻和畏寒发热。查体 :双上肢BP :13.3/9.3kPa ,双下肢BP :18.6 /10 .6kPa。心脏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坦 ,无腹壁静脉曲张 ,肝脾触及增大。左上腹可触及 8cm× 8cm× 13cm大小包块 ,且可触及腹部血管搏动 ,可闻及血管杂音。无股动脉枪击音 ,双肾区无叩痛。实验室检查 :血红蛋白 10 .2g/dl。心电图正常。B超 :剑突下 7cm至髂骨嵴连线水平可见腹主动脉瘤样扩张 ,大小约 13.4cm× 8.0cm× 8.1cm ,前壁明显变薄 ,后壁厚度正常。X线检查 :…  相似文献   

7.
经股动脉植入血管内支架治疗腹主动脉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腹主动脉瘤是临床上较凶险的一种疾病,外科治疗并发症多,病人耐受力差。经股动脉植入血管内支架术是90年代国外兴起的一种治疗腹主动脉瘤的新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损伤小,病人耐受性好、手术死亡率低等优点。本文对此技术的器械选用,操作方法,适应证、临床疗效、并发症及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患者 男,65岁.突发持续性剧烈腹痛8 h入院.体检:P 120次/min,Bp 85/42 mmHg(1 mmHg=0.133 kPa),神志清,精神差,呼吸稍促,贫血貌,皮肤略湿冷,心音低钝,心率120次/min,律齐.左侧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不明显,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减弱.实验室检查:红细胞2.89×1012/L,血红蛋白84 g/L,血细胞比容0.265.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64排CT定量评价腔内血栓腹主动脉瘤瘤体弹性。方法对31例含腔内血栓腹主动脉瘤患者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和分段数据采集方式行腹主动脉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将获得的原始数据在0%~95%R-R间期,间隔5%分别重组图像,采用MATLAB 7.5软件行半自动图像分割方法,然后分别测量各期相内瘤体直径、最大和最小面积及弹性D值等指标在管腔及管壁方面的变化。结果腹主动脉瘤瘤体最大直径与管壁、管腔弹性值间均无显著相关性(r分别为-0.315、-0.251,P均>0.05)。瘤体管腔弹性D值为(1.15±0.47)×10-5Pa-1,管壁弹性D值为(0.95±0.48)×10-5Pa-1,瘤体管腔D值明显高于管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内血栓形成的腹主动脉瘤瘤体弹性的大小并不依赖于瘤体直径的变化,且瘤体管腔的弹性要明显高于管壁。弹性评估可以为腹主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超声检查腹主动脉瘤1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18例腹主动脉及其内脏分支动脉瘤的声像图、CT、血管造影及手术病理对照,其中包括腹主动脉瘤15例、肠系膜上动脉瘤、脾动脉瘤及脾静脉瘤各1例。作者认为超声是腹主动脉瘤有效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1.
腔内隔绝术治疗瘤颈扭曲大于60°的腹主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腔内隔绝术 (EVE)治疗瘤颈扭曲大于 6 0°腹主动脉瘤 (AAA)的安全性和可行性。从而扩大治疗AAA的适用范围。方法 对瘤颈扭曲大于 6 0°的AAA通过技术改进 (术中对瘤颈进行捆扎或置入Cuff) ,然后实施EVE。结果 对瘤颈扭曲大于 6 0°的AAA成功地实施了EVE ,术后复查彩超、CTA、MRA证实 :瘤体被完全隔绝 ,支架无移位、扭曲及内漏现象。结论 EVE是一种治疗瘤颈扭曲大于 6 0°的AAA简便可行的方法 ,其主要特点是安全、微创、简捷 ,特别适于合并多种并存病的年老体弱患者。  相似文献   

12.
患者 女,59岁。因B超检查发现 上腹部包块,要求行CT检查。体检:于 中下腹触及一搏动性包块,大小约 10 cm×10 cm,质软,表面光滑。边界清, 轻压痛。心、肺(-)。实验室检查未见 异常。 CT表现:平扫约自第1腰椎下缘肾 动脉下水平至第5腰椎中分,左右髂总动 脉分叉处,一段长约12 cm的腹主动脉呈 瘤样扩张,位于腰椎右前方。病变最大 横径约11.5 cm。增强扫描示瘤内呈均匀 一致的血管样明显强化(图1),下腔静 脉、肠系膜上动脉及腹腔内脏器明显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系统评价应用“烟囱”技术治疗近肾腹主动脉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收集2003年-2014年已发表的关于应用烟囱技术腔内修复近肾腹主动脉瘤,同时保留内脏分支动脉的文献,回顾性分析技术成功率、血管通畅率、内漏发生率、并发症及病死率等近中期临床结果.结果 共纳入12篇文献的277例近肾腹主动脉瘤患者,技术成功率为93%,早期Ⅰ型内漏率为6%,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均为3.90%;平均随访时间为13.6个月,血管通畅率为98%,共35例患者出现随访期内漏(Ⅰ型内漏10例,Ⅱ型内漏25例,无Ⅲ型内漏),随访期Ⅰ型内漏率为2%,肾功能损害发生率为12%,30 d病死率和随访期病死率分别为2.89%和8.38%.结论 应用烟囱技术治疗近肾腹主动脉瘤技术成功率较高,并发症率及病死率较低.  相似文献   

14.
腹主动脉瘤是危及生命的疾病,它是腹主动脉局限性扩张而形成,1994-2001年,我们收治13例腹主动脉瘤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本组13例中,男9例,女4例;年龄41~76岁,平均59岁.合并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10例,冠心病5例,胆石症1例,肝血管瘤2例,大隐静脉曲张,气管炎各1例,有吸烟史8例.  相似文献   

15.
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的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有关支架移植物的改进方向、手术适应证和并发症、技术要点及疗效和相关并发症的研究新进展,同时总结了近年来文献关于此方法的几个比较实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CTA)在感染性腹主动脉瘤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2010年10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经外科手术确诊的6例感染性腹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感染性腹主动脉瘤的部位、大小、范围以及是否累及腹主动脉主要分支等。结果 6例腹主动脉瘤中,3例患者累及左肾动脉下至髂血管分叉水平,出现管壁多发钙化,管腔呈瘤样扩张,腔内见不规则充盈缺损;其余3例患者累及髂总动脉及髂股动脉,出现腹主动脉及髂总动脉管壁多发混合斑块,管腔呈瘤样扩张,腔内见环形充盈缺损,相应管腔不同程度狭窄。结论 CTA能够清晰显示腹主动脉瘤的病理解剖改变,是感染性腹主动脉瘤临床评价的首选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性,54岁,以全身无力,头痛、纳差1d,加重30rain,于2009—12—14来我院就诊。人院时心率113/min,血压80/40mmHg,血红蛋白9.8g/L,既往无糖尿病、高血压等病史。超声检查:纵切腹主动脉中下段呈局限性梭形扩张,内径6,4cm,前壁及侧壁减低回声凸向腔内,  相似文献   

18.
老年腹主动脉瘤非手术治疗的长期超声随访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超声随访观察经非手术治疗的老年腹主动脉瘤的发展变化规律。方法超声随访诊断明确、病历及影像学资料完整的老年腹主动脉瘤非手术治疗患者37例,按首次发现时瘤体大小分3组,定期测量并记录各组腹主动脉扩张最明显处横切面直径,计算年增长量。结果37例腹主动脉瘤首次发现时瘤径大小平均为4.68cm,随访年限0.5~11年,平均6.1年,瘤径平均每年增长0.47cm。14例瘤径小于4.0cm,平均年增长0.23cm,15例瘤径小于6.0cm,平均年增长0.37cm,8例瘤径大于6.0cm,平均年增长0.67cm。随访期间死亡5例,其中因动脉瘤破裂死亡2例,破裂前瘤径大小分别为8.35cm、8.91cm。7例随访期间因瘤径短期内明显增大而行腹主动脉瘤腔内支架隔绝术。结论老年腹主动脉瘤瘤径小于6.0cm者随增龄增长缓慢,大于6.0cm者随增龄增长快,应进行积极的外科干预。  相似文献   

19.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是一种灾难性疾病,病死率极高[1]。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即升主动脉或主动脉弓置换术,但手术创伤大,手术病死率达14%~21.6%[2]。自1991年  相似文献   

20.
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后内漏的治疗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腹主动脉瘤(AAA)腔内隔绝术(EVGE)后内漏产生的原因和治疗方法,作者总结分析了38例腔内隔绝术并发内漏的诊治体会.38例腔内隔绝术中共4例并发内漏,其中Ⅰ型内漏2例,Ⅱ型内漏1例,Ⅲ型内漏1例;1例中转传统手术,其余3例在观察中.DSA是术中发现内漏的有效手段,球囊扩张法、支架法、移植物法和栓堵法是治疗内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